城镇化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8&rec=140&run=13

城镇化发展

【概况】 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2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8%,同比增长2.23%。
【发展布局优化完善】 市、县城镇化发展规划形成成果,《潍坊市城镇化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城镇化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完成示范镇总规修编以及农村新型社区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景观、产业发展等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支撑体系,注重政策引导,印发了《2015年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将城镇化“244”(即完善“两个体系”,协调推进“四个层次”,夯实“四个基础”。完善“两个体系”: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协调推进“四个层次”:强力提升中心城市,顺应县级城市扩展态势,差异化发展小城镇,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四个基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会基层管理基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具体化和项目化。制定了《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六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2015~2017年各项行动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依据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分工,建立城镇化行动项目库,明确项目具体内容、落实措施、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抓好项目实施,确保各项行动实施方案按期完成。
【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1866”城镇体系清晰,1个中心城市、8个县城、62个小城镇和663个农村社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升市区战略扎实推进,着力提升“六大服务功能”(提升市民教育、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物流商贸、金融资本),全面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加快工业设计中心、中国食品谷、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实施“智慧潍坊”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深入开展“211绿色低碳建筑行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县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各县(市)调整战略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4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小城镇发展特色更加鲜明,有17个“全国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14个镇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2个镇进入全省前十强,打造5个特色镇样板,探索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发展特色产业,编制了《潍坊市新型城镇特色风貌研究》,定位小城镇特色风貌和建筑风格。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建成农村新型社区208个,培育发展社会组织2017个,农村社区已全部建立经济社会组织,诸城市“多村社区”模式在全国推介;在“两河”流域布局建设64个农村新型示范社区,2015年~2016年,重点建设27个示范社区,制定了示范社区建设标准,引导普及星级绿色建筑,建设与“两河”风貌相融合的生态宜居社区;市级落实66.67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27个社区项目进行启动用地奖励,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全市有10个新型社区入选。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开展扩绿增绿,南部山区荒山绿化扎实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维护山水自然地貌,已完成近7333.33公顷;实施水环境治理,市区形成20余平方公里的水系生态景观,推进潍河、弥河等市域河流生态修复,打造北方水网城市。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实现城区及重点镇区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城区再生水全部回用、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市区“禁燃区”范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34天,列全省第五位。开展了“6+X”(即“6”就是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墙体保温材料与节能门窗、供热分户计量装置、节能照明产品、地源热泵新技术和绿化率达到35%以上,“X”就是根据实际,应用太阳能光伏与LED结合照明系统、太阳能与地源热能结合系统等8项新技术)低碳社区建设,被授予“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中美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市”称号。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一改二动三集中”(一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二动:人口的自主流动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三集中: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组建了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办理涉农产权交易1300余宗,流转土地面积2000公顷,促进农村要素资源顺畅流动、农业人口转移。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放宽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政策,降低市外人口进城落户条件,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全省率先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成立潍坊市再担保公司,建立路演中心等资本运作平台,与平安银行总行签署协议,成立规模50亿元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和30亿元蔬菜产业基金。与省建行签署城镇化战略合作协议,发放贷款约100亿元。引导歌尔、福田等企业和城市资本下乡。四是基层政权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26个镇开展了“扩权强镇”试点,将24个部门、单位的91项权限,共计1189项下放到试点镇,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2个镇获批“全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市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95%的社区,市区“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达到80%。五是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抓好“1669”(即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培育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动力装备;改造提升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即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做大做强九大现代服务业,即总部经济、创意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信息消费、服务外包、社区服务)产业体系发展,加快推进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建立百亿级工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912个,“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达到1113个,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乡村旅游大突破,省级旅游强镇达到32个,特色村3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40个。
(孙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