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潍坊——突破滨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7&rec=7&run=13

记录潍坊——突破滨海

  2013年全市加快滨海开发推进会议后,全市上下紧跟部署、积极作为,突破滨海取得较好成效。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12亿元、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2亿元、增长18.1%,主要经济指标均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突破滨海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一、发展定位方面。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科学推进滨海开放开发。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蓝黄两区发展规划和省政府批复的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按照2015年、2020年和远景发展三个时间节点,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开发建设规划,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分工,聘请一流团队编制了产业、交通、用海、生态等10个专项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作专门研究,2014年“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书面说明。通过规划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就是“一主两副、六岛八湾”。开发思路就是,坚持海陆统筹、港贸带动,产业立区、科技引领,产城一体、生态支撑。目标定位就是,打造省会都市圈的出海口、济青一体化的支撑点、对接东北亚的保税港、海洋产业群的聚集地。
  二、产业发展方面。突出海洋特色,统筹海陆资源,引进建设了一大批项目。2013年以来,共有176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80亿元;新签约项目117个,还有173个项目正在洽谈。其中,15个县市区滨海工业园开工过2亿元的项目41个,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项目引进过程中,严把准入关口,制定了县市区滨海工业园20条建设标准、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和指导目录,有效保证了入区项目质量。
  (一)工业产业。把工业作为立区根本和主攻方向,力争到2020年形成海洋动力装备、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3个两千亿级产业群,海洋能源1个千亿级产业群。海洋动力装备,重点培育船用发动机、船舶生产、飞机制造、机器人及关联产业,打造现代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基地。2013年以来,引进建设了潍柴中速机、颐杰鸿丰电力设备、华创工业机器人、卓达工厂化住宅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总投资420亿元,已完成投资180亿元。潍柴中速机年内建成投产,卓达工厂化住宅产业园正在安装设备,投资120亿元的深圳通用航空产业园已经签约,与深圳大学、深圳壹达通航空三方合作取得较大进展,推动在滨海建设深圳大学航空学院。海洋化工,重点引进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打造全国现代海洋化工基地。共有在建项目86个、投产项目62个,石大昌盛凝析油完成60万吨主装置、储罐区安装,已经试生产,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华鸿纤维、中碳能源、祥维斯科技建成投产,弘润重芳烃项目近期动工。海洋生物医药,主要发展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产业,拓展延伸海洋生物医药链条。重点推进22个在建项目建设,华春医药开工25座建筑单体,19座单体已完成主体,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新和成蛋氨酸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普洛得邦、国邦药业建成投产。海洋能源,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利用、光伏发电和海水淡化。全市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开工建设,北海绿洲海水淡化项目建成后每天淡化海水10万吨,景世乾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并网发电。
  (二)海港经济产业。主要发展海上运输、临港物流、现代渔业等临港产业,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海产品养殖捕捞加工中心。2013年以来,共有18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36亿元,已完成投资45亿元。保税区北区年内可完成围网基础设施配套,达到验收条件;山东高速交通物流园、达美物流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滨海旅游产业。主要发展滨海度假、文化休闲、游乐体验等旅游产业,打造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014年组建了滨海旅游集团,完善提升海水浴场周边服务设施,带动海丰海洋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滨海度假酒店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滨海旅游有了突破性进展。5月以来,海水浴场每天的游客能达到3至5万人,滨海旅游正逐步成为滨海开放开发的亮点和增长点。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1)港口建设。潍坊港2013年在黄三角地区率先开通集装箱业务,3个2万吨级泊位、3个万吨级泊位通航并实现对外开放,吞吐量超过2200万吨、集装箱6万标准箱。2014年市政府与森达美、山东高速三方合作建港取得重大进展,5万吨级航道、17个5万吨级泊位、2个3万吨级客货滚装泊位开工建设,1~9月集装箱突破10万标准箱,预计全年集装箱实现翻番、吞吐量增加80%,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亿吨大港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通道项目全面启动,山东和辽宁、潍坊和营口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正在推进与大连港的合作。潍坊渔港与潍坊港一体规划发展,正式启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潍坊渔港完成投资8亿元,吹填土方100万立方米,建成海上疏港路14公里,2014年10月具备渔船停靠条件。可以说,渔港建设改变了潍坊海洋渔业生产格局,港口建设激活了滨海开放开发全局。(2)道路建设。2013年以来,滨海新增通车里程150公里。潍县路改造工程2013年9月开工,2014年10月建成通车,成为潍坊纵贯南北的大通道。进港路改造已经通车,疏港铁路、城海轻轨加快推进,长江大街白浪河大桥及摩天轮、中央商务区白浪河船闸明年建成。(3)管网配套。新铺设供热管线20公里、燃气管线36公里、供水管道60公里,新建改造供电线路78公里。第二平原水库库容1900万立方米,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保障滨海淡水供应。(4)园区配套。15个县市区滨海工业园一期内部配套基本完成。滨海区投资40亿元,进行了水电路及绿化配套,其中配套道路13条、50多公里。为推进重大设施建设,市直有关部门在项目安评、环评、立项,用海、用地审批,资金、政策争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累计争取各类资金6.5亿元,建设用海指标560公顷,占全省用海指标的25%。
  四、城市功能配套方面。主要开发了中央商务区、科教创新区、生态商住区等几个重要区域,改造提升了央子、大洼两大组团。(1)建设总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商务服务项目。城市规划馆主体工程布展施工2014年底完成,未来大厦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金融中心、盛鸿大厦、裕源大厦年内完成主体。欣泰、裕德2个商业步行街建成投用。(2)开工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生活居住项目。湖光山舍、在水一方等16个项目主体完工,澜海国际、世纪海王、胜伟商住等项目加快建设。9个生态小镇全部完成规划,衡山镇一期主体建成,黄山镇完成开工准备工作。积极与宝能集团进行对接洽谈,就生态小镇建设达成合作意向,借鉴深圳前海新区经验在滨海建设一个全新模式发展区。(3)配套一批教育医疗项目。蓝海学校、滨海国际学校建成投用,滨海新城国际学校年内部分建成,特别是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市机关幼儿园滨海分园正式启用,有效激发了基础教育活力。海洋科技大学与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一体规划、同步推进,3000亩起步区具备开工条件。潍坊创业大学已于9月23日正式开学,潍坊体育学校2013年以来完成投资3亿元,2014年底建成投用,可容纳学生3000名。蓝月职业培训学校、新能源培训中心已经投用,已有5所院校实现招生,在校师生3万人。
  五、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滨海开发建设全过程。(1)沿路、沿河、沿海和重点片区绿化。以白浪河为主体,实施山海湖河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土方3500万方,绿化1.1万亩。沿海防护林带、荣乌高速、渤海路等路网绿化已完工,新增绿化面积1.2万亩。(2)河流综合治理。弥河、崔家河等5条河流年内完成治理,全长13公里的南一横全线贯通。统筹水资源保障和利用,中央商务区直饮水厂近期建成投用。(3)铁腕治污。建立了市环保局、滨海区及周边地区的环保联动机制,开展异味、污水、固废专项整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查处违法违规企业100余家,停产整顿和关停取缔企业40余家,破获环境污染案件5起,查处一批涉案人员。
  六、体制机制创新方面。(1)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总指挥部统筹指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调度、市直部门全程参与、县市区开发区协力推进的领导机制,形成了规划引领、标准跟进、分工明晰、督查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2013年指挥部将62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滨海区和22个市直部门,2014年成立16个协调小组,指挥部及办公室平均每周召开3次调度会,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特别是保税区北区、港口等重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有关部门跟进,到省进京与上级部门对接,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滨海区全面实行工作项目化管理、项目责任制落实,2014年确定的67项重点工作、125个重点项目,都按这种方式推进,效果明显。(2)创新政府服务机制。2013年实行备案登记制、专管员联评制、限时办结制,零首付注册、零收费管理、零距离服务,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的“三制三零三全”服务机制。2014年又推行“三张清单”服务模式,负面清单把56类项目调整合并为10类;权力清单将15类1648项行政权力压缩为4类216项;服务清单由237项增加到499项。(3)创新开发保障机制。把所有农民纳入城市居民保障范围,在全区实行教育免费、公交免费、直饮水免费。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合村并点,促进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让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滨海开发成果,为突破滨海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巩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