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6&rec=91&run=13

推进农业现代化

【概况】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73元,同比增长12.5%,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5个百分点;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0.7亿元,增长3.4%;完成农业增加值433.1亿元,同比增长3.3%。

【现代农业在转型发展中持续提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04万亩,粮食总产475.3万吨,列全省第三位,潍坊市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年蔬菜总产量达到1165.6万吨,增长1.1%;烤烟总产量达到3.9万吨,增长1.8%。畜牧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1086亿元,肉蛋奶总产量266万吨,出口禽产品6万吨、创汇3亿美元,禽肉出口量和创汇额稳居全省首位。实现渔业总产值42亿元、增长8.2%,水产品总产量57.9万吨,增长9.2%。完成造林35.6万亩,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造林任务的118.7%;实现林业总产值715亿元,增长20%。新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区241处,市级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150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3476个,规划省级海渔示范园区31个。中国食品谷核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临朐县3000亩有机板栗示范基地成为第9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市共有190个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占全国的1/17;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535万亩;“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636个,在全国地市级数量最多。全市农业转型发展11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70多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2%,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10%,出口创汇17亿多美元,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218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把深化农村产权改革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着力打造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村有4755个,占总村数的60.1%;整建制完成的镇街21个,占应确权镇街的17.6%。全市已建立县级土地流转平台10个,乡镇级108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10家,其中,年内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91家,土地流转面积248.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26.1%。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2144个村完成改制,占总村数的26.8%;其中登记经济专业(股份)合作社2134个、公司10家。奎文区成为全省首个整建制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改制的县(市、区)。省金融办正式批复潍坊市以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依托,筹建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公司由潍坊金融控股集团和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注资5000万元共同发起筹建,原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人员、职能和设施整体转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2016家;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1264家,其中,联合社187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1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省级75家。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以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镇村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四件实事”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全市农村公路完成项目2870个、2923.6公里,完成投资37.05亿元,较好地完成了村级网化示范任务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完成投资10.97亿元,新建、改造管网延伸工程45处,新增规模化集中供水受益村庄1219个、87.91万人;提升改造规模化集中供水受益村庄269个、19.85万人;新建、改造单村和联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受益村庄609个、31.94万人,全市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达到94.7%,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城乡环卫一体化已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和市属各开发区,提前半年实现3年内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市的总体工作目标要求。全市共完成村庄整治9400个,占村庄总数的100%,基本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全市共建成生态林场103处,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新增10个镇(街)、500个村达到绿化示范镇村标准,全市累计达到绿化示范镇村标准的有85个镇(街道、经济区)、5561个村。

【 “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开局良好】对“两河”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青岛市大沽河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先后4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中科院对“两河”开发进行了战略性研究,市规划局制定了总体开发规划(初稿)。其中,中科院的战略研究(简要稿)提交全市“两会”征求了意见。年内完成了“两河”流域内的23座大中型水库和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成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7处;围绕两河流域沿海、荒山、水系、镇村和绿色通道等绿化重点,完成造林29万亩。其中,沿海绿化5.5万亩、水系绿化15万亩;申报建设湿地公园15处,总面积73.16万亩。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4.1亿元,水网工程完成投资1.89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24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6.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92万亩,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40.65万亩。农机装备水平有新突破,全市农机总值达到94.9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345.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5%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普及工作,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5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20万亩。完成了1092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点的新建、提升工作,全市已有农资配送中心17个,农资连锁经营门店3171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先期在19家大型批发市场、生猪屠宰企业、连锁超市、院校布设了追溯系统,登记备案供应商和经营业户2056户,构建起了正向跟踪、逆向溯源的基本框架。加快推进乡镇商贸中心、乡村农家店建设,118个镇街均已建成商贸中心,在行政村建设了6416个标准化农家店。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3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42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5项。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14.6万人。其中,组织千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集中办班386次,集中培训农民10.29万人,累计服务指导面积1463.4万亩。全市供销社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108万亩。年内社会资本在农业领域投资超过70亿元。

【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中心城区和诸城、寿光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700元,其他县市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全市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800元和3600元以上。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9.98%,累计筹集资金21.5亿元,报销1865.5万人次。全市共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2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3亿元。全年开工建设农房6.1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04户,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村庄1500个。对1000个农家书屋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建成24家县级城市数字化影院。
(褚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