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6&rec=34&run=13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完善应急体制机制】(1)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市县乡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对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后重新公布,全市12个县(市、区)已全部成立了应急管理专门机构,其中,正科级7个、副科级5个,全市117个镇、街道也相应地成立了应急机构。(2)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协调职能部门根据各自专业优势,建立了协同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预报预警和救援机制。加强与周边市和省属驻潍单位的联系,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完善了跨区域救援应急处置协作机制。截至2013年,潍坊市已与淄博、日照和省高速公路交警支队签订了合作协议。(3)建立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创新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方式,畅通信息发布渠道。2013年,及时传达各类预警预报信息175次,处理渔船报警信息19次,组织救助海上突发险情4起,救助渔船4艘、渔民1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7万元。

【信息报送工作】(1)加强信息报告工作,规范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交接班、节假日“日报告”和“零报告”等值班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处置流程,严格落实值班人员工作原则和纪律,不断加强值班应急工作的专业化建设。及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创新信息报送通报制度,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等行为进行纸质通报的同时,以手机短信息形式通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收到了良好效果。(2)完善信息联络员队伍,构筑全覆盖网络格局。重点加强了以应急管理专业人员为骨干的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县、乡三级专业信息员为主轴,以部门、单位为两翼的信息员网络。通过加强与“110”报警平台、“12345”市长公开电话、“12319”市政热线、“12350”安全生产投诉等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有效扩大了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来源,相对隐性扩大了信息员队伍。(3)注重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开发应急平台手机版,为全市每名应急信息员配备了应急专用手机,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赢得了时间。(4)规范信息预测预警和发布工作,逐步完善“长中短期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互补充”的预警预测机制,组织人员对特种设备、成品油流通等重点行业,以及易发地质灾害等重点区域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并安排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在全市设立626处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实行日报告制度;建立了27个生活必须品监测直报监测点,做好监测预防工作。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1)以《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为基础,科学修编各类应急预案,全市上下统一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基本建立。(2)健全体系建设,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已完成各级各类预案登记2000余个。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全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潍坊市自然灾害救助涉外、涉外侨应急预案》《全市涉外领保机制》等多个预案,实现了预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3)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全市各级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规模性应急预案演练5200余次,涉及安全生产、燃气实战、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小学应急逃生、消防安全等演习课目20多类,开展演练活动的部门80多个,参与演练单位3300多个,参与演练人员近132万人次。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壮大突发事件应对力量。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市水利局组建防汛应急机动抢险队17支、589人,专业抢险队48支、1868人,常备队12万人、预备队53万人;市安监局建立了各类安全生产救援队伍36支、3000余人;市卫生局成立了传染病防控、中毒控制、医疗救治、预测预警4个专家组和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化学中毒、辐射事故、恐怖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海上搜救8类综合应急队伍及消杀大队。(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增强应对能力。全市共储备袋类370万条,土工布4.3万平方米,钢管等261吨,木料、砂石料等51.3立方米,电缆6710米,照明工具1312只,发电机17组,橡皮船17艘,冲锋舟4艘,机动船13艘,各类救生器具4830件;市民政局对救灾物资储备库原有的物资进行了清理和登记,与8家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救灾物资储备协议。其中,救灾生活物资90余种价值1200万元,药品5000多种,价值580万元;市公路局建立市局、县局、公路站三级保障队伍,配备冲锋舟25艘、挖掘机31台、清障车5台、除雪车14辆等应急物资;市港航局按照《潍坊市港航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要求,储备应急物资,中港区配备消防车1部、3600马力拖轮1艘、5立方米标准消防车、吸油毡、消油剂、围油缆;市粮食局储备储备粮20万吨,储备食用油5300吨,确保了应急物资供应到位、有效。(3)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全市建成区已有应急避难场所125处,总面积达280余万平方米,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38平方米,基本形成了覆盖整个建成区的应急避难场所网络。其中风筝都纪念广场、奥体中心公园、坊子区凤凰广场等应急避难场所已创建为国家一类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平台和网络建设】(1)不断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加快推广使用进度。对市应急管理平台的日常值守、应急管理、应急通讯、多路传真和图像接入等十余项功能进行了整合,初步形成互联互通、互相支撑、安全畅通的市政府应急平台体系,逐步实现了资源共享。新建视频平台,将公安、环保、市政、水利等视频资源全部接入市应急平台,实现了适时监控。上半年又投资新建了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了对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视频点名。平台已成功借助遍及全市的“协同统一办公平台”电子政务网络,实现了全市范围的系统推广工作。(2)切实推进县级平台建设,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政府应急管理平台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切实保障应急平台的运行质量。(3)加大投入,实现平台的移动化办公,推出平台的移动版本,为各部门和各县市区配发了一定数量的双模双待智能应急终端,发放数量达到110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