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6&rec=101&run=13

综述

【概况】2013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0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税969.6亿元,利润662.1亿元,分别增长22.4%和23.3%。完成工业用电量30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居全省第2位。争取上级资源扶持4.75亿元。潍坊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中国潍坊政府门户网站连续6年列全国地级市前20名、山东省第1名。高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内燃机)。2013年,市经信委被评为全省经信工作先进集体,在市级机关年度综合考核中列第1位,在全市企业“双评”活动中位列第8,获全市突出贡献奖。

【工业转型发展呈现新格局】编制印发了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9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制造服务化等4个专项行动计划以及106家企业转型升级规划,完善了工业政策支撑体系。建立起转型发展推进机制,依托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评估,纵抓县(市、区),横联各部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多次深入企业宣讲工业提升计划,召开6次专题调度会、2次现场会,举办4期潍坊工业系列讲坛,大力推广转型升级案例,建立起多形式的工业转型宣传机制。各级政府、企业转型意识普遍增强,总结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率、利润率达到8.1%和5.5%,分别提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对全市近60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评估,编制完成了智慧潍坊、两化融合两个专项规划。实施两化融合“2321”工程,确定了2个“两化”融合县(市、区)、3个“两化”融合工业园区和2个“潍坊智造”特色产业集群试点,推进100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点、线、面、体”协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向纵深融合。重点突破3D打印产业,举办“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潍坊行”活动,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亿元。2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1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冷链信息化应用试点,1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1个项目获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

【工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新成立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544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居全省首位。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盛瑞传动被认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示范企业。

【品牌市场不断拓展】举办了2013中国(潍坊)国际发动机工业大会暨展览会,打造潍坊动力装备会展品牌。建立工业企业品牌创建机制,出台了《潍坊市工业品牌培育计划》,潍柴等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2013年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积极推进潍坊工业网上展销平台建设,网上展馆已试运行,“好品山东”潍坊站已有757家企业上线,实体展馆正加快建设。

【制造服务化加快推进】 出台了制造服务化推进计划,建立起全市制造服务化统计、考核机制,形成了潍坊制造服务化推进体系。在100家企业开展试点,重点培育50家示范企业,支持20个制造服务化项目,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由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发展。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500余家工业企业完成主辅业分离。

【科学投入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160.2亿元,同比增长20.3%。15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项目数居全省首位。100个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当年完成投资301亿元。新认定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个、市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6个。

【企业素质进一步增强】潍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歌尔声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工业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家。潍柴动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盛瑞传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建设,首条8AT生产线顺利投产。重点企业退城进园工作稳步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实施,山东精特钢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作为山东省唯一地市级备选单位,成功争创为全国首批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滨海区、经济区列入省首批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实施循环经济双百工程,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单位均突破100家。

【节能减排取得实效】超额完成了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7%的目标。建立全市节能管理调度分析系统,形成了潍坊特色的节能预警调控长效机制。出台《关于加快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的意见》,推动108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深化提升五大节能工程。组织召开太阳能工业领域推广应用、节能节电技术交流等会议,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企业合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困难。合同能源管理新增9家国家审核和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达到39家;累计上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0个,数量居全省前列。提前完成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共淘汰落后水泥(熟料)产能40万吨,造纸产能2万吨,焦炭产能40万吨,印染产能2.47亿米,被评为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先进集体。

【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业运行调度分析系统,将调度企业由300家扩大到830家,企业经济总量占到全市65%以上。实行委领导包靠、大企业直报等制度,加强行业分析、预警,及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压减煤炭生产经营许可及关闭等3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电力、节能等审批权限。开展了工业转型提升大调研活动。
(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