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5&rec=91&run=13

“三农”工作

【概况】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97元,同比增长13.3%;农业增加值390.5亿元,同比增长5.2%。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547.7万吨,实现了总产连续四年过百亿斤和“十连增”。全年蔬菜总产量1141万吨,增长1%;烤烟总产量3.8万吨,增长28.4%。畜牧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1104亿元,增长5.7%,连续两年突破千亿级大关;肉蛋奶总产量288.2万吨,增长7.2%,列全省第一;出口畜产品6.3万吨,创汇3亿美元。实现渔业总产量53万吨,增长6%,渔业总产值255亿元,增长19%。实现林业产值569亿元,全市共成片造林35.4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26.4%。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全年新认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全市总量已达87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75家),居全省首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3010家,实现销售收入1210亿元、增长15.2%,出口创汇约17.5亿美元,在外需不旺、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仍保持了增长势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19家,总量达196家。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大、标准高、后劲足的特点。全市建成的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985个,较上年度增加345个;在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69个。

【农业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全市新增“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1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281个,地理标志产品9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923个。4个县市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现代种苗产业健康发展】 种子、苗木等的研发、推广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4个,其中蔬菜新品种12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成功收购荷兰亚细亚种业集团蔬菜种子研究所,实现了全市蔬菜种业的新突破。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全市涌现出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村(社区)58个,全市70%的村(社区)达到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争取省里“以奖代补”资金1600万元,居全省前列。农村公路村村通、饮水安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镇村绿化“四件实事”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27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30个,全市通油路行政村达到9038个,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9.9%;农村饮水安全完成投资11.62亿元,解决了3542个村、262万人的集中供水问题,全市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81.8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完成村庄1500个,累计完成4400个,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覆盖率达85%以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全市共建成生态林场103处,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新增加23个镇(街)、1473个村达到绿化示范镇村标准,全市累计达到绿化示范镇村标准的有75个镇(街道、开发区)、5061个村,约占总数的60%。建立了全市生态文明乡村管理平台,利用图、表、文字等形式对全市各村(居)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建立电子档案。

【农田水利建设】 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投入45.97亿元,增长31.2%。8个小农水重点县4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44亿元;新增寒亭区为小农水重点县,全市数量达到9个。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38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重点实施了青州黄巢洞、潍城乐埠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75亿元。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全市农机总值91亿元,总动力达到132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5万台,联合收获机达到2.3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5%以上,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统筹推进中心城、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功能、产业水平、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提升,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亿元镇街达到30个,比上年增加4个。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建农房6.4万户,改造农村危房8600户。

【农村体制改革】 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启动。林权改革率先在全省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发放林权证4.7万本、股权证50.6万本,发证面积392.9万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市182个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26家,有3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16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新增联合社26家,总量达87家;31个村成功注册登记为社区经济专业合作社;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50家,总量达119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注册资金占全省的1/3以上。

【农村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改善】 投资10.66亿元,459所农村小学实现标准化,超额完成“400所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四年规划任务,总投资达到79.6亿元,改造校舍786.4万平方米,成为全省投资最大、改造面积最多市。建成普惠性幼儿园396处,配备新型安全校车1767辆。

【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新农合参合率和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有609.26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9.97%;人均筹资额增加到不低于3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不低于240元。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村级覆盖,在3185处纳入省、市统一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开始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中心城区和诸城市、寿光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300元,其他县市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全市农村五保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500元、3300元。为20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建设了新房。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40%的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标准,60%的行政村建起了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大院,85%的镇街和65%的社区建成文化共享工程规范化服务站点。农家书屋建成7678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王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