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潍坊市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5&rec=239&run=13

关于潍坊市2012年财政预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潍坊市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年8月23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潍坊市财政局局长 田民利

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本次常委会报告潍坊市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2年财政决算情况
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潍坊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目前,2012年全市财政决算已汇编完成,现报告如下。
(一)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全市公共财政收入3061228万元,占预算的103.4%,增长20.6%;公共财政支出4255938万元,占预算的111.2%,增长18.8%。公共财政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各项补助和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4760303万元;公共财政支出,加上解上级和结转下年等支出,共计476029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2万元,累计净结余4798万元。
市级(含市本级和市属开发区,下同)公共财政收入467642万元,占预算的95.6%,增长11.8%。其中:峡山区7860万元,占预算的106.4%,增长25.5%;滨海区163188万元,占预算的100.1%,增长15.1%;高新区260907万元,占预算的95.6%,增长14.7%;综合保税区4520万元,占预算的108.2%,增长35.2%。
市级公共财政支出954248万元,占预算的111.3%,增长21.1%。其中:峡山区49577万元,占预算的141.4%,增长44%;滨海区138962万元,占预算的110.6%,增长13.3%;高新区135128万元,占预算的103.7%,增长11.6%;综合保税区14183万元,占预算的233.5%,增长136.8%。
市级公共财政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体制结算和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1223454万元;公共财政支出,加上解上级和结转下年等支出,共计122344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9万元,累计净结余2223万元。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31167万元,占预算的75.1%,下降21.2%(主要是非税收入科目调整,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公共财政支出616398万元,占预算的110%,增长22.3%。公共财政收入,加上级税收返还、体制结算和上年结转等收入,共计835981万元;公共财政支出,加上解上级和结转下年等支出,共计83597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9万元,累计净结余1877万元。
2012年市本级财力比年初预算增加3.9亿元,主要项目是:县市区公共财政收入超收,市本级分享收入相应增加0.9亿元;上级民生政策转移支付增加2.7亿元;省共享税收超收奖励0.53亿元;省结算补助增加0.62亿元;政法部门化债转移支付增加0.15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短收1亿元。新增财力主要支出情况是: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亿元,政法部门化债转移支付支出0.15亿元,上缴省财政援疆资金0.07亿元,落实市文艺三院转企改制政策支出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88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3691872万元,占预算的122.9%,增长1.8%;政府性基金支出3736369万元,占预算的122%,增长3.6%。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63770万元,占预算的94.3%,下降21.7%;政府性基金支出959897万元,占预算的101.4%,下降17.8%。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13517万元,占预算的108.6%,增长10.1%;政府性基金支出410417万元,占预算的132.6%,增长30.9%。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103万元,占预算的21.5%(主要是海化集团股权转让收益由于政策原因未到位);国有资本经营支出4155万元,占预算的35.2%。
上述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据,与年初向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情况相比略有变化,主要是由于上下级结算补助变动等原因,部分数据有所增减。
(四)决算反映的特点
2012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圆满完成了预算任务。
一是收入指标保持全省先进行列。全市公共财政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突破300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20.6%,居第3位;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0.5%,居全省首位;主体税种比重为44.3%,居第6位。
二是支出结构更加优化。认真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全市民生支出23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6.1%,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着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科技、节能环保等支出48.1亿元,同比增长17.5%;加大公共事业投入,支持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全市公共安全、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69.7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是上级转移支付增加较大。全市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0亿元,比2011年增加20亿元,增长18%。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83亿元,增加1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7亿元,增加7亿元。
决算结果显示,2012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较好,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趋紧,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等行业依赖性偏高,保持高速增长难度较大;县域财政实力和保障水平不均衡,中心城区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约束力有待加强等。
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按照全市“四一三”发展战略重点、招商与转调创等重大部署,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汇总年度预算情况
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3年代编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情况是:全市公共财政收入3490000万元,增长14%;公共财政支出4725000万元,增长11%。汇总各县市区人代会通过的预算有所变化:全市公共财政收入3531069万元,增长15.3%;公共财政支出4607467万元,增长8.3%,支出增幅低于年初代编预算,主要原因是县市区对上级增加转移支付持审慎态度,支出预算安排普遍较低。
(二)预算执行情况
1-6月份,全市公共财政收入1969625万元,占预算的55.8%,增长13.9%;公共财政支出2216544万元,占预算的48.1%,增长23.3%。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109235万元,占预算的35.9%,增长12%;政府性基金支出982529万元,占预算的30.6%,下降8.5%。
市级公共财政收入274297万元,占预算的51.7%,下降4.3%;公共财政支出383035万元,占预算的37.5%,增长16.7%。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24542万元,占预算的18.4%,下降27.2%;政府性基金支出222643万元,占预算的18.3%,下降45.5%。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36212万元,占预算的185.8%,增长45.4%;公共财政支出221787万元,占预算的33.3%,增长20.3%。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7219万元,占预算的11.3%,下降56.2%;政府性基金支出36213万元,占预算的8.7%,下降81.9%。
(三)财政运行特点
一是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9%,较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居第8位。
二是税收拉动作用较大,但主体税种比重有所下降。全市税收收入增长15.8%,高于收入增幅1.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75.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其中,主体税种比重为39.5%,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
三是预算支出进度加快,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全市民生支出大幅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强农惠农等支出130.1亿元,增长33.9%,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8.7%,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全市公共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完成年度预算的48.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潍坊市重点产业招商优惠政策》,促进形成全市招商和投资热潮。在全省率先免征62项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并降低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亿元以上;除一般房地产项目外,对符合国家政策的投资项目全部实施后置收费,在区域竞争中打造了“政策洼地”。提前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按照“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制定企业主辅业分离扶持政策,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做大营业税基数。把握中央对小额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的政策机遇,与商业银行合作,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4.9亿元,同比增长131%,带动2万人实现创业或就业。
二是创新产业投入机制,助推产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整合设立蓝色产业基金,将原来无偿投入资金更多地采用股权、债权投入方式,吸引金融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截至目前,已为全市32个重点产业项目筹集资金9.1亿元,其中,运用股权融资方式,支持了民办教育、水利基础设施、农村资源交易、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进中国食品谷总部基地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探索运用夹层基金,支持多家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融资。
三是统筹运营公共资源,保障城建资金需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争取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贷款29.6亿元基础上,探索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筹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保障城建资金需求。强化资源储备运营,落实土地储备任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调动各区积极性,通过直接出让、置换解押等多种方式,有序盘活存量土地。研究制定市级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整合现有投融资平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运营机制,打造责、权、利相统一的市场化运作主体,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全面实行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推进非税收入收支脱钩,深化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公务卡结算范围,增强预算约束力。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18.3%。深化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转让和报废公务用车152辆,交通费比改革前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新增公务用车和购车支出得到有效控制。积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运营,结合机关事业单位搬迁阳光大厦,将46个单位的实物资产纳入政府公物仓管理,拍卖盘活部分闲置资产。
三、2013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围绕全市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等战略部署,进一步创新举措、积极作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保持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提升质量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运行的跟踪分析,提高收入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注重引进和保护税源,完善激励政策,争取我市企业市域外税收回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我市的税收贡献率。完善财政收入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县市区兼顾速度和质量,确保公共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税收收入、主体税种比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二)创新民生投入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新增财力重点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倾斜,力争全年民生支出达到270亿元以上,比重较上年再提高2个百分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公共资源,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更多领域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非营利中间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服务效率。积极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通过扩充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增加贷款额度,以及提供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创业场所、补助养老保险等立体化政策,鼓励青年学生来潍安家立业。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运用财税政策加快重点小城镇发展,引导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聚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优化政策环境,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围绕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基地等重点行业,落实土地、财政补助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扩大投资。结合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基础和功能分区,加大总部经济政策落实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进驻我市。创新支持滨海发展的投入机制,每年从市本级财力中拿出5%,作为引导资金,与市场主体合作,共同组建涵盖信托、风险投资、担保、融资租赁等板块的滨海发展基金,首期筹资20亿元,着力支持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项目融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
(四)改革财政体制,促进提升市区辐射带动能力。调整优化市区财政体制,对各区取消收入增量按比例分享政策,实行基数加固定比例递增上解,其他收入全部留区,充分调动区级发展积极性。制定滨海区“飞地”经济产业园区收入征管分配办法,确保财政指标统计在县市区、地方收益落实到县市区,调动县市区支持滨海发展积极性。探索研究开发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财政体制,促进要素聚集、优势叠加,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五)强化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继续严控“三公经费”,对市直部门单位一般性支出压缩5%,集中用于突破滨海和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四位一体”、相互制衡的现代预算管理机制,着重强化预算编制论证和支出绩效评价,加强预算执行监控,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稳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下半年公开全市2012年财政总决算,加快推进“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十六届人大各项会议决议,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