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潍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5&rec=238&run=13

关于潍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潍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3年1月7日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六四三”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深入推进“四个潍坊”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全面完成。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16亿元,同比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6.1亿元,增长20.6%。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粮食实现连续十年增产,总产达到547.7万吨,比上年增长2.6%。“中国食品谷”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实现利税增长3.5%、利润增长2.9%,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省第3个过万亿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9%,比年初提高1.9个百分点,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2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1家。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制定出台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确定10大重点产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10%,占GDP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大增幅。二是扩内需成效明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具备开工条件,神华国华寿光电厂项目获批开展前期工作,福田汽车山东多功能汽车厂项目追加投资163亿元,潍坊港、潍日高速、城海轻轨等项目加快推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亿元,增长14.9%。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7%。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进展。城建重点工程强力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6%,GDP过500亿元的县市2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2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6个。全市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22亿元,新建农房6.4万户、改造农村危房8600户。四是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蓝黄”战略加快实施,滨海特色化工产业基地等11个特色园区初具规模,19个项目列入省“蓝黄”重点项目。制定出台了支持滨海区加快发展的18条意见,海洋经济新区和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滨海新城“一城四园”进展顺利。青潍合作进一步加强,援藏、援疆、扶贫协作重庆开县扎实推进。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小额贷款公司达到4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56家,均居全省前列。9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高密市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我市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在3185处村卫生室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启动了8家市直公立医院和8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我市被评为2012全国医改最具影响力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增长5.7%,其中出口110亿美元,增长6%,总量居全省第3位。六是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市政府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6.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3万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019元和12053元,分别增长15.6%和15.8%。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转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七四一”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四个战略支撑”,着力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深入推进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外贸进出口增长8.2%,实际到账外资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以内。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措施
一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组织实施好“十百千”工程,即突出抓好潍日高速、中海油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等10大重点工程,从重点项目库中筛选100个项目,由市级领导包靠,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亿元。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家政和养老等服务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确保旅游业主要指标增长20%以上。加快大型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培育一批销售额过10亿元的市场。大力拓展外需市场,组织500家企业参加50个境内外展会,新培育一批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基地,推动出口转型升级。鼓励发展进口贸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工业优化升级,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不低于80%。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8%。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服务业提速计划,着力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十大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引进30家行业龙头企业,打造10个特色服务业集聚区,提升50个园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确保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抓好“中国食品谷”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转型,以商务楼宇和总部经济为重点,推进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和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全市加快县域科学发展的意见,重点抓好大企业带动、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和城乡统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确保在下一个三年综合考核中,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各县市区在全省排序中整体前移。加大对小城镇的土地、资金、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全面提升小城镇基础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推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对接共享。深化户籍制度等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是加快区域统筹发展。加快蓝黄“两区”建设,抓好海洋经济、高效生态产业等特色产业集聚,培育20个有一定基础的“园中园”、“区中园”。举全市之力加快滨海开发区建设,认真落实18条政策措施,加快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和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青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好“西洽会”、“渝洽会”等大型活动参会、参展工作。继续做好援藏、援疆、扶贫协作重庆开县等工作。
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重点抓好要素市场、农村体制、城市管理体制、社会领域、行政管理体制等5个领域25项改革。推进全市区域重点镇改革试点、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完成8家县级公立医院年度改革任务。筹备召开第一届“健康中国2020”暨潍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
六是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打造潍水文化特色品牌。培育新闻传媒、文化创意、书画古玩、文化旅游、会展广告等优势产业,培植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10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七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实施五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7%。强力推进总量减排,巩固提高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果,加强PM2.5监测工作,确保23条重点河流水质改善率提高25%以上,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降低5%。实施城市林荫工程,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开展耐盐碱植物培育、沿海防护林建设,推动沿海、水系、荒山、镇村绿化,完成造林28万亩。
八是努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政策,确保实现城乡就业“双十万”目标。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基础养老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标准。年内新开工城市各类保障房1.75万套。推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转型,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检查,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