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5&rec=188&run=13

昌邑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昌邑市辖6个镇3个街道,691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627.5平方公里,总人口58.26万人。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95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75.78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90.88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5∶59∶30.5。实现财政总收入32.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分别增长12%和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5亿元,增长22.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本外币余额分别达到269.8亿元、176.7亿元,增长17.2%和19.4%。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市”“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城市”。
深入实施“蓝黄”战略,滨海开发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滨海“一区三园”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1亿元,配套面积达到53.8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下营镇区建设步伐加快,滨海新城建设成效明显。产业聚集步伐加快,新引进项目39个,总投资220.2亿元;共落户项目136个,总投资505.5亿元。金典化工等66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宝迪食品工业园等60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0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82.6亿元,增长16.2%;实现利税63.5亿元、利润44.69亿元,分别增长7.1%、3.5%;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1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9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68.7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42%。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件、山东名牌2个。百项重点环保工作加快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消减9.47%和21.22%,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7%和5.5%。服务业繁荣发展。114个项目列入潍坊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恒鼎新都会、中百佳乐家等项目进展顺利。完成现代服务业投资27.1亿元,增长13.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0.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4亿元,分别增长9.8%和14.9%。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达56.05万吨,增长15.9%,被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优胜单位”称号。农业标准化基地发展到35.8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2家。建成省级现代渔业园区4个。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建成中国绿色交易网,国家级花木大市场加快建设,绿博会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面貌展现新变化。中心城区跨潍河发展步伐加快,金口大桥、会议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院校街大桥、公共服务中心东区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7.1公里,铺设排水管道34.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9万平方米。完成拆迁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房地产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搞好顶层设计,加快资源整合,突出实用效能,“智慧昌邑”一期工程智慧应急、智慧水利、网站群管理系统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1.2亿元,新建、改造县乡道路158.6公里。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7000万元,解决了361个村庄2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1.2亿元的昌南水厂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实施,荣获全国环卫行业创新奖。全市成片造林1.83万亩,新建农田林网6.4万亩,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农信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实现融资额15.4亿元。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成为全国百强县之外唯一获批发行企业债券的县级市。同大股份成功上市,实现了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面积1.5万亩。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与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完成招商引资总额79.6亿元,增长3.7%,实际利用外资6629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58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4.38亿美元。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市民生支出15.2亿元,增长16.2%,占财政总支出的60.5%。完成惠民工程投入67.7亿元,增长38.8%。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投资7亿元,改造校舍42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进。创新建立了校车安全运营管理新机制。成功举办第六届全民运动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完成专利申请425项,获得潍坊市以上科技进步奖20项。人口自然增长率0.97‰,被推荐为“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8.78亿元。城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了360元和400元。发放社会救助款3700万元。建成保障性安居廉租住房130套、经济适用房340套。新增城镇就业97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17人。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385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60元,分别增长11.5%和13%。

【“智慧昌邑”建设】 2012年3月,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建设了信息资源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共享服务平台以及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水利、智慧环卫、网站群管理等应用系统。2013年1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突出“全、新、实”的建设理念,高起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搭建五大平台,规范支撑框架。重点搭建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生态创建五大平台,建设十六个应用系统。着力打好“三张牌”,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打好“发展牌”,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打好“转型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打好“绿色牌”,发挥苗木产业优势,建成中国绿色交易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突出实用效能,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试点示范”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成功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 经国家发改委、证监会批复,2012年昌邑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企业债券在国内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成为全国百强县之外唯一获批发行企业债券的县级市。经综合评定,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级,发行人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一级。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昌邑市潍河综合治理、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和北部水网建设工程等项目。

【同大股份成功上市】 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成为“中国超纤产业基地”。2012年5月,同大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上市,实现了昌邑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中海油5%增值税抵扣税率原油指标争取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于2008年开始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购进原油,至2011年7月31日,昌邑石化从中海油购进的原油增值税抵扣税率全部为5%。自2011年8月1日起,中海油将抵扣税率调整为17%,致使昌邑石化实现地方税收大幅减少。为保障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实现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在潍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积极沟通,昌邑市成功争取中海油为昌邑石化提供5%增值税抵扣税率原油供应,使昌邑石化成为中海油除本系统外、全国范围内唯一享受此政策的企业,大幅增加了地方财税收入。

【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大进展】 创新建立“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了农村饮水安全信息调度中心和农村公共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实现了水厂运行即时监测、在线监控。2012年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完成投资7000万元,解决了361个村2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900万的饮马水厂和投资2280万元的北孟水厂已投入运营。投资1.2亿元的昌南水厂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全市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达到87%,水质合格率达到90%。

【建设中国绿色交易网】 充分发挥昌邑的苗木产业优势,通过实时苗木信息采集系统,建成高标准的全国苗木信息数据库,运用成熟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通过现代物流配送系统,打造苗木花卉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和规模扩大,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 由国家林业局命名、杭州赛石集团投资兴建。依托苗木产业优势,建设花木及延伸产品的生产、交易、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市场。项目位于昌邑市绿博园以北,206国道、221省道交汇处,占地面积466.8亩,规划了园艺资材、精品苗木、科技研发三大功能区,业态分布包括高端品牌区、容器苗专区、精品专类区、绿植温室区、园艺资材区、种苗集市区、奇石古玩区、美居中心区、花鸟宠物区、体验样板区等,着力打造山东乃至江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专业化市场,预计年交易额可达20亿元,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

【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优胜单位”称号】 昌邑市大力推广粮食高产创建技术,加快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强化惠农政策落实,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增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优胜单位”称号。争取国家高产创建项目15个,居潍坊市第一,全省前列。投资3000多万元,重点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三大工程”,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6500人次以上。

【奎聚街道】 位于昌邑市区中部,面积67.8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社区),3.06万户,人口8.38万人,耕地面积3.9万亩。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87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6.98亿元,利税3.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和14.9%;限额以上贸易营业额达2.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8元。
街道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潍水风情湿地公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成东方家园、名将花园、豫园小区、城后花园等居民小区20余个。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拥有中百佳乐家、全福元、家家悦等大型超市、商场数十家,各类商业门店2300余家;翰林大酒店、新嘉国际大酒店等星级酒店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电动机车、医疗器械等行业为主导,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1家;金丝达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特色农业独具优势,拥有昌邑市最大的林果、花卉和苗木生产基地;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东店、辛一、郝家城后等社区老年公寓设施齐全,街道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中小学校10余处,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一流。
党工委书记 李子石
街办主任 陈大生

【都昌街道】 位于昌邑市城区中西部,面积191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2.5万户,人口8.8万人,耕地面积11.8万亩。2012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6637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9.15亿元,利税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和2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98元。
都昌街道素有“姜乡”之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姜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12000多万公斤。土豆面积1.5万亩,年产量7500万公斤,圆葱面积3000亩,年产量2500万公斤,苗木林果有30多个品种,面积达6000余亩。辖区内,渔业尤为发达,还有5000亩芦苇、1万亩淡水养殖、4万亩棉花等农业资源,发展潜力巨大。都昌工业园区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推动经济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创建科学发展园区。现在已有中国化工集团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山东同大集团海岛新材料有限公司、华晨集团、岱盟德动力传动有限公司、潍坊亿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入驻,形成了石化、纺织、食品、机械、新材料5个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聚集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海岛新材料、纺织印染、热电联产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26个,实现了园区骨干项目集群发展、布局较为合理的产业体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电力充足,通信发达,已实现“九通一平”配套面积20平方公里,累计投资8亿元;区内14条主干道路修建完成。共落户项目219个,总投资4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
党工委书记 张英杰
街办主任 孙秀卿

【围子街道】 位于昌邑市区东部,面积161.88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2.89万户,人口10.04万人,耕地面积14.76万亩。2012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6522.6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利税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2元。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制造、精密弹簧、纺织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机械铸造业基地”“潍坊市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拥有国内最大的汽车轮毂、制动鼓、刹车盘生产基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以南环路、滨河东路、院校东街、下小路为四至的城市新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中心东区、南宫、汽车站、教育等七大片区快速推进,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生态农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东部葡萄、大葱、中部苗木、西部大姜、蔬菜为主的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体系。苗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花木交易市场——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已开工建设,中国绿色交易网已开通运行。建有占地5000多亩的绿博园,先后举办了十届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和七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被命名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近年来,围子街道先后荣获山东省铸造之乡、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山东省苗木强镇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 宋晓波
街办主任 孙效治

【龙池镇】 位于昌邑市西北部,面积18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7911户,人口2.4万人,耕地面积5.8万亩。2012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4854万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8.9亿元,利税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18.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1元。
龙池镇地处蓝黄“两区”建设前沿,地理位置优越。北部海岸线长约6公里,滩涂辽阔,主要海产品有40余种。沿海地下蕴藏着大量卤水、溴素、石油等资源,盐及盐化工和纺织印染是该镇两大优势产业。拥有盐田27万公亩,年产原盐13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以海能化学12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为基础,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龙池工业园区,是加快滨海开发的重要载体。2011年龙池镇以评为“山东省旅游强镇”为契机,发挥龙池属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厚重的优势,坚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龙池”。投资100多万元,对北白塔烈士祠、孙膑庙、陈干墓、齐西故居群等10余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整理龙池的由来、武状元齐恩铭等历史传说来提升景点的人文品质。积极申报王锡芝剪纸、赵怀志制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了《龙池年俗》,向外推介龙池的水文化、盐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打响龙池文化旅游品牌。
党委书记 韩文宏
镇  长 刘广杰

【柳疃镇】 位于昌邑市区北10公里,总面积324.7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4.8万人,耕地面积7.5万亩。海岸线长达19公里,滩涂面积4.13万亩。2012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1.78亿元,利税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和12.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5.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30元。
区位优势明显,荣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新海路贯穿东西,昌灶路纵贯南北,是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中心镇,住建部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12年8月份入选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9月份,被潍坊市确定为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纺织印染、盐及盐化工是柳疃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现有民营业户1345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57家,从业人员2.8万余人。拥有各类织机2.3万台,纺纱能力12.6万锭,年产丝绸、纯棉、化纤等各类布匹16.2亿米,印花布6亿米。产品覆盖了丝绸、化纤、涤棉、纯棉、装饰布、色织布等6大类200多个品种,是江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印染基地。全镇共有盐田30万公亩,年产原盐120万吨,盐及盐化工企业15家。柳疃工业园区占地50平方公里,主要承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定位是发展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制造、高档印染、光电一体化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是建设生态型、环保型、现代化经济新区。2012年,园区内供水、供电、道路、治污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毕,区内已落户项目37个,总投资87.1亿元,预计每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3亿元。
党委书记 王明胜
镇  长 肖 波

【下营镇】 位于昌邑市北部,面积220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8600户,人口2.4万人,耕地面积5.1万亩。2012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66亿元,利税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11元。
下营镇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基础较好。海岸线长18公里,浅海滩涂4.6万亩,鱼、虾、蟹和贝类资源丰富,其中东方大对虾、银鱼、文蛤、梭子蟹为下营名产。依托科学的规划布局,滨海特色城镇日益崛起。“海上”重点发展精品海洋渔业,逐步形成了滩涂贝类增养殖产业带。“陆上”突出发展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位于该镇东部的下营工业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是以盐及盐化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及其相关延伸产业。截至2012年,园区内已落户项目86个,总投资394.2亿元,已投产项目35个。整合各类海洋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月牙湖景区为龙头,以万亩生态林场和滨海湿地公园为依托,以“渔港观光、滩海拾贝、渔家品鲜”为主要内容的滨海休闲旅游区。
党委书记 李寿岩
镇  长 郝炳伟

【卜庄镇】 位于昌邑市东北部,地处潍坊、烟台、青岛三市交界,交通便利。总面积114.8平方公里,辖95个行政村,5.2万人,耕地面积11.2万亩。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23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利税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3%;农民人均纯收入10698元。
卜庄镇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特色乡镇的目标,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工业方面,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对接稼禾生物秸秆全元素利用项目,力争尽快落户。坚定不移地扭住工业强镇这个核心不动摇,恒信达高档染料中间体、凯特纳米新材料和金昌树JCS环保稳定剂项目顺利试投产,乐邦冷链物流建设顺利。农业方面,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推进特色农牧业、农田水利、林业生态等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沿206国道综合商贸楼项目,东冢街、夏店街沿街开发项目,金色阳光、育才小区住宅小区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大陆社区等12个农村社区,形成了2公里服务圈。社会事业方面,着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文化产业等工作,环卫一体化托管率达100%。先后荣获“全省平安创建先进乡镇”“潍坊市文明和谐单位”“潍坊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董明明
镇  长 朱永红(女)

【饮马镇】 位于昌邑市中南部,面积166.1平方公里,辖101个行政村,24527户,8.5万人。2012年,全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6.35亿元,利税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23.6%。
饮马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青岛“一小时经济圈”和潍坊市“半小时经济圈”,是“省级环境优美镇”“山东省中心镇”“潍坊市农业十强镇”“省级旅游强镇”。近年来形成以纺织、高新技术、矿业开采和设备制造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同时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瑞其能风力发电、同大集团锂电池等项目也发展迅速。农业发展向特色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东有万亩土豆和西瓜种植基地;中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潍坊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万亩特色苗木园区——东方园林苗木基地、金山苗木基地;西有林果、种养殖业,规划建设万亩博陆山生态果蔬产业园。饮马镇盛产的“山阳牌”大梨及“林海春天牌”食用菌是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阳村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山阳梨花节,吸引游客20多万人,优势产业明显。2012年山阳博陆山生态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党委书记 曲 伟(女)
镇  长 许增贤

【北孟镇】 位于昌邑市南部,面积176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19727户,人口7.2万人,耕地面积17.3万亩。2012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1471万元,比上年增长8.6%;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利税1.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20.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27元。
潍胶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下小路四条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属青岛“1小时经济圈”、潍坊“半小时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畴。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达到300余家,限额以上企业达到29家,形成了以纺纱织造、纸箱包装、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产业”为支撑,新型电子、玩具制作、机械制造、饲料加工、工艺镜框加工等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全镇纺纱能力达到22万纱锭,年生产纸箱12亿平方米。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突出的发展优势,培育发展花生、大蒜、半夏、大棚果、梨枣、黄金梨、苹果、核桃、草莓、大姜等“十大特色产业”,培育了“北孟石磨挂面”“北孟苹果”“北孟花生”等农业品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余家。北孟镇商贸发达,依托良好的生态、地理和区位优势,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特别是潍胶路和东环路的贯通,更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客商投资的沃土,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
党委书记 孙 磊
镇  长 陈 诚
(昌邑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