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4&rec=145&run=13

坊子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坊子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301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区总面积412平方公里。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7亿元,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比例由上年的7.5∶59.7∶32.8变化为7.22∶58.85∶33.93。
农业和农村经济2011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6.98万吨;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0个,农业“三品”品牌41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万亩。全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林、水财政支出达到8416万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4%。油料总产0.411万吨,降低5.32%;棉花总产0.012万吨,增长4.19%;蔬菜总产26.61万吨,增长3.25%;水果总产0.39万吨,增长14.71%。全年奶类产量0.66万吨,增长0.13%。禽蛋产量0.49万吨,下降26.49%;肉类总产量2.19万吨,增长10.61%。全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建成5处生态林场,实有林地面积7570公顷,当年造林1006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22558.5万千瓦时,化肥使用量(折纯)13967.9吨,农药使用量487吨。
工业2011年,全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3.2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分别发展到26处和25处,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30个,新增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8.11亿元,同比增长10.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研发的7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利税16.72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利润总额13.64亿元,同比增长50.6%。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区推进30个投资过500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682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计划总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46个。城镇投资685911万元,增长29.6%;农村投资61975万元。工业性投资273636万元,增长44.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162万元;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407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4%。科学投入力度加大,紧紧围绕市里确定的九大投入,促进科学投入稳定增长,新兴高端产业初具规模,获批设立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航空产业园纳入省重点,引进建设了15个投资过亿元商贸物流项目。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2011年,全区营运汽车达5173部,营运出租(客)车78部。全年共完成货运量1138万吨,较上年增长1.3%;货运周转量34.8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完成客运量32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境内省国道通车里程达到59.33公里,高速路57.32公里,好路率达88.7%;县乡级道路通车里程723.6公里,好路率达83.4%。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27.26万元,同比增长22.57%。全区交换机总容量达58026门,完成电话放号57640部,电话装机总数达57640部。其中固定电话56016部,小灵通数4624部。移动电话放号数为32.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21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8部/百人。
贸易全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限额以上贸易企业66家,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1亿元,同比增长22.1%。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9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进口总额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8%。
财政、金融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3亿元,增长32.1%;地方财政支出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53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8亿元,较年初增加8.19亿元。贷款余额69.91亿元,较年初增加17.9亿元。全区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到27家,推行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3家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挂牌,分别被人民银行和潍坊银行确定为金融创新示范区。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全区累计申请专利2135项,全年新增专利318项。获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7家。全区拥有各类学校51处,在校生3.71万人。其中,普通中学6处,在校生1.51万人;小学42处,在校生1.95万人。全区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315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区普通高考录取人数1336人,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居市区前列。新建农村文体活动场所10处,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和全省文化先进区。全区共在省级以上发表各类文艺作品8余件,其中,国家级刊物6件。创作美术作品百余幅。全区组织区级文艺活动40余场,镇级文艺活动60余场。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50处,床位1136张,卫生技术人员100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9处,床位1121张,卫生技术人员732人。村级设置医疗点103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73人。全年共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16次,获金牌21枚、银牌17枚、铜牌17枚;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2个。
城市建设迁村并点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拆除旧建筑44万平方米,10个新型社区开工建设,回迁居民1750户,低碳社区建设做法在全省推广。16项重点工程完成计划建设任务,基础设施投资达到4.5亿元。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运营,虞河污染源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供水管道长度122.13公里,供水总量1333万立方米;集中供热管道长138公里,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天然气管道安装92公里,用户17495户;城市道路长度336.4公里,面积811.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83.4公里;路灯4650盏。
人民生活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6.48万元。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46352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到10559人,有13.77万名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1年,全区参加医保单位发展到556个。全区新增就业再就业37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43起,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发现受理治安案件3953起,查处3542起。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末,全区总人口31.22万人,其中:男15.92万人,占总人口的50.99%;女15.3万人,占总人口的49.01%。全区人口出生率10.13‰,死亡率5.44‰,人口自然增长率4.69‰,合法生育率96.8%,育龄妇女晚婚率72.1%,晚育率76.7%。街道概况
凤凰街道位于坊子区西北部,是坊子区政府所在地,与山东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署办公,面积3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居),9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4.5万人,耕地面积677公顷。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5966万元,比上年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3.7亿元,利税1.29亿元,分别增长17.7%和59.4%;农民人均纯收入9992.39元。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目前,凤凰街道拥有企业共计417家,累计完成投资72.9亿元,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规模以上工业28处,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9.6亿元。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硬化面积1.6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18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投资110万元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加强重点工程服务协调,加快做好了虞河沿线污染源的治理和清障工作;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了韩尔庄李家、韩尔庄王家安置楼的建设回迁,推进了东白羊埠和小吴家安置区建设。
党工委书记王金莲(女)
办事处主任刘新喜

坊城街道位于坊子区西南部,面积100.67平方公里,辖84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2.99万户,人口9.37万,耕地面积4066.67公顷。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4693万元,比上年增长7.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31868万元,利税43952万元,分别增长20%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0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66元。
坊城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和繁衍生息。辖区内有公元前155年西汉景帝时的桑犊古城遗址。老城区至今保存着山东省最为集中的德日式建筑群,总建筑面积45246平方米,规划的坊茨小镇先后被评为2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十大影视拍摄基地、中国油画院写生基地、全国桌式足球推广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以梅花鹿、七彩鸡、黑凤鸡、奶牛、狐狸等特种养殖,大棚花卉、反季节蔬菜、草莓、有机韭菜等种植为主的城郊高效农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辖区内现已发展起各类企业249家,形成了高档生活用纸、高档建材业、铸造加工、现代物流、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集群。
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沿潍州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现已引进落户大型现代商贸物流项目10个,投资总额92.3亿元。
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以长宁街为轴线,规划建设了欧蓓莎家居购物广场、新南苑商城、美的亚城市广场、十三公里商务港四个商业中心,引进了中百、百大万家福等大型超市;开工建设了百花园、新苑度假村、凤栖湖商务酒店、帝苑商务酒店等星级酒店,构筑了集餐饮、购物、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党工委书记高凤金
办事处主任高凤金

坊安街道2003年8月26日,坊子区设立坊安街道办事处,机关驻潍安路与双昌路交汇处东南约500米处石埠山脚下,2007年乡镇区划调整,9月坊安街道与南流镇合并,仍称坊安街道,办事处设在原南流镇驻地。街道总面积90.65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15676户,人口5.3万,耕地面积5466.67公顷。2011年,全街道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6%;地方财政收入751万元,比上年增长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利税6567万元,分别增长32.61%和24.6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65元。
坊安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辖区较高的山有石埠山,海拔130米,山东侧有九龙口。在辖区南部自西向东分别有沸溪水库、河湾水库、大尚庄水库、汉王庙水库四座水库。汶河沿东界由西南向东北流经6公里,流域面积1706平方公里,腹地土质良好,水源丰富。丰富的水资源,地处城郊的交通优势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坊安农业科技示范园、玉泉洼生态观光园、金土地农业观光园等观光农业园区蓬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具规模;潍胶路、潍安路、潍莱高速贯穿境内,济青高速翘首可望,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物流业迅速崛起,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朗科国际贸易等项目的加快建设,使街道逐步成为潍坊市区东南部的商贸物流中心;圈子郎郡庄周文化遗址、松竹园、庄龙甲纪念园、西曹庄烈士纪念馆、汉王庙、宋熙来墓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了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街道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等单位授予“中国芦笋之乡”、“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无邪教乡镇”、“省级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冯涛
办事处主任陈珊珊(女)

九龙街道位于坊子区东部,面积123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21717户,人口7.2万,耕地面积5400公顷。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175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1517万元,利税32127万元,分别增长19%和1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1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13元。
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潍河、渭水河、汶河等河流,西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膨润土、沸石、建材石等矿产资源,其中膨润土分布面积达30平方公里,储量达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街道工业基础雄厚,拥有铸造、纺织、塑编和膨润土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有“铸造之乡”、“纺织之乡”的美誉;高科技制造业先进,山东省第一个航空工业城坐落于此,能够设计制造轻型直升机。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九龙涧自然风景区被山东省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并被列入潍坊市市级综合规划;潍河沿岸植被丰富,环境优美,是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滨水景观带。街道农业基础较好,大姜、草莓、芦笋、凯特杏、速生林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畜牧业主要养殖肉鸡、蛋鸡、奶牛、山羊等。传统手工业主要是竹编和风筝扎制,产品远销国内外。
党工委书记李春玉
办事处主任张波

黄旗堡街道位于坊子区东南部,东与昌邑市隔潍河相望,南与峡山区、安丘市相邻,距潍坊市30公里、坊子区20公里。辖50个行政村,1.26万户,5.4万人口,耕地面积4000公顷。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1278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利税7753万元,分别增长20%和1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13元。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科教兴村计划省级示范单位、山东省中心镇、省级文明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潍坊市农业十强乡镇。
黄旗堡街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杞国就在该街道的杞城村建都。楚汉相争时,汉将韩信率兵与楚军决战于潍河,为振军威,插黄旗于埠顶,遂取名黄旗堡。街道内有杞城遗址、乙甲遗址、麦埠子遗址、柏台遗址、逄王冢等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其中杞城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古杞国都城的所在地,杞国共在此建都262年,出土文物丰富较多,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关杞城的民间传说、演义在民间流传广泛,深受群众欢迎,很有开发价值。
黄旗堡街道农业基础由于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旱涝保收,是坊子的“粮仓”。汶桥山楂系列产品、阳春啤酒系列不仅畅销全省,而且销往除台湾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葱、牛蒡等农产品经加工直销日韩、欧美。目前已形成万亩芦笋、万亩大姜、万亩大葱、和万亩蔬菜的种植格局。高效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步规划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形成了以农业基地推动加工龙头企业,以加工龙头,企业反过来带动农业基地发展的良性循环。街道以新和盛食品为龙头,发展起农产品加工企业30多家,加工总量和加工品种不断增加,年出口蔬菜4.38万吨。
5000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该项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打造特色,可持续发展”运作模式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档次,丰富园区内容,推动服务业发展。形成“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垂钓休闲—绿色氧吧—滨河旅游”等一条龙旅游线路,吸引“一日游”游客。
党工委书记戴德彩(女)
办事处主任王国光
张峰伟张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