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4&rec=143&run=13

潍城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11年,潍城区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个开发区、2个管理区,共172个行政村、79个社区。年末全区总人口35.45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同)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8.3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81.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例为4.8∶46.7∶48.5。实现财政总收入20.18亿元,增长1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3亿元,增长1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增长23%。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2.1亿元,其中:一产投资3.3亿元,增长6.1%;二产投资16.2亿元,增长45.9%;三产投资122.6亿元,增长21%。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高端产业、重点园区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潍城区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潍坊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国家级广告产业示范园区试点。楼宇总部经济稳步推进,已累计引进各类总部企业330余家。佳世客、大润发、颐高数码等知名品牌先后入驻潍城,进一步推动了品牌购物经济繁荣发展。鲁东物流中心入区项目76个,累计完成投资14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总部物流、钢铁物流、百货配送三大品牌物流体系,2011年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先进园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图书、艺术品交易四条产业链日益壮大,以“12343”民生万事通、康护保健、家政服务、科技咨询等为主的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08亿元,增长16.9%。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5亿元,增长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6亿元,增长12%;实现利税13.4亿元,增长15.6%;实现利润8.6亿元,增长16.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2.4%。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增强,24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11家企业实交税金过千万元。科技创新能力有新提高,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29家,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院士工作站2家,44个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新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级著名商标4件,全区省以上知名品牌达到36件。节能降耗工作深入推进,新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2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项,万元GDP能耗下降3.7%。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38亿元,增长6.67%。粮食总产10.01万吨,水果总产2.16万吨,蔬菜总产3.86万吨,水产品总产220吨,肉类总产1.46万吨,禽蛋总产0.63万吨,奶类总产0.6万吨。生猪年末存栏6.56万头,家禽年末存栏172万只。农村经济总收入174.9亿元,增长11.5%。农机总动力18.79万千瓦,增长0.9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7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9家。组织实施了2011年阳光工程培训,对1250人进行涉农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新型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多个,投资49.7万元在全区建设了7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共向农民发放补贴、补助资金3206万元。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组织实施了大华商场和区城建开发公司改组、改制。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23项改革项目。外经外贸稳步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3.59亿美元,增长19.2%,其中出口总额2.81亿美元,增长19.6%。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额1.48亿美元,增长946%;实际利用外资2518万美元,增长56.6%。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鲁台经贸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实施4条道路改扩建工程。加快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已累计完成高标准改造的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分别达到37个、115条。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63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2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8.1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销售3798套。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集中处理,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城市绿化率提高到42%。组建了城市管理督查指挥中心,受理各类案件37324件,办结率达到10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学校项目进展顺利,潍州双语学校投入使用,开工建设福安小学。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了北门大街小学、月河路小学校舍加固任务,启动了望留中学和庄头小学校舍加固工程。加速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完成22处普惠性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2项。专利申请量340件,授权专利270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区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市定标准。积极参加潍坊市第十八届运动会,获金牌28枚、银牌26枚、铜牌14枚。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共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498万元。统筹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4.25‰。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4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8%以内。全区有各类养老托老机构68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1%。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960元和2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2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79.49元,增长18.1%。

【在全省率先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自2011年11月1日始,潍城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实施一站式纳税模式。潍城区国地税合署办税服务厅设在潍城区国税局新建办公楼一、二层,共开设36个服务窗口,其中一楼20个,二楼16个。采用“一人一窗两机”模式,即一个服务人员在一个窗口使用两台主机,一台显示器。两台主机分别可进入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办税服务人员可根据纳税人办税需求随时切换显示方式,进行国地税业务联合操作。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大厅任一窗口,可同时办理相关的国税和地税业务。
国地税合署办税服务厅融合了国税局原办税服务厅办理的6类88项税收业务和地税局原办税服务厅办理的12类106项税收业务,覆盖了全区8000多户国税纳税业户和7000多户地税纳税业户。在服务功能的设置上,将服务大厅设置为咨询辅导区、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四个区域,各个区域的服务功体现出国地税双方税收业务的互通和整合;设立VIP客户室,开通VIP绿色通道,对重点纳税人进行重点辅导和服务;开通24小时办税厅,为纳税人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潍城区实施国地税联合办税,整合了两个部门的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税收征管、创建“征纳共赢”纳税服务品牌、降低征纳成本、堵塞税收漏洞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效能。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发售、文书受理等业务时实现了“一厅通办”,达到了“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的良好效果。国地税联合办税有效地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和税务机关“重复找纳税人”等问题,既方便了广大纳税人,又提高了办税效率。

【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获全省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样板企业称号】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抓住全省创建精细化管理样板企业的机遇,加大公司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推行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顺利通过了省、市中小企业办专家组对精细化管理的检查和考核验收。2011年8月8日,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山东省企业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认定山东省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样板企业的通知》(鲁中小企办字[2011]51号),公布了全省第二批30家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样板示范企业名单,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至此,潍城区有2家企业获此殊荣(雷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已获得此项称号)。

【“全国根基教育培训中心”在潍坊外国语学校挂牌成立】2011年10月12日,“全国根基教育培训中心”挂牌仪式暨全市根基教育培训研讨会在潍坊外国语学校举行,这标志着潍城区根基教育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步入新阶段。“全国根基教育培训中心”是北京天伴根基教育机构与根基教育实施基地学校联合设立的师资培训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根基教育师资培训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信息交流及咨询服务。“全国根基教育培训中心”在潍坊外国语学校挂牌成立后,为包括潍坊外国语学校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校提供了加强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搭建起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对于纵深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全区乃至全市根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概况
于河街道位于潍城区西北部,辖35个行政村,人口3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09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利税695万元,利润225万元。粮食总产量2472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9元。
青银高速公路横贯境域东西。辖区内都家村是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的核雕艺人都兰桂故里,流饭桥村是地方名吃“杠子头”火烧起源地。域内于河片区改造提升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开发片区项目之一,定位为安顺片区城市副中心重要组团、鲁东物流中心服务承载区。
完成潍高路综合改造,包括全线绿化改造、市政管线接入、镇区改造提升、支路硬化等多项内容。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依托恒盛路、恒昌路、恒通路、泰祥街、古亭街“三纵两横”五条道路构筑了中心商务区发展框架。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工业高新化为方向,引导现有规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术研发中心,莱德机械、宏德微粉两家企业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海力达尔、金通管业等9家企业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产学研基地。机械装配、纺织服装、食品调料、面粉加工、钢砂铸造等优势产业链条延伸拉长,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引进了具备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华盛柴油机、青岛美绮麦芽油等9个档次高、拉动力强的新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培育扶持蔬菜、果品等特色产业,已发展蔬菜大棚4200多个,发展特色果品7000多亩。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北方万亩苗木基地、泛海园林、安联开心农场等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投资50多万元,利用土香园旧址,建设了一处集文化中心、健身中心、综治中心、老年会所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街道35个村全部建有文化大院,15个中心村和4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了市级标准化农家书屋。投资400万元,对辖区中小学进行了校舍改造。科普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于河街道荣获“山东省科普村村通百强乡镇”称号。
党工委书记刘焕成
办事处主任马佐昌

潍坊鸢都湖—浮烟山综合开发区望留街道位于潍城区中南部,潍坊鸢都湖—浮烟山综合开发区管委会与望留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实行街区合一体制,一个机构两个牌子。辖60个行政村,人口4.74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13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948万元,利润480万元。粮食总产量2962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7.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
境内有浮烟山风景区,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环境优美,是潍坊市郊一处旅游胜地。中国风筝放飞基地(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位于浮烟山麓。
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中国风筝放飞基地、颐年园、大学科教产业园区等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以浮烟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放飞基地、天悦生态山庄、大洋生态村等一批具有浮烟山特色、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旅游项目快速进展,其中放飞基地完成投资6700万元,麓台书院完成投资4000万元,大洋生态村完成投资2000万元,圣恒山庄、青山庄园、乡村庄园等被省旅游局命名为三星级农家乐。依托小城镇商贸物流优势发展商贸经济,利民路商贸街、大柳树商贸街等商贸楼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完成祥和苑二期、兴旺花园二期、兴旺商业街等商贸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对明宗铸造、潍星拖拉机、潍洲电动车、海惠建筑等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有效提高了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引进了德美纺纱等6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规划建设了大柳树工贸园区,使隆泰食品等6家企业扩大了规模,并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昌润肉食品。工业企业发展到251家,普兰集团、爱普环保、鲲鹏物资等重点企业对街道财税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对街道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利民路孙家段改造、天然气门站工程,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1600余万元,实现了供水、供电、天然气、排污管道与城市管网对接。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吸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增强。2011年街道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潍坊市现代农业十强镇街”等荣誉称号。
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焕成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成义
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英杰
街道办事处主任范俊友

北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东北部,辖31个社区,人口6.02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47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实现销售收入19.09亿元,利税2.54亿元,利润1.69亿元。粮食总产量357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2.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0元。
著名的潍县萝卜原产地位处辖区内。潍县萝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东夏庄周围1500亩土地已作为潍县萝卜原产地予以挂牌保护,所产萝卜已申请注册“潍州牌萝卜”商标,提高了潍县萝卜的知名度,为萝卜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打造了知名品牌。
确立了“一中心四大片区”总体开发建设布局,“一中心”即潍城新中心,“四大片区”即玄武片区、北盛片区、滨河片区和卧龙片区。全力推进39个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在建面积65.2万平方米,完成42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以齐鲁台湾城、奥体公园等项目为新引擎,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商务办公、会展经济、体育休闲等高品质产业聚集,其中12万平方米的鲁台会展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中国特奥运动训练基地项目规划方案已报市规划局。北关冠华园、西羊唐宁郡、东七祥甲花园等12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庭岸风景项目13栋商住楼已封顶,完成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商贸服务业载体面积7.5万平方米,形成“一带、两商圈、五街、一亮点”为载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白浪河城市经济隆起带凸显,福润得大厦、物华商务等12座商务楼宇,入驻业户214家,实现利税3100多万元。“两商圈”建设突出,“北关中心商圈”以“两大型超市、两建材市场”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经营业户已达1500余家,年销售收入12亿元。佳乐家福寿店、万家福超市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纪元建材市场、天坛陶瓷商厦等已成为潍坊市建材家装产品销售专业市场群。“台湾城商圈”依托奥体中心、清平金街等引进了健身俱乐部、休闲餐厅等60余个项目,年增加税收500万元以上;鲁台经贸中心、鸢都新城三期等服务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搭建了新载体。特色商业街日益繁荣,清平路商业金街、福寿街文化创意产业、和平路装饰材料、向阳路建材、卧龙西街体育用品等特色商业街初具规模,新引进各类业户280家,促进了服务业繁荣发展。楼宇总部亮点璀璨,引进了邮政速递物流、市体彩中心、体育商城等12家总部企业。工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培育了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气电子、印刷包装“四大产业”为龙头的工业经济体系,打造了“耶莉娅”等4个省级名牌产品,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耶莉娅荣获全国服装品牌年度品质大奖,新型环保免烫衬衣制作创新研发技术被立项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职业装论坛,扩大了品牌影响力。社区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四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友爱南、油坊、安顺等13个社区完成了“12343”民生万事通进社区工作。2011年北关街道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郄锡奎
办事处主任齐春正

西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中部,辖18个社区,人口5.71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60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740万元,利润562万元。粮食总产量169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9元。
城中村改造平稳推进,全年实施金都聚福园建设项目1个,金都名苑安置项目1个,上城国际、余庆园、金都庄园、华府名城二期4个项目加快推进。新签约项目1个,马良冢子村顺利与开发商签订合作协议。旧城片区开发全面加快,胜利西街南侧片区开发、北小于河工业园、月河危楼安置区等4个片区、8个项目进展顺利。奥文国际城等6个新建项目动工,茂华紫苑公馆、鲁发名城、世纪泰华金泰广场等19个续建项目在建面积160万平方米,完工面积74万平方米。新签约项目12个,与开发商达成诚商名郡、安顺苑、西园华府等项目合作协议。清华园、明德花园、汇轩名城、顺通花园等6个项目如期交付使用,交付面积17万平方米。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清平路、东风西街等“三纵三横”6个特色街区建设步伐加快;以明德花园、清华园等沿街商业为载体的清平路特色街初具规模,投入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以世纪泰华金泰广场、三友翡翠城、鲁发名城沿街商业为依托的长松路商圈框架基本形成,11万平方米的鲁发名城十尚坊步行街开始招商,完成21万平方米的世纪泰华金泰大厦和超市主体工程。发挥中侨广场、茂华国际酒店、上城国际大厦等商务楼宇的带动作用,引导新开发地产向高层、高端、商务楼宇转型,促进楼宇总部经济聚集发展,已建或在建20层以上高层商务楼宇达90栋。依托辖区高层商务综合体,引进培育科技信息、金融保险等新兴业态,以金星书业为支撑的数字图书、出版印刷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成为教辅民营书业基地。潍坊市潍州外国语学校、福安小学、西关中心小学3处学校建设顺利。华府名城、鲁发名城、大胥家村3处高标准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投资900余万元的黄家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苗圃等7个社区的“12343”直流配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260余万元,为23个老旧小区配备专业物业、51个老旧小区安装楼宇安全门、74个小区安装LED节能路灯、11个老旧小区及401栋居民楼安装红外线摄像头。以行道树补植、新建小区绿化为重点,共投资520万元,栽植乔木3200株、灌木6.7万株,完成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
党工委书记李贵武
办事处主任王韧(女)

南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东部,辖2个行政村,20个社区,人口4.93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52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4.96亿元,利税978万元,利润408万元。粮食总产量256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5元。
南关街道交通便利,潍坊火车站位于境内,胶济铁路横贯东西。辖区内“状元胡同”闻名遐迩,清末状元曹鸿勋和王寿彭诞生于此。
楼宇总部经济、品牌购物经济、餐饮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实施了金沙城市广场、国安商厦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楼宇总部企业发展到36家。推进商业中心设施改造、业态提升,商业中心面积拓展到2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业态丰富、宜商宜游的中央休闲商务区。有国内外连锁酒店9家、五星级酒店(金沙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3家,促进了现有餐饮服务场所提档升级。青年路IT科技街、五道庙商业步行街、健康西街五金机电商业街、中华茶文化特色街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街区建设速度加快,初步形成了品牌支撑、高端引领、集约集群的发展格局。加大技改投入,优化转型高新工业企业2家,年产值达8亿元,利税超1亿元。城建项目进展顺利,19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3个新上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引进签约20亿元的“潍坊广发家居灯饰博览城”外商投资开发项目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5个,整建制安置3个。在8个城市社区新建、租用转换高标准社区服务场所1万多平方米;在14个农村社区中,通过服务场所的整修改造,规范提升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7处,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新建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对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面积达到4200多平方米,床位达到345张。新建“12343”便民服务网络、直流配送中心、老年会所、儿童俱乐部等12处,养老托老机构1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筹资57万元,整修仓南街、姚崔路、花前路、小康路、中学路等7.2公里,维修林网道路6000米。划拨专项资金20多万元,为老旧居民楼地下室窗户制作安装防护雨搭4689个。投资240多万元,在所有村居、企业、商场、学校安装“电子监控系统”87套,摄像头678个。完善了以党建中心为统领的社区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文化中心、卫生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的“七个中心”建设。
党工委书记王成义
办事处主任杨在民

城关街道位于潍城区东部,辖10个社区,人口4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62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利税5825万元,利润357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2元。
城关街道辖区位处老潍县城里,历史文化璀璨悠久,人文资源积淀厚重。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印楼(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故居遗存古建筑)、郭味蕖故居“疏园”和城隍庙等。
城关街道充分发挥中百商圈、百大综合中心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全方位实施立体开发战略,滨河餐饮、休闲、景观商业街服务业隆起带初步形成。已投入运营的V1购物广场,配套引进的国际五百强大润发超市,进一步推动了沿河商贸聚集区繁荣发展,以城关为主体的潍城半小时消费圈已成规模。总部经济不断壮大,已建成曼哈顿、万兴隆商业广场等6座高层商务楼宇,相继引进华夏银行、中华保险等金融保险、企业总部80多家,年纳税过百万元的商务楼宇达到4座,形成了中央商务区高端聚集效应。深入实施文化立街战略,依托“古潍县”文化资源,坚持品牌、项目、产业链同步推进,实现了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十笏园文化街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初具规模,中仁文化集团、郭味渠美术馆等一批古今融合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福寿西街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繁荣,拥有文化传媒、研发设计、咨询策划等各类创意企业。胡家牌坊“古玩一条街”、郭宅街“餐饮美食一条街”、城隍庙“潍县名吃一条街”等特色街巷,有力地弘扬了潍商文化,推动了潍商文化的繁荣发展,形成了集餐饮、娱乐、消费于一体的特色经济街区。
党工委书记谭福春(女)
办事处主任陈丽波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潍城区西部,辖24个行政村,人口2.31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9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实现销售收入17.34亿元,利税1.69亿元,利润1.42亿元。粮食总产量1343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5元。
坚持把招商选资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拉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签约的有银座物流、美通物流、闽兴钢材物流、鲁东交通物流、台资永乐太阳能光伏、欧伦科技保鲜、豪杰建设物资物流中心、鑫马机械、福特隆科技等项目,其中豪杰建设物资物流中心被确定为2011年省政府重点项目。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低碳产业园建设,国建高创科技、凯尔通电器、欣光印刷、豪润机床设备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富特空调新厂区投产运营;鲁中拖拉机、玉峰铝业、多元电器、国建高创等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支撑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建高创供热节能项目是国家住建部“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建筑行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鲁中拖拉机公司“鲁中”牌、玉峰铝业股份公司“玉峰”牌是全国驰名商标,宝利汽车驼山牌、益康宝食品公司益康宝牌被认定为2011年山东省著名商标。鲁东物流中心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品牌最佳投资园区,完成建设面积520万平方米,入驻项目达到76个,从业人员达到25000人,其总部物流、钢铁物流和仓储配送“三个品牌”聚集效应凸显。鲁东物流中心新开工建设了豪信装饰材料名品广场、静远钢铁物流园、美通物流园等项目,采用“组团”形式整体引进了鲁东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和潍坊闽兴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入驻经营业户达330多家。滨水彩虹中央商务区覆盖大于河两岸、彩虹路两侧,在建的雅龙国际、奥博家苑、星都国际花园、海新瑞景湾、贵和苑商住中心、豪信大厦、金科华府等项目,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进行前期工作的有福润得总部经济商务中心、晨光体育和通铭金属旧址商住开发、银河·普兰花园等项目,开发面积90万平方米。
总投资1.87亿元的供水、供热、燃气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居民小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崔家、臧家、赵家等村的旧村改造进展顺利,南王村村民一次性全部安置新楼。组建了开发区村级财务结算中心,实行“一站式”、“一条龙”监督管理服务。及时足额兑付群众生活定补、粮补及税收返还款2775万元。兑付群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138万元,全额负担了2.17万农民群众新农合基金107.35万元,新农保试点已有24个村1.3万农民参保,收缴农保基金288万元。2011年,荣获“街道(开发区、管理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等区级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李学光
管委会主任冯延东

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位于潍城区西南部,辖19个行政村,人口2.14 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47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利税4261万元,利润3114万元。粮食总产量994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5.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78元。
生态立区富有成效,生态林场累计修建环山路61公里,深水井7眼,蓄水池10个,铺设输水管道18公里,形成了山体自流灌溉网络。新上80千伏安变压器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铺设线路20公里,保障了林场用电的需求。林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千多万元,完成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379万株,苗木种类达20余种,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层林尽染、山花烂漫”的开发效果。启动了“风情温泉小镇”开发建设工作,项目开发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开发商框架协议已签订。引进了天成生态园和丽华森林休闲庄园两个重点生态旅游项目。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62家,有韩国独资企业大铁公司、中美合资企业圣邦公司、中牧利德药业、三立科技、东旭印刷机械等骨干企业,机械加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新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聚集效应。以大铁、圣邦为龙头的精密加工制造业主要生产精密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等,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地,年销售收入达4.6亿元。2011年,乐埠山被评为“市级机械精深加工特色产业镇”。建设了规划面积2900亩的乐埠山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园区已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等“四通一平”,先后引进了“金鼎物联网示范园乐埠山精深加工产业园”、大洋泊车、中兴机械扩建、展新新材料等项目。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300亩的南乐埠工业园,引进了潍瑞农业装备、博龙管件、富泰电气、盛丰机械、新得利钢构等12家企业落户。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和中学餐厅,投资50万元对新二甲小学实施了全面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教育发展环境。投资120万元对计划生育服务站按省规范标准进行了改造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工委书记李全玉
管委会主任曹升曦

军埠口综合项目区位于潍城区东南部,辖32个行政村,人口2.6万。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67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实现销售收入10.74亿元,利税9316亿元,利润4892万元。粮食总产量1456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6.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64元。
辖区内10平方公里的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和8平方公里的白浪河水库凸显军埠口滨水绿色生态特色。军埠口片区于2011年上升为市级重点发展项目。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分批次为8家企业办理了土地使用手续,盘活土地资源212亩。工业园区内民营企业发展到165家,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玩具、新型建材和现代包装5个产业集群,荣获“潍坊市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镇”、“潍坊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工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90%,有4家企业进入2011年度全区工业企业纳税20强。民营企业安置劳动力7000余名,占辖区劳动力的61%。2011年工业企业工资总额达1.9亿元,成为辖区群众增收主渠道。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在白浪河水库西南区域规划建设了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技示范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项目——回归自然园,自秀水田园项目启动后,相继发展了开心农场、素质拓展基地、垂钓中心、翠珍园、怡心园、乡村大舞台、无公害蔬菜基地、怡兴有机蔬菜基地等12个特色农业项目,面积达到1300亩,完成投资1500万元,带动发展特色农家餐饮20余家,初步实现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资金向农业集中、技术向基地集中、城市消费群体向城郊集中,2011年回归自然园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市区居民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的热点项目。
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明显,有文化中心一处、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大院32个,各村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投资1860万元,新建供电站一处,实施变电设备升级改造、电力线路扩网和升级工程,供电能力由35千伏提高到110千伏,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建2处较大型超市和26处超市便利店。
党工委书记杨永健
管委会主任李文平
(曲福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