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4&rec=141&run=13

青州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1986年3月,撤销原益都县设立青州市。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91.75万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22.4亿元,增长14.3%,工业实现增加值207.7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9.7∶55.4∶34.9调整为9.0∶55.3∶35.7。2011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增长20.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58.8亿元,增长12.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2亿元,增长23%。
农业201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3.3亿元,增长4.1%,其中:粮食、瓜菜、果品、畜牧、花卉产业比重达95%以上。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4.9万亩,比上年下降1.5%;粮食总产量44.0万吨,增产1.2%。蔬菜面积34.4万亩,比上年略降,蔬菜总产量109.9万吨,下降13.4%;瓜类面积12.2万亩,增长2.2%,瓜类总产量44.7万吨,比上年略增。水果总产量9.8万吨,下降1.0%。肉类总产量14.75万吨,增长11.1%;禽蛋产量3.3万吨,增长5.35%;奶类产量8.6万吨,增长18.3%。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9.2万千瓦,增长7.1%。其中,节水灌溉类机械9867套,增长1.4%;农用运输车43499辆,增长5.0%;农用拖拉机12092台,增长5.2%;联合收获机2388台,增长7.4%;农村用电量65425万千瓦小时,增长6.2%;化肥使用量14.5万吨,下降1.6%。
工业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4家,实现总产值1102.9亿元,增长32.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87%,比年初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不含烟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4.8亿元,增长33.5%;实现利税60.7亿元,增长22.6%;实现利润41.8亿元,增长25.3%;实缴税金23.0亿元,增长1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0.5%,同比提高37.2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43.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3.5%。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256家(含烟厂,下同),比上年增加66家;利润总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109家,比上年增加40家;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165家, 比上年增加53家;实交税金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36家, 比上年增加3家。2011年,全市5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48.69万吨标煤,取水总量为1014万立方米,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增加值水耗均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企业品牌实力增强,2011年,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青能及图”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联科白炭黑有限公司“联科”商标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威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shanmon”牌装载机获山东省名牌;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州金青云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州意高发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青州市永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新增为潍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4.4亿元,增长95.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6%;第二产业投资119.1亿元,增长20.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8%;第三产业投资148.6亿元,增长26.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4.6%。2011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1亿元,比上年下降3.8%。商品房销售增速趋缓,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9.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商品房销售额37.3亿元,增长20.5%。待售面积大幅增加,待售面积13.5万平方米,增长92.4%。全年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87个,预售房屋7272套,面积109.2万平方米。共办理公私房交易6841户,交易面积86.1万平方米,交易额17.5亿元,办理房产证7147个。
运输邮电业201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303.8公里(含国省道),比上年末增加80.3公里,其中镇以上公路通车里程625.7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投资2.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6.8公里。全市注册物流企业39家,拥有货运汽车947辆。城乡交通更加便捷畅通,全市拥有出租车469辆,客运班车271辆,客运线路50条,公交车290辆(含校车、小公交),公交线路40条(含校车线路17条)。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建成自行车绿道35公里,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05个,投放自行车3000辆,投入小公交20辆。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705181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4787万人公里。2011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7亿元,增长12.3%;邮政业务总量4617.4万元(不含快递),同口径增长1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到14.4万户,比上年减少14.4%;移动电话用户81.3万户,比上年增长5.7%。本地电话普及率达到88.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16337户,增长26.9%。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9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2.6%。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情况看,服装消费依然保持活跃,金银珠宝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书报杂志类精神消费品持续旺销。其中,服装类、鞋帽类、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27.3%、15.1%、16.4%;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6.2%、34.2%和117.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2%,中西药品类增长77.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形势较好。201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出口3.2亿美元,增长34.1%,进口6771万美元,增长50.0%。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全市外资企业达78家;完成合同利用外资7641万美元,增长37.9%;实际到账外资2977万美元,增长19.0%。派出外派劳务人员811人,增长4.4%;实现对外劳务营业额1668万元,增长18.3%。
旅游业2011年,加强了云驼风景区的保护和绿化,弥河生态旅游区、九龙峪生态旅游区、南阳河下游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广泛组织开展“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青州市获得好客山东休闲汇组织奖,王坟镇获得好客山东休闲汇最佳休闲乡镇。旅游创建活动进展迅速。泰和山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景区、青州人家五星级好客山东农家乐已通过初评,青都国际大饭店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已通过潍坊市初评。新发展旅行社2家,全市旅行社达到17家。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9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380万元,旅游总收入43亿元。
财政金融保险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7.6亿元,增长18.1%,非税收收入4.1亿元,增长29.3%。完成财政总支出26.7亿元,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22.9亿元,增长16.5%。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8.3%、17.9%和60.9%;教育、科技、环保、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19.4%、15.2%、4.6%和12.5%。2011年,全市新增银行1家,总量达到10家。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5亿元,较年初增加47.3亿元,增长14.9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8.8亿元,较年初增加28.4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5亿元,较年初增加45.5亿元,增长21.6%。截至2011年年末,全市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共28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3亿元,增长30.2%;寿险保费收入5.7亿元,下降7.1%。全年财产险业务支付赔款8325.9万元,下降0.3%,赔付率为36.1%;寿险业务支付赔款9132.8万元,增长14.4%,赔付率为3.8%。
科学技术与教育2011年,全市申报各类科技计划25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0项,潍坊市级10项;完成各类科技成果鉴定56项,1项科技成果获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2项科技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9项科技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市有5家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新增山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潍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量879件,比上年增长6.2%,其中发明专利89件,增长147%;专利授权量674件,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发明35件,增长105.9%。全市引进各类人才117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011年,全市普通高中7处,在校生19860人;职业学校3处,在校生18277人;初中33处,在校生35850人;小学115处,在校生57638人,幼儿园130所,在园幼儿19062人,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生89人。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高考成绩在潍坊市名列前茅,6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录取。开通“家校直通车”52部,城区实现全覆盖。
文化、卫生、体育2011年,青州市荣获2011至2013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称号,青州市全民读书节在“第二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上被确定为“中国最负盛名文化艺术节”。全市拥有专业艺术团体1个,专业文艺人员22人,演出150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0.5万册,剧场、影剧院4个。举办各种大型展览51次,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46次,送戏下乡100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活动中发表文艺作品39件,3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为农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11604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达标率均为100%。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21.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1%。截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55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3个,妇幼保健院1处,疗养院1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处,防治站所4处,民营医院12个,门诊部、所101处,村卫生室679处。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50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27人,护师3562人;床位5030张,其中医院3921张。12个镇(街道)、11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79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举办全市性体育竞赛活动20次,组织开展青州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参加人员近3000人,人群涉及各年龄阶段。新成立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13家,培训2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各类比赛成绩突出,参加全国锦标赛夺得2金、2银、2铜的成绩,参加全省锦标赛取得8金、13银、5铜的成绩。在世界级比赛中,青州籍运动员成昌松在自行车亚洲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中双双获得金牌。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2011年,全市建成区面积48.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2.9万人。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先后完成牡丹路人行道、河滨北路、政法街北段延伸、草场街改造、城区三路口改造工程。城区新增道路面积38万平方米,新增排水管道67公里;城市道路面积891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520公里,排水管道总长度592公里。城市绿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建提升24处街头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6.54%和25.3平方米。城市供热面积不断扩大,新增供热面积72.7万平方米,年末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676.8万平方米;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新增天然气管道48.7公里,达383.7公里,天然气用户达8万户,用气人数达25.5万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改造提升政法街延伸段、老公院街、粮食街和河滨北路等39条背街小巷,市容市貌明显改观。2011年,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日平均分别为0.057mg/nm3、0.049mg/nm3、0.037mg/nm3,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达到357天。
居民生活与人口2011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473元,增长16.1%。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84元,比上年增长19.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731.6元,增长27.5%;年末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电冰箱88台,洗衣机84台,移动电话210部,生活用汽车22辆;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2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2.82万元,增长11.6%。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9317人,出生率10.17‰;死亡人口4576人,死亡率5.00‰;自然增长率5.18‰;年末户籍总户数281440户,户籍总人口917543人,其中男性462294人,女性455249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26人。

镇、街道概况
王府街道位于青州市中西部,面积143.5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84个行政村,3.9万户,人口11.7万,耕地面积3.9万亩。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584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9.7亿元,利税6.03亿元,分别增长28.1%和3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22元。
街道工业体系日益完善,有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镇级工业园3家,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其中坦博尔被评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力王悬式复合玻璃绝缘子荣获山东名牌称号。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青州宋城、亿丰义乌小商品城等一批新型服务企业遍地开花。辖区内风景名胜荟萃,范公亭、偶园、玲珑山、井塘古村等景点遍布其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建盛世东方、中央华府等20多个高档住宅小区,成立南燕都、衡王府等4个城市网格化社区,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现代新型农业稳步发展,是全国最大的蜜桃生产基地和干鲜果生产加工集散地,其中青州蜜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党工委书记吕耐彬
办事处主任曲荣智

益都街道位于青州市西北部,辖区面积56.1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39个行政村,24053户,人口8.3万,耕地面积4.02万亩。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8777万元,比上年增长2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0.7亿元,利税13.4亿元,分别增长32%和3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649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益都工业园。拥有尧王制药等年纳税过百万企业和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建龙马新能源等过亿元大项目,优化了工业结构。物流业形成规模。形成了309国道物流产业带,工业原材料城等大型市场投入运营,投资21.7亿元兴建中晨物流园,街道成为物流基地。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兴建了旗城花园等花园式小区,改造背街小巷20多条,建成5处网格化大社区,推进了精细化管理。镇区建设按步实施。打造“井”字型道路体系,规划建设工业区等5大片区,正在建设小学、卫生院服务楼。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高温大棚蔬菜等四大农业基地,全成食品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打造309国道两侧高效农业示范区。
党工委书记赵凤鸣
办事处主任王玉荣

云门山街道位于青州市中心城区,东临花卉发展区、南接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面积67.8平方公里,辖6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8802户,人口10.8万,耕地面积2.3万亩。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62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06275万元,利税92759万元,分别增长23%和21.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4元。
辖区交通便利,有五纵五横10条主要干道;旅游资源丰富,有云门山、驼山、广福寺、元代真教寺、昭德古街等名胜古迹,其中昭德古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工业基础良好,形成了以卡特彼勒山工为龙头,以卡特彼勒工业区为载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中心;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汽车站为中心的北部商业市场群和以凤凰山路两侧为轴线的特色餐饮服务业集群,正在全力打造以综合商务中心、世纪泰华城为代表的现代商贸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较高,海岱苑、益王府等新型网格化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是青州市旅游、休闲、居住中心。街道按照建设“生态秀美宜居地、经济繁荣云门山”的工作思路,正在全力打造青州市新的经济、商贸中心。
党工委书记冷传波
办事处主任张红伟(女)

黄楼街道位于青州市东部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2.1万户,人口8.3万,耕地面积8.8万亩。2011年,全街道地方财政收入323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利税4.2亿元,分别增长16.9%和18.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4.3亿;农民人均纯收入12080元。
黄楼街道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仙客来之乡”之美誉,先后获得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山东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区、山东省最具竞争力旅游强镇、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自2001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花卉博览交易会,是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地。全街道花卉种植面积达5.5万亩,发展花卉专业村52个,从业人员5.5万多人,种植业户1万多户,年产盆花2.4亿盆,花卉专业运输车1600多辆,花卉年产值23亿元,拥有占地面积20万平米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和占地35万平米的智能温室花卉高科技园,年交易额40亿元,成为全国闻名的南花北运、北花南移中转站,长江以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党工委书记刘全林
办事处主任袁晓颖(女)

弥河镇位于青州市南部,面积110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14620户,人口5.5万,耕地面积5.1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2131万元,比上年增长88.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9192万元,利税70051万元,分别增长26.4%和39.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89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20元。
弥河镇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民、城建兴镇、旅游活镇”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北部工程机械片区、东部现代农业片区、中部综合服务片区、西南部生态旅游片区的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市镇域科学发展观摩点评中获得乡镇第一名。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九龙峪生态旅游项目、卡特彼勒工业园、工程机械工业园、山东华盛育种育苗中心、中华盆景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道路建设、环卫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进展顺利;良种补贴发放、新农保、新农合征收等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村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党委书记赵延福
镇长郇金刚

王坟镇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青州市西南部,面积229.6平方公里,辖100个行政村,1.4万户,人口5.1万, 耕地面积4.5万亩。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42亿元,分别增长15%、3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利税2.58亿元,分别增长20.1%、19.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86元,分别增长31.2%、20%。
王坟镇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文明镇,境内山清水秀,物茂林丰,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8%,有保持完好的原始森林景观,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天然植物园、绿色世界。“仰天胜绝,甲于东方,闻名旧矣”。王坟镇为低山丘陵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热量、雨量丰富,对动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农作物品种达100多个,是全国闻名的果品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潍坊市养蜂之乡,山楂、柿子、核桃、蜜桃、冬枣久负盛名,仰天槐花蜂蜜、西股香椿、“衡王贡”蔬菜、“一正”有机小杂粮、黑山猪、跑山鸡在市场上享有广泛盛誉。全镇果树种植面积已有10万亩,常年果品产量3.6万吨,地面林草覆盖率达到了95%,三季有花、三季有果,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党委书记刘元德
镇长陈湘颖(女)

庙子镇位于青州市西南部,面积195.3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12198户,人口4.023万,耕地面积3.2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地方财政收入2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93079万元,利税10394万元,分别增长28%和41.5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5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
2011年,庙子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形成了“一三四六”发展格局:一个中心,镇区商贸物流、休闲购物中心,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三大基地,东峪、上龙宫和南术店三大生态农业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四大工业园,楚家峪、朱崖、滨河和店子工业园,引领镇域经济腾飞;六大景区,泰和山风景区、黄花溪风景区、昭阳洞风景区、东峪农业生态观光区、杨家庵风景区和牛角岭大寨风景区六大景区,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庙子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小城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生态宜居镇、中国最具魅力文化生态旅游镇。
党委书记李晓红(女)
镇长张洪刚

邵庄镇东接青州市区,西与齐鲁石化毗邻,面积164.8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2.03万户,人口6.89万,耕地面积7.96万亩。胶济铁路、309国道、济青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99.5万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5.14亿元,利税5.4亿元,利润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4.7%、52.9%、54.9%,农民人均纯收入9095元,增长16.8%。
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自2006年11月在邵庄镇开工建设,工业项目区控制面积54.64平方公里,以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新型材料加工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生态、科技、新型工业园区。截至2011年底,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入驻江淮汽车、英科医疗制品等项目72个,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邵庄镇属齐鲁文化圣地,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境内石灰石、铁矿石资源丰富,有省内储量最大的褐铁矿。林果、畜牧养殖等有机农业初具规模,是有名的“柿子之乡”、“冬雪蜜桃之乡”。环境优美,有著名的尧王山、黑山、雀山等旅游风景区。
党委书记赵宏伟
镇长赵新坤

高柳镇位于青州市北部,面积96.6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15836户,人口5.3万,耕地面积9.48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9.4%;地方财政收入1559.4万元,比上年增长74.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增长33.1%和3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8元。
高柳镇工业发展初具规模,依托阳河工业园,搭建了招商引资新平台,形成精细化工、钢结构加工、塑料农膜、汽车配件等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形成有机蔬菜、畜牧养殖、粮食生产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格局;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就医、道路、居住等民生工程全方位推进,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高柳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平安潍坊建设先进单位”、“潍坊市文明和谐村镇”、“潍坊市中心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李世斌
镇长袁加龙

何官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地处青州、寿光、广饶3县交界,东北与寿光相邻,西北与东营接壤,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1.97万户,人口7.2万,耕地面积13.8万多亩。交通便利,青(岛)银(川)、东(营)红(花埠)高速公路交汇于境内,青(州)羊(口)铁路横贯南北。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719.4万元,增长3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3791万元,利税8959万元,分别增长36.8%和67.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08元。
2011年,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规划建设用地1700亩的口埠工业园、用地500亩的南张楼民营机械工业园和用地400亩的何官工业园,吉青化工、鑫力源光电、京青科技、南张石油机械等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有机农业特色鲜明,胡萝卜生产专业镇远近闻名,“蛋鸡之乡”叫响省内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注册有“口埠”牌国家级无公害辣椒、“京青”牌西红柿等7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商标和“京青”牌辣椒等10个国家级有机食品商标。村镇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繁荣昌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省文明村镇、省卫生镇、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单位、省省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省幸福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曹建国
镇长常方刚

东夏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面积91.2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13357户,人口4.8万,耕地面积7.24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7%;地方财政收入14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5.73亿元,利税5.87亿元,分别增长34.06%和33.0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93元。
东夏镇南靠城区,北临济青高速,东依弥河,西临经济开发区,长深高速、309国道、羊青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镇以建设“富裕进步、和谐幸福”现代化强镇为目标,突出工业发展一条主线,扎实做好“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两篇文章,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三产物流、生态文明、民生工程、党的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提升工作标准、转变干部作风”两项保障性措施,推动东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委书记褚兴春
镇长陈伟

谭坊镇 位于青州市东部,面积162平方公里,辖114个行政村,2.6万户,人口9.8万,耕地面积15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亿元,比上年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2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9亿元,利税5.02亿元,分别增长23.2%和4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6元。
谭坊镇是农业大镇,瓜菜、林果、畜牧是三大传统产业。2011年积极对接市花卉园区,推进向花卉产业转型发展,花卉种植面积初步扩大到4000多亩。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限额以上企业52家,形成了农产品加工、金属制品、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日益蓬勃,镇区有瓜菜、劳务、农资等专业市场,是周边地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中心、价格生成中心。状元文化、香山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南山观林、香山看海、弥河泛舟农业生态旅游日渐升温,是潍坊市重点服务业镇、山东省中心小城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党委书记刘文革
镇长朱英坤

青州经济开发区位于青州市北部,辖区总面积70.2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1.6万户,人口5.9万,耕地面积8.7万亩。2011年,开发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2.57亿元,增长41.7%;实现利税10.77亿元,实缴税金5.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6元。
2011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突破工业”和“全力提升经济开发区”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了开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7月被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2年2月被青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11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第一名。
党工委书记宋执湖
管委会主任庄新江
(董彦军、李琛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