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4&rec=137&run=13

寿光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寿光市辖9个镇、5个街道及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共975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人口104.6万。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5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0.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89.1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比例为13.4:51.7:3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2亿元,增长23.5%。实现财政总收入69.2亿元,增长2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增长28.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3.8亿元,比年初增加69.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1.0亿元,增加27.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9.0亿元,比年初增加94.7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
突出寿北开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寿北开发不断加快。累计投入16亿元,建设了防潮堤一期、渤海大道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了中心商务区、职工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寿北地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和“四新一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东宝钢管、金利源医疗器械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健元春包装新材料、天隆绿色节能灯等50个过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寿北地区完成工业投入150亿元。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全年开工工业项目106个,凯马20万辆卡车扩能、联盟乙撑胺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科迪电子超声波热量表等16个新兴产业项目动工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0亿元、利税100亿元、利润74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全市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11个,新创墨龙、银宝等驰名著名商标9件、省名牌产品19个,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工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突出西部物流,现代服务业更加繁荣。现代物流初具规模。国际商贸城、渤海物流园顺利推进,农产品物流园二期竣工投用,日均交易量突破千万公斤,成功发布“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天富地下商城、缤纷五洲等商贸项目建成投用,全福元商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农家店建设、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程顺利推进,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商贸企业发展到9家。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7.3%。文化旅游更具活力。体育馆、游泳馆、市民活动中心等文化项目开工建设,全市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动漫设计、教育培训等文化企业发展到138家,完成文化产业投入10.8亿元,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城市。第十二届蔬菜博览会和国际水利农机展成功举办,滨河城市湿地公园、牡丹园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
突出东城开发,城乡建设纵深推进。城市建设品位提升。企业总部群、中南世纪城等93个过千万元城建项目动工建设,全市房地产开复工面积449万平方米。投入5.2亿元,实施市政重点工程34项,新修改造农圣街中段、学院路等城区道路1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37公顷。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启用数字城管二期工程,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现场验收。镇村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城镇供水、供电、亮化等基础设施,新修改造农村道路280公里,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1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的镇街达到7个,其中过亿元的6个,新建500户以上农村社区31个。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17处,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羊口、侯镇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生态水平不断提高。投资6.5亿元,实施51项污染治理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5处,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8万方。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整治行动,关停取缔污染企业115家,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全部达标。大力推进规模造林、组团绿化,实施大西环绿化等8项重点工程,完成成片造林4.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1%。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市,并通过国家级生态市技术核查。
突出园区建设,农业基础更加巩固。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新建高标准蔬菜园区48个、60亩以上畜牧园区65个、大型渔业园区4个。新发展种苗企业30家,成功培育蔬菜新品种4个,新认定绿色农产品153个,寿光文蛤、老河口白蛤等3个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质量安全成效显著。健全完善三级监测网络,创新实施农业投入品网上登记备案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单位。狠抓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地沟油、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水利工程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双王城水库、丹河治理等16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5.6亿元;积极推进区域河流生态修复,维修改造病危桥涵21座,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启动投资3300万元的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投资3000万元,铺设上口、营里、稻田等镇入村管道80公里,解决54个村近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突出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新农保经办模式等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稳妥推进强镇扩权,设立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整合双王城水库、机械林场、清水泊农场等资源,组建了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积极拓宽引资渠道,组织上海、江浙等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了威力起重机、鸿昌机械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全市银行机构发展到12家,贷款余额达到419亿元,较年初增加94.7亿元;晨鸣集团、富康制药等5家企业通过人民币中期票据、区域集优票据等方式,募集资金27.3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市。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实施土地挂钩、盐田复垦置换等项目,节余用地指标3500多亩,保障了全市用地需求。
突出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新农保试点,为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亿元。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农村低保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和每人每年200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和2000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7%。新农合补贴标准提高到200元,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2亿元。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发放慈善救助金520万元。2300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为134户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2万元。人力资源市场和农民工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9%。民生事业协调推进。投资3.3亿元,新建改建职教中心等学校19所,教育事业实现均衡优质发展。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人民医院门诊楼、皮防站综合楼等工程,新市立医院建成启用。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兑付粮食直补、农机购置、渔船燃油补贴等各类补贴2.9亿元。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2件实事中,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镇村道路建设等9项基本完成,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97亿元;校舍改造、城区道路修建、环翠游园建设等正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落实到位。市长公开电话受理办结咨询意见建议4800多项,“寿光民声”网站点击量突破2800万次,成功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开展空挂户口清理清查,人口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深化“平安菜乡”建设,在城乡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施,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镇、街道概况
圣城街道地处寿光市城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3个城市社区、42个农村社区、28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4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其中三产投入45亿元;完成三产增加值4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9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0元,比上年增长1370元。
街道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幸福圣城”的目标定位,引进了“国美电器”、“沃尔玛”、“诺成·红星美凯龙”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开工建设了九巷国际商贸城、凯宝皇都、全福元国际商务区、缤纷五洲商城等25个投资过亿元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梨园、高家组团,李家、仁和组团,前朴、后朴、北魏组团,大仓、刘旺组团,东七、金马组团等“五大城市社区组团”,打造了“圣城先锋”党建品牌、“欢乐使者”文化品牌和“温馨家园”服务品牌“三大社区品牌”,培育形成了天成食品、天健化工、玉马窗饰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先后投资4亿元建设了新市立医院、新建桥中学、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万友农民工服务中心、徐家小学、东关小学、实验小学明珠校区、光明医院、市民康复中心等“四校四院两中心”,公共基础服务实现全覆盖,惠及群众10多万人。
党工委书记袁义林
办事处主任庞清滨

文家街道位于寿光市城西,面积69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1.4万户,人口5.4万,耕地面积3333.3公顷。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7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0960万元,利税32316万元,分别增长63.9%和73.6%;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境内有晨鸣工业园,设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良好,入园项目已达112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外资项目6个,园区内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0亿元。形成了集造纸、制药、板材、塑编、机械制造等多产业相支撑的工业生产体系。
文家街道韭菜生产独具特色,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家坡”蔬菜品牌,建设的绿色有机韭菜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带动了街道有机韭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抓住西部物流板块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实施“东融西扩、互动发展”战略,突出城镇提升和社区建设两大任务,加快融入主城区,展示新形象。
党工委书记刘乐朋
办事处主任步宪群
洛城街道洛城街道位于寿光市区东部,面积144平方公里,辖118个行政村,3万户,人口10.1万,耕地面积8266.7公顷。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地方财政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2.97亿元,利税11.89亿元,分别增长29.2%和34.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49亿元;农民人增纯收入1255元。
洛城街道作为“突破东部新城建设”的主战场,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扩展发展平台。顺河路、洛兴街、羊田路、富士街等道路和东城自来水厂、东城供热站、东城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的建设,使得新区内路、电、暖、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已全部配套。整个东部新城已落实项目51个,建筑面积97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338亿元,落实高层282栋。洛兴街东伸、晨鸣研发中心、海化牡丹花园、晨鸣生态湿地一期等20多个项目已完工;蔬菜产业集团研发中心暨专家公寓、丽景名城、金航大酒店、宗鑫金融大厦、中南世纪星城、德润绿城等项目进展顺利。
依托东城工业园和留吕项目区,洛城街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先后安置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78家,大中型企业10家,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配套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板材加工、轻纺针织、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行业格局。凯马汽车正式投产,泰丰电动汽车被省政府集中采购,标志着街道的工业初步进入了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时期。
现代农业不断壮大,作为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的举办地,每年一届的菜博会以“博、特、新”吸引着全球客商,把洛城农业做成了品牌农业。全街道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6.2万亩,年产蔬菜4.6亿公斤,以色列海泽拉、荷兰德奥特、南澳绿亨、日本三木等国内外品牌农业纷纷落户,先后成立洛城农发、富民、斟都等合作社50多家,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注册洛城特菜、浮桥萝卜、斟都彩椒等知名蔬菜品牌11个,其中“洛城”牌鲜蔬菜、鲜水果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浮桥萝卜”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洛城先后被授予“无农药残毒放心菜基地”、“无公害蔬菜之乡”等称号。
党工委书记马焕军
办事处主任桑海强
古城街道位于寿光市区北郊,与寿光经济开发区“区街合一”建制,总面积85.8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1.5万户,人口5.5万,耕地面积5333.3公顷。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1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利税1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0元。
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境内企业达113家,累计完成投入130亿元,形成巨能、联盟、墨龙、渤海物流等四大产业集团,获批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业特色优势突出,蔬菜种植面积2666.7公顷,被评为潍坊市现代农业十强镇街,美誉西红柿之乡;城乡一体加快推进,61个村统筹为13个农村社区,已启动建设8个,建成和在建公寓楼达170栋、510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党工委书记李铁柱
办事处主任任光学

孙家集街道位于寿光市西南部,北邻市区,东邻弥河,南接青州。街道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66.7公顷,辖78个行政村,14968户,5.6万人。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3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6.3亿元,利税2.56亿元,分别增长30.1%和24.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50元。先后荣获“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镇”、“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源潮等曾先后到街道三元朱村视察工作。
街道经济特色显著,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明显。“乐义”蔬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三元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世纪三元蔬菜有限公司、红梅园艺等现代化生产初具规模。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有以蔬菜加工、节能设备、电器设备等为主导产品的企业90余家,蔬菜保鲜储存能力超过5万吨。文化资源丰富。有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宋台神釜”和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遗址,还有静山和千年承云的银杏树。孙家集街道还是女革命家陈少敏和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的家乡。
党工委书记范福民
办事处主任王少春

稻田镇位于寿光市东部,面积136平方公里,辖112个行政村,2.4万户,人口9.3万,耕地面积9533.3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地方财政收入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亿元,利税1.5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了30%;农民人均纯收入10639元。农业态势发展良好。稻田镇充分挖掘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培植创建“桂河”芹菜、“寿光鸡”、“王婆”香瓜、“燎原”蔬菜等农业品牌40多个;建成500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化园区20多个,200亩以上的畜牧业养殖园区6个,认证“三品”基地5.2万亩;改造提升稻田蔬菜批发市场、田马香瓜市场两大瓜菜交易中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规划建设集生产、销售、展览展示于一体的桂河芹菜示范园,扩大品牌影响力。引进光伏电力大棚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立体种植项目,实现了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与蔬菜大棚有机结合。项目建设迸发活力。规划建设稻田、王望两大工业园区,现有限额以上企业27家,其中富氏食品、利丰股份、凯力机械等大中型企业6家;积极招商引资,先后有鸿昌机械、映康塑业、鹏通环保设备加工等3个投资过5亿元项目落户寿北工业园区。民生事业快速发展。投资1.5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标准化学校创建、镇村道路改造、污水处理和环卫一体“五大民生工程”;加快旧村改造和迁村并点工程,建成公寓楼40栋、在建20栋;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建设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3%。
党委书记李增国
镇长张帅

侯镇位于寿光市境内东北部,是寿北工业重镇,“三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辖8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0万。先后荣获了“全国综合实力500强乡镇”、“山东盐化工产业第一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旅游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44%,当年新增7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亿元、利税13亿元、利润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30%和30%;农民人均纯收入10658元,较上年增加1300多元。
2011年,全力打造“实力侯镇、魅力侯镇、幸福侯镇”为目标,高点定位求突破,务实大干,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导航区和先进制造业隆起带”发展目标,精心打造了侯镇项目区和鲁丽工业园两大工业主阵地,已入驻企业332家,限额以上企业35家。农业园区迅速推进。按照南部1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区、西部1万亩大棚葡萄产业园、东部2万亩特色农业聚集区、北部4万亩国家千亿斤粮食示范区的规划布局,突出抓好大棚葡萄、有机蔬菜、生态园林、特色养殖等产业,推动侯镇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迈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镇区向规模化、高层化发展。实施了心怡园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全省镇级最高标准的配备数字影院等功能的侯镇文化中心。全年新开工多层公寓楼50栋、高层建筑8栋,新增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投资1500万元对老辛马路、南辛路、二支路等8条道路实施了新修改造,改造道路37公里。投资4000万元,扩建了镇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开工建设了实验小学和侯镇二中综合办公楼,侯镇三中综合楼。设立了“助残助困助学”基金,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救助。
党委书记卜庆华
镇长苗光盛

纪台镇位于寿光市南部,面积90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1.4万户,人口5.4万,耕地面积5000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1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6317万元,实现利税9205万元,分别增长29.7%和38.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
纪台镇风景秀丽、人文积淀深厚。沿弥河万亩黄桃园,每年3、4月份桃花盛开,在此期间举办以“赏桃花、观弥水”为主题的黄桃文化艺术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古纪国点将台、古城墙遗址,有安致远才子碑以及远近闻名的东方溯祠。纪台还是寿光重要的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拥有大棚、拱棚近3万个,计3333.3公顷,茄子、辣椒、西瓜、甜瓜种植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
党委书记付乐启
镇长刘玉玲

化龙镇位于寿光市西部,面积75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人口5.3万,耕地5666.7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170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1.9亿元,利税5.5亿元,分别增长22%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0.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
化龙镇是“中国胡萝卜第一镇”、“国家级胡萝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镇胡萝卜种植面积2666.7公顷,拥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及加工园区1处,市场年交易额4亿元,有加工企业46家,年加工胡萝卜80万吨,产品80%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先后流转土地20000多亩,引进落地了26个以种苗繁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肉鸭生产为主的农业和畜牧业园区,全镇形成了“东部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中部高效生态农业园区,西部胡萝卜加工出口创业园区,南部生态畜牧业园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党委书记李存启
镇长李栋

上口镇位于寿光市中北部,面积80.6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20306户,人口6.7万,耕地面积5266.7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4270万元,比上年增长6.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0元。
高端制造业优势突出。培育壮大了石油机械、窗帘窗饰、纸箱包装、建筑等4大支柱产业,目前已有2支股票上市,“墨龙”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六丰”、“雅美”等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墨龙抽油泵、抽油机、油井管成为山东名牌产品。墨龙、东宝、六丰均成为中国石油装备(寿光)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墨龙集团被确定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东宝集团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全市率先推行大规模土地流转经营,在建和建成隆恺、中兴、邦农、欣航、绿地、泉泰、润佳等高标准蔬菜、畜牧园区32处,发展特色合作社47家,成立了全市首家以土地折价入股的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和寿光市首家股份合作制农业园区。镇区面貌日新月异。在全市率先提出镇区建设楼宇化,规划了3000户大社区,开工了开元小区、盛世华府、兴业家园、祥源社区、建筑小区、广陵社区等6个居住小区,在建和建成公寓楼41栋,沿街商住两用楼7.2万平方米。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后清理各村大街小巷柴草垃圾7万多方,村村实现了环境卫生一体化。在镇区,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先后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占地205亩的教育片区;投资2300多万元整修镇村道路2.1万米,投资1400万元,建设了集中供水加压站、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场。投资2040万元,实施农村集中安全饮水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实现各村各户24小时集中供水。社会管理扎实有效。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支农补贴政策,认真解决广大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倡导开展行之有效的文化文明活动,使全镇上下始终保持了和谐稳定、文明安全的社会氛围。
党委书记孙荣新
镇长张天华

田柳镇位于寿光市中北部,面积108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1.8万户,人口6.7万,耕地面积6866.7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3%;地方财政收入3185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4.5亿元,分别增长29%和45%;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0元。田柳镇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开工总投资12亿元的润通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1.2亿元的圣美高档装饰板材项目,投资1.3亿元的钢塑桶及危化品编织袋项目,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以农业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规划建设了投资3亿元的三元乳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投资3000万元的中美生态种植园等大型现代化农业园区6个,建设中小基地30多处,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寿光大葱”,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合资源,采取土地增减挂钩、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利用等方式,建设了文苑小区、凤翔苑、薛家社区和福泰庄园等集中居住小区,大大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重点抓好投资3.2亿元的王高塔遗址恢复重建项目,把该项目建设成连接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与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的重要旅游节点,配套建设餐饮、商贸等设施,带动田柳三产服务业持续快速繁荣。
党委书记崔欣
镇长苗光彬

营里镇位于寿光市中北部,面积303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17778户,人口5.6万。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5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利税2.14亿元,分别增长27%和4%;第三产业增加值106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63元。
区位优势明显。东邻国家经济开发区—滨海经济区,北接羊口新港,省道新海路、南大路横贯东西,羊临路、羊田路纵贯南北,荣乌高速、黄大铁路穿境而过,是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潍坊市级中心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和“省级卫生镇”。资源丰富。拥有耕地面积10万亩,滩涂10万亩,海岸线11.6公里,宜盐面积30万公亩,年产原盐100多万吨,溴素1万多吨,是国内重要的原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产业体系合理。工业经济发达,引进培育了华能风电、宏宇化工、海惠集团等一大批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了风电能源、盐及盐化工、海洋化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27家。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初步形成了“七纵八横”的网格框架,布局了怡园、盈园、西黑、盈湖、福海佳苑五大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化体系完善,畜牧养殖、海水养殖、蔬菜种植三大园区蓬勃发展,打造出金丝小枣、野猪、鹌鹑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寿光蚂蚬”、“寿光文蛤”、“老河口白蛤”3个水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慧12个农产品成为中国绿色A级食品。全镇现有文蛤、扇贝、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养殖基地3万多亩,枣园、梨园、果园2万多亩。
党委书记袁恩庶
镇长王帅

台头镇位于寿光市西北部,境内凤凰台有“凤凰一栖成台”的优美传说。镇域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5.1万,是“中国建筑防水之乡”、“中国建筑防水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潍坊市中心镇”。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0元,分别增长10.3%、30.1%,15.2%。
特色产业闻名全国。防水材料和橡胶轮胎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其中,防水材料产业集群化、研发自主化、产品高端化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1个,“山东名牌”8个。橡胶轮胎迅速崛起,年产各类轮胎30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产能达400万套,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和潍坊市最大的全钢载重子午轮胎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强势崛起。规划建设了纵长15公里、宽1公里的现代农业走廊,形成了南菜北畜的生态种养布局,流转土地1.2万亩,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8个,现代农业走廊的规模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现代农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势头强劲。城镇建设彰显活力。镇区主要街道高标准硬化,园林式绿化,城镇环境靓丽美观。和景园、凤凰家园、龙泰新城、宝龙商业等新型商居小区渐次成形,综合服务、电子电信、服装鞋帽、建材装饰等特色商贸街异常繁华。规划建设的星级酒店、全福元商场、高端物流园等项目将进一步激发城镇建设活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镇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环境净化美化,镇容村貌整洁美观;社保、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发展稳定和谐。
党委书记王爱民
镇长吴振山

羊口镇位于寿光市东北部,面积310.72平方公里,辖22个村,6个居民委员会,13306户,人口5.77万,耕地面积1.47万公顷。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地方财政收入216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42232万元,利税75211万元,分别增长37%和39.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6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8元。
羊口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中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山东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镇域辖水域86.86平方公里,海洋捕捞比较发达,有捕捞公司12家,船只470余艘,年捕捞产值10亿元。土特产品主要有毛蛤、蚂蚬、螃蟹、光鱼、虾皮、大虾、米虾等,其中蚂蚬、咸螃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党委书记吴广兴
镇长王庆忠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位于寿光市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面积150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7492户,人口24978人。新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为发展定位,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生态开发、生态景观、生态提升四大板块和生态商务区、巨淀湖生态旅游区、环双王城水库区域、林海生态博览园和西外环沿线高效生态农业集中展示区“四区一线”的新区总体规划框架,是一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海洋湿地文化创意新城和休闲之都。
新区开发建设与国家5A级景区的创建同步推进,整个新区开发始终做好“水”的文章和“绿”的文章,全力打造生态新城;全面启动海洋湿地休闲度假中心、巨淀湖生态旅游开发、张僧河湿地景观公园建设,全力打造旅游新城;以体现盐业文化、湿地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开发定位,让双王城成为“文化寿光”建设的主阵地,全力打造文化新城。
党工委书记燕黎明
管委会主任韩效启
(焦方增桑锦缃董小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