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4&rec=105&run=13

高等教育

【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扩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是全国第三批(1986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院有16个院(系),1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护理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和公共事业管理4个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和应用药理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有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山东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设在学院。学院占地12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有附属医院15所,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学院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专科生1.6万余人,共招收留学生500余人来院学习。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主动适应国家医改需求,根据医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推进完成了18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优化调整了专业设置,2011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质课程群、7门省级精品课程,12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制定了《潍坊医学院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巩固和提高。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与训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山东省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应急救护技能比赛,以第一名成绩获高校组一等奖;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英语大赛,获优秀人才培养奖;2011年新生生源省份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就业率达到93.8%。
科学研究工作。调整资源布局,整合优势力量,全面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重点和优势学科群。7个学科成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实验室)。6个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达到49个。以优势学科平台为基础,加大投入,统筹资源,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科技工作创新发展。2011年立项课题10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8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1项、863子课题1项,获得科技奖励110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SCI、EI等收录论文24篇。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围绕国家紧缺高层次人才需要,抢抓机遇,整合资源,组织申报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以国家卫生部评审第一名并作为唯一推荐项目,进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终审阶段。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潍坊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79级优秀毕业生于金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聘任“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胡振波博士担任临床学院教授、中美合作干细胞研究与移植中心主任,聘任5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成敏、尹文强博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年引进博士11人,在职教师4人获得博士学位。1名教师获“首届山东省杰出医师”称号,2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1名教师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师德标兵提名奖。
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山东海王药业集团联合开办了药学班。设立了首个全国麻醉学基础理论培训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建立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意向。全年接待乌克兰第聂伯医学院副校长纳乌门考等各国外宾及校友30余人次。2011年教育部批准潍坊医学院为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高等院校。被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16所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院校之一,并首次获得经费金额60万元。全年招收外国留学生62人,新增生源国4个,在校留学生达到370人。
改善办学条件。全院资产清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积极化解债务4932万元。推进了浮烟山校区后续工程建设,11、12号学生公寓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完善了新校区生活区配套设施。开通了附属医院至浮烟山校区的13路公交线路。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移栽大树600余棵。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大力加强人文化、专业化、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全面推进了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改造。
潍坊医学院代表队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4月14日—15日,潍坊医学院代表队参加由教育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华东赛区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夺得团体一等奖,翟超同学获“体表肿块切除术”单项项目冠军,王本臻、翟超、刘艳同学获“脊柱损伤急救转运”单项项目冠军。5月14日—15日,潍坊医学院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最终荣膺全国二等奖。创造了全国同类院校的最好成绩。
2011年“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医学分论坛”成功举办。10月21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潍坊医学院承办的“2011年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医学分论坛”开幕。14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30余名研究生代表参会。论坛主题是“现代医学研究与应用”,150余篇论文入选论坛论文集。学院研究生教育全面加强,实施了研究生创新计划,获省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11项;获得省级研究生优秀创新成果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3项,在潍坊市设立了首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附属医院着力推进“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带动计划。新引进博士、硕士26人,高级职称14人;开展了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82项;新建了干细胞研究实验室、生物治疗中心、腔镜中心;成立了潍坊市首家基因门诊,职业病科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的复核评审,获得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经卫生部批准设立了“脑卒中筛查基地”,是全国六个基地之一。修订完善了医院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方案,更好地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年门诊量增长到43.3万人次,住院病人数增长到2.8万人次,全年业务总收入增长至3.4亿。新门诊医技综合大楼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眼科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十大质量品牌”,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2011年医院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内涵发展战略大学校长论坛暨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10月12日,潍坊医学院召开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内涵发展战略大学校长论坛暨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等发来贺信贺电。卫生部领导、省领导等到会祝贺。
潍坊医学院校友联谊总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10月11日,潍坊医学院召开校友联谊总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潍坊医学院校友联谊总会章程(草案)》。石增立当选为校友联谊总会会长和第一届理事会会长,2011年,潍坊医学院新成立了青岛、德州、枣庄3个地市校友分会,争取了校友资源对学校发展的支持。
(吴周强供稿)

【潍坊学院】2011年,潍坊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主题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抓基础、上水平、创特色,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年内先后5次邀请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的专家为党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报告,组织“名家讲坛”81场、学术报告56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年内对学校48名处级干部、249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其中新提拔处级干部22人、科级干部154人。发展新党员750名。坚持完善高校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机制,年内选派了第三、四批55名中层干部和青年教师到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形成了团队选派、任前培训、定期反馈、跟踪考察、任期鉴定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党务校务公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和民主监督工作,院报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报纸”三连冠,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发稿600余篇(次)。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取得新突破,新增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12门、优秀教材8部。在全省首次专业排名中,有24个本科专业进入全省优势学科专业前10名。学院成为国家试点建设的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基地之一,初步构建形成教师教育新体系。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160余项,有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学院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科学研究工作。光学、区域经济学入选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海盐文化研究基地成为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为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民俗文化学入选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26项,完成各类理论成果1093项,其中专著29部,论文被SCI等检索收录444篇,专利授权9项。18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奖励35项。有24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2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实施《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意见》,调整设置管理机构20个,教学机构21个,教辅机构5个,顺利完成对全校教职工的新一轮聘用。年内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5名,其中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1名,博士36名,60余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新聘3位院士为特聘教授。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整体并入,组建成立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制定实施《潍坊学院服务潍坊行动计划》,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签订横向项目32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与歌尔声学、潍柴动力的合作全面展开,与寿光市和滨海区的研发平台有序推进,荣获“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称号。进一步完善与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校际合作。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取得新进展,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5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79人。
改善办学条件。整合学院内外有效资源,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完成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和校区扩建土地的征用规划。工科实验楼、音乐学院形体房、空乘实训中心交付使用。学院被授予“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图书馆藏资源结构不断优化,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强,档案馆被评为省特级档案馆,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积极争取财政政策,在全省8所地方本科院校中率先实现了年生均拨款8000元,完成年度化债1.49亿。
隆重庆祝建校60周年,推动省市共建。2011年10月,学院举办了学术交流、文艺展演、校史回顾、校企共建等系列庆祝活动。校庆当天,国家及省市领导、兄弟院校、企业家代表、新闻媒体、校友和师生代表等共2万多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当晚,近3万师生员工和周边群众参加了题为“岁月如歌”的联欢晚会。整个校庆活动重点突出、隆重热烈、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成为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积极推动省教育厅与潍坊市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潍坊学院协议,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管理体制调整完善、改善办学条件、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加强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扩大校企校地校际合作等方面明确了发展任务和共建责任,为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划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范克文供稿)

【潍坊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学院分为奎文、潍城、坊子、寒亭、滨海5个校区,校园占地2544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80多万册。设有10个二级学院,48个高职专业,39个中职专业,涉及农林牧渔、制造、生化与药品、电子信息、财经、旅游等13个门类。有教职工965人,高级职称人员32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9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其中高职生1.1万余人。
三校整合工作。根据中共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潍坊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潍坊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归潍坊职业学院》的决定精神,以专业整合为核心,优化配置三校教育资源,组建了10个二级学院,实行人员定编定岗定责,完成了副科级及以下人员岗位竞聘,统一了三校教职工工资和津贴标准。三校资源整合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协调发展的效益初步显现。
推进滨海校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分批入驻”原则,积极推进滨海校区建设,办理完结一期工程土地证,完成12万平方米建筑主体工程和部分配套设施。二期工程新征土地691亩,校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750亩。启动了教师公寓建设项目。校区获批山东省“蓝黄两区”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新能源利用示范建设资助项目,成为滨海职教园区入驻院校中建设速度最快、进展顺利的亮点工程。
教学内涵建设。新上4个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评为潍坊市品牌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投资新建物流管理、土木工程两个实训室,扩建和充实了信息、机电、汽车等专业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立项建设项目,获国家财政资助资金200万元。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在阳光人寿、中动传媒、歌尔电声等企业新设立了教学实训基地,促进了“教学做”一体化。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农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和通用工种鉴定所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合格评估,全年完成34个工种3298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毕业生双证率达95%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师素质与教师能力提升规划、师资海外培训计划,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和教学比赛、研讨活动,派出24名教师赴新加坡、乌克兰和台湾地区考察学习,派出7名教师进行国内国外访学,派出249名教师参加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按照“5+1”、“4+1”、“3+1”模式,选派50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2%。年内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名,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职业技能大赛。成功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的比赛、山东省农业技能大赛5个项目的比赛。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36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30项,其中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1项;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参加全省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获2个第一名;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校企合作。深入50多家企业调研和洽谈校企合作,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召开机电、园林、汽车、国际商务类专业校企合作恳谈会,在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举办“企业家进校园”活动,邀请10余名优秀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拓展“企中校”、“校中企”、“校企校”等合作模式,推行“工学交替”,成立了企业订单班、冠名班,与企业联合举办学生技能大赛,推进了校企共赢发展。
科技与产业发展。新立项市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55项、横向课题7项,获批科技到款额50余万元。新成立潍坊市发酵工程技术中心、潍坊职业学院高新区物联网及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牵头组建了潍坊市信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与行业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5个。20项成果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8项成果获潍坊市优秀社科成果奖,物流管理研究团队被评为“潍坊市十佳社科研究团队”,2名教师被聘为“潍坊市社会科学专家基层行”首批专家。学报《潍坊高等职业教育》获山东省第三届“期刊优秀奖”。
学生管理与招生就业工作。举办首届辅导员(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三节”和心理健康月、文明礼貌养成月“两月”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学生综合素质锻炼提升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全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广泛宣传征兵政策,70多名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光荣入伍。1名学生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259名学生获省级荣誉称号。积极开展奖助学金发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和补贴940余万元,办理助学贷款380万元,被评为“潍坊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拓展生源地和生源学校,提高生源质量和新生报到率,从全国12个省、直辖市招收中高职生4500人。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举办“优秀青年学子母校行”、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及大型校园招聘会,以校企合作带动毕业生就业,2011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顺利通过了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赢得了高度评价。
对外对台交流。组团访问乌克兰、新加坡,同乌克兰矿业大学、波尔塔瓦国立农业科学院等多所国外院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与刚果(金)达成恩赛莱旱作物示范项目第三期援助合作意向。10名学生赴韩国湖西大学、光州女子大学攻读本科,5名学生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南开科技大学、明道大学研修。全年聘请外国文教专家7人,接待国际和台湾地区访团70人次。
社会服务。整合全院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组建了继续教育学院。举办成人中专、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在职硕士和远程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成人继续教育,在学人数2333人。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累计完成公务员岗前培训、市直科级以下干部培训、省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等7000人次。成功申办山东省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和潍坊市初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葛树强供稿)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2010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潍坊教育学院改建而成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和广德书院,迄今已有130年。学校几经变迁,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潍坊教育学院,开始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1998年成为省政府批准首批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学院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3600余万元。有教职工4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硕士107人,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拥有纸质图书66.3万册、中外文现期刊1000多种。创办有国家统一刊号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潍坊教育学院学报》。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山工机电工程学院、会计与统计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应用外语系、艺术设计系、人文系、花卉学院、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12个院(系)和中专部,开设45个高职专业和9个中职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实训基地、19门省级精品(特色)课程、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3个市级特色(重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4项省级教学成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潍坊科技工程学校,举办中职教育。5月20日举行揭牌仪式。2011年招生1000人,开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新局面。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科教兴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备案并举行揭牌仪式。2011年5月9日,教育部教发函[2011]116号文件同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备案。6月17日,学院举行揭牌庆典。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副司长、国家督学李仁和,山东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邢善萍,省教育厅副厅长徐曙光,潍坊市人大副主任刘明珂,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桂英等出席庆典大会。全国政协常委、校友王林旭,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校友李希贵,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学院客座教授鞠萍等为学院揭牌题词致贺。
校地企合作。与青州市政府共建花卉学院,6月23日举行项目签约仪式;与山东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与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加大与卡特彼勒山工机械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力度。
专业建设。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2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和潍坊市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2个专业被评为潍坊市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成本核算实务》、《会计综合实训》、《基础会计与实训》、《纳税核算实务》、《广告设计》、《室内与景观色彩表现》6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学前心理学》3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特色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获第二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填补学院省级教材品牌建设的空白。
师资队伍建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评定为2011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从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工程”大学引进10名硕士。聘请鞠萍、田建国等知名人士为客座教授。为11名教师落实聘任资格,争取了30个中级职称评审限额。
科研工作。1项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成功转让;5项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10项成果获潍坊市第十九次社科优秀成果奖;29项课题获市厅级以上立项。承办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潍坊市首届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比赛、2011第35届中国(青州)工程机械博览会。在全院开展师生“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在教育部、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高教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3项,是历年来获奖级别最高、数量最多的一年。
招生就业。4月26日,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暨招生考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上,学院被表彰为“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是全省3所受表彰的专科院校之一。2011届高职毕业生2187人,实现总就业人数2128人,就业率为97.17%,其中正式就业率为92.73%,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校办产业。建成国家级食品营养与检测实训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极大地改善实训条件。制定《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关于推进校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注册成立山东潍工大投资有限公司。筹备成立培真教育集团。各类培训取得显著效益。
校园文化建设。12月22日,学院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彰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感恩主题教育片《爱的回望》获教育部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投资350万元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力度,明显改善校园育人环境,通过潍坊市“花园式单位”初评。创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报》。
(王兆才尹强国供稿)

【潍坊市技师学院】潍坊市技师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潍坊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2年劳动保障部(劳社部函[2002]44号)、2004年省政府(鲁政字[2004]425号)批准整合原潍坊市劳动局第一技工学校、第二技工学校、服务技工学校和诸城市技工学校组建成立潍坊市高级技工学校。2006年合并原潍坊市符山林木良种繁育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校区。200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改建为潍坊市技师学院。
学院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同时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任务。是山东省外派劳务技师培训基地,全国总工会就业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学院设8个行政处室、8个教学系部和2个二级学院,开设40多个专业。有教职工306人,在校生7200余人。总资产31024万元。学院位于潍城区西环路99号,2005年市政府批准规划占地885.7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占地415.7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已于2007年10月建成启用。
学院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努力提升特色办学竞争力,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建校以来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10万多名合格技能人才,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潍坊市重要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充分利用山东省技师、金蓝领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十一五期间为全市各大企业培训金蓝领、技师3800多人,为社会培训技能人才85000多人,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2011年,学院以“建设创新型特色技师学院”为发展目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大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学院特色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治校能力。学院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了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1251”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特色技师学院”这一总体目标,着力提高“学院管理和教育教学”两个“工作水平”,抓好“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科学运筹、转变作风”五个方面的措施落实,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一个关键性保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院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更新办学理念,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树立全院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其他行政工作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新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工程”和“一体化教师培养工程”。以品牌培育、学科建设、课程结构调整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建立新的教育管理模式。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管理,狠抓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潍坊经济建设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
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特色竞争力。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经省商务厅批准设立了山东省高校首家“外派劳务技师培训基地”,培养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外向型技能人才。针对在校学生调整教程,增加外派劳务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使学院的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取得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外派人员(研修生)培训资格证书》,使每一名毕业生都具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就业的竞争力,为学院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形成学院独特的招生竞争力。
优化学科建设,着力培育品牌专业。围绕服务潍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向市场,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精心培育品牌专业。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传统、骨干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另一方面,依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中高等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合作办学步伐,创新合作办学体制,充分利用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学科优势,打造国际海事品牌特色专业。
(马英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