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3&rec=142&run=13

昌乐县

中共昌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县委书记王树华
副书记曹晓楠(女)
王备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树华
副主任张德政刘保泽张书亭冯永庆周晓玲
县政府县长曹晓楠(女)
副县长刘建成高登友赵耀培(挂职)
张宝峰崔全华张云葆石汝祥
县政协主席周保进
副主席解国全滕恩禄张国美(女)
王泳亮滕建勋
昌乐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4个镇、5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水库库区,374个行政村。年末全县总人口60.6万人,人口出生率9.9‰,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2.6‰。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1%;三次产业比例为16.9∶54.5∶28.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增长20.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增长25.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
加快推进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0.2亿元,增长18.9%,连续三年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骨干企业迅速膨胀,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6家和8家,有4家企业上交税金过亿元,9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强企业行列。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1.02亿元,增长3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40%,提高了5.4个百分点。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建成投产了30万吨纱管纸、15万吨葡萄糖、100万辆电动车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了AMB树脂、50万吨涂布白面牛卡纸、10万吨苯加氢等一批重点项目。品牌创建实现较大突破,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5件、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
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建设实现了大变化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亿元,增长14.7%。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13.9亿元的1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入41亿元,创历年之最。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建成和在建高层楼房109座。城市道路更加畅通,新建和改造宝通街、309国道、东风街昌乐段和站北街等城区道路55.3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65.51平方米。城市绿量大幅增加,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4.5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0.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6%。城市亮化取得重大进展,新安装路灯3000多盏。城市管理明显加强,管理水平跨入了全市一流行列。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投入10.8亿元,每个小城镇都有了大变化、新亮点。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已具雏形。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县农林渔业实现总产值45.18亿元,增加值23.66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110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148公顷。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2处,新建改造标准化养殖场108个,新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8个,新流转土地2.54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个,新增经济收入亿元村50个。县农产品质检中心通过了省质量认证。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工了10万吨城区供水、马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完成了2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改造自来水村庄165个,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60.6公里,受益人口5.8万。合村并点建设新型社区实现了大突破,全县村庄合并为374个,三和、艳阳天、任疃、戴家庄、魏家庄、梁家庄、尧沟、崖头等社区形成规模,开创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昌乐模式”。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9.3%。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8.4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0.9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增长42%。服务业投入明显增加,半岛工业物流园、齐城商会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入47.2亿元,南关市场顺利实现搬迁。旅游业发展提速,16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亿元。中国宝石城、仙月湖旅游度假区分别被评为国家AAA和AA级景区,鸢飞大酒店、阳光会馆分别被评为四星和三星级酒店。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6.6亿元,比年初增加29.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9.7亿元,增加14.4亿元。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5.1亿元,增加25.9亿元。新设立了潍坊银行昌乐支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增长20.8%;实现利税4550万元,增长2.76%。销售面积增长85%,房屋交易办证数量是前四年的总和。
强力推进改革和扩大招商引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扩权强镇,把29个部门的128项县级管理权限一次性下放到镇街,扩大了镇街发展自主权。积极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全市改革探索了路子、创造了经验。一步到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传媒集团公司。整合教育、劳动等方面资源,实现了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劳动技校等五校合一。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开工过千万元项目26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有55个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1.1亿元。全民创业扎实推进,民营业户发展到1.8万户,注册资金58.8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2.8%。中国宝石城被评为山东省创业基地。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展,新增外贸企业37家,实现进出口5.03亿美元。其中,进口2.2亿美元,增长45.3%,增幅全市第一。
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社会更加和谐文明昌乐深入实施“科技强县”战略,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投入显著增加,规划建设了中泰宝石学院、育才双语学校、及第中学等各类学校31处,改造中小学校舍12万平方米。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建成了县医院保健楼、专家公寓楼,新建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实现长足发展,村级文化大院覆盖率达到85%,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民生得到较好改善,城镇新增就业802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52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8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1%。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提高到280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差提高到7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增资12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5%。残疾人危房改造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192户低保户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为5.5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杂费。农村教师人均增资300元,实现了全县教师同工同酬。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57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2元。
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万元GDP能耗、水耗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目标任务。建成了城东、红河污水处理厂,改造了县污水处理厂。植树1578.5万株,完成造林面积32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非访案件明显下降。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政务环境大幅改善,压减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712项,审批效率提速30%。被权威机构评为山东最佳投资城市。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大幅提高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开办了“阳光政务会客厅”、“阳光政务面对面”等栏目,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受理市长公开电话、县长热线电话2570件,回复率100%。深化政务公开,被确定为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49件,办复率100%。对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实施了廉情监察,保证了政府资金节约有效使用。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城域网和督查督办系统,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城市建设成就斐然】昌乐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工程,积极推进与潍坊市区相向发展、对接融合,城市建设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13.9亿元的1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入41亿元,创历年之最。市委党校新校投入使用,新修了宝通街、东风街昌乐段,高标准完成了309国道改造,城市道路更加畅通,与潍坊中心城区的连接更加紧密。国际商务中心、金鼎广场等一批过亿元的城建项目加快建设,109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改造城区道路55.3公里,铺设地下管网179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6%,城区集中供热率达95%,整个城市迅速“长高”、“放大”、“变靓”,实现了“一年大变样、两年大变化”。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投入10.8亿元,乔官、营丘、红河、鄌郚四个镇域发展组团也都实现了差异化发展,每个小城镇都有了大变化、新亮点。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已具雏形。昌乐县被评为山东最佳投资城市。

【公路交通迅速发展】昌乐县强化服务意识,大力优化交通环境,有力促进了公路交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主要承建了宝通街昌乐段,长20.9公里;昌乐至青州快速通道,长4.3公里;大沂路跨济青高速立交桥引道工程,计划2010年4月底通车。养护公路141公里,进行了大沂路黄冢坡危桥改造、309国道昌乐段沥青罩面等,干线公路优良率达到75%。对309国道、宝通街主干道实施了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全县公路密度达到151.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等级及各项养护指标均走在潍坊市前列,初步形成了全县“七纵十横”的干线骨架。修建改造农村公路160多公里。朱孔路北段改造顺利开工,东风西街昌乐段粗沥青铺筑完毕。建设了21层的交通大厦,新汽车站候车大厅、售票厅已开始试运行,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昌乐的客运环境。

【宝石城建设】2009年,昌乐县加大宝石城项目建设人力、物力的投入,各期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一期市场(中国宝石城珠宝大世界)装修改造、美化亮化工程于4月28日宝石节前顺利完成。11月,中国宝石城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二期项目(中国宝石城国际珠宝大厦)外立面装修基本完成;三期项目(中国宝石城立伟国际珠宝广场)6月份开工建设,在本年度全市观摩点评中受到市领导的好评;四期项目首期开发工程明珠大厦10月底顺利封顶,内部和外立面装修全面开工;五期项目(中国宝石城亿克拉国际宝石之都)首期开发工程已封顶,2010年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珠宝交易场所。宝石加工区起步项目中国宝石城万国珠宝园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2010年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AAAA级珠宝类旅游购物景区。中国宝石城被评为山东省创业基地,珠宝产业集群被评为第一批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平安建设获殊荣】2009年,昌乐县始终坚持“工作跟着问题走,心思围着百姓转”这一总体思路,以“切实把公安机关的职责履行好、切实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切实把自身问题解决好”为总抓手,创新推行IDS警务机制,大力加强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各项平安建设工作强势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共查破各类案件549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370余名,其中刑事拘留752名,追回负案逃犯203名,行政拘留664名;调处、化解各类案件、纠纷9120余起。5月18日,中共昌乐县委书记王树华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昌乐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县。
镇、街道、开发区概况
昌乐经济开发区位于昌乐县北部,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31个自然村,10269户,人口2.9万,耕地面积2.1万亩。2009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地方财政收入561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利税10.4亿元,分别增长32%和3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02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0元。
  昌乐经济开发区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首批考核公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建区18年来,昌乐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开发区项目是灵魂,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不住项目就会贻误事业”的理念,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区之本,已拥有各类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2009年,开发区新上和增资扩产工业项目32个,城建项目11个,总投资114亿元,过亿元在建项目14个;合同项目8个,合同投资额18.6亿元;在谈项目9个,意向投资额1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亿元。区内已形成以造纸、机械加工、制药、珠宝、拉链、塑料、织带等为主的七大产业板块,并涌现出大批骨干企业。世纪阳光纸业、山东矿机集团、潍坊盛泰药业等企业连年被评为潍坊市百强民营企业,盛泰药业和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于2007年成功上市,日科化学、矿机集团、森瑞特生物科技也正在操作上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区累计投资4亿多元,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区内已经形成“九纵十横”的路网,绿化面积达126万平方米。2009年,投资2000万元修建新昌路北段、文化路北段、石家庄街3条道路,并投资600余万元完成道路绿化,投资1700万铺设供排水管网60公里,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及配套日臻完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成效显著,投资和人居环境明显提高。
党工委书记徐玉山
管委会主任孙修炜

城关街道位于昌乐县城区,面积33.39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社区,3个城市社区,共3.1万户,人口7.8万,耕地面积8500亩。2009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2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8.89亿元,利税32790万元,分别增长37.5%和41.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47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万元。2009年,城关街道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考核中获第一名。
  城市形象日新月异。街道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抓好“中心城区、首阳山西麓、丹河滨水景观带、宝通街沿线”四大板块开发,新开工城建项目37个,总投资86亿元。突出抓好东山王、北流泉等12个社区的改造,共建成安置楼318座,安置居民2000余户。突出抓好锦伦天地、昌乐农贸城等10多个专业市场的建设,顺利完成了南关市场的整体搬迁,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南关街脏乱差的局面。
  工业经济快速膨胀。2009年,全街道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总数达到37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英轩实业、亚太中慧两家,过5000万元的有4家,过1000万元的有17家。通过了山东省柠檬酸产业基地、山东省电子散热器产业基地验收,英轩实业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民营企业。温州工业园载体功能不断完善,北关、西村两个创业辅导基地建成标准车间11万平方米,36个项目落户,总投资达1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09年,全街道共引进项目56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100.3亿元,完成任务目标的127%,其中过亿元项目36个,过2000万元项目20个。
  全民创业氛围浓厚。积极营造“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能人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2009年,全街道新增民营业户1000多家,民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3.2亿元,分别增长26.5%和12.8%,经济亿元村达到19个。探索实施合村并点建立大村庄制,三和社区率先完成了全市首个“大村庄制”社区党委、居委会换届选举。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育才双语学校、育才幼儿园和三和幼儿园,投资5000万元新建高标准敬老院一处。群众参合率、受益社区覆盖率、合作医疗定点社区诊所覆盖率均达100%。
党工委书记田永全
办事处主任张彬

宝城街道位于昌乐县城西郊,面积42.7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7955户,人口2.7万,耕地面积4.2万亩。2009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36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6000万元,分别增长112%和11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12元。先后获得潍坊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惠农示范基地、潍坊市反邪教示范街道、昌乐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街道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工业园路、营丘街、徐村路、西外环路、宝石街等5条道路的配套建设,构建起了园区“两纵四横”的大框架。园内现已落户企业80家,形成了以光伏电、印刷包装、石油化工、机械铸造、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六大产业集群。城镇发展潜力巨大。按照“街区城市化、社区特色化”的思路,新建农村社区6个,其中,分别投资1.2亿元、5000万元的埠头社区、小李家庄社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亿元的丹河商务社区开始建设,尧沟社区改造提升工程正加紧推进。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共计投资1000万元对309国道尧沟段两侧进行了绿化改造、尧沟社区道路改造;投资900万元加快城区自来水管网向尧沟延伸工程基本结束。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围绕瓜菜品质、品相、品味、品牌“四品”建设,建成无公害绿色西瓜生产基地20处,注册农产品商标5个,发展农村合作组织10家。完善了投资2亿元的鲁中瓜菜批发市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瓜菜交易量达25亿公斤,交易额50多亿元,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亿元,2009年发展了9个经济亿元村。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教育各项参评指标均居全县前列,村级标准化卫生所达到28处,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在全县率先为西徐社区120名失地农民办理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成立了宝城街道慈善分会,对敬老院进行了改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7.5%。
党工委书记刘咏梅(女)
办事处主任王卫东

朱刘街道位于昌乐县东部,历史悠久,仅首阳山附近古文化遗址就达50多处。面积50.2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1363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2.9165万亩。2009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9亿元,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12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0.2亿元,利税7.82亿元,分别增长43.6%和27.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9元。
  工业发达,产业集聚。街道坚持以打造新型低碳经济工业区和蓝色高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集聚化,逐步形成以煤化工、电动车、新型建材、现代物流服务四大产业为主体的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共汇集规模以上企业53家,各类中小企业38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突破150亿元。以潍焦集团、万山集团和杰富意化工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拥有相关企业近3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现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煤化工产业基地。以比德文、木兰电动车等为龙头的山东昌乐电动车产业基地集电动车组装、配件生产、科研开发、物流配送于一体。以钢结构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拥有较大规模企业40多家,预计2011年整个建材产业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半岛物流园、中国汽车城和潍坊联运鲁东物流园为重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业,预计2011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和潍坊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孙修炜
办事处主任孔德奎

城南街道位于昌乐县南部,面积49.73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7384户,人口2.7万,耕地面积3.7万亩。2009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51.28%;地方财政收入2220万元;比上年增长6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8920万元,利税9956万元,分别增长45%和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8元。
  街道风景秀美,文化底蕴丰厚。《昌乐县志》载:“汉高祖(刘邦)四年冬(公元前203年),韩信击楚军,杀龙且于潍水,尽定齐地,邑归于汉。”韩信率大军过境营陵,暂驻军城南境内,将左右两军置于小丹河西岸安营扎寨,留下韩信、前池子、后池子、南寨、北寨等村名。境内拥有县城第二水源地——南寨水库等中小型水库7座,依托大、小丹河建有两条滨水景观带;以方山为中心,配套围山转路硬化和方山探宝等旅游项目,开发了方山叠翠、丹山观景景点。方山具有方正厚润的山姿和浓郁的人文色彩,《方水朝烟》乃昌乐八景之一,方山庙、方山寿柏图、方山碑林等文化景观堪称一绝。
  街道辖区内建有低碳经济产业园区,园区内企业以塑料、机械制造、轻纺拉链、电子配件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链项目为主。2009年,街道先后获山东省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和中国塑料制品生产基地称号。城南经济园区现辖企业160多家,产品涉及塑料制品、包装制品、织带、拉链、新型材料、电子配件等9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形成了以宝都、远华等为代表的塑料加工;以宝都钢管、华龙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以鑫宝拉链、丰源织带等为代表的轻纺拉链;以金利源电子为代表的电子配件;以中慧饲料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塑料制品加工是城南街道的主导产业。街道现有塑料制品加工企业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塑料产品主要包括塑料管业加工、塑料袋加工、塑编加工及塑料纸带拉链加工等四大类。以塑料制品为主的企业员工达7000多人,占街道项目区就工人员的70%左右。街道现代农业蓬勃发展。高产高效农作物播种面积57550亩,瓜菜种植面积42381亩,组建了懒汉甜瓜种植合作社、金田瓜菜购销合作社等6个农业合作组织,有5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党工委书记丁进全
办事处主任肖学平

五图街道位于昌乐县东北部,面积67.7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8991户,人口3.16万,耕地面积4.49万亩。2009年,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地方财政收入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93亿元,利税7830万元,分别增长39.6%和51.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6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10元。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街道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经济工作主线,做强做大宝石加工和拉链两大产业,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2009年,招商引资有大突破。新建、续建项目32个,在谈项目8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32.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全民创业成效显著,一批经济强村迅速崛起,全街道亿元村达到10个。
  农业发展特色明显。街道以“庵上胡瓜菜”品牌为切入点,以无公害瓜菜、黄烟、畜牧养殖为重点,积极推行订单瓜菜和农场式经营。办起了600亩瓜菜基地、1000亩黄烟基地、200亩商品猪养殖基地等各类基地,带动农户6000户。建起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农村专业合作社3家。
  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全县先进行列,计划生育率达到98.4%,人口自然增长率2.7‰,男女出生性别比101.9∶100。新修公路41.6公里,投资300多万元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投资56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新建和改建。农民参合率达到100%。新建农家书屋5处,配套各类书籍2.5万册,配套健身娱乐设施10套。2009年,五图街道被潍坊市体育局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党工委书记刘德利
办事处主任秦春军

乔官镇位于昌乐县中部,面积188.75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24878户,人口8.7万,耕地面积14.8万亩。2009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1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利税7.51亿元,分别增长52.3%和59.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38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试点镇、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中国塑料加工基地镇、山东省塑料加工基地镇、山东省木质板材加工产业集群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中心镇。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镇拥有各类民营企业920家,规模以上企业46家,形成了板材、塑料、针织服装、织带等五大主导产业。板材产业现有板材加工及配套企业36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产各类板材2600余万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塑料产业现有加工企业134家,从业人员6800余人,年可加工塑料制品12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亿元。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镇高标准编制了集中居住区、工业发展区、商贸服务区、生态旅游区、行政办公区五大功能区,制订了“东跨西延,南控北进”的城镇发展战略,整体规划科学;实施了镇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工程,建设了梁家庄社区服务中心、龙丹湖公园等一大批行政服务项目;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对镇区保洁、绿化管护、路灯管理等实行“全日制”、“全覆盖”托管,初步实现了城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全镇已发展起乔新农业、永顺泰麦芽、真盛食品、宝石沟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4家;建成肉鸡、肉鸭及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14处,标准化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2处;注册“荆水牌”粉丝、“淳正牌”蔬菜、“祥泽牌”、“胜凯牌”瓜菜等农产品品牌6个。
党委书记唐文宁
镇长张志强

营丘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217.3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28638户,人口9.6万,耕地面积18万亩。2009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2457万元,增长3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利税4600万元,分别增长55%和5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98元。先后被评为中国拖拉机基地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潍坊市文明镇、潍坊市绿化示范镇、潍坊市平安建设先进镇。
  营丘镇历史悠久,是齐文化发源地,姜太公始封地。崇山石祖林是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生殖崇拜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山东大学考古专家刘凤君教授介绍,其建造工艺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属世界罕见遗迹。营丘镇人文底蕴丰厚,文化灿烂。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著名人物王裒闻雷泣墓,成为历史上二十四位古代孝贤之一,他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营丘镇工业发达,规划建设中铁华盛、机械装备两个百亿元级工业园,已形成机械、铸造、玻璃钢、塑料、纺织、造纸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年主营业收入50多亿元。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镇亿元村达到24个。牢固树立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建设的理念,立足区域布局,着眼于时空背景,树立了建设文化名镇、旅游名镇、生态名镇、工业强镇“三名一强”现代化城镇的整体发展战略,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商贸区、行政区功能日臻完善,基本形成了工业发达、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党委书记李鹏
镇长张义增

红河镇位于昌乐县最南部,面积194.33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26894户,人口9万,耕地面积16万亩。2009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地方财政收入1845万元,增长20.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3.3亿元,分别增长48.3%和5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16元。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红河突出打造乐港、乐化、乐福、乐红四个产业园区,着力膨胀红河、宅科、朱汉、皂户、张家下坡、凤凰岭六大创业基地,重点培植食品、油漆、纸品、纺织、建材五大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城镇建设亮点纷呈。对镇区12条街道进行了路网、管网配套和绿化亮化,重点实施了乐福产业园、红河商贸城、清水河公园、和顺社区四大城建工程,打造工业发展、商贸物流、社区居住三大组团。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标准化生产基地,打响了红河特色农业品牌。社区建设逐步深化。规划建设了8个农村社区,合理确定了居民区、服务网点等布局,配套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社会事业和谐进步。积极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和谐红河,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省新农村建设功勋乡镇、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张金涛
镇长王龙之

鄌郚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面积163.25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4069户,人口8.1万,耕地面积12万亩。2009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1.6亿元,分别增长31%和3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85元。
  鄌郚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素有“南鄌北都”之盛誉,是山东省政府确立的首批省级中心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卫生镇、山东省电声乐器产业基地、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鄌郚镇拥有乐器、笤帚、无籽西瓜、无公害蔬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乐器之乡”、“无籽西瓜之乡”、“笤帚之乡”、“山药之乡”。其中,“鄌郚”牌无籽西瓜是首批山东省名牌农产品,“汶水”牌蔬菜、“鄌郚”牌笤帚是省内知名农产品。鄌郚镇工业基础良好,形成了乐器、塑料、针织服装、乳品加工、蔬菜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骨干企业龙海民爆有限公司产能跃居全省民爆行业之首,惠好、百灵两家乐器企业生产的“飞灵”和“仙乐”牌电吉他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惠好乐器公司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9年,投入4.6亿元着力打造自然与人文、特色与传统相交融的现代城镇,改善了镇容镇貌,提高了服务、承载功能,为二、三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委书记郭曙光
镇长张桂荣

高崖水库库区位于昌乐县西南部,面积55.5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6480户,人口2.26万,耕地面积2.57万亩。2009年,高崖水库库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5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78万元,利税185万元,分别增长22.1%和22.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0元。
  高崖水库库区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富裕新库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旅游兴区、创业富民”三大战略。在搞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设了市级湿地公园,申报了省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旅游强镇。聘请专业机构进行了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并积极引进项目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商贸流通、机械维修、板材加工等二、三产业项目420多家。在搞好博宁油泵油嘴公司等骨干企业生产的基础上,引进资金6000万元建成了橡胶轮胎生产项目。立足芋头种植和奶牛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芋头种植在巩固万亩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保护地栽培面积,推进市场化、品牌化运作。白塔芋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白塔芋头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奶牛养殖积极推进集中化、标准化生产,建成了北洋河、西后韩和洛村3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规模达4500头,集中化、标准化养殖率达82%。在完成中心小学、敬老院改造搬迁和卫生院、计生服务站办公楼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库区行政服务中心、派出所办公楼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一站式”高效便捷的服务。
党工委书记刘军
管委会主任吴进光
(刘西强张广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