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道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2&rec=184&run=13

奎聚街道 位于昌邑市中部,面积67.8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13876户,
人口8.5万,耕地面积2520公顷。2010年,全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48.4万元,
比上年增长41.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4432万元,利税29463万元,分别增长
47.5%和39.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96元。
街道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潍水风情湿地公园风景秀丽、
景色宜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方家园、名将花
园、豫园小区、城后花园等居民小区20余个。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中百佳乐家、
家家悦、利众商厦等大型超市、商场数十家,各类商业门店2000余家,万国商务
大厦等星级酒店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纺织印染、机械制
造、电动机车、医疗器械等行业为主导,限额以上工业企业33家;金丝达工业废
水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运转良好,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特色农业独
具优势,拥有昌邑市最大的林果、花卉和苗木生产基地。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东
店、铁匠营、辛一、南隅等社区老年公寓建设齐全,街道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
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一流,中小学校10余处。
党工委书记 马学彦
办事处主任 卢兴亮

都昌街道 位于昌邑市中西部,面积191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2.5万户,
人口8.8万,耕地面积7000公顷。2010年,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2亿元,比
上年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650.3万元,比上年增长51.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43.2亿元,利税3.86亿元,分别增长55%和5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8616元。
都昌街道素有“姜乡” 之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姜生产加工基地,已有
200多年的生姜种植栽培历史,种植面积达1333.3公顷,年产量8000多万公斤。
近年来,街道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充满活力。服务
业蓬勃发展,物流、建材、特色餐饮等行业迅速兴起,“一路、三街、二市”服
务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昌邑经济开发区坐落在都昌街道辖区内,规划面积24.7
平方公里,是昌邑市工业的新城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已实现配套面积15
平方公里,累计投资5.1亿元。截至2010年,开发区已聚集项目136个,总投资
161.6亿元,形成了石化、纺织、食品、机械、电力5个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聚
集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海岛新材料、纺织印染、热电联产等投资过亿元的大
项目26个,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完善的产业体系。
党工委书记 刘介松
办事处主任 张英杰

龙池镇 位于昌邑市西北部,面积158.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7657户,
人口2.4万,耕地面积3866.7公顷。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
比上年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299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工业实现销售
收入110亿元,利税5.7亿元,分别增长42.2%和3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157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12元。
龙池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北部海岸线长约6公里,滩涂辽阔,
主要海产品有40余种,以对虾最为著名。沿海地下蕴藏着大量的卤水、溴素、石
油等资源,盐及盐化工和纺织印染是龙池镇两大优势产业。拥有盐田2700万公顷,
年产原盐13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达到14500吨。纺织印染业主要生产加工各种化
纤布、纯棉布、印花布及高档服装面料等。另外,以海能12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
为基础,规划建设了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26.7公顷的海能蓝色经济工
业园区。项目区地处北部沿海,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政策优惠,水、电、路、
热、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党委书记 刘艳芳(女)
镇 长 董明明

柳疃镇 位于昌邑市区北10公里,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
14523户,人口4.8万,耕地面积5133.3公顷。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工业总产值187.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140.3亿元、利税8.8亿元,同比增长50.7%和57.5%,完成地方财政收
入6228.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9元。
纺织印染、盐及盐化工是该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拥有各类织机2.3万台,
纺纱能力12.6万锭,平网、圆网印花生产线53条,年产丝绸、纯棉、化纤等各类
布匹16.2亿米,印花布6亿米。产品已扩展到丝绸、化纤、涤棉、纯棉、装饰布、
色织布等六大类200多个品种,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印染基地。全
镇共有盐田3000万公顷,年原盐产量120多万吨,盐及盐化工企业9家。规划了占
地面积50平方公里的柳疃沿海经济发展区,主要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及退城入园项
目,立足建设生态型、环保型、现代化经济新区,产业定位是发展以纺织、服装、
机械、设备制造、高档印染、电子、光电一体化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发展区供水、供电、路、治污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完毕,已正式入驻企
业26家,计划总投资62.7亿元。
党委书记 李明杰
镇 长 马守玉

卜庄镇 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4.8平方公里,辖95个行政村,16775户,
人口5.2万,耕地面积7466.7公顷。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5.3亿元,
比上年增长 43%;地方财政收入 2071.2万元,增长40.6%;工业实现销售收
入456147万元,利税 56907万元,分别增长41 %和4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57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8元。
该镇创新打造“华侨之乡、渔盐重镇、矿业基地、生态新城”四张新名片。
2010年发展盐及盐化工、铁矿开采加工、肉食品加工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20 家,
共完成销售收入25.4 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研究确立了以533.3公顷高效生
态海参养殖带,5333.3公顷高效耐盐碱作物带,2000公顷高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带及潍河、胶莱河两个丰产林生态涵养区为主的“三带两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规划;主要建成了潍河林带466.7公顷,胶莱河林带100公顷,荣乌高速林带
210.6公顷;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个,其中建成昌邑植物园一处,栽植高档苗
木15万株,总面积100公顷,建成大陆村梨枣基地133.3公顷、东峰村无公害大棚
姜14.6公顷;建成梨枣、草编、桑蚕、奶牛、肉鸡、水产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
27家,社员总数1200多人,入社资金2500多万元,带动非社员农户3000多户。
党委书记 孙振元
镇 长 李志国

下营镇 位于昌邑 市北部,是昌邑著名的渔盐重镇、港口城镇,下营工业
园区被确定为“中国染料化学品产业园”。总面积220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
6795户,人口2.15万,耕地面积5.07万亩。2010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899.7万
元,比上年增长4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8792万元,利税9915万元,分别增长
15%和22%。农民人均纯收入8425元。
下营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供电、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完
善。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高端规划及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要求,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并初步形成盐化工,医药、染
料化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下营镇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海岸线长21公里,年产原盐80万吨,
浅海滩涂3066.7公顷,鱼、虾、蟹和贝类资源丰富,注册了昌邑大对虾、昌邑虾
皮地理标志品牌。海产品交易市场和工厂化水产养殖示范区已形成规模,传统渔
业和现代渔业互为补充,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现有国家一级渔港——下营港;
下营商港正在规划实施中。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和海产
品深加工业等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党委书记 李寿岩
镇 长 宋晓波

围子街道 位于昌邑市中部,面积161.88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28504
户,人口10万,耕地面积9840公顷。2010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2%;地方财政收入7283万元,比上年增长3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87亿元,利税12.4亿元,分别增长27%和10.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207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601元。
围子街道工业产业发达,形成了以机械铸造、精密弹簧、纺织、饲料加工产
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全街道现有铸造业户300余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值
130亿元,被授予“山东省机械铸造业基地”、“潍坊市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弹簧生产企业30多家,年生产各类弹簧20亿多支,产品销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
地区;纺织业以毛巾系列为主,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饲料加工业发达,年饲
料加工能力70多万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东部葡萄、大章大葱、中部
苗木、西部大姜、蔬菜四大基地为主的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产业体系,建有
200公顷的绿博园,先后举办了八届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和五届中
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近年来,围子街道先后荣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
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文明镇”、
“山东省旅游强镇”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 韩文宏
办事处主任 孙效治

饮马镇 位于昌邑市中南部,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辖101个行政村,
24433户,人口8.43万,耕地面积9520公顷。2010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723.9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24元。
饮马镇因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游,龙马刨出泉水和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李世
民东征高丽,路经此地,大军饮泉不绝等传说而立村建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
优势明显,东濒胶莱河,西临潍河,省道下小路纵贯南北,青银高速、潍莱高速
横穿东西,距青岛90公里,潍坊30公里,属青岛“一小时经济圈”和潍坊市“半
小时经济圈”。近年来,饮马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
着力打造占地133.3公顷的制造业和新能源工业园区,现已有山东瑞其能电气有
限公司风力发电设备、昌邑市杨金华纺织有限公司精梳紧密纺、山东同大新能源
有限公司锂电池等十几个高新技术项目、大项目落户园区。全镇扎实落实科学发
展观,现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纺纱织布、矿产开采和机械制造为主的四大工业
产业,小城镇建设、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镇呈现出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委书记 潘永贵
镇 长 许增贤

北孟镇 位于昌邑市最南部,面积175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20319户,
人口7.2万,耕地面积1.05万公顷。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1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工业实现销售收
入21.5亿元,利税1.33亿元,分别增长25.3%和13.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8亿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36元。
北孟镇是新兴的民营经济重镇,民营企业达到300余家,其中,纺织企业200
余家,纺纱能力16万纱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1家;纸箱包装企业10余家,年
生产纸箱10亿平方米,形成了以纺纱织造、纸箱包装、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产业”
为主,新型电子、玩具制作、机械制造、饲料加工、工艺镜框加工等五大产业为
辅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突出的发展
优势,培育发展花生、大蒜、半夏、大棚果、梨枣、黄金梨、苹果、核桃、草莓、
大姜等“十大特色产业” ,标准化基地面积5333.3公顷,形成名牌产品6个,其
中北孟花生、“九龙屯”牌大蒜、高家庄子苹果等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商贸
发达,依托良好的生态、地理和区位优势,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被评为“省级
环境优美乡镇”、“潍坊十佳魅力城镇”,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
党委书记 王明胜
镇 长 孙 磊
(刘卫兵 李文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