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1&rec=18&run=13

县委组织部领导成员
部 长:任玉清* 宋均圻*
王 勇* 殷修湖
副部长:刘 超* 左振刚* 车会武*
高庆良* 杜全平* 瞿志敏*
王学鹏* 张元平 李守成 邢岳文
县委组织员办公室
主 任:高庆良* 王学鹏*
副主任:高庆良* 王学鹏* 李守成*
刘冠迎* 韩其刚 李兴国
县委党代表联络办公室
主 任:邢岳文
副主任:张永信
县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主 任:李守成* 刘冠迎* 张 杰
副主任:张 杰* 刘 阳*
县委党员电教中心
主 任:刘万军* 李守成* 王锡利*
老干部局
局 长:左振刚* 杜全平*
瞿志敏* 李守成
副局长:李 瑜* 王孝宝

【机构设置】2002年机构改革,县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干部科(挂干部监督科
牌子)、下派干部管理办公室、组织科和调研室,行政编制19人;2004年设立县
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挂县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牌子),事业编制
7人; 2007年增设人才和干部教育科;2008年设立县委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增设
干部信息科, 增加行政编制5人。2008年底,有行政编制人员12人,事业编制人
员7人。

【概述】 2001年以来,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
“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各项组织工作,为推动全县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先后扎实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
组工干部新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活动的相关做法得到中央、省、市巡视组
(督导组) 的充分肯定,并先后3次在潍坊市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创
设“组工讲坛”的做法被中组部部刊刊发推介;相继被省、市委确定为党代表大
会常任制试点单位,创新赋予党代表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的做法被中央政治局委
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肯定;在2008年度全市基层党建考核中
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被省委评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老干部工作再
上新台阶,县委、县政府被授予“2008年度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农民工
党员李建军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省委书记姜异康作出批示,号召“广大
党员和农民工以他为榜样,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远程教育片《奶
牛社长》被评为“中国第五届电视纪录片金牌奖”、“全国第十届党员教育电视
片观摩一等奖”,取得山东省县级组织部门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的历史性突破;在
全省率先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的做法,被评为“全市六大建设百项创新成果
奖”、“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奖”。先后多次被授予“全省组工通讯信息工作先进
集体”、“全市组工调研信息工作一等奖”、“全市党内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全市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建设先进单位”、“全县年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
号。

【考核奖惩】2007年以来,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考核奖惩工作委员会牵头部门职
责,分年度制定出台《县直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镇(街道)经济工作考
核办法》和《镇(街道)工作绩效综合排名办法》,探索建立镇(街道)和县直
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新路子。 2007年以来,共表彰奖励9个镇街、34个县直部门
(单位) , 9个部门符合“一票肯定” 条件,直接列为先进等次,12个单位被
“一票否决” ,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对2个考核结果不足70分单位确定为较差
等次、 予以通报批评,对1个评为较差等次的垂直单位提出惩诫建议,对做出突
出成绩的3名领导干部给予通报表扬。 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做法,被评为全市组
织系统优秀工作成果二等奖。

【干部队伍建设】2001年以来,围绕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优化领
导班子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一、 2001年 结合乡镇撤并,对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共
涉及干部333名, 其中提拔重用干部123名(女干部13名、选调生9名);认真组
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共有16家企业参
加。同时,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考察。
二、 2002年 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实现平稳过渡。采取“全出竞进”的办法,择优
配备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总职数由调整前的349职减少到208职, 对分流的
141名干部进行妥善安置。 二是县直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设党委工作
部门7个,政府序列部门24个,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由改革前的196名减少到158名。
三是公检法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组织进行认真考察考核,
共精减人员138名(其中科级干部61名)。教育系统共调整干部8名,其中提拔干
部3名。
三、 2003年 本着“配强、配顺、配优”的原则,分期分批对乡镇、县直部门和
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共调整干部327人,其中提拔93人,交
流、重用203人。
四、 2004年 坚持“大面稳定、适当调整”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分批对乡镇、县直部门及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合理调整,为新成立的两处街道配强
配齐领导班子,共涉及199人,其中提拔85人,重用54人,交流60人。经过调整,
18处乡镇(街道) 中有15处配备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党委副书记以上干部,6处乡
镇(街道)配备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党政正职。
五、 2005年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指
导思想,对部分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同时加大选用高学历干部、年轻干部及女干
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力度,不断改善班子结构。共涉及93人,其中提拔15人、
平职交流41人。 调整后,18处乡镇(街道)副书记以上层面中,全部配备至少1
名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的干部, 其中有8处乡镇(街道)配备全日制大学以上学
历党政正职。
六、 2006年 围绕“基本稳定、个别调整、优化结构、提升效能、交流培养、妥
善安置”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换届工作要求,对16处乡镇党委班子进行换届调
整,同时对乡镇政府、两个街道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共涉及298人,其中提拔118
人、平职交流89人。换届后,18乡镇(街道)党(工)委均按规定职数进行配备,
共设132职,其中专职副书记均调整为1职,全部配备1名30岁以下干部和1名女干
部,9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党政正职。
七、2007年 一方面,认真做好乡镇撤并及班子配备工作。根据上级对乡镇人大、
政府班子职数、结构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乡镇党委换届后班子总体运行情况,
本着“科学合理地搭配班子”的原则,积极选配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留任镇(街道)及生态(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领导班子。10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共配备干部106名,其中,新提拔干部7
名,女干部10名;党政正职中,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干部7名,35岁以下干部1名。
另一方面,坚持“大面稳定、个别调整”原则,调优配强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安
排60名达到任职年龄界限的县直部门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新充实年富力强的
部门“一把手”13名,县直部门、单位之间交流安排干部19名。
八、 2008年 探索实行县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换届式”调整新路子。加大
干部横向交流力度,适度提拔重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的
干部, 共调整干部182人(提拔77人、 交流72人) ,其中有20个正科级单位的
“一把手”进行大轮岗,调出激情、调出干劲、调出活力,在基层引起强烈反响,
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选拔6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副镇长(街办副主任),
并签订聘用合同。在镇街设立总工会,选配总工会主席、专职副主席20名。

【干部监督】以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掌管人财物等部门
的班子成员和年轻领导干部为主要监督对象,狠抓离任审计、干审联系会议、谈
话、函询等制度的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
一、2001年 先后召开干审联系会议2次,通报干部问题40多条次对42名领导干部
进行离任审计。
二、 2002年 与有问题干部谈话12人、函询4人、转执法执纪部门查处2人,责令
辞职1人,组织对34名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召开干审联席会议4次,接待来信
来访29人次,通报干部问题性信息52件次。
三、 2003年 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意见》(临
办发[2003] 25号),先后对39名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对4名领导干部进行任
中审计;制定下发《关于领导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对10名科级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因私出国进行严格把关;定期召开干审联席会议,
共通报干部问题性信息32条;与3名有问题干部进行谈话,对1人进行函询;建议
转执法执纪部门查处3人, 其中开除党籍1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免予党纪
处分1人。
四、 2004年 对未完成2003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的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落实处
理措施:对5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当年度所有干部一律不能提拔;对2个县直部
门单位进行诫勉; 向6个上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对主要领导的惩诫建议。
组织离任审计21人, 任中审计10人;召开干审联席会4次,通报干部问题信息44
条,与有问题干部谈话10人次。
五、 2005年 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代表潍坊市接受省委组织部组织
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检查,检查组对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实行干部辞职、
考察责任追究等创新性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召开干审联席会议3次,通报干部问
题信息37条,函询1人,与有问题的干部谈话11人次,组织离任审计27人次。
六、 2006年 组织经济责任审计72人,其中离任审计60人,任中审计12人;召开
干审联席会2次,通报干部问题信息40余条。
七、2007年 组织经济责任审计34人,其中离任审计26人,任中审计8人。
八、 2008年 制定《县委全委会民主测评新提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暂行办法》,
对新提拔一年左右的镇(街道)党政正职和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民
主测评,检验其适岗胜任能力。市委组织部以正式文件予以转发,在全市进行推
广;完善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好56名县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首次
集中报告工作; 主持搞好2处镇(街道)党政正职职务变动离任交接工作;组织
经济责任审计55人, 其中离任审计40人,任中审计15人;召开干审联席会2次,
及时汇总掌握有关干部监督信息。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以来,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程序,扩大干部任用决策中的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
推进。
一、 2001年 一是狠抓干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先后公示拟提拔干部
103名, 聘用干部84名,试用干部28名。对任职期满的41名聘任制干部和17名试
用制干部进行全面考核。二是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制定出台《临朐县县乡
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指导14家单位组织竞争上
岗工作。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关于科级领导干部
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 ,对经考核不称职3名干部予以解聘。四是加大公开考选
工作力度。公开考选17名科级领导干部和29名科级后备干部。
二、 2002年 一是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实
施意见》(临办发[2002]20号),建立符合党政机关、改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
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编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修订完善县委
及委托主管部门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实现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
建立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在县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与考察人员签订责任
书,进一步明确责任。三是实行干部考察结果反馈制度。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
评议情况向领导干部本人如实反馈。 全年共对31个领导班子和133名领导干部进
行反馈, 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全年共有168名干部通过
竞争上岗担任中层以上职务,试用干部27名、聘用干部65名(其中续聘16名)、
公示干部40名。
三、 2003年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差额定向
考察和考察公示制度, 先后差额定向考察干部196人;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步入规
范, 试用、聘用干部实现制度化,全年共有124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中层以
上职务, 先后试用干部170名、聘用(含续聘)干部65名;巩固完善领导干部辞
职制度,获全市组织系统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
四、 2004年 制定出台《关于任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实行县委全委会无记名
投票表决的实施办法》(临委[2004]112号);112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中层
以上职务, 先后聘用干部109名(其中续聘46名),试用干部62名;在全县中小
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推行校长职级制度。
五、2005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1”法规文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
作。一是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1名科级干部,其中,
团县委书记、 县委党校副校长等2个正科级职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规划局
副局长、 挂职副镇长等9个副科级职位。二是深化中小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
定出台《县属中小学校领导干部实行报批制和备案制管理的实施细则》、《县属
学校特级校长评定审批的实施办法》,下放县属中小学领导干部管理权限,推行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三是根据《关于任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实行县委全委
会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实施办法》 ,对9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
人选进行无记名票决。四是19名干部竞争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先后公示干部17名、
试用干部18名、聘用干部69名(其中续聘42名)。
六、 2006年 对21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
表决;16名干部竞争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先后公示干部263名、试用干部109名、
聘用干部137名。
七、2007年 面向全市公开选拔2名科级领导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20名科
级后备干部(包括5名女干部、3名非党干部),纳入全县党政人才库进行重点管
理培养, 并安排在乡镇(街道)、规模以上企业挂职锻炼3个月,挂职结束后,
对仍属一般干部的人员全部安排担任一定中层职务,回原单位继续锻炼。下半年,
在镇人大、 政府换届人事安排中,提拔4名综合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充实乡镇政
府领导班子。对13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
表决。 公示干部44名、试用干部148名、聘用干部101名,共有111名干部通过竞
争上岗担任中层以上职务。
八、 2008年 一是认真开展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试点工作。采取县委全委会提名、
领导干部署名提名、 领导班子集体提名、个人自荐提名等形式,提名配备9个正
科级领导职位,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
《大众日报》、《党员干部之友》、《潍坊日报》等媒体发表相关文章,介绍临
朐县的经验做法;中组部《组工研讨》进行刊发;市委组织部在临朐县召开现场
会,以正式文件转发,并在全市予以推广。获潍坊市六大建设百优工作成果组织
系统优秀工作成果一等奖。二是实行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镇(街道)党政正职制
度, 从两候选人中差额票决产生镇党委书记1名。三是对法院、检察院等政法系
统拟平职交流的中层干部,研究任用前实行定向评议,增强任用决策的科学性。

【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2001年以来,着眼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
创新培训形式,活化培训内容,不断加大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一、2001年 制定出台《临朐县2001~2005年干部教育工作规划》,对培训内容、
对象、 目标等提出明确要求,并落实具体措施。在县委党校举办2期科级干部培
训班、培训166人,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58人,学习时间三个月;在山东农
业大学建立临朐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面培训乡(镇)领导干部;邀请专家、
教授来临朐讲学办班18期, 累计培训近3万人次。组织全县1078名科级干部进行
一次理论考试, 及格率达到99.8%。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55人,其中从中科院聘
请1名科技副县长。
二、2002年 一是认真开展十六大精神、WTO知识教育培训。采取干部自学和主体
班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并公开展示1000余名科级干部的读书笔记;选调5
名县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的学习; 选调2名县级干部、12名科级干部参加市委党
校的学习; 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WTO知识专题班,培训科级干部100名;选派6名
干部赴浙江余杭地区挂职锻炼。二是举办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共培训机关干
部60名。三是制定《临朐县部门收费干部培训班审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
各部门办班的管理力度, 规范办班行为,提高办班质量。四是组织全县1.1万名
党员干部参加潍坊市“通信杯” 《干部任用条例》知识竞赛,获一等奖1名,二
等奖2名,三等奖5名,县委组织部获组织奖。五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后备
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建起55名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选派2名干部到大连理
工学院脱产攻读MBA, 9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赴京参加WTO与潍坊市企业国际化发展
战略高级研修班。对乡镇科技副职进行全面考核,并指导有关乡镇及时做好科技
副职的选聘工作。
三、 2003年 制定《全县科级干部政治理论和招商引资知识学习安排意见》,配
套编撰《领导干部学习教育读本》 ;选调43名县级干部、17名正科级干部、2名
党外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举办的培训班;选派1名干部到大连理工学院脱产攻读MBA、
2名干部分赴新加坡和美国培训; 组织1120名干部参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条例》知识竞赛;举办全县范围政治理论、招商引资知识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训班,参训200人。认真做好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格认证工作,对130名相关人员
进行集中培训、能力测评和知识考试。制定下发《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
发达地区锻炼的意见》,在全市率先选派1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
谋职锻炼,拓宽干部教育培训路子。对全县45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的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起576人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库。
四、 2004年 一是实行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积分制管理。制定《关于对全县科级干
部教育培训实行积分制管理的意见》,建立一套便利、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二
是开展在职自学。制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04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和《全
县科级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组织编写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
内容的《领导干部学习材料汇编》,科级干部人手一册。三是抓好主体班次培训。
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2期, 培训各级各类干部7464人次,3695人完成规定培训,
占五年培训任务的22.24%,得到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检查组的好评。
四是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
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五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
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临发[2004]14号),8月24日县委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人才强县战略, 5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作典型经验介绍,评选表彰12名
“首届临朐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每人奖励现金1万元;在县电视台开辟“优秀
创新创业人才风采”栏目,对首届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事迹专题片进行集中展播。
六是设立人才工作基金,县财政每年拨付5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
奖励等。
五、 2005年 制定下发《全县在职干部学习培训安排意见》,先后举办一期青年
干部培训班, 培训干部50名;两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196名;一期干部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45名干部参加培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积分制管理办法,
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市委组织
部以正式文件进行转发,获全市组织系统优秀工作成果二等奖。成立县人才暨干
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人才工作职责分工的意见》,借才引智260多人次,
其中高层次人才智力140多人次。 制定出台《人才工作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对
基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和管理监督作明确规定,规范基金的运行。推
荐上报14名“首批潍坊市农村实用人才”和12名“首批潍坊市首席技师”人选,
其中,潍坊田芸灵芝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田芸、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铭
元、县红玉良种兔推广中心经理吴顺红、县昌盛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胜、上
林镇殷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殷汉俊等5人和天源机械有限公司装备车间主任高瑞庆1
人分别入选;组织12名优秀人才外出休假考察,并为16名优秀人才进行健康查体。
扎实做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认证工作,80名企业经营人员报名,73人通过
认证,报名总人数、通过率居全市前列。
六、 2006年 采取集中授课、外出考察学习、实践锻炼等形式,先后举办科级干
部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194名;到上海外经贸学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外经外贸知
识培训班,培训县直经济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成员44人。
组织开展第四批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认证工作,共有80名人报名参加,73人
顺利通过认证。
七、2007年 一是高层次培训。组织40名县直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到清华大学举办1
期企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 组织22名公开考选的科级后备干部和7名选调生到
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举办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 并在绍兴市委党校建立干部教育
培训基地;先后选调17人到北京参加企业经济管理、投融资管理高级研修班和党
外领导干部培训班。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利用卫星远程教育企业大学临朐
培训基地,累计培训企业干部职工1000余人次。三是主体班次和实用技能培训。
举办3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290人,圆满完成科级干部轮训任务。四是优
秀人才选拔、 管理与服务。评选表彰20名第一批临朐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5名
第一批临朐县首席技师,评选出10名第二批临朐县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山东华特
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磁电选除设备与技术研究被确定为全市50个“鸢都学者”
岗位之一。
八、 2008年 对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进行全面规划,制定《关于2008~2012年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科级干部培训的实施意见》。创新干部培训形式,将干部
军事素质和体能锻炼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在潍坊市国防综合训练基地举办四期科
级干部军训班,培训科级干部395人。举办6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班,
培训科级干部955人, 全县在职科级干部轮训率达到100%。山东华特磁电股份有
限公司特聘专家刘志珍当选潍坊市第一批“鸢都学者”,华特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兆连入选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评选表彰10名第二届临朐县优秀创新创
业人才,发放奖金10万元。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查体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带薪年休假制度,组织全县104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健康查体。

【基层组织建设】2001年以来,紧紧围绕“抓基础、打基础”的工作思路,以优
化组织设置,增强服务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
效。
一、 2001年 结合实际制定《关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
织建设的意见》;继续深入学习推广“汪疃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
《关于鼓励县乡机关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领办服务实体的补充意见》,积极
引导乡镇党委转变机关作风,组织人员对2000年乡镇党委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工作
进行检查考核,并对评选出的5个先进单位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
以治理整顿后进村为突破口,狠抓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共排查出50个软弱涣散
村,分别建档立卡,进行重点管理,得到市里的肯定,并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通过“两推一选”、回请、下派等办法,积极改进
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修订完善《临朐县村级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待遇若干暂
行规定》,进一步落实村干部待遇;积极在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并开
展活动,先后有3家民营企业和1家社团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制定实施《临朐县组
织工作千分制考核办法》,将组织工作量化细化;搞好乡(镇)村领导班子换届
选举准备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做好乡村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做好乡镇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实行“两推一选”搞好村
党支部班子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作具体
安排,并在冶源镇进行了试点。
二、 2002年 指导各乡镇成功召开党代会,完成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召开全县乡
镇示范服务基地建设调度会,推荐上报市1个示范服务基地和4个示范点,并评选
表彰6个先进乡镇, 推动乡镇示范服务基地建设的发展;精心组织村级班子换届
选举, 全县村党支部完成换届937个,选出党支部成员2561名;村委会完成换届
941个,占总数的98%,选出村委会成员3086名。村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交叉
兼职2124人, 交叉兼职比例83 %,其中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638人,比
例为68%; 制定了《关于培养选拔农村妇女干部的五年规划》和《关于充实妇代
会主任进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加大对妇女村干部的调整充实力度。换届后,
全县共有女村干部183名, 其中女村支部书记5人、村主任3人;制定并实施了村
级工作季报制度;实施了“强村富民”工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
新路子,全县排查50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典型村,进行重点培养,为全县村级
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样板。其中,九山镇褚庄村和柳山镇辛庄村的经验被省委
组织部予以刊发;制定下发《关于从县乡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
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意见》,对11名符合条件的下派村支部书记进行统一审
批,纳入县里统一管理;采用考选聘任和考聘委派两种方式,全面推行农村会计
聘任制, 全县共聘任农村会计687名;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
建设的意见》,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以“健全落实规章制度、规范议
事决策程序、整理完善基本资料、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
逐村建立起党支部班子档案;加强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县建成党
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123家。
三、 2003年 调整充实县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分乡镇、机关事业和企业三种类型,由县委书记与各党(工)委书记签订《基层
党组织建设责任书》,修订完善了相应的《千分制考核办法》;制定出台《关于
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支部班子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规范化建设等9项任务要求, 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重点;对全县村级班子状况进
行了分类排队, 分别确定了100个经济强村、中间状态村和后进村,建立专门档
案,进行重点调度;建立了村干部公开承诺和工作季报制度;开展了以“清理集
体资金、清理村级招待费,规范集体财务重大事项开支审批程序、规范民主理财
和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财务“两清理、两规范”活动;村村聘请了村务
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员,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监督机制;认真
抓好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在全县符合条件的135
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130个, 在10个符合建立党组织的社团中,建立党组
织8个。
四、 2004年 认真搞好“三级联创”活动考核验收工作,在教育党工委、营子镇
党委、营子兽医站和营子村分别建立了4个示范点,向市委推荐9个“五个好”乡
镇党委、15个“基层满意的县直部门”;实施“三百工程”,对全县村级班子进
行了分类排队, 分别确定了100个经济强村、100个中间状态村和100个后进村,
并建立专门档案, 进行重点调度; 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全县
939个行政村进行了村“两委” 换届选举;对村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村级
事务管理等各方面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完善,并分党的建设和农村事务两部分制作
版面;切实抓好企业、新型社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焦化热力集团示
范点被评为市级民营企业党建示范点,先后在191家新型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
五、 2005年 落实责任制,与18处乡镇(街道)、47个县直企事业单位党(工)
委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2005年度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书》 , 并配套制定下发
《基层党组织建设千分制考核办法》,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党
建工作新模式,营子镇奶牛协会党支部在全市农业产业党建研讨暨农村基层组织
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对尚未换届的村党支部、村委会进行重点调度,
落实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包靠责任制,对建立临时村委会的村,积极稳妥地做
好临时村委会的另行选举工作; 加大组织设置力度,197家新型社会组织建立了
党组织, 其中焦化热力、兴隆建安2个党组织被评为全市民营企业党建示范点。
兴隆建安2个党组织被评为全市民营企业党建示范点。
六、 2006年 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意见》,组织全县16
处乡镇集中进行了换届;扎实细致地做好临朐出席各级党代会代表的推选工作,
共推荐出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6名、省九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3名,
推选出市十次党代会代表41名、县十二次党代会代表396名;按照“产业建协会、
支部抓协会、带领群众富”的要求,新建大樱桃、瓜菜、石材加工等协会13个,
符合条件的都及时建立了党支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的
意见》,各乡镇(街道)和条件成熟的村分别建立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总支和党支
部, 在城区惠中园、北京花园、东华花苑等3个居住小区建立党支部,努力做到
组织网络全覆盖。 对经贸工委所属企业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先后撤销党委3
个、 更名2个,改建1个,成立党支部6个;制定下发《全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三
年规划》,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对新成
立的影响较大的新型经济组织党组织进行集中挂牌;各党(工)委按照全县新型
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场会要求,加大组建力度,共有36家民营企业新建党支部;
搞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组织全县18处乡镇(街道)的107个无办公场所进行建
筑方案选择、建设地点选址等工作。到年底,全县第一批活动场所建设确定的53
个村,已有51个村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市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现场会在临朐召开。
七、 2007年 成立党建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
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极稳妥地完成了904个村党组织和937个村委会的换届
选举任务。 换届后,全县村党组织减少到876个,减少28个;村党组织书记、村
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0.6%,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3.5%,分别
比市里要求提高5.6个和8.5个百分点;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村务契约化管理建设
和谐村庄的意见》 ,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先后规范完善各类村务合同310多万
份,新签契约合同70多万份;建立“退休(职)党务政工干部超市”,全县共登
记退休(职) 党务政工干部124名,其中35人担任了党组织书记职务,27人担任
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省、市委组织部充分肯定了该做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钟
少林作出批示要求全市推广,并被评为全市组织系统优秀工作成果一等奖;加大
新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认真抓好协会党组织建设,奶牛协会被评为“全市
十佳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扎实搞好新型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县共建立非公有
制企业党组织238个,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规模较小企业全部建
立了党组织。
八、2008年 制定《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
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专项述职活动;
探索实行了副书记“履职季评”、组织委员“业务月考”和村党组织书记“工作
双季评”制度;组织开展了“实践创新在党委”、“实践创新在支部”活动,各
基层党(工)委先后确立实践创新课题54项;在潍坊市委组织的县(市、区)委
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考核中,临朐县综合成绩位列全市第三,顺利通
过省委考核组的验收复核,山东省委授予临朐县委“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荣
誉称号; 在对城关街道西坦、兴隆2个村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先后在城关街道的
28个村和东城街道的32个村推行了村改居工作,成立了临朐县第一家街道社区—
—城关街道南关社区; 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全县138家规模以上非
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进行了调整,先后撤
销或改建企业党委3个。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2001年 继续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带头调整种
植结构、带头创办龙头企业、带头搞好流通服务,争做调整结构、发展经济示范
户”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一争”活动;按照“入口要严,出口要畅,中间管理要
加强”的要求,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全县共发展党员761名,其中农村、
企业生产一线的535名,占70.3%,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566名,占74.4%,妇女党
员162名,占21.3%。
二、 2002年 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开展以“政治理论学习好、发展经济示范好、履
行义务带头好、 遵纪守法形象好” 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党员创评活动,建立
“党员活动日”制度,将每月的28日确定为全县“党员活动日”,并建立了包村
党员干部列席参加基层支部“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党内生活;实行
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健全并落实了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制、发展党员公
示制、发展对象预审预谈制等“六项制度”,建立健全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突出做好在农村、企业生产一线、青年、妇女和党的力量薄弱单位发展党员工作。
全年共发展党员862名, 其中农村、企业、教学一线的452名,占64%;35岁以下
的青年党员618名,占72%;妇女党员154名,占18%。
三、 2003年 探索建立政治理论、岗位技能、现代科技和学历培训“四位一体”
培训模式, 会同有关单位先后对全县 912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400多名村主任进
行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
抗击“非典”,全县广大党组织、党员干部共捐助款物近百万元,其中现金23.5
万元;深入开展农村“四好党员”创评活动,制定下发《关于在农村党员中继续
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争创‘四好党员’”活动的实施意见》,这一经验
做法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被省《基层组织建设简报》、《大众日报》等刊物
先后予以刊发;进一步健全落实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制、“两推一公示”、
发展对象预审预谈制等“六项制度”,突出了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企业空白
班组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三个重点。对近三四年来未发展党员村逐村建立起档案,
实行重点调度,销号管理。全县共发展党员871名,其中农村、企业生产一线491
名,占56.4%;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597名,占68.5%;妇女党员179名,占20.6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15名,占70.6%。
四、2004年 在农村党员中,认真组织开展 “五个好”党员创评和“争当‘十大
员’,发展做贡献”活动。在企业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员“十带头”活动;以落
实六项制度为重点,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发展党
员工作的新模式。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的肯定。省委组织部到临朐
进行了专题调研, 中组部《组工信息》 、《山东组工通讯》、《人民日报》、
《大众日报》等多家刊物进行了刊发;努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
884名,其中农村、企业生产一线481名,占54.4%;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611名,
占69.1%;妇女党员193名,占21.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34名,占71.7%。
五、2005年 认真抓好了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全县共投入经费5万
多元,购置党内信息数据库专用软件52套,高标准建成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信息数据库,基层党(工)委建库率达100%;按照“新任干部系统培训,连任干
部专业培训” 的要求,在县委党校对全县1058名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分7期
进行了培训;认真落实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对
象预审预谈制等“六项制度”,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全县共发展党员937名,
其中农村、企业生产一线753名,占80.4%;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558 名,占59.6
%;妇女党员163名,占17.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91名,占63.1%。
六、2006年 先后推荐2个经济强村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苏州经济强村培
训班,组织40名新农村建设带头村党组织书记赴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进行了异地
培训, 在县委党校培训了300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提高
了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生活补贴标准,对农村离任职干部进行了生活补贴;保证党
员发展质量, 全县共发展党员904名,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642名,占71%;妇女
党员192名, 占21.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44名,占71.2%;“两新”组织163
名,占18%。
七、2007年 认真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和活动证发放工作,对排查出的486名流动党
员全部发放了活动证,实现了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及时与青岛港务局、上海港
务局等12处党组织进行了对接,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农民工
党员李建军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省委书记姜异康作出批示,号召“广大
党员和农民工以他为榜样,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扎实做好党员和
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设,高标准完成了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和升级任务,市委组
织部在临朐召开全市党员和党组织信息数据库建设暨升级工作调度会议;认真贯
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党
员发展工作计划, 积极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共发展新党员934名,其中女党
员189名、35岁以下的589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71名,分别占总数的20.3%、
63.1%、71.8%;农村党员669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42名,分别占71.6%、15.2%;
生产工作一线党员859名,占91.7%。
八、 2008年 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抗震救灾,临朐先后有43名党员奔赴四
川灾区援建,有2.2万名党员自觉交纳“特殊党费”213.5万元;认真搞好党代表
大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成功召开党代表大会年会;党员发展工作
中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对发展农民工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实行计划单列。对
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名单向镇(街道)党(工)委进行了反馈,重点调度,销
号管理。全县共发展新党员1009名,其中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分别占71.3
%和72%,“两新”组织共发展党员169名。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一、2001年 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党员电教
实用技术培训“六个一” 活动的意见》,在全县建立2个(卧龙镇、九山镇)党
员电教实用技术示范镇、 356个示范村和1932个示范户。并依托县农业科技示范
园和李家庄科技示范园, 建立了两处党员电教科技培训基地。投入2万元,为卧
龙、 九山2处乡镇开辟党员电教专用频道, 实现了党员电教的闭路播放。 制作
《土洞子生产双孢菇》 、《大拱棚西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等科技片3部。围绕
纪念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拍摄制作了《杏坛播绿人》等专题片和专题新闻6部。
其中,科技片《土洞子生产双孢菇》作为全市唯一一部电教片参加了全省党员电
教片评比,获得总分第三名,被评为“优秀创作奖”,科技片《大拱棚西瓜多层
覆盖栽培技术》、专题片《杏坛播绿人》分别获全市电教片评比二、三等奖,专
题片《余热洒故土(李师谦)》被《山东党员电教》采用。
二、2002年 为117个村配备了影碟机,使电教设备得到及时更新。在全县17处乡
镇确立2个示范乡镇、 34个示范村、1924个示范户,实行重点管理,较好地发挥
了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共制作科技片1部,专题片3部,专题新闻11条,其中科技
片《土洞子生产双孢菇》和专题新闻片《有事请向我诉说》先后在省电视台播出,
《牛会长》 、 《大樱桃大棚栽培》被市电视台、市委组织部采用。制定下发了
《党员电教播放收看制度》 、《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等5项制度,对全县17
处乡镇电教播放点和34个示范村统一印制了“三簿一册”。
三、2003年 投资6万元,帮助127个经济困难村新上VCD设备,投资18万元为电教
中心购置了非线性编辑系统; 全年共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3部、新闻片32部,复
制下发VCD光盘2500多盘, 播放电教片11500多场次。确定了318名乡、村远程教
育管理人员, 并对144名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以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为依托,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年可培训4万人次的农村干部培训基地。
四、2004年 多方筹集资金606万元,认真抓好站点建设。先后在县远程教育中心、
18个乡镇(街道) 、564个村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点,使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达
到60%。先后拍摄制作了10部专题片。其中,《牛会长》、《余热洒故土》等4部
专题片在省远程教育频道播出,《党旗飘飘别样红》、《三元配套杂优猪生产技
术》在全市首届远程教育观摩评比中获三等奖。
五、2005年 共建立终端接收站点956个,乡镇(街道)、村建点率达到100%,顺
利通过了省、市组织的检查评估,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
远程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强化对乡村管理员的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
班20多期,培训学员1900多人次,在全市组织的乡村管理员技能比武中临朐获得
了二等奖。 全年共制作课件6部,其中《奶牛标准化小区养殖》、《一个老文化
站长的艺术人生》在全市课件观摩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
六、 2006年 全面完成了站点上网和杀毒软件安装,新建2个扩展型站点、1个省
级规范化站点,规划了泰山网临朐分站并及时上传信息,远程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探索建立远程教育工作全员责任新机制,部机关人人划区建点、履职
担责,趟出了一条远程教育管理维护的新路子,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高度评价。
制作的农村实用技术科技片《我想有个家—奶牛标准化小区养殖》代表市委组织
部参加全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课件评比, 获得二等奖,《山脊》等3部课件在市
里组织的评比中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七、 2007年 加强站点设备管理,落实维护资金56万元,与潍坊市卫通公司签订
了维护合同, 实现了故障排除动态化服务。探索实行了“站点+协会”模式,先
后在县奶牛协会、大棚西瓜协会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指导建成县级规范化站点
100个,建立了35处远程教育示范辅导基地,培养了100名远程教育示范户。《大
樱桃大棚栽培》等课件相继在省远程教育频道播出,《牛医秦贞福》在潍坊市第
四届远程教育课件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八、 2008年 有10个村被评为潍坊市远程教育规范化站点,城关街道粟山社区顺
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站点验收。 598名管理员取得了中级管理员证书,远程教育
正常收看率在全市名列前茅。远程教育片《奶牛社长》被评为“中国第五届电视
纪录片金牌奖”、“全国第十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一等奖”。《临朐旅游文化
系列片》 、 《俺们的西瓜协会》等15部课件,并全部在省远程教育频道播出,
《生态养猪技术》 等9部课件在省、市课件评比中分获一等奖。扎实搞好“一体
化”网站建设,信息上传转载量位居全市前列。

【包村帮扶工作】 一、2001年 对2000年下派包村工作进行了考察考核、总结表
彰,有11个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现代化农业示范工作先进单位”,有57个
单位被授予“支援乡镇山区开发先进单位” 。从县直部门、单位抽调了196名干
部组成98个工作组分派到南部山区乡镇开展包村工作,其中12个工作组继续进行
现代化农业示范。针对上半年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选调了99个工作组,进驻76
个人畜吃水困难村进行重点帮扶, 共投入无偿资金24万余元,送水550车,受到
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 2002年 组织召开了全县下派干部包村工作会议,对2001年度包村工作成绩
突出的58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继续选调86个工作组到南部8处乡镇开展包村
扶贫,选调12个工作组进行现代化农业示范。各工作组共投入无偿资金(含实物
折款) 达279万元,帮助驻地整修道路47公里,新打各类水井75眼,新建桥涵15
个,产业结构调整4836亩。
三、 2003年 积极协助挂职副县长搞好第十二批市直下派包村干部的日常管理。
28个市直包村工作组共完成投资(含实物折款) 362.8万元,帮助驻村新上项目
90多个。 对市直第十三批31个包村工作组,都在规定时间内,一步到位安排到4
处乡镇的31个行政村开展包村工作。县适时召开了全县下派干部包村工作会议。
会上,对2002年度工作成绩突出的11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工作先进单位和58个包村
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继续从县直有关部门(单位)选调192人组成92个工
作组到南部8处乡镇开展包村工作, 各工作组共投入无偿资金 (含实物折款)
178.3万元,整修道路22434米、建桥(涵)18座,架设输电线路3350米、电力增
容250千瓦,打井69眼、铺设输水管道27880米,新发展奶牛237头、大棚果897亩。
四、 2004年 根据县直各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包村工作组实行分类管理
考核。 92个县直包村工作组共投入无偿资金(含实物折款)290万元,整修道路
28000米、建桥(涵)43座,架设输电线路5800米、电力增容800千瓦,打井86眼、
铺设输水管道9600米,新发展奶牛3760头。
五、 2005年 市直包村工作,组织召开了县直下派包村工作会议,对2003~2004
年度工作成绩突出的52个包村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从县直88个部门(单位)
中选派了175名干部组成64个工作组,到九山等8处乡镇开展帮扶工作,并组织开
展了“集中联系月”活动。各工作组共投入资金(含实物折款)419.88万元,帮
助整修道路46762米,建桥涵28座,铺设输水管道21865米,有力地促进了驻村经
济的发展。
六、 2006年 认真研究了第十四批市直下派干部包村工作组分配方案,36个工作
组与临朐杨善、石家河、寺头、九山、大关等五个乡镇的36个村顺利对接。县直
下派包村工作,组织开展了“双联共建”活动,先后召开调度会议11次,现场察
看包村点52个,对60个包村先进单位行了表彰,推动了面上工作平衡开展。本批
县直各包村工作组共投入资金489万元, 其中, 无偿资金358.8万元、实物折款
130.2万元, 帮助硬化道路31000米、整修道路83700米、建桥涵43座、铺设输水
管道20700米,有力地促进了驻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产条件的改善。
七、2007年 从88个县直部门(单位)选派176名干部组成64个工作组,深入到各
镇(街道)结对包村,组织开展了“四新一好”帮扶活动。一年来,县直各包村
组共投入资金(含实物折款) 373万余元,援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4处,帮助新
修道路49.6公里, 铺设自来水管道26500余米,建蓄水池16个,为新农村建设注
入了新的活力。
八、 2008年 大力实施“培强扶弱”工程,组织市、县包村工作组,对26个规范
化建设重点村、 101个相对后进村进行重点帮扶,市、县各包村工作组共投入资
金(含实物折款) 624.6万元,调整充实后进村班子12个,帮助新建、改建活动
场所31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35个,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老干部工作】2001年以来,本着“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的原则,按照让“领
导放心、老干部满意”的目标,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工作机
制,认真为老干部办实事、搞服务,积极引导广大老干部参与招商引资、民营经
济、科技创新等工作,以各类协会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老干部工作
水平得到新提高。2008年,临朐县委、县政府被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 制定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
设工作的意见》,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突破部门、单位界限,对离退休
干部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制定《临朐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规范》和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费返还方案》,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硬件建设、组织建
设、 制度建设、 作用发挥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全县7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总支)全部达到有场所、有学习设施、有学习资料、有上墙制度、有学习园地
的“五有”标准。
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 每年春节前,由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130多名实
职正科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组织开展“常到老干部家中看看”主题
实践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走访看望老党员、老干部。2001年以来,共
走访3200余人次,办实事、解难题300多件次。
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 根据高龄养老的新特点, 积极改革离休干部体检制度,实
行“两增一选”。即:适当增加级别较低老同志的体检次数,增加体检项目,由
老同志自主选择体检医院,使体检质量不断提高,老同志比较满意。2001年以来,
年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查体。
老干部活动综合楼启用 圆满完成占地6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总
投资1200多万元的干休所、老干部活动中心改建工程。本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
配置的原则, 配套建设老年大学教室6个,大会议室兼书画展厅、微机室、健身
室、 台球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各1个,投资60多万元配置高档会议桌、20台微
机、2台投影仪等配套设施,为老干部提供一个舒心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以老干部书画研究会、 门球协会、钓鱼协会等老干部志趣
协会为载体,组织老干部开展送书画下乡、书画展、门球赛、钓鱼比赛等丰富多
彩的文体活动。协调县水利局,为钓鱼协会的老干部们办理钓鱼证,持证在县内
水库免费垂钓,受到老干部们的一致赞誉。承办第五届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团
体会员书画交流展,受到市直及各兄弟县市区老干部工作部门及书画协会的一致
好评。组织部分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员到城关街道李家庄社区举行党建笔会,现
场创作书画作品120余幅。2001年以来,共开展书画下乡活动8次,为群众送春联
9000幅、书画6000幅,组织书画展10次,门球赛22次,钓鱼比赛16次。
(撰稿:马承涛 刘胜山 审稿:李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