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0&rec=92&run=13

【概况】2008年,全市各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自然灾害等各种难以预
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六三三”的任务目标,大力推
进“四五六工程”,即全面实施“四个计划”、全力打造“五大平台”、全方位
创建“六型企业”,促进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注
册民营业户发展到21.2万处, 比上年增长10.7%;从业人员121.2万人,比上年增长
8.5%;注册资金9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上交税金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9.8%。

【“四个计划” 实施】2008年,潍坊市大力实施“四个计划”。(1)“自
主创新计划”。在技术创新上,主要是通过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改步伐,加
大科技投入,引导广大企业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到1850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47家,省以上研发中心450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管理创新上,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组
织形式,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民营企业已拥有27个中国名牌、8件中国驰名商标;
102个省名牌产品,97件省著名商标。(2)小企业培育计划。致力于引导创业方
向, 提高创业成功率,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全市有361家企业列入省万家小企业
培育计划, 省农行在寿光市选择100家中小企业进行试点,实行利率优惠,取得
良好效果。 (3)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对纳入市级400家、省级284家中小企业成
长计划的企业,在资金扶持、上市融资和信息化推进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为其
成大壮大积蓄了力量。 (4)产业集群提升计划。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协作
配套,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全市营业收入过5亿
元的特色产业镇达到27个,其中过10亿元的19个。

【“五大平台” 建设】2008年,全市“五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1)融
资协作成效显著。探索建立了一批市场化运作、封闭式管理、会员制借贷的互助
性担保公司。 全市担保公司已发展到52家, 担保贷款达到27.8亿元,同比增加
11.2亿元。积极开展银企合作,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
投入达到92.5亿元。 (2)信息化建设推进有力。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训
基地为依托, 对50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对抗训练”培
训, 促进了中小企业ERP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快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强潍
坊中小企业网站建设及各县市区分网站的维护工作,市、县两级中小企业网发布
信息12000条以上,会员企业自主建站达到2000个以上。(3)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取得新突破。为解决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创业难问题,各级本着“整合现有资源,
降低建设成本”的原则,狠抓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全市已建立市级中小
企业创业基地25处,全民创业行动有序展开。(4) 公共服务力度加大。各级以中
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和园区为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了一批集技术、标
准、检测于一体的,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市
已建立运行起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1家,其中省级4家、国家级2家。
(5) 法律援助逐步推广。市中小企业法律援助团在工作中突出“普法”和“维
权”两个方面,在全市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办培
训班5期,培训1600多人次;为企业代理诉讼86件,办理诉讼法律事务438件,避
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亿元。

【“六型企业”创建】全市各级把现代企业创建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指
导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总抓手, 在全市开展了以“学习创新型、品牌效益
型、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和谐进步型”企业为主要内容的
“六型企业”创建活动,以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为契机,以发现培育典型为手段,通
过制定方案,明确认定标准,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市营造出创建“六型企业”的浓
厚氛围,评选出第一批创建活动先进典型30家。

【企业家队伍建设】各级高度重视企业家联合会工作,不断研究新形势下企
业家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招数,企业家队伍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
成功地召开常务理事会、会长扩大会、全体理事会等一系列影响较大的会议,研
究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联合会平台作用的发挥。按规定评选出新一
批企业家,积极落实政治经济待遇。成功举办“民营企业理论与实务高层论坛”,
组织企业家到中央党校培训,探索开展了理事成员间的互供互销和内部采购活动,
有力推动了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