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0&rec=146&run=13

中共青州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成员名单市委书记王立胜
市委副书记孙忠礼董连胜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立胜
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刘希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健生孙希光
鞠振华
刘雁(女)
俎海涛
市政府市长孙忠礼
市政府副市长韩幸福崔照忠
任宪强(挂职)
陈俊强(挂职)
陈金平王辉
陈群光
董广凤(女)
市政协主席田立胜
市政协副主席孟庆刚南家友
李金凤(女)
牛建一孙景昌
李守纲
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
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
其色为青, 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1986年3月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1569
平方公里, 辖9个镇、3个街道,1054个行政村。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90.33万。
人口出生率8.45‰, 死亡率5.10‰,自然增长率3.35‰。有少数民族35个,2.6
万人。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5.9亿元,增长13.2%,其中,
工业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82.0亿元,增长18.0%。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1.0∶58.3∶30.7优化为9.7∶59.2∶31.1。人均生
产总值29166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199美元),增长13.6%。青州共发现矿产24
种,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矿石、石灰石、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
矿泉水、玄武岩、白云岩等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铁矿、铅
2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砖瓦用粘土、玄武岩和矿泉水4种,探明或查明的矿
产地38处。
农业经济。2008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增长10.3%,其中:粮食、
瓜菜、果品、畜牧、花卉产业比重达93%以上。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6.6万亩,比
上年减少0.9%;粮食总产量44.98万吨,增长4.6%。蔬菜面积35.8万亩,增长9.1
%,蔬菜总产量129.0万吨,增长9.0%;瓜类面积11.8万亩,增长4.9%,瓜菜种植
面积达48万亩,瓜类总产量44.5万吨,增长3.2%。水果总产量10.8万吨,增长7.5
%。 青州是花木之乡,素有“东方花都”、“仙客来之乡”之称,花卉产业是青
州的主要优势产业之一,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多万亩。年末生猪存栏22.8万
头,比上年增长12.6%;牛存栏2.1万头,增长16.3%;羊存栏6.3万只,与上年持
平;家禽存栏914万只,增长14.3%。生猪出栏35.4万头,增长15.2%;牛出栏2.9
万头,增长2.0%;羊出栏8.5万只,比上年略增;家禽出栏1999万只,增长19.4%。
肉类总产量7.1万吨, 增长27.6%;禽蛋产量3.3万吨,下降22.2%;奶类产量2.2
万吨,增长62.3%。农业机械总动力136.8万千瓦,增长9.9%。其中,农用排灌机
械31.7万千瓦,增长19.8%;农用汽车、农用运输车达40648辆,增长1.7%;农用
拖拉机10300台, 增长24.4%; 联合收获机1798台, 增长36.1%;农村用电量达
55083万千瓦小时,增长1.1%;化肥使用量14.7万吨,下降14.0%。
工业生产。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8家,实现增加值148.2亿元,
比上年增长17.2%; 总产值577.1亿元,增长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
上企业总产值比重为31.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
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铸铁件14.25万吨,增长37.3%; 机制纸11.1万吨,
增长27.6%; 水泥104.9万吨,增长56.6%;塑料制品7.56吨,增长205%;皮革服
装52.48万件, 增长50%;石油沥青85.9万吨,增长20.3%。2008年,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共耗能165.87万吨标准煤,初步测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扣除物价
因素)为1.29吨标准煤,比上年降低19.4%;万元GDP能耗为1.11吨标准煤,比上
年降低9%,万元GDP电耗为755.8万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2%。
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
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投资152亿元,增长25.4%。从产业结构看,投
资增长一改往年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转变为由一、三产业协调拉动,第一、三
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121.7%,占规模以上投
资比重为1.2%;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7.99亿元,增长7.8%,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
为51.3%; 第三产业发展尤为明显,完成投资72.3亿元,增长183.6%,占规模以
上投资比重为47.5%。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达42家,全年完成投资20.6亿元,
比上年增长39.2%; 商品房销售面积41.8万平方米, 增长41.2%,商品房销售额
130372万元,增长133.7%。全市三级以上建筑安装、装饰企业达52家,完成总产
值26.5亿元,增长14.1%。工程结算收入22.3亿元,增长22.5%。
运输邮电业。 2008年,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实现投资2.3亿元,
新建改造项目128个,通车里程248.5公里。客运网络化建设继续完善;出租车市
场更加规范;车辆超载超限治理成效明显。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84332万吨公里,
客运周转量71333万人公里。 2008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954.6万元,增长
7.0%。信函总数完成118.7万件,下降48.4%,包裹完成1.7万件,下降39.3%;特
快专递发展迅速,全年累计完成17.3万件,增长40.7%;报纸累计完成659.3万份,
杂志25.0万份。 邮政储蓄平均余额1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2008年,全市
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5.1亿元, 比上年增长5.1%。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55
万户,比上年增长17.0%,固定电话用户17.7万户,减少29.8%。计算机互联网用
户达51309户,增长29.3%。
社会消费品市场繁荣。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比上年
增长22.8%, 增幅均创近十年新高。 其中, 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76.7亿元, 增长22.0%,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9.0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
额8.2亿元,增长30.3%。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8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 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3.6亿元,增长21.2%,提
高7.8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市场份额达90.6%, 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 其中, 个体私营实现零售额
69.2亿元,增长22.5%,市场份额为77.4%。
对外开放。2008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088万美元,增长5.1%;完成外贸进
出口总额33756万美元,增长53.2%;出口29554万美元,增长61.9%,其中:自营
企业出口10683万美元,增长4.1%。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317家,本年新增59家。
外派劳务1206人次,增长18.6%;完成劳务合同额2600万美元,增长32.8%。被评
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列为全国首批四家中韩雇佣制劳务合作地方公共机构
之一。青州旅游资源丰富,古迹众多,开放的景点有20多处,其中年接待50万人
次的景点3处,国家AAAA级景区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
国家级工业示范点1处, 另外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和自然景点30余处。2008年,
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发挥资源优势,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推出“青州三佛”特色旅游品
牌,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景区档次升高,云门山风景区和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偶园、范公亭公园也通过AA级景区验收;
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明显增加, 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60万人, 实现门票收入
3600万元,旅游总收入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20.8%、50.8%。
财政金融保险。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78亿元,增长21.2%。收入结构渐
趋优化,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1.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支出14.4亿元, 增长19.3%。财政支出重点向社会、民生和科技等方面
倾斜, 其中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8.7%、
33.2%、75.1%、43.2%。全市本外币存款达204.02亿元,较年初增加41.80亿元,
增长25.8%。 其中储蓄存款164.16亿元,较年初增加35.60亿元,增长28.4%。各
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13.85亿元,较年初增加30.47亿元,增长36.6%。余额贷存比
达到55.8%,增量贷存比达到72.9%。实现保费收入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1.26亿元, 增长12.0%; 寿险保费收入4.59亿元,增长
31.8%。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支付各项赔款1.19亿元,增长12.0%。市场体系更
加完善,新增保险公司6家,总量达到24家。
城市基础建设。青都国际城、盛世东方、中央商务区、四星商务酒店、九州
名座、东夷文化生态园、禄禧新城等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体育中心、会展中
心续建工程、青州路拓宽建设、东环路改造提升、云门山路、将军山路、石坊路
等市政工程亮点纷呈。城市绿化水平全面提升,绿化总投资1.82亿元,新增绿地
面积123万平方米,栽植各种灌乔木260.6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590公顷,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 市政公用事业更加完善,城市供水水质合格率、管
网压力合格率、设备完好率、管网修漏及时率均达到100%;城市供热面积不断扩
大,新增供热面积88万平方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393万平方米,增长28.9%;
管道天然气快速发展, 新增天然气管道116公里,达200公里,有1.6万户单位和
居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增长23.1%, 石油液化气用户5.7万户;城市道路长度
425公里,当年新增42公里;新安路灯1913盏,总量达13913盏;城市公交线路运
营总里程263公里, 客运总量3100万人次,分别增长26.4%和40.9%;全年清运生
活垃圾12.9万吨。环保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两河三
区”为重点,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投资2000多万元对两个污水处理厂原工艺进行
了改造提升, 使外排水质由原来的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B,由于两个污水处理厂
的改造提升等减排重点工程建设, 可实现COD减排1200多吨。在二氧化硫减排方
面,积极督促两个电厂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关停华阳钢铁、明祖山水泥、昌宏水
泥,这些措施可实现二氧化硫减排1000吨以上。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
硫(SO2) 、二氧化氮(NO2) 日平均分别为0.054mg/nm3、0.048mg/nm3、0.035mg/
nm3,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二氧化硫(SO2)、烟尘和工
业粉尘年排放量分别为2699.4吨/年、471.31吨/年、9630.15吨/年、3243.23吨/
年、2947.45吨/年,均在控制指标之内。
社会事业。2008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1项,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在全省率先开展县(市)
级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弘润石化、山东起重机厂两家企业创建成为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实现了省级技术中心零的突破。有14个项目列入省和潍坊市级重点技术创
新项目计划,10个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7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4
件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完成专利申请441件,比上年增长44.6%;完成
专利授权数236件, 增长6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件。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
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
建设、素质教育“四大工程”为重点,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
19923人,职业学校在校生16917人,初中在校生35336人,小学在校生66566人,
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少
年小学、 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98.8%以上。本、专科录取
人数达5915人。2008年, 全市12个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文化站;开展新春文化
艺术节、民间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等20多项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 全年共送戏下乡130场次,图书下乡服务16次、送图书下乡2200余
册,送电影下乡9700余场次,举办各种大型展览13次,举办各种文化活动76场次,
下基层辅导140余次。 2008年共开设声乐、舞蹈、钢琴、二胡、古筝、吉他、美
术等辅导项目10余项, 培养各类文化、文艺人才700余人。2008年,卫生部门坚
持大众卫生理念,以医疗卫生制度试点为契机,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工作,
努力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卫生技术服务。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61所,床位
4234张,卫生技术人员4816人。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6所,床位3732张,卫
生技术人员459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12处镇、街道,参加农村合作医
疗人数达69.1万人,参合率达100%,报销比例和标准大幅度提高。2008年,积极
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民健身月
启动仪式暨健身表演、千人健身长跑活动,于奥运会开幕前组织开展了体育文化
周、“为奥运喝彩为中国加油”全民健身摄影展以及风筝放飞表演、足球联赛、
健身长跑、中小学乒乓球比赛、斯诺克台球比赛、职工登山比赛、职工篮球比赛
等16项全市大型群体活动。其它全民健身活动继续蓬勃开展。
城乡居民收入。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18元,比上年增长
16.5%;人均消费性支出8331元,增长15.0%;人均居住面积31.5平方米。农民人
均纯收入7023元,增长15.0%,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2元,
增长17.0%;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40.6平方米。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3182元,增长
17.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18172元,增长31.1%。
镇、街道概况
王府街道位于青州市城区中西部,面积143.5平方公里,辖22个社区居委会,
83个行政村,人口11.5万。2008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完成地
方财政收入3025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6.8亿元,人均纯收入7392元。街道先后获
得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 全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国家级体育工作
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双拥工作先进单
位、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潍坊市思想宣
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工业体系日趋完善。辖区内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涉及机械、服装、化工、
电子、 纺织、医药、石材等10多个行业,100多种产品。有青州市规模以上企业
34家, 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14家。 其中, 青州市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
“坦博尔”牌羽绒服率先实现青州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
商贸旅游蓬勃发展。人民商场、东方商贸城、王府游乐园等一批重点商贸企
业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青都国际酒店、兴隆大酒店、亿丰义
乌小商品城、君怡都书画古玩城等一批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新兴商贸旅游服务
企业,以及广县古城、玲珑山、井塘古村、王府游乐园、十里古街的旅游开发,
使王府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大商贸、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辖区内街巷道路全部实现“三化”。盛世华庭、西园
小区、南燕都等10多个高档次居住小区已投入使用。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新规
划建设的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已有4个投入使用, 新规划建设的西园、中所两
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城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
党工委书记刘岳
办事处主任王鸿光

益都街道位于青州市西北部,面积56.1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39个行政村,
人口8.2万,耕地面积4.02万亩。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26亿元,
比上年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4751.4万元,比上年增长72.9%,工业实现销售收
入88.6亿元, 利税8.12亿元,分别增长25%和26%;第三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8868.4元。
物流业发展迅速, 街道先后在309国道沿线兴建了钢铁物流园、康屯木材市
场、农机配件市场等新兴物流市场,沿驼山路兴建了汽车4S级销售一条街,投资
过亿元的国际工业原材料城正在建设中,成为全市重要的物流基地。工业力量雄
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4000多家,形成了机械制
造、 镀铝膜、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现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
产业比例逐步加大。现代农业发达,拥有全成食品、融源食品等省、市级农业龙
头企业,带动形成了无公害韭菜、高温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四大标准
化农业基地。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辖区内先后建设了北城花园小区、石坊路安置
区等高档房地产项目,益都新校、尧王湖片区开发等城建项目将全面展开。积极
整合社区资源,开展新型社区建设,探索出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路子,先后被授
予“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全国小城镇综合实力千强镇(街道)”等荣誉
称号。
党工委书记庄新江
办事处主任张明岗

云门山街道位于青州市东南部, 面积55.76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四个
居委会, 共计18383户,人口6.9万,其中,农业人口9104户,2.9万人,耕地面
积11512亩。 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地
方财政收入3914万元,比上年增长51.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4.8亿元,利税1.6
亿元,分别增长13%和13.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06元。
云门山街道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
设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街道、山东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山东省
公民道德示范点、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妇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辖区旅游资源丰富,名胜荟萃,摩崖石刻巨“寿”、驼山石窟造像群、元代
真教寺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广福寺、龙兴寺、十里古街等旅游景点文化底蕴厚
重。 工业经济雄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出口企业
27家, 其中,清真食品出口企业7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火车站为
核心的北部市场群,以南环路为轴心的餐饮娱乐大道。城市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
海岱苑社区占地0.96平方公里,是青州市第一个网格化新型城市社区,益王府花
园、九州花园等新型城市化社区正在建设;街道环境秀丽、管理完善、宜商宜居,
是青州市南部经济、商业、居住中心。
党工委书记韩其昌
办事处主任刘国银

弥河镇位于青州市南部,面积10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13856户,人口
5.2万,耕地面积4.7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亿元,比上年增
长23%; 地方财政收入795.5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9320
万元, 利税22860万元,分别增长16%和1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768万元;农民
人均收入6883元。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抓好工业强镇、
城镇建设提升、商贸旅游、新农村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机械制造、铸造、造纸、食品加工、化工等行业
门类齐全。以建设商贸、旅游、生态型小城镇为目标,加快镇区商贸步行街建设,
高标准规划建设好青州江北机械装备综合市场。加快推进圣水峪自然风景区深度
开发,充分利用山区林果业发达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在全
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干部问事、群众说事、民主议事、限期办事、定期评事”
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活动日”,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先后
荣获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潍坊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青州市“先进基
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丁爱辉
镇长赵凤鸣

王坟镇位于青州市西南部,面积229.6平方公里,辖103个行政村,1.4万户,
人口5.1万,耕地面积4.5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8亿元,比上
年增长37.4%; 地方财政收入5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24.65亿元,利税1.97亿元,分别增长82.3%和8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1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483元。
王坟镇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文明镇,
是“青州柿饼”、“青州大金星敞口山楂”主产地,是闻名全国的干鲜果品生产
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山楂制品第一镇”。镇党委、政府以建设生态名镇和旅
游强镇为目标,倾力打造中国北方“生态、休闲、探险、访古”旅游目的地,在
全镇开发清风寨、 逄山森林公园、珍珠湖、钓鱼台4个中心景区,子房洞、衡恭
王墓、黄巢洞、珍珠山4个次中心景区和八喜谷农家乐旅游片区。
党委书记黄晓明
镇长李晓红(女)

庙子镇位于青州市西部, 面积198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1.22万户,人
口4.08万, 耕地面积3.5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5亿元,比上
年增长36.1%,财政总收入完成23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40亿元, 利税3.5亿元,分别增长20%和1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55万元;农民
人均收入6120元。
镇铁矿石、石灰石、红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仰天山国
家级森林公园、泰和山风景区、唐赛儿寨、灵泽湖、泰和寺、朝阳洞、等景点30
多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州市的重点旅游景区。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成
区面积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余人。一主一次两中心、办公区、居住区、工
业区、商贸区规划科学、建造新颖、各具特色,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004年被
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国家级重点小城镇”。香椿、桑蚕、黄烟、旱
菜特色产业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庙子全羊、仰天山牌肴驴肉、
雪山牌山鸡蛋等特色品牌闻名省内外。
党委书记王同章
镇长焦玉国邵庄镇位于青州市西部山区, 面积164.8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
村,2.03万户,人口6.83万,耕地面积7.96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1751万元,比上年增长65.2%;工业
实现销售收入23.34亿元,利税20773万元,分别增长21%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
达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821元。
邵庄镇东接青州市区, 西与齐鲁石化毗邻,胶济铁路、309国道、济青高速
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峱山经济发展区自2006年11月在邵庄镇开工
建设,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立足机械加工、冶炼建材、精细化工、现代物流
四大产业,全力打造产业科学、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生态环保、效益优良的新
型工业园区。
邵庄镇境内石灰石、铁矿石资源丰富,有省内储量最大的褐铁矿。全镇农业
特色鲜明, 产业化发展水平高, 畜牧养殖初具规模,是有名的“柿子之乡”、
“冬雪蜜桃之乡”。镇域环境优美,有著名的黑山、雀山、尧王山、尧王湖等旅
游风景区。
党委书记王万信
镇长卜令冲

高柳镇位于青州市北部,济青、东红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上下路口,省道东
青路、 济寿路纵横贯穿镇区,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面积120平方公里,辖95个行
政村,2万户,人口7.1万,耕地面积11.6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现财政收入1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工业实现
销售收入29.8亿元,利税3.6亿元,分别增长21%和2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9亿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
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全镇形成以高温大棚蔬菜生产为主、畜禽养殖为辅
的高产高效农业格局,建立起青州市第一大无公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培育并注
册了茄子、 辣椒、西红柿等7个无公害蔬菜品牌和19个有机蔬菜品牌,高柳蔬菜
市场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电力电缆、
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塑料化工、钢结构等支柱产业,阳河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
资的重要载体。镇区内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电力、通讯、文教卫生、金融机构健
全,并且科学规划了以发展大物流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发展框架。先后被命名
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潍坊市中心镇”、“平安潍坊建设先进单
位”、“青州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黄芳(女)
镇长刘宏

何官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面积132.4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20230户,
人口8.086万,耕地面积12.4万多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2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3822万元,比上年增长5.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05.9亿元,利税2.5亿元,分别增长11.6%和13.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209元。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发展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印染、造纸、
麦芽加工、化肥生产、蔬菜保鲜深加工等七大支柱行业,其中潍坊弘润石化公司
经济实力位居潍坊市民营企业第6位,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石化明珠。
农业“三化”水平大幅提高,形成胡萝卜、大棚菜、韭菜和畜牧养殖四大支柱产
业,胡萝卜生产专业镇远近闻名,“蛋鸡之乡”叫响省内外。成立农业合作经济
组织24家,注册有“何官”牌国家级无公害鸡蛋、“口埠”牌国家级无公害辣椒
和“满园红”西红柿、辣椒、胡萝卜系列国家级绿色食品商标。村镇基础设施完
善,第三产业繁荣昌盛,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村镇”、
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国土资源执法模范乡镇”、“全民健身先
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刘文革
镇长孟凡华东夏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辖区面积147.2平方公里,辖109个行
政村, 2.2万户,人口8.6万,耕地面积10.95万亩。青州经济开发区坐落镇区,
合署办公。 2008年,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完成
财政总收入1.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06.5万元,分别增长32.6%和59.9%;;
工业经济共实现销售业务收入78.79亿元, 利税4.16亿元,增长55%和56.5%;第
三产业增加值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6元。
镇域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客运专线、309国道横
贯东西,东红高速公路、青垦路纵跨南北,羊临路、益羊铁路穿境而过,在镇区
北部选址建设的胶济高速铁路青州客运站已经建成。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市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转
型, 努力建设青州北部城市次中心。总投资3.6亿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
50幢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安置楼房主体工程已完成; 总投资5.5亿元,总建筑面积
33万平方米的“兴隆佳园” 住宅小区, 已开工建设; 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
3000万元、 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开发区中学正在招商中;积极配合青州北
路、青垦路、胶济铁路新客运站等全市重点建设工程,保证了重点工程按期竣工
交付使用,城市建设面貌明显改观。
青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镇党委书记王寿礼
青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镇长吕耐彬

谭坊镇位于青州市东部, 面积162平方公里,辖114个行政村,人口9.7万,
耕地面积15万亩。 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地方财政收入1177万元, 比上年增长30.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利税
4.1万元,分别增长20.9%和51.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48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8822元。
谭坊镇是农业大镇,瓜菜、林果、畜牧是三大主导产业。全镇优质瓜菜面积
13.5万亩,年产优质瓜菜40万吨,林果面积1.5万亩,优质果品年产量2万吨,肉
牛、生猪年存、出栏量12万头,肉食鸡、鸭年饲养量5000万只,是全国农产品加
工示范基地、山东省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限额以上企业47
家,有蔬菜加工、肉食品加工、化工、塑料、机械、彩印等数十个门类。第三产
业日益蓬勃,镇区有瓜菜、劳务、农资、生活必需品等专业市场,是山东省中心
小城镇和辖射周边地区瓜菜、劳务、农资及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中心、价格生成中
心,是潍坊市重点服务业镇。状元文化、香山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南山观
林、香山看海、弥河泛舟,农业生态旅游日渐升温。
党委书记汤振国
镇长曹建国

黄楼镇位于青州市城区东部,面积89.8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2.1万户,
人口8.3万,耕地面积8.8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比上年
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1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9.9
亿元,利税1.2亿元,分别增长22%和2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9亿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8031元。
黄楼镇素有“江北花卉第一镇”之美誉,是蜚声全国的“花木之乡”、“仙
客来之乡”和“山东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区”,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镇”、
“省级卫生镇”、“山东省最具竞争力旅游强镇”等多项荣誉称号。自2001年以
来,连续成功举办八届高档次花卉博览会交易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影响力越
来越大。特别是随着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成功申办、花卉发展区管委
会的成立以及东方花都生态城的建设,全镇花卉产业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
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委书记冯波
镇长刘全林
(沙良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