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0&rec=145&run=13

中共高密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成员名单市委书记吴建民
副书记范福生杜洪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建民
副主任崔红旗张星海
王家林张国廷
郑有奎薛维钧
毛进兰(女)
市政府市长范福生
副市长李葆东李兰祥
钟亮成
刘秀平(女)
徐振刚贾勤清
市政协主席齐世增
副主席秦中廷张兆年
李健孙日贵
于长波
李惠兰(女)
陈明栾涛
栗祥成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高密市总面积1526.63平方公里,辖7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1个疏港物流园区, 共96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4.94万人。2008年,全
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
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5
亿元,增长14.4%;三项产业比重为12.55:67.22:20.23。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149亿元, 比上年增长25.7%;实现财政总收入19.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
入11.7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和2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23.35亿元,比年
初增加18.67亿元。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9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5亿元。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6.04亿元, 比年初增加22.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
面积30.6平方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1万元,增长28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889元,增长636元;人均居住面积31.96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
19225人。
农村经济。 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年
粮食总产7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0.21%;棉花总产0.64万吨,增长8.25%;油料
总产8.43万吨, 增长-16.14%; 果品总产7.63万吨, 增长-28.32%; 蔬菜总产
77.48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15.31万吨;禽蛋总产3.31万吨;奶类总产0.96
万吨; 水产品总产0.44万吨。植树造林8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1%。农机总动
力137.81万千瓦,增长11.32%。新建大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 1处,受益村庄
33个,全市饮用卫生安全自来水的村达到892个。
工业发展。继2007年纺织服装业入选全省十大产业集群,成为“全省纺织服
装产业基地”,被评为“中国家纺名城”后,工业强市战略再创佳绩。全市2008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1亿元, 比上年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33家、比
上年增加50家,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6.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5.6亿元、
利税50.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1.6%;产品销售率达到99.4%。规模以
上高新技术产业达到8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28%,比上年增长5.59%。
商贸流通。全市城乡商贸基本形成多家大型超市相互竞争的大商业格局,市
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城乡贸易日趋繁荣。大力推进疏港物流、商品物流、散
货物流等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为新兴物流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汽车、住房、
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2008年共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74.33亿元, 比上年增长22.75%。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增
长37%, 其中出口8.2亿美元、增长38%。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市
外资金84亿元,其中境外资金0.24亿美元。
城乡建设。2008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2.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 %。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步伐加快,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8.3万平方米、 竣工
68.1万平方米。 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处,日处理污水13.5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
理率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文体中心及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便民广场等相
继竣工并投入使用, 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新修道路316.9公里,公路通
车里程达到2111.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22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内胶济铁路电气
化客运专线完工并投入运营,实现全线客货分线运行,行车速度大幅提高,高密
至青岛、济南、北京的运行时间分别缩至42分钟、2小时和5小时。昌安大道第二
公铁立交桥、潍胶公路公铁立交桥、市区西环公铁立交桥等加紧建设。全年完成
邮电业务总量4.1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9万户,小灵通2.63万户,移动电
话31.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2.2部/百人,手机拥有率37.2部/百人,互联网用
户4.73万户。
社会事业。2008年全市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生0.86万人;普通高中7所,
在校生1.7万人;普通初中35所,在校生2.8万人;小学138所,在校生5.8万人。
有各类科技人员45966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2%。全年共取得
市(地)级以上重要成果14项,其中获奖励10项。专利申请量424件,授权专利104
件。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大型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
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2个。有卫生机构2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4所,卫生防
疫机构1所, 妇幼保健机构1所。 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064张,卫生技术人员
3294人,其中执业医师1316人,注册护士997人。有体育场、馆各1座,全年参加
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45枚,其中金牌18枚。2008年,全市在应对挑战中开
拓进取,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稳步发展,获省委、省政府“省级创建文明城市
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评价中,重
返全国百强县行列,列第89位。

【农村基础设施“三通” 工程】2008年高密市改建和新建县乡道路744.5公
里, 提前一年完成省定“村村通”目标,其中硬化道路达97%。新建33个村的饮
水工程,全市饮用卫生安全自来水的村达到892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92.9%。
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1万元,入户率81.6%,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村村通。

【高新技术产业成工业强市新亮点】高密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2008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市规模
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28%,
提高5.59%。
镇、街道、开发区、
物流园区概况高密经济开发区位于高密市市区东部, 面积36.00平方公里,
辖38个社区居委会,18018 户,人口5.4万,耕地面积2.3万亩。2008年,全区完
成地方财政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利税
36亿元, 分别增长46%和39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200
元。
2008年,经济开发区以坚持向高新区转型、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开发区为目标,
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7个,引进资金21亿元;
增资扩产企业49家,投资15.8亿元。2008年完成齐鲁纺织城建设并投入使用。新
木材市场配套工程、金孚隆酒店及百货精品店、养老托老服务中心、开发区中学
等重点项目加紧规划建设。全年硬化、亮化道路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5万平方
米,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东小庄社区被省民政厅评为
先进社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31963 名居民参加了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6.8 %。在全区普遍开展了各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并于10月下旬在新
落成的体育场召开了全区首届全民运动会。
党工委书记毕兆利
管委会主任刘松青

朝阳街道位于高密市东部,面积94.94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14892户,
人口4.6万, 耕地面积10.9万亩。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4万元,
比上年增长9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2亿元,分别增长21.6%和20.8%;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3元。
街道毗邻市区,是高密新市区的重要板块,交通便利,潍胶公路、沂胶公路
横贯东西。境内劳保用品、机械制造、家俱木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橡胶制
鞋、黑陶工艺以及餐饮服务等优势彰显,特色鲜明。水岸东方、胶河花园、碧水
绿洲等生态风景住宅, 别具特色,健康宜居。拥有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胶河、
墨水河南北穿境而过,碧波荡漾,风光秀美。荣获第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称号。
党工委书记岳国彬
办事处主任张言良

密水街道位于高密市中、南部,面积126.29平方公里,辖86个村(居),人
口13.5万, 耕地面积11万亩。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比上
年增长46.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1.4亿元,利税4.7亿元,分别增长44.4%和70%;
农民人均纯收入6958元。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抓好以“两街三路”综合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建
设,拆出净地1200亩。投资2000多万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
新建占地260亩的豪迈东厂区, 实现了一年再建一个新豪迈的目标。新建和改建
了6个农村社区, 社区功能不断完善。筹资4000万元,新修农村道路91公里,全
街道实现“村村通”。投资80万元,改建了集生活、健身、娱乐于一体的高标准
敬老院; 投资3000万元建成张家埠老年公寓;投资400万元完成计生综合服务楼
主体工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对村居组织资源进行大胆整合,积极发挥能
人作用,探索跨村兼任党支部书记、村居“结对互助”等做法,加快城乡一体化
进程。2008年,街道被授予“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潍坊市文明单
位”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王庆波
办事处主任王启运

醴泉街道位于高密市中、西部,面积122.48平方公里,辖 69个行政村,3.4
万户,人口10.8 万,耕地面积79527亩。2008年,全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864
万元, 比上年增长31.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7.4亿元,利税9.7亿元,分别增
长32%和38%;农民人均纯收入6584元。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三区”战略,园区经济发展活力
凸显, 完成醴泉大街综合改造5万平方米。新引进项目42个,到位资金14亿元;
56家企业实现增资扩产, 增资额3.6亿元。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完成城隍苑、凤
凰景苑等6个片区6万平方米拆迁;启动康河花园二期、密峰嘉园等8个城建项目,
完成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顺利实施康河花园回迁,回迁居民329户。社区建设
日趋完善,高标准建成康庄、蔡站两大农村社区;新修道路40多公里,“村村通”
达到100%;敬老院改造、康庄中学教学楼、“园丁苑”教师公寓等12项社会公益
事业工程较好完成。
党工委书记王旭东
办事处主任王明进

柏城镇位于高密市东南部,面积149.14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2.2万户,
人口7.0万,耕地面积11.1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4亿元,比上
年增长28.9%; 地方财政收入4798万元,增长38.5%;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8.7亿
元,利税24.6亿元,分别增长31.3%和34.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8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7030元。
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人文底蕴丰厚,镇内白羊山、胶河和春秋
名相晏婴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工业基础雄厚,全镇有企业218家,其中规
模以上企业66家, 形成玻璃、纺织、机械制造和加工四大产业链。高效、特色农
业彰显, 拥有5万亩省级标准化土豆生产基地及花生、大姜、芋头三大“特产板
块”,建成生猪、鸡、狐等多个生态养殖小区,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大种
养格局。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最具投资潜力镇、省级文明镇、山东
省小城镇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2008年被省政府确立为21个省级中心镇之一。
党委书记邵春生
镇长陈香萍

夏庄镇位于高密市东北部,面积111.05平方公里,辖90个行政村,1.79万户,
人口6.34万, 耕地面积11.15万亩。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6526万元;工业实现
销售收入60.53亿元, 利税4.77亿元,分别增长35.9%和41.3%;农民人均纯收入
7303元。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境内3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形成以孚日家纺为主的纺织
产业集群,以光伏电项目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以凯加食品、清净食品为主的
农业加工企业集群,及菲达电器系列集群、晟绮物流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74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出口铸件、现代刀具、红
纸对联、棉机钢筘、石膏装潢、橡胶制品、纺纱织布、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
等十大民营产业基地,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200家。拥有“华夏第一红纸对联基
地”、“全省棉机钢筘第一生产基地”、“江北石膏装潢材料生产基地”等一批
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优化提升,引进发展凯加食品、清净食品、富连京食品、
惠德农产品等农业龙头企业64家。 夏庄镇为著名的瓜菜果品之乡,全镇8万亩无
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金夏庄”、“绿河崖”等农产品
品牌,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党委书记刘新国
镇长钟元国

姜庄镇位于高密市北部,面积173.65平方公里,辖102个行政村,18127户,
人口7.02万,耕地面积15.6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14万元,比
上年增长11.7%;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8.6亿元,利税57.6亿元,分别增长44%和
3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4元。
围绕“深化企业年、兴办大工业”,狠抓大项目引进落户和现有企业增资扩
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引进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11个,其中过亿元的
6个。 高标准规划建设姜庄工业园,投资2000多万元,拓宽硬化道路里程达22.5
公里。着力小城镇建设,新建姜庄中心社区服务大楼、占地88亩的“金达国际馨
园”和咸家社区利华商住楼、华振公寓楼。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全镇投资1200
万元,新修改建农村道路41公里。社区建设、和谐创建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
亦扎实有效开展。
党委书记王保功
镇长朱永利

大牟家镇位于高密市西北部, 面积172.14平方公里,辖89个行政村,1.3万
户, 人口5.1万,耕地面积15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10万元,
比上年增长97.3%;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57亿元,利税7363万元,分别增长33.4
%和23.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7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97元。
大牟家镇是高密传统农业强镇,拥有地多、树多、粮多三大资源优势。2008
年, 相继实施国家标准粮田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建设了3万亩的现代农业
示范区, 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镇速生杨存量700万株,标准化养殖小区12
个,冬暖式蔬菜大棚1200个。大牟家镇是全国最优质的花生生产基地,年均种植
面积达4万多亩。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形成纺织、橡胶、造纸、制鞋四大支
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
党委书记栾仁霞
镇长田立君

阚家镇位于高密市西部, 面积142.21平方公里, 辖93个村、 1个居委会,
20021户,人口7.5万,耕地面积13.4万亩。2008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
业务收入21.3亿元, 利税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4%和50%;完成地方财政
收入1994万元,增长40.8%;农民人均纯收入6682元。
企业发展健康快速。全镇企业发展到8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规模以
上企业共增资3.5亿元。 其中,山东伟丽纺织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引进日本
产高档喷气纺机设备6台套, 以尖端设备、高新技术扩张生产能力。山东望乡食
品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元扩建400吨面粉加工二期工程,日产面粉850吨。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制定了“一个中心(镇政府驻地)、三个基本点(原
双羊镇、初家镇、高戈庄乡)”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三点一线”镇区建设规划,
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全年共硬化镇区道路5.6公里,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
路灯220盏。 以市场建设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依托商住小区搞好市场基础设施
建设,将阚家、双羊、初家三大市场建成半封闭市场,方便群众购物,优化镇区
环境。
农村社区、 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投资3915.6万元,修建道路130.5公里,在
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积极实施安全饮用水、有线电视工程,通村率均达到
100%。 投资320万元,建设较高标准镇敬老院和文化大院。建成4个大社区和5个
小社区,改善了公共服务。
党委书记邱纯洁
镇长张建明

井沟镇位于高密市西部, 面积129.13平方公里,辖98个行政村,19563户,
人口6.6万,耕地面积12.97万亩。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1654万元,比上年增长
57.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12亿元,利税2.3亿元,分别增长 19.3%和18.6%;
农民人均纯收入6712元。
交通便利, 镇内柏油、水泥道路总里程达200余公里,实现硬化道路“村村
通”。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初步形成木制板加工、服装加工、橡胶化工、机械铸
造、纺织印染、工艺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纺织机械配件等九大产业。
农业资源丰厚, 拥有8万亩“吨粮田”,1万亩优质蚕桑基地,2万亩“潍河香”
牌系列果品生产基地, 9.8万亩林地,树木存活量达1260多万株。畜牧业发展势
头强劲, 建有利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德盛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2处,引进六
和集团投资1.1亿元的良种猪繁育项目和泰国正大集团投资1428万美元的种猪繁
育及仔猪育肥项目,逐步走上优质、高产、高效之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
有古城阴城、古稻城、韩信坝等古文化遗存或遗址,刘连仁纪念馆等旅游景点。
党委书记李希金
镇长刘思芳

柴沟镇位于高密市南部,面积211.32平方公里,辖124个行政村,2.73万户,
人口8.5万, 耕地面积20万亩。2008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63万元,比上
年增长46.7%;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04亿元、利税2.91亿元,分别增长30.7%和
46.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5.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2元。
柴沟镇是省级“中心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平(度) 日(照) 路、胶(州)
王(村)路、沂(山)胶(州)路、下(营)海(青)路穿越辖区,距潍坊和青岛机场仅70
公里。 工业基础较好,有企业1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水泥、木器、制
钉、 轮胎、纺织等为其骨干企业。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3.4亿元。农业产业优势
突出,黄烟、林业、养殖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其中,全镇种植黄烟1.5万亩,
实现收入4000万元。镇区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
“淮(潍)沙落雁”等自然景观、顷王冢等历史遗迹和清朝大学士、吏部尚书刘墉
纪念馆等人文景点;剪纸、微雕、柳编等民间艺术蓬勃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
活。
党委书记马训利
镇长管增璋

胶河疏港物流园区位于高密市东北部,面积58.2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
4418户, 人口1.6万,耕地面积6万亩。2008年,园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5.8万
元, 比上年增长2.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281.6万元,利税2614.5万元,分别
增长12%和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27元。
园区建有2万亩瓜菜基地,是著名的瓜菜果品之乡,生产山药、圆葱、辣椒、
西瓜、甜瓜、苹果、蜜桃等30多个品种,其中红辣椒获潍坊市农副产品金奖,为
园区主要农产品加工出口品种。
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08年有龙头企业8家,冷藏能力达3万吨,年
加工出口能力12万吨,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香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招
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先后有过5000万元项目3家、过亿元项目1家落户园区,
促进了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党工委书记徐振刚
管委会主任楚鸿俊
(栾诚赵修武供稿)
责任编辑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