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0&rec=100&run=13

【概况】 2008年,潍坊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60亿元,增长15.8%;其中,地
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占预算的101.2%,增长19.3%。财政总支出完成182.3亿元,
占预算的107.1%, 增长22.6%; 其中, 地方财政支出160.4亿元, 占预算的
103.1%,增长18.7%。当年收支结余91万元,累计净结余4497万元,连续22年实
现收支平衡。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亿元,占预算的100%,增长8.2%;
地方财政支出22.2亿元,占预算的101.8%,增长20.1%。

【公共支出】潍坊市面对抗震救灾等众多增支因素,严格控制支出,将工资
性以外的经费压减5%;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使发展成果
更多地惠及城乡居民。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业、环境保护等支
出,均显著高于全市支出增幅。在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中,不仅投入进一步加大,
而且更加注重建立公共保障的制度体系。按照“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
续” 的原则,着力打造了“五个体系”,基本确立了公共财政的框架。(1)义
务教育保障体系。在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2008年免费提供教科书,
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40%以上。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中
心城区中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农村中小学“一通二热三改”、城乡中小学校
舍维修改造和教学仪器配备“四项工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促进了教育事业
均衡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
标准联动机制, 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900元以上,中心城区城镇低保标准
由每人每月235元提高到260元; 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150元,分别
达到每人每年2200元和1200元, 集中供养率达到73%,建成11处重点敬老院。改
造完成8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5.4万人受益。
支持就业再就业,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大技能扶贫力度,帮助困难家庭脱贫
致富。 (3)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参合率
达到97.6%;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非就业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全市30万人受益。中心城区建成1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处服务站,实现“双
百双零”目标;支持乡镇中心卫生院改建和扩建,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优
质的医疗卫生服务。(4)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1.1亿元,
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扩大到4个县市区,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延长到全年。完
成180座小型病险水库改造; 支持林场建设,成片造林72.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19.6万亩; 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1万人、公路里程3894公里,扩大沼气用户3.2
万户;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5)基本公
共服务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搞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
取暖、 文化、社会治安、计生等公共服务。支持新增150辆绿色环保公交车,建
立完善公交事业发展补偿、补贴和激励机制。理顺城区供热体制,建立冬季供热
煤炭储备制度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加大供热企业补贴力度,确保
居民温暖过冬。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工程,
免费开放市博物馆。设立“人口关爱基金”和“鸢都人口奖”,认真落实计划生
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各项政策,促进计生事业发展。支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保障社会稳定和奥运安保工作,促进“平安潍坊”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潍坊市及时制定、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财政引领经济发展
的效果更加显著。 (1)超前制定发展扶持政策。成功组织“全市财源建设与财
政政策报告会”,指导县市区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财源建设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
进一步提高了市县两级运用财税政策统筹科学发展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
总部经济、支持服务业发展和重点产业投资、建设工业配套产业园区等优惠措施。
根据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判断和调查研究成果,及时主导或参与制定出台支持金融
业、中小企业、房地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应对金融危机、提振市场信
心、 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2)主动发挥财政资金引子作用。灵活运
用贴息、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企业节
能减排。投入7000多万元,补助重大节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支持治污减
排和重点污染源治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倾情倾力为企业搞好服务。
成立政策咨询服务中心,制定落实点对点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落
实中央取消工商“两费”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新会计制度贯彻实施,
市级对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免费培训。准确把握好税收、产业政策,增加企业利益
和地方收入。落实出口退税等税式支出61亿元。设立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与
深圳创投集团合作成立创新创业资本投资公司,首批确定24户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财政改革】全市财政系统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入把握事业发展规律和特
点,熟练运用市场机制手段,主导实施若干个成功的“潍坊模式”,得到上级的
肯定和推广。(1)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性质、市场机制、
购买服务” 的思路, 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实现了由
“养人养机构”直接提供服务向政府购买服务的转变,建立起了社区卫生服务发
展新模式。 (2)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模式。创新实施“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为主、与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既有效避免财政资金直接投资
建房带来的资源浪费,又提前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还促进了房地产
市场的健康发展, 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三方共赢。(3)事业投入模式。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变机制、改革体制、力促发展”的原则,改革事
业投入机制,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建立了水务、三维空间、水利
等投资公司。加快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完成棉花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市政府驻
外办事机构等单位改制工作, 激发了事业发展活力。(4)城市管理模式。对中
心城区绿化养护和道路保洁,全部公开招标确定管理企业,提高了城市管理绩效。

【公共资源运营】全市财政系统进一步丰富完善以“运营资源为基础、搭建
平台为载体、多渠道融资为保障”的城市建设机制,2008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开
工规模42亿元。 (1)与银行合作更加深入。注重财政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
置, 与17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业务合作;分别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签署了100亿
元和12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保障了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资金需要。(2)资
源运营效果更加显著。 做大做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总资产突破200亿元,
为下一步向融资控股和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发展奠定基础。坚持“开发一个片区、
搭建一个平台”的思路,组建“潍坊市三河投资经营公司”,搭建新的融资平台,
并投入运营。(3)丰富融资模式。运用“以土地对价抵付工程建设资金”方式,
实现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直接融资19.5亿元,开发招商引进投资60亿元。争
取世界银行低息贷款到位1.8亿元,支持白浪河综合治理等项目。

【财政管理】坚持管理创新,重视制度建设,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
平不断提高。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着眼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体制障
碍, 科学快速完成峡山区、滨海区财政体制调整及资产负债划转工作。(2)完
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
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基金和专项资金全部编制预算,实现“无缝隙”
预算管理。 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绩效突出, 市级完成采购预算27.2亿元,节支
8.8亿元, 节支率为21.1%;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额40.3亿元,审减额达5.3亿元。
(3) 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制定旅游、维护稳定、人才引进和培训等专项资金管
理办法,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健全内控机制,制定《财政
管理资金内部控制和监督办法》;加大专项资金及重大财经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
力度, 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加强地方金融和政府债务监管,全年回收政府债务
1.4亿元,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寇瑞国马松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