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rec=96&run=13

1997年, 全市各级团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以参与全市
“三个跨越”为主攻方向、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以增强服务功能为重点、
以机制建设为保证,组织团员青年从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基本需要入手,
全面实施“三大青年工程”,进一步“深化农村、完善城区、振兴企业、提高学
校、壮大团属实业、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市团的工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共青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农村团的工作跨上了新台阶。农村各级团组织
从建好产业团组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入手,提高农村团员青年的科技素质,推
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通过直接创建、挂靠依托、划归管理等形式, 全市已
在16大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团委150个、 产业团支部2230个,初步构筑起比较完整
的产业团组织体系。产业团组织瞄准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领办科技推广项目,
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团组织共领办科技推广项目1660个,其中团市委直接领
办的营养酸膜种植项目被团中央列为全国20处中青年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项目之
一,临朐果品、青州花卉、昌乐西瓜、寿光大棚蔬菜、昌邑特种动物养殖、安丘
姜蒜、高密“两菌”、寒亭洋香瓜等项目,也逐步辐射到全省甚至全国。通过产
业建团和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农村基层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产业团组织共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1440期,培训农村青年65万人次,培养国
家级青年星火带头人3名、省级8名、市县级3000名,其中青州万红花卉有限公司
团委书记李天庆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共青团潍坊市委被团中央
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十年成就奖”。在产业团组织的带动下,全市共
有100多万名农村团员青年参与了主导产业的生产, 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
发展的生力军。
以构建企业共青新机制为标志,企业团的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团市委按照
市委“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战略的要求,适时提出并大力实施了构建企业共青新
机制的工作思路,着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团的工作运行机制。
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五项内容、四种建团形式为主体的企业
共青新机制理论框架。五项内容,即团的组织设置网络化、团的工作方式多元化、
团的干部合理兼职化、团的工作职能效益化、团的工作运行规范化。四种形式,
即企业集团式、股份式、民建团管式和产业带动式。与此同时,还在海化、昌大、
新立克、 潍柴、冠邦、坊子眉村、诸城四达等9个企业进行了试点。靠理论和实
践的双向突破,一个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的企业共青工作新格局逐步
形成。
以构筑共青团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为契机,城区团的工作开创
了新的局面。潍坊团市委先后依托潍坊高专、潍柴、潍坊公交公司、潍坊一中和
育才学校,分别成立了潍坊市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青年文明号
活动、希望工程和“手拉手”活动协调指导中心,为共青团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抓住团中央把潍坊市列为全国青少年“讲文明、
树新风” 活动100个试点城市之一的机遇,着重开展了“一河、一街、一区”三
大工程,即治理白浪河市区段、美化东风街、建设青年文明社区,从而使共青团
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团干
部和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明显增强,涌现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谭振亮等
一大批先模人物。全市青年志愿者队伍发展到3700多支,志愿者总量突破4万人,
在扶贫帮困、社区服务、承担大型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学校团队工作出现了新气象。
抓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利时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3月5日
学雷锋、“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迎回归等重大节日为重点,
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四月份,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少年风筝邀请赛,
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20支代表队还在英才学府与潍坊市的20所小学举行了 “情系
风筝都”全国少年风筝爱好者“手拉手”结对仪式。10月,市少工委召开了第八
次少代会,为全市少先队工作跨世纪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
活动找到了新的生长点。暑假期间,万名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大力宣传、推广
农业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