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rec=368&run=13

【概况】1997年,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
好势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84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0.53亿元,
第二产业7.86亿元,第三产业1.45亿元,除第一产业保持相对稳定外,第二、三产
业分别增长14.3%和14.9%。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38亿元,
增长19.2%;实现利税3.58亿元,增长22.9%,其中利润1.65亿元,增长2.1%。全年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增长62.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9亿元,增长
14.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446万元,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9亿元,
增长12.7%。全年外贸进口总额473万美元,出口总额达2285万美元。全区年末总人
口为62821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1997年,该开
发区被国家列为首批“全国十大科技兴海示范区”,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
山东省重点扶持的八个企业集团之一。

【海洋化工蓬勃发展】开发区内地下卤水资源丰富,静贮量高达60亿立方米,含有
钠、镁、溴、碘、硼、锶、铀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化学元素,卤水浓度一般在
10-15°Be',发展海洋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初步形成
了门类齐全的多元化海洋化工产品系列。1997年生产纯碱80.3万吨,原盐236万吨,
溴素2.17万吨,年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7年,海化集团先后完成了年产2万吨硫酸钾,年产6万吨氯化钙,年产10万吨加
碘盐和年产2000万块墙体材料项目,年增利税5699万元,其中利润3388万元。同时
开工建设了年产1000吨十溴联苯醚项目,实施了年产20万吨重质纯碱改造项目,企
业后劲进一步增强。1997年集团核心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4亿元,实现利税3.24亿
元,其中利润1.3亿元。

【海洋捕捞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捕捞业以“稳定近海、发展远洋”为目标,
坚持经营体制改革、生产结构调整和渔船更新改造三管齐下,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1997年投资1000万元,改造了钢壳渔船,渔船功率达7350千瓦,年捕捞能力突破5
万吨,基本实现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移。海洋捕捞已成为开发区继原盐、纯
碱、溴素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本着“
综合开发、成片发展、成组配套”的总体原则,开发区加快了城区建设步伐。1997
年,全区投资2900多万元,高标准硬化了海港街、寿海路、朝阳路,总长8.5公里,
城区公路线路超过44公里,形成了“三纵三横一环”的交通格局。投资7000多万元,
新建了一处总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的喜源居民小区,改善了城区居民居住条件。
城区建成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7.8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六通一平”,
即通水、通电、通汽、通电话、通邮、通车、公路平整。基础设施逐步配套齐全,
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11万伏变电所。投资1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处,新建、
改建污水处理沟3600米。新铺设淡水管3800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区人民的吃水问
题。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全年新装机1230门,市话装机总数达到4600多门,装机客
户量达到6000门。

【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完成
第三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1%。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较快。到1997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724户、20家,从业
人员达4000余人,年营业额3300万元,对繁荣开发区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地
方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孙守国 王建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