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类 个体私营经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rec=223&run=13

经营与发展
【概况】1997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
营规模扩大, 经济实力增强。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1941户、12.8万人,私营
企业1797户、 2.7万人。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1.8万户、69.8万人,分别比上
年增长7.5%、 10.2%;私营企业8100户、13.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5.3%、
16%。 全市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 (金) 20.9亿元, 增长7.6%, 户均注册资金
6576.2元。 实现总产值64.8亿元,营业收入1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
13.2%。个体私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冠市、地名称的私营企业1013户,注册资
本7.3亿元。 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达211户,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46户,
分别比上年增长23.4%、76.9%。科技型私营企业700余家,与外商合作的49家,
组建私营企业集团26家, 其中冠省名称的4家。全市11户私营企业进入全省私营
企业百强行列。其中诸城荣昌实业公司生产的肝胆素、胆红素等20多种产品,远
销美国、意大利等6个国家,年出口创汇30多万美元。(2)品牌意识增强,产业结
构渐趋合理,组织形式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加强了质量管理,积极
运用商标和广告策略创名牌,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树立企业整体形象。1997年,个
体、私营企业注册商标178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省或地方颇有知名度的产品商标,
其中青州傅氏食品有限公司的“傅氏”商标获山东省著名商标提名奖。行业结构
日趋合理。个体工商户在行业分布上以第三产业为主,从事的个体工商户达24.9
万户。因种养业纳入了工商登记管理范围,从事第一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
达22947户, 比上年增长28.7%。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共5160户。从
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已达2820户,比上年增长32.3%。私
营有限责任公司增长迅速。到1997年底,全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总数发展到2290
户,比上年增长39.6%。(3) 区域化、集约化个体私营园区作为促进个体私营经
济大发展的有效途径得到快速发展。 全市各类个体私营园区发展到178个,共吸
纳个体工商户2.8万户、 私营企业1885户、从业人员12万人。个体私营园区打破
了区域界限,实现了技术、资源、劳力和资金等方面优势的互补和联合,扩展出
多种类型的专业村900多个、专业乡镇20多个。各类专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涉及一、
二、三产业,经营领域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铸造、商贸、石料开采和
交通运输等十多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其中生产制造业占60%以上,改变了过去
专业园区以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旧格局。技术含量较高的个体私营园区
近30个, 20多处个体私营园区与全国大中专院校、 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实施
“联姻工程” ,共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8大类、40多个品种,其中近20个项
目分获省、市优质产品奖、银质奖和科技进步奖,还有不少项目被列为“国家星
火计划”。全市1处小区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乡镇企业示范区”,1处被省政府
列为“山东省第一家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有近10处是省有关部门认可的私营
园区先进典型。全市个体私营园区注册资金总额18.4亿元,园区业户户均资金达
到6.1万元,区内业户完成产值88万元,实现利税近2亿元。(4) 个体私营企业以
灵活方式有效地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壮大了自身的发展规模。个体私营企业
依托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等优势,打破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兼并、租
赁、联合、参股、控股、购买等形式,将部分亏损或倒闭的国有集体企业部分或
整体兼并, 壮大了自身规模。1997年,全市有100多家个体或私营企业大户部分
购买了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40多家私营企业整体吞并了70多家国有集体小型企
业,其中跨地区承包外地企业的18家。昌邑市大有纺织有限公司、石埠织带有限
公司两家私营企业分别承包了淄博市一处纺织厂和平度市的一家亏损纺织企业,
解决了400多人的再就业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了亏损企业中具有纺织技术的下
岗职工的作用,使两家私营企业的技术力量显著增强,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五种组织形式】全市个体私营经济1997年出现五种组织形式:
(1) “摘帽”还原式。私营企业由原来争相寻求挂靠部门和单位,以摆脱各种超
额税费负担、避免政策性歧视、谋求基本生存的依附式,开始主动向脱离附属、
谋求独立发展转变,并在资产核算、经营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与原挂靠企事业
单位脱钩。全市已有200余家假集体、假国有企业还原为本来私营面目。(2)资产
重组式。受国家“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战略的影响,部分私营企业尝试了股份制
和股份合作制的资本重组方式, 合资入股经营的机制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1997年,全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到2209家,多分布于加工、制造、贩运、种
养等行业,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良好,使重组后的私营企业呈现出较强的竞
争力。(3) 兼并扩充式。个体私营业户以租赁、参股、控股、购买等形式,部分
或全部兼并困难、亏损、倒闭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盘活资产存量,调节生
产经营,利用嫁接原有的厂房、设备、技术,靠灵活的经营机制,扩大了规模,
赢得了效益。 1997年,全市10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大户竞相购买了国有集体企业
的产权,40多家私营企业整体兼并了70多家国有、集体小型企业,为壮大自身规
模,谋求自我发展,解除社会、政府之忧发挥了重要作用。(4) 横向联合式。即
打破区域、行业甚至所有制界限,以资产和技术为纽带,以追求经济效益、壮大
自身实力为目的,联合成新的竞争主体。昌邑、安丘、诸城、青州等县市的一些
纺织、养殖、加工制造等领域的私营企业已开始实施这一跨地区经济联合战略。
(5)纵向派生式。主要是私营企业大集团通过自身裂变,形成众多的“子公司”,
以大集团的名义,使用大集团的牌子,围绕大集团的经营战略,各自抢战市场,
扩大份额,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整个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全市资产过百
万元的私营企业发展到257家, 其中私营企业集团20家,11家被列入“山东省百
强私营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产生良好效应】1997年,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
能作用,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合理引导发展方向,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
特别是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园区方面,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科学引导等办
法,加大私营园区的规模膨胀和科技投入,不断引导其向高档次、大规模、高效
益发展,使之成为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安丘刘家尧玻璃钢小区、昌邑鲁东铸造城和潍城刘家园、青州民营工贸区均已形
成规模,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潍坊市工商局培育个体私营园区的做法得到了国家
工商局、省工商局的肯定。1997年,有34个省、市1000余人次到潍坊参观、学习,
《新华社山东内参》、《内部参考》、《经济日报》等均对潍坊市发展个体私营
园区的做法予以刊登,新华社记者还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
称:潍坊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带有一定的方向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