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类 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rec=161&run=13

综述

【工业概况】 1997年,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99家。按隶属
关系分,中央企业10家,省属企业14家,市属企业64家,县市区属企业447家,
乡镇企业1564家。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233家,集体企业1721家,其他企业
145家。按企业规模分,特大型企业1家,大型企业103家,中型企业250家,小型
企业1745家。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有职工59.5万人。其中,国有
企业职工19.4万人;集体企业职工28.9万人;其他企业职工11.2万人。
1997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235.8亿
元。其中,国有企业111.7亿元;集体企业76.8亿元。工业流动资金平均余额
291.6亿元。其中,国有企业110.6亿元;集体企业112亿元。全市完成工业总产
值546.3亿元。其中,轻工业完成298亿元;重工业完成248.3亿元。全市乡及乡
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9.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0.6%。其中,
国有企业完成48.1亿元,下降9.5%;集体企业完成81.8亿元,增长6.4%;其他企
业完成29.8亿元,增长4.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6.5亿元,增长
0.3%;重工业完成73.3亿元,增长0.9%。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完成销售
收入539亿元,增长5.3%;实现利税53亿元,下降1.9%;实现利润22.5亿元,下降
2.4%;亏损企业亏损额4.7亿元,增长80.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9.54,下降7.94
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1997年,全市工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抓住
抓好大的,放开放活小的”改革发展总体思路,抓住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有利时
机,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扩张总量,突出抓了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减员增效、
下岗分流,取得明显效果。(1)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到年底,列入试点计
划的企业,已有28户被兼并,3户破产,2户减员增效,拟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
2.8亿元。(2)资本运营有了良好开端。继海龙股票上市后,年内又有华光科技A
股,晨鸣纸业B股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两企业共募集资金8亿
元。巨力集团股票已获准在深圳上市,上网发行后,可募集资金3亿元。景芝酒
业的股权证已在山东省产权交易所上柜交易。山东潍坊拖拉机集团总公司和寿光
聚宝与中国华源集团实行承债剥离、增量控股的跨地区联合,取得明显效果。(3)
抓大放小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先后组建了裕华纺织、迈特钢管、富泰家用纺织品、
板桥酒业等7家县以上重点企业集团,对海化、华光、新立克、医药等企业集团
进行规范完善和膨胀壮大。全市有112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过千万
元,其中山东海化、巨力机械、东方烟草、晨鸣纸业等9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
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这112户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市乡
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的65.7%、72.2%和80.6%,成为全市的经济支柱企业。在放
小方面,企业利用股份制、拍卖、兼并、租赁、破产、转让、嫁接等多种形式推
进结构调整,一厂一策,全面搞活。特别是诸城、昌乐等县市区在深化完善股份
合作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年内,全市县属以上企业共破产10户,兼并联合44
户,涉及资产40.45亿元,职工37650人。(4)再就业工程全面启动。全市已有10
个服务中心或分中心挂牌运作,市区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万人次,全市再就
业率达到60%。

【企业技术创新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工业坚持把技术进步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
技术创新上,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大力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到
1997年底,全市已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0种,山东名牌产品14种;80%以上大中型
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了技术开发机构,有6户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以上企业
技术中心。有39个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被列入省级以上技术开发计划,并有一批
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技术开发项目和工业性试验项目。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恒信集
团10万吨铜版纸、水泥厂日产2000吨熟料回转窑、晨鸣集团10万吨涂布纸、潍柴
WD615改造等列入国家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19.4亿元,项目数量列全省首位,
总投资列全省第二位。全市15项国家二期“双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技
术改造步伐)工程和11项山东省重点项目,已有20项竣工投产。围绕新技术推广,
重点组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推广应用了变频调速装置对锅炉、风机和水泵
进行技术改造。全市已累计推广节能灯480多万只,节电1.9亿度。全年改造低效
锅炉105台,风机、水泵350台,年节煤20万吨,节电800万度。

【扭亏增盈效果明显】1997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企业扭亏增盈工作非常重
视,层层落实了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在扶持困难企业方面,积极组织财政、金
融、劳动等部门帮助解决生产资金、工资发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坚持深
入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促进了困难亏损企业的调整转化,矛盾和问题有所
缓解。坚持扭亏与增盈并举,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盈利大户,
实行重点调度,政策扶持,资金倾斜,促其增产增收。山东省政府责任状确定的
潍坊市8户扭亏有望企业,已全部实现扭亏为盈。年初排出的10户困难企业或特
困企业,多数已恢复生产,职工生活安定。

【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1997年,全市工业企业坚持从建立项目库、充分做好前
期工作入手,重点抓了与赫斯特、道依茨、美洁时等国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
加强与国外大商社、大财团驻华机构的联络工作,提高了利用外资档次和水平。
年内,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扩大了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加工贸易。
1997年有43家工业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获权企业累计达到127家。自营进
出口企业出口创汇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7%,占全市自营出口总值的61%。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矿产品比重分别
占到19%和34.2%。贸易方式和贸易渠道趋向多元化,自营企业、三资企业、外贸
公司三足鼎立,加工贸易成为外贸出口的增长点。到年底,全市已累计兴办三资
企业1515家。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1997年,全市工业企业坚持以财务管理为
中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远学邯钢、近学亚
星、抓管理、增效益”活动。制定落实降耗增效措施,实现管理效益2996万元。
亚星集团的“三统一分”(机构统一,人员统一,资金统一;核算分离)、“三个
转移”(计划管理的重点向财务预算转移,资金管理的重点向资金输入输出两头
转移,成本管理的重点向车间转移)和诸城四达公司的“倒逼成本管理法”等已
在全市普遍推开。围绕强化营销管理,企业主动加入FD营销网络,聘请专家对人
员进行了培训辅导;企业积极参与了潍坊秋季产品交易会,实现交易额2.1亿元。
(钮效正 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