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寿光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8&rec=26&run=13

【重要会议】 2001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3月22日,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在市影
剧院隆重召开。市委书记徐振溪作了《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新世纪现代化
建设的良好开局》的重要报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2000年工作,表彰
2000年度市级“百面红旗”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2001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任务措施,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五”
计划的良好开局,力争新世纪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200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
体思路是: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工业立市方针,加快农业富民步伐,
搞活第三产业,抓好城市建设,推进科教兴市,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
入、出口创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这四项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
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大提高、大突破。争取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13.9%;合同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双过亿”(美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加290元;各项社会事业有一个较大发展。
2002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2月27日, 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在市影剧院隆重
召开。市委书记徐振溪作了《奋发进取,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三大跨越”》的
重要报告。会议回顾总结了2001年工作,表彰奖励了2001年度市级“百面红旗”
获得者,研究部署了2002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措施,动员全市上下进
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三大跨越”。2002年全市经济
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按照突出“五个重点”、
落实“五靠措施”、实施“三大跨越”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集
中精力, 狠抓落实。主要发展目标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
1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争取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
资金达到2亿美元, 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
增加244元;各项社会事业有一个较大发展。
2003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2月16日至17日, 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市
委书记徐振溪作题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实施三大跨越》的报告,提出实施
“四区战略”和全力办好“十件大事”。“四区战略”是,全力构建新型规模化
工业园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三产集聚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
的城市功能区。 2 003年要办好的“十件大事”是,确保完成工业投入40亿元;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兴办各类农业园区,规划开发居住小区;力争招商引资到位
资金2.5亿美元,完成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全力办好第四届中国(寿光) 国际蔬
菜科技博览会;大力搞好标准化生产,新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亩、标准化饲
养小区1200处;继续实施寿北开发;搞好市场群体建设,健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实施“五路” (东环路、东外环路、北环路、西环路、渤海路) 延伸和“三路”
(银海路、羊临路、新海路)改造工程;深入开展“三城”创建活动;建设行政审
批中心和寿光世纪学校。市长刘中会安排部署了当前工作。会上,对圣城街道等
184个单位进行了表彰。晨鸣集团等10个单位作典型发言,开发区等7个乡镇 (街
道)作表态发言。
2004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2月10日,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在市影剧院召开。
市委书记徐振溪作了《统筹城乡跨越发展努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
市长刘中会、副书记朱乐凯分别主持会议。徐振溪的报告提出一个目标,即争创
全国50强, 建设世纪新寿光。全年GDP达到186亿元,增长20%;实现财政总收入
13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以上,分别增长20%;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0亿
元以上,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4808元,增加300元。为鼓励先进,推动全市
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圣城街道等8个乡镇(街道) “八
强乡镇”称号,授予寿光市工商局等10个单位“十佳部门”称号,授予侯镇鲁丽
居委会等100个村“百强村” 称号,授予山东晨鸣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
“五十强企业”称号,对于进入全市前100名企业中的后50名企业给予通报表扬。
授予台头镇等20个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授予文家街道等3
个单位“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对2003年全市12个标准化生产先进
乡镇(街道) 、10家先进农业龙头企业、8个寿北综合开发先进单位、16名寿北开
发先进个人、9个农业园区建设先进乡镇(街道)、8个农业园区建设先进市直单位、
8个畜牧业生产先进乡镇(街道)、20个畜牧业生产先进村、7个速生杨生产先进乡
镇(街道)予以表彰奖励。会上有7个部门、单位作了表态发言。
2005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3月3日,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徐
振溪作了《坚定信心务实大干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
会议确定2005年的工作整体思路是:力争大干1000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
进入全国县级综合实力40强,全省县域经济最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奋斗目标是:力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
财政总收入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招
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出口创汇2.2亿美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0元。会议播放了圣城街道等14
个单位的典型材料,侯镇等15个单位的表态发言。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2001年以来,结合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为目标,
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先
后研究制定了市委《关于2000~2003年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寿光
市2004~2008年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领导班子建设
的长效机制。以乡镇区划调整、市乡机构改革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
认真贯彻“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原则,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
门、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
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03年,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区,代表全省接受了中组部检查
组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的检查,得到了中组部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2003年破格选拔了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年龄在28
岁以下、 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中共正式党员、有培养发展前途的优秀年轻干
部,充实到乡镇(街道)担任了党(工)委副书记,使乡镇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
化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加强了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的《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试行办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制定了《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建立了《干部工作监督巡视
员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
《科级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组织培训、挂职、轮岗等方式进行重点培
养锻炼,保证了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寇振彦 李凤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的意见》和《干部选拔任用工
作流程》,实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试用制和事业单位提
拔任职干部聘任制。研究制定了《关于市委常委会任免(推荐)干部票决制暂行办
法》和《关于任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实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
的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干部任免票决制,省委和潍坊市委给予高度评
价。推行了竞争上岗,按照《寿光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规定,
在有条件的党政群机关普遍推行了中层职位竞争上岗办法。加大了公开选拔力度,
2004年面向全市教育系统, 为新成立的世纪学校公开考选了2名副校长。2005年
面向社会公开考选了9名30岁以下、 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非中共党员副科
级领导干部。另外,还先后两次为部分重要党政群机关公开考选高素质工作人员
47名。

(寇振彦 李凤祥 李炳泉)

【干部培训工作】2001年以来,全市干部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
重点,开拓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加强规范管理,制定了《寿
光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指令性调员、班级组织、请销假、违纪追
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培训项目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加强
基地建设,出台了《寿光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质量评估办法》,将基础设施建设、
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培训质量等12个方面,逐项量化赋分,逐个进
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本着强化职能、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注重实效
的原则,将原来市直10处培训基地,整合为市委党校、公务员培训中心、农业技
术培训中心、 政法干警培训中心等6大培训中心,由市委重点管理。加强学风建
设,改过去指导性计划调员为指令性调员,调训干部具体到人,无特殊情况不准
换人顶替;每期干部培训班都成立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小组,建立班委会,并制
定《临时党支部工作意见》和《班委会工作职责》、《学员守则》、《考勤管理
规定》等制度,严格管理;采取教师讲课比武、学员评议教师、公开考选教师等
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教师提高授课质量;采用专题辅导、问题研讨、集中交流、
经验介绍、座谈讨论、电化教学、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效果,干部教
育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6 5期,参训干
部达46万人次, 完成规定时间培训人数26040人,占五年规定培训任务的112%,
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寿光市实现干部培训“菜单化”》
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寿光市采用“问题研讨法”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在《山东省干部教育简讯》刊发,《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新探索》、《县市区干
部教育培训的难点与对策》在《领导科学报》刊发,《探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规
范化管理机制》被潍坊市委组织部评为2005年度潍坊市组织系统优秀工作成果。

(卢法贵 郑长青)

【人才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全国、全省人
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管理、
服务机制,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
导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制订规划,安排部署工作,搞好协调调
度。 2004年8月市委组织部增设了人才工作科,形成了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
成员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
设,制定了《寿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2001年以来共选拔专业
技术拔尖人才两批58人进行重点管理。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行
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认证制度, 已有393人取得了国家行政学院颁发的任
职资格证书。除定期组织企业厂长经理外出培训、休假疗养外,每年从市财政拿
出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贡献较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了农村实用人
才队伍建设,制定了《寿光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2004
年在全省率先评选表彰了18名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由市委重点管理,每人每
年享受政府津贴1200元。推行了分级负责、分层管理模式,构筑了农村实用人才
梯次管理机制,被评为潍坊市组织系统优秀工作成果。强化了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完善了《寿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五年来先后引进各类人才1500多名,其
中高层次人才200多名,包括博士6名,硕士85名。加强了人才载体建设,在晨鸣
集团、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金玉米公司建立了三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蔬菜高
科技示范园建立了国家级引智示范园,在孙家集街道建立了省级引进国外蔬菜新
技术、新成果示范园,在洛城街道建立了海外留学人员蔬菜科研开发基地,设立
了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其中省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卢法贵 李炳泉 韩高奎)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01~2005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
持抓落实、打基础、求创新,不断加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为全市经济和社
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03年,被确定为省委农村党建工作联系县。
2004年,被授予潍坊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山东省“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先进市”。截止到2005年12月,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2123个。党(工)委71个,
其中:党工委6个(包括机关党工委1个、街道党工委5个);基层党委65个(包括镇
党委1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52个、社区党委2个)。党总支71个,其中:镇、
街道党总支27个,包括行政村党总支11个 (分别是:圣城街道西关社区、北关社
区、九巷社区、南魏社区、崔家村;文家街道南马店村、庞家村;台头镇牛头镇
村、北洋头村;化龙裴岭村;田柳镇崔家村),市直党总支44个。党支部1981个,
其中:镇、街道党支部1363个,市直党支部618个。全市共有党员53829名,其中
镇、街道39811名,市直14018名。

【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潍坊市委的统一
部署,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先后在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包括站所) 以
及村级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共涉及98个
市直部门和单位,21个乡镇(街道),405个乡镇(街道)直属站所,975个行政村,
参学人员达27049人。 市成立了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
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个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和督促调度。市委先后抽调
144名干部, 由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挂帅,组织了48个督导组。各基层单位也都成
立了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形成了上下贯
通、协调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并普遍落实了领导干部包靠责任制,市、乡两级
先后建立了536个联系点, 平均驻村蹲点都在15天以上。活动中,组织科技宣讲
团、理论辅导团、先模报告团“三团”下乡巡讲100多场次,受教育的党员干部3
万多人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50多期,培训26000多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和问题2800多个;通过纠正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减少农民不合理负担78万元;
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50多条,帮助新上工副业项目1280多个。另外,2001年5月
至11月,在10家国有、集体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
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中央和省委、 潍坊市委的统一部署,从
2005年1月开始, 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教育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胡锦涛同志把寿光市作为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2005年4月7日至8日,
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市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干部作风建设”的“四点希望”。全市广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
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关键是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建成群众满
意工程,得到了中央、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中组部、山东省
委和潍坊市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7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对寿光市先进性教育活
动作出重要批示,对寿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寿光市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充
分肯定。中组部原副部长李景田同志,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办
公室主任、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同志亲临寿光市调研指导,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
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具体要求。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
群同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伟同志以及潍坊市委领导先后多次到寿光市检查
指导,明确要求寿光“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办成教育活动的示范点”。中央
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先后9次, 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先后17次刊发寿光
的做法。

【“三级联创”活动】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水平,2003年以来,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
“五个好”乡镇(街道)党(工)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和基层满意的市直部
门、群众满意的镇街道站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活动中,市委积极完善“三级联创”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创新“目标联定、责
任联结、工作联动、发展联手”工作机制,坚持“用责任制管责任人,让责任人
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市委与16个镇街道党(工)委和87个市直部门、
单位,镇(街道)党(工)委与975个农村党支部,市直部门与257个基层单位,党支
部与普通党员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开展了以整顿后进村班子为重点的“聚三力、
赢民心” 活动,先后分4批从市镇机关下派307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对后进和相
对后进村班子进行了标本兼治, 健全党支部、村委会及其他村级组织376个,整
顿转化相对后进村班子85个。采取“党群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
门帮穷村、涉农部门帮专业村”的办法,组织市直部门与不同类型的村结成对子。
2004年以来,共捐助物资折款680多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2908期,引进推广300
多项农业新技术、240多个新品种。目前,全市达到“五个好”标准的镇 (街道)
和村(居)分别占87.5%和72.4%,部门和基层站所先进面达到了8 5%以上。中组部
《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简报》、省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简报》、山东《支部生
活》等媒体和刊物多次刊发寿光市经验做法。在潍坊市委“三级联创”活动考核
验收中,寿光市总分列第一名。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随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产业
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大批党员和优秀人才聚集产业链条,行政村党组织在设置方
式、活动方式和作用发挥上难以适应形势需要,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
此,市委提出了“产业建支部、共奔小康路”的工作思路,按照农业产业化特点
和农村党建工作规律,积极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实行支部归类组建,
党员分类管理。推广形成了优势产业、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
范基地、专业市场、园区、驻外单位和外来务工等九类产业党组织设置模式,实
现了党组织设置由单一、封闭状态向多元、开放状态转变,全市产业党组织应建
组建率达到92.7%, “产业建支部”的做法,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省委
专门在寿光市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伟同志在讲话中对寿
光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 、中组部《组工信息》、
《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简报》、《大众日报》头版等进行了刊发和报道。
【农村基层班子建设】2001年底到2002年初,全市村级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换
届后,村“两委”成员总数为3786人,比换届前减少1590人。村党支部成员总数
为3312人,村平均职数3.4职;平均年龄41.9岁,比换届前降低2.8岁;高中以上
文化程度的1 593人,占48.1%,比换届前增长8.1%;初中文化程度的1672人,占
50.5%。村委会成员总数为3510人,平均职数3.6职;平均年龄42.5岁,比换届前
降低2.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390人,占40.5%,比换届前增长5.4%;初中文
化程度的1962人, 占55.9%。共推选出党员议事会成员10879人,村民代表19592
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3764人。
2005年10月至11月,村“两委”任期届满后进行了换届选举。针对税费改革
后出现的村干部工作量相对减少和村干部待遇不断提高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干
部职数进行压减。 换届后, 全市村“两委”成员总数为3012人,村均干部职数
3.4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3.2%。村党支部成员总数为2424人,
平均职数2.7职,平均年龄43.7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78人,占52.7%。
村委会成员总数为26 05人,平均职数2.9职,平均年龄44岁,高中、中专以上文
化程度的1413人, 占54.2%。共推选出党员议事会成员10023人,村民代表21509
人,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3241人。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拔了700多名“开拓
型” 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210人担任了村党组织书记。为提高农村党
员干部素质,不断创新机制和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农村干部培
训,对市镇村培训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了菜单化、基地化、外向化、立体化
“四化”培训模式,通过现场观摩、专题讲座、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党
员干部。2003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培训班63期,培训镇村干部1800多人次,组
织300多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开展了“解放思想万里行” 、“放眼江浙看发展”等
活动,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能力。
为切实解决村级组织存在的经费运转难题,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增强村级集
体经济实力。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形式发展,制定出台了5大类、21项优惠政策,
采取了依托产业兴村、兴办民营企业、实施综合开发、搞好服务增收、盘活存量
资产等五种发展模式,全市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2.7%。2003
年11月,潍坊市委专门在寿光市召开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现场会,现场推广寿
光市经验;创新模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做法,被评为2003年度潍坊市委组
织部创新成果第一名。为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保障问题,2001年出台了《关于
农村干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暂行办法》,为全市2847名农村干部交纳养老
保险, 解决后顾之忧。从2003年开始,由市财政统一为1.1万名乡镇干部和农村
中小学教师发放工资,提供各类保障待遇。2004年,出台了《关于农村主要干部
工资市乡村三级统筹的暂行办法(试行) 》,市财政每年拿出450万元,镇(街道)
财政予以配套,对全市1840名农村主要村干部工资实行三级统筹发放。
(董强 孙荣新 张成俊)

【“两新”组织党的建设】2001年以来,市委制定了《寿光市新型经济社会组织
党建工作规范》、《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选派管理暂行办法》,对党组
织职责任务、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重大问题
决策等进行了规范,采取“一人一企或一人多企”的办法,向全市“两新”组织
派驻了党建指导员。坚持选、育、管并举,下大力抓了“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
共选树县级党建示范点20个, 乡级示范点98个,有3家企业被评为潍坊市民营企
业党建示范点。依托“寿光党建网站”,成立了“寿光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论坛”,
吸收全市208家非公有制企业参加, 打造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交流的平台。开展
了“政治核心工程”、“党员先锋岗”、“党员十带头”、“党员联系职工”和
“万名党员知识和技术比武”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
活动, 通过定期调度、 广泛宣传、典型推动等形式,促进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5年,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新建党组织9 2个,工会组织353个,全部实
现了有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设备、党旗和党建学习读物,形成了党工联动、整
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寿光市“党工共建”活动的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并
在全省予以推广。

(董强 孙荣新 王泓杰)

【社区党的建设】全市共设街道党工委5个,社区党委3个,社区党支部(总支)54
个。近年来,市委把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
规划,落实有效措施,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
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奋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党组织
建设规范完善。按照党章规定和“一居一支部”的要求,根据党员人数、社区规
模和工作需要,采取从本社区内选举,从机关下派,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从下
岗职工、复退军人中选聘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为全市57个社区党组织全
部配齐了领导班子。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建立了社区党员基本情况简明
台帐,将每名党员情况输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制订完善了“三会一课”、
流动党员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做到“上班时间单
位管,下班时间社区管”。对流动党员,成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保证党组织做
到“三知”,即知去向、知思想、知现状。社区管理服务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
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大力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基本形成
了社区卫生、治安、文化、环境、生活等“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社区党建工
作协调机制健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成
立了由镇街道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协调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

(董强 孙荣新 李秀生)

【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及党员公开承诺】2003年以来,根据农村工作实际,设
置了“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务村务监督员、村情民意报告员、科技致富示范员、
扶贫帮困服务员、市场行情信息员、环境卫生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计划生
育联络员、文明新风引导员”10个岗位,组织党员公开选岗定岗,由村党组织颁
发《上岗证》 ,签订《承诺书》,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全市共有2万多名农村无
职党员履职上岗。2005年,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了以“履行职责争一
流、服务群众办实事、严格自律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公开承诺制,党组织和党
员分别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把党组织、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公开化、具体化、
制度化。承诺主要采取科学提诺、组织审诺、签名定诺、公开示诺、跟踪问诺和
民主评诺六步进行。 全市共有2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4万多名党员作出了公开承
诺。其中,党组织承诺事项3430条,党员承诺事项6.5万多条。中央组织部部刊、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
《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刊物对党员和党组织公开承诺进行了重点报道。

【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2004年以来,采取以严格程序、严格监督和质量评估
为主要内容的“两严一评”措施,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质量。一是严格
程序。制定了《党的基层组织民主生活会流程图》,分会前准备、会议召开和会
后整改三个步骤,设计了确定主题、组织学习、征求意见、自我剖析、谈心交流、
集中发言、 民主评议和落实整改等8项流程。对每个步骤和流程的具体内容、时
间要求、责任人及保证措施都进行了细化。二是严格监督。制定了《关于党员代
表列席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意见》,对党员代表的标准条件、推选范围、
具体职责及与会人数作了具体规定。建立了民主生活会情况公示通报制度,由党
组织根据民主评议、征求意见、剖析查摆和开展批评情况,将每个成员表现汇总,
与整改措施一起予以公示。三是实行质量评估。统一设计印制了《党的基层组织
民主生活会质量评估表》,制定了评分细则和评分标准。按照得分评定为好、较
好、 一般和较差四个等次。对不按规定程序召开或出席率达不到80%的,不能评
为较好以上等次。实行“两严一评”措施以来,全市各基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质量明显提高, 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的班子达100%,其中,90%以上的班子民主
生活会被评定为质量好或较好等次。这一做法,被山东省委组织部予以充分肯定,
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董强 孙荣新 张成俊)

【发展党员工作】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
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
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党员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出台了《关于加强入党积
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全面推行“四推一选一公示”办法和回避制度,
采取“三级包干培养责任制”,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2005年,全
市各级党组织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300多人次。同时,注重突出发展重点,重点
在生产、 工作一线发展党员,特别是把党员老化村、5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妇
女党员空白村、企业党员空白车间(班组)作为发展党员重点,下大力改善党员队
伍结构。 2005年,全市共发展党员1150名,其中女党员343名,占发展党员数的
29.8%;35岁以下的807名,占发展党员数的70.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878名,
占发展党员数的76.3%; 农村363名,占发展党员数的31.6%,非公有制经济组
织233名,占发展党员数的20.3%;外出务工人员43名,占发展党员数的3.7%。
2001~2005年, 全市共发展党员5474名,其中女党员1429名,占26.1%;截
止到2005年12月,全市党员总数达到53829名,其中女党员占11.4%。党员的年龄:
35岁以下的占18.1%; 36~45岁的占24.2%;46~54岁的占24.2%;55~59岁的占
11.3%; 60岁以上的占22.2%。党员的学历: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占19.7%;中
专、 高中占27.3%;初中及以下占53%。党员的职业:职工占33.1%;农牧渔民占
53.1%;学生占0.027%;离退休干部职工占11.5%;从事其他职业的占2.3%。

(董强 孙荣新 李晓东)

【党员电化教育情况】2001年以来,全市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主要是抓了制片
和培训工作。先后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电教设备进行了更新,购置了“创意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数字编辑机、高性能监视器等。2001、2002两年共拍摄制作电
教片22部,均在《山东党员电教》及山东省电视台、潍坊电视台播出。其中2001
年拍摄制作的《寿光I型大拱棚建造及棚内蔬菜栽培技术》 一片,被中央组织部
和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百部优秀科技片,《微型西瓜深冬上市栽培技术》一片,在
潍坊市组织的技术片评比中获一等奖。 为配合寿光市3年内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
的目标,及时拍摄制作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片,并复制光盘1000
多张下发到各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
2001年3月和2002年4月,在山东省党员电教寿光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四期全
省农村党员蔬菜技术培训班, 为全省各地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44人。为了加强
全市的党员电教基地化建设,2001年,寿光市对评选出的3个党员电教示范基地、
3个党员电教示范乡镇、 63个党员电教示范村和2925年党员电教示范户进行了挂
牌,第十期的《党员电化教育》杂志对寿光市利用党员电教培训基地搞好实用技
术培训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2年,全市先后筹资85万元,购买了部分电教设备,下发到各电教示范乡
镇及示范村,专门用于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
2002年6月1日,寿光市自主设计、开发的“寿光党建网站”正式开通。
2002年6月, 寿光市在45家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了企业党员知识和技术比武活
动, 全市近2万名党员参加了这项活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及潍坊市委组织部
的领导 观看了决赛现场,企业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远程教育工作情况】 2003年7月28日,中共潍坊市委以潍发[2003]22号文印
发《潍坊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三步走计划,其中
第一步从2003年6月到2004年5月, 在寿光、安丘2个市进行全面试点。并专门要
求寿光、安丘两市,作为省和潍坊市的先期试点单位,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面上提供借鉴。
2003年11月,成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寿编发[2003]
44号),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与党员电教中心合署办公。
2004年6月20日, 寿光市召开远程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印发了《寿光市农村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市委书记徐振溪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会
议同时确定远程教育站点建设资金采取市、 镇、村按3:3:4的比例解决。站点
建设初期,寿光市便提出了“组织收看率高、设备利用率高、知识应用率高,播
放场所规范、设备存放规范、管理制度规范”的“三高三规范”目标,得到了省
和潍坊市的肯定和推广。站点建设过程中,市、镇两级都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
每一处接收站点建设完工后,均采取“三级联签”验收办法,即先由村级组织负
责人或站点管理员在质量验收报告单上进行签字验收,再由镇(街道)质量监督小
组人员进行签字验收,最后由市质量监督小组人员进行签字验收,确保了站点建
设质量。 截至2005年3月31日,全市共分三批建设完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
端接收站点996个,镇(街道)、村(居)建点率均达到了100%。同年5月,顺利通过
了省委远程教育中心组织的考核验收,抽检合格率达100%。
为了切实抓好站点维护和利用,使其更好地发挥电教作用,全市在建立健全
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四团下乡”活动,“四团”即安装维护服
务团、操作使用培训团、教学应用辅导团、文艺演出宣传团,由市委组织部统一
指导,市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市委党校、市文化局分别牵头负责,定期开展
教学辅导活动。 在学习收看上,除按照上级“每月集中学习不低于3次”的要求
严格组织外,还建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从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到
各镇(街道)的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每人都确定一个村作为自己的联系点,
并将每月的16日确定为固定播放日,在这一天,每名领导干部都要到村里同党员
干部群众一起收看远教节目,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收看的经常化。为了促进远程教
育作用的发挥,全市还实施了“远教富民工程”,主要开展了双“百千万”活动,
即在全市确定100个远教示范村带动100个经济薄弱村,帮助经济薄弱村每年实施
一个带动面大、 参与群众多的致富项目;确定1 000名农村干部联系1000个党员
远教示范户,定期组织他们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帮助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
术;确定10000个党员远教带头户帮扶10000户群众,通过结对帮扶,充分利用远
教成果,帮助找准致富路子,每年使帮扶户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
2005年9月, 寿光市在潍坊市组织的远程教育乡村管理员实用知识和操作技
能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加强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从党费中拨出专款作为补贴,将所有远程教育
站点设备投入了保险,并村村配备了远程教育专用橱柜。同时,还积极探索实行
了以“管理员点验制、设备抽检制、记录调阅制、收看固定制、督查通报制”为
主要内容的“五制”管理,并纳入各镇(街道)党(工)委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与农
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挂钩,促进了基层收看学习的自觉性。
寿光市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远程教育评估体系,
将远程教育各个环节的工作都纳入了评估范围,对各镇 (街道) 和各村主要按双
“四个好”进行评估。镇(街道)“四个好”是,组织领导好、队伍管理好、教学
组织好、落实效果好;村级“四个好”是,组织管理好、设备运行好、工作机制
好、知识应用好。
2006年上半年,寿光市又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洛城街
道屯西村、圣城街道东关村、稻田镇马寨村、田柳镇崔家村、羊口镇齐庄村建设
了远程教育扩展型站点,其中三元朱村和屯西村还安装了服务器和视频点播系统,
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伟都到
三元朱村和屯西村对扩展型站点进行过检查指导。
2006年7月, 寿光市又按照上级部署,在全市实施了“站点入网工程”,要
求各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都要通过宽带ADSL方式,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截
至8月底, 除部分偏远村庄外,共有802个村接入了互联网,占总村数的82%,真
正实现了“天地网合一”。
2006年9月26日, 潍坊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寿光市展
览馆召开,中共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钟少林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参
观了寿光市部分远程教育工作现场现场, 包括寿光市在内的7个单位进行了交流
发言,潍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员办公室主任傅大军同志作了总结讲话。
2003年以来,寿光市的课件制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先后投入资金50多万元,
对摄录编设备进行了更新。三年来,共拍摄制作远程教育课件30多部,全部在省
远程教育专用频道上播出。其中,2005年拍摄制作的《绿色使者》被省委组织部
确定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学课件,《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被省委组织部、
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表彰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新闻
专题作品。《绿色使者》还在省委组织部课件观摩评比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