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8&rec=127&run=13

【概况】 2005年,寿光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34处,其中,卫生系统拥
有市直医疗卫生单位7处, 镇街道卫生院16处,专科医院3处,村卫生所530处。
拥有开放床位1809张, 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专业设备价值1.06亿元。干部职
工2484人,择优聘用乡村医生1311人。2002年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全国初级卫
生保健工作先进县”。200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命名为“山东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
市”。

【卫生改革】(1) 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报请寿光市委、市政府批准,结合乡镇行
政区划调整,在每乡镇街道设置一处卫生院的基础上,保留了市口腔医院、市精
神病防治院和马店脑血管病治疗中心3处专科医院, 并对人员、资产进行了清理
和调配。同时,本着“精简高效,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市卫生系
统副科级和股级单位的内部科室统一进行规划设置,确定了规格名称,明确了工
作职责和任务目标,理顺了工作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2)改革卫生运行机制。
从2002年开始在侯镇中心卫生院、孙家集街道卫生院、台头中心卫生院试点推行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合理定编、按需设岗、分级竞岗、优化组合、全员聘任、
转岗分流,成功探索出了医院人事管理模式。以推行绩效工资为主线,贯彻效率
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行绩效工资制,拉大了分配距离,增强了
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3) 改革医院建设模式。在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由政府建
设的原则下,对个别医院采取由政府协调社会或企业出资建设医院,产权归投资
方所有,医院每年向投资方支付租金经营的模式,收到了很好效果。2003年鲁丽
集团投资1560万元建设了新侯镇中心卫生院,2004年圣城街道城里村委投资6000
万元建设了新寿光市中医医院。新寿光市口腔医院、新寿光市妇幼保健院也采用
此模式运作,其中,市口腔医院由圣城街道东关村委建设,市妇幼保健院由圣城
街道城里村委建设。2005年底,市口腔医院已开工,市妇幼保健院建院图纸基本
设计完成。(4)按照政府相对控股的原则,积极推行了市人民医院改制工作。

【卫生分层次发展】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寿
光卫生事业发展要求,适时实施了以加强寿光市人民医院、寿光市中医院等市直
单位建设,重点培植第二、三、四、五人民医院,使其尽快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一般乡镇街道卫生院在搞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搞好社会卫生工作的分
层次发展思路。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医疗卫生“龙头”单位不断加大基础
设施投入,加快医疗设备更新与配套,壮大技术实力,其中,市人民医院与空军
总医院、北京阜外医院等协作成立了骨伤骨病、介入、心血管、血液净化、高压
氧和体外碎石等六个治疗中心,配置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16层螺旋CT等一大批大型先进医疗设备,能熟练开展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
桥、肝、肾移植等高难度手术,使以往必需到三级以上医院才能治疗的疾病,现
在不出市区也能得到有效治疗。 2005年初,市人民医院又投资2亿元建设了高21
层、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的新综合病房大楼,该楼的建设在全
国同级居领先位置。 市中医医院于2005年5月完成了整体搬迁工作,并利用西班
牙政府贷款120万美元购置了6排螺旋CT、彩色多普勒等大型医疗设备,现已安装
完毕并投入使用。加强镇街道卫生院建设,先后完成了侯镇中心卫生院新建搬迁、
圣城街道卫生院与建桥医院合并搬迁、寿光市口腔医院整体搬迁任务和台头中心
卫生院门诊、病房楼扩建工程。2003年为侯镇、上口、台头、稻田四处中心卫生
院分别加挂了市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人民医院的牌子,在人员、设备、资金
等方面给予倾斜,其服务当地、辐射周边地区的医疗中心作用已初步显现。继续
把村卫生所作为卫生院院外科室,实行乡村医生统一调配、工资统一发放、行政
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药品统一供应“五统一”管理,并投入资金1500
多万元,将村卫生所划分为两个类别进行建设,建成后的一类卫生所建筑面积80
平方米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药房五室硬性分开,地面铺瓷
砖,墙壁刮瓷,石膏板吊顶,治疗室墙壁全部贴瓷砖,水电暖配套,并配有电视
机、 VCD等健康教育器材,使广大农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医
疗保健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2年9月,根据潍坊市安排,选择羊口和台头两镇
率先推行以“两险共担、三方筹款、四面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试点工作,效果较好。2003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羊口、台头、圣城、孙集、稻田、
侯镇等6处乡镇街道。 经过试点,积累了经验,为全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奠定了基础。2004年初寿光市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
省级新农合试点市。寿光市政府非常重视,把它列入了年度工作重点进行立项督
查,并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在卫生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
具体负责全市新农合业务指导和资金管理。寿光市政府于2004年4月7日召开了全
市新农合工作动员大会,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确定了参加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农民每人每年交纳15元、省市县三级财政给予
每人10元补助的筹资方案和报销办法、不予报销的范围等内容。经过两个多月的
宣传动员, 共有70.3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占农业人口总数的87.9%。于2004
年7月1日全市新农合制度正式启动。为确保新农合基金专款专用,市新农合办公
室将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所有支出全部通过银行直接拨付,实现了
资金封闭运行。坚持政务公开,定期向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汇报和在各村张贴资金
的收支、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开发了“寿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软件,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金管理水平。截至2005年6月30日,共为474680名参
合农民报销医药费16791890元, 其中有123户报销费用达限额5000元。为扩大受
益面,各镇街道卫生院还抽调工作人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参合农民免费进行了
查体,对以户为单位未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农户家庭的一名家庭成员增加胸透、心
电图、 肝胆胰脾双肾B超等免费辅助检查项目,对查体发现疾病者建立了《农民
家庭健康档案》,定期跟踪随访诊治。第二周期新农合于2005年7月1日启动运行,
全市共有76.1万名农民参合, 占农业人口总数的97.6%。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
为109687名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6685490元,其中有29户报销费用达限额5000元。

【预防保健工作】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以确保全市无大疫为目标,狠抓了各项防病灭病措施的落实,
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霍乱、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各类传染病、
地方病得到了根治和有效控制。200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79例,发病率145/10
万,较2001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全力抗击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疫情,
按要求在全市建立了612个疫情监测报告点, 8个交通留验站,22支流调队,3个
防治救护机动队,6个督查组和5个防治非典小分队,24小时对来寿光人员测量体
温和为车辆消毒, 避免了非典的输入和扩散;投资340余万元在城郊建设了非典
防治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西郊分院, 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分三批向国
家卫生部、小汤山医院等地送去新鲜蔬菜12万公斤,有力地支援了北京的防治非
典工作。 大力加强计划免疫工作, 2005年共接种各类疫苗26.1万人次,接种率
98.78%, 无接种差错事故发生;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除1
个街道外全部达到省级示范门诊标准。 2001年3月,全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
设工作现场会在寿光召开,会议肯定和重点推广了寿光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
设的成功经验,并现场参观了北洛、上口、洛城、建桥、孙集、文家及市直等卫
生系统医疗卫生单位预防接种门诊。无脊灰证实工作顺利通过亚太地区卫生组织
检查验收。 世界银行贷款控制结核病V项目通过了国家终期评价。2002年11月,
寿光市代表山东省接受了由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的消除碘缺乏病综合
干预措施试点项目评估。认真实施“麻风病特别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麻风病普
查工作, 先后对全市400多个自然村进行了麻风病线索调查和重点人群调查,未
发现新发病人。加强港口检验检疫工作,杜绝疫病经港口传入传出。以防治高血
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为重点,狠抓了慢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牙病防治工作,
巩固了全省牙病防治工作先进县市荣誉。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
办法,全面加强妇幼保健工作,2005年共完成产后访视9828人,婴儿死亡率降低
到6.1‰, 大大低于18.4‰的标准要求;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0, 连续5年低于
28.3/10万的标准要求。 发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主力军作用,圆满完成了承担的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
防治、城区除“四害”等各项工作任务,为寿光市顺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出了
重大贡献。

【科教兴医】以市卫生学校为基地,面向基层,有计划地实施全员素质教育和学
历技术达标培训,先后举办长短期培训班80余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
培训合格率100%。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
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 先后聘请以色列、德国医学专家以及国内知名专家130多
人次来寿光讲课、坐诊,每年选派近120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每年组织210
人次外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和学术会议。认真搞好医学科研和新技术、新项目
的转化和利用工作,200 1~2005年全市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02项,有36项科
研成果获得省、 潍坊市和寿光市科技进步奖励, 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
930余篇。其中人民医院蔺庆春的论文《微导管-脑肿瘤理疗术》获省级科研成果
奖,并被评为省拨尖人才。

【行业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八不准”要求和行风建设“863”计划、
“863” 新计划,对干部职工大力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质
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标准的优质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廉洁行医树新风”和
“满意在卫生” 活动,从职工每月实发工资中扣出100元设立行风建设基金,对
“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违纪问题划分成“低压线区”和“高
压线区”,违反经查属实者,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加强内部查纠和整改,成立
了行风查纠小组,配备了照相机、测酒仪等设备,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明查暗访,
对查出的酒后上岗、空岗等问题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和
公开药品及医疗收费价格,增加透明度。设立了导诊台,配备了导诊员,建立了
简易门诊,在门厅配备了轮椅、担架车、开水桶、候诊椅,增加了划价、取药、
收款窗口,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加强1 20急诊急救建设,建立了“生命绿色
通道”,落实了人员、设备和急救车辆,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随时参与救护,
做到了反应迅速,抢救及时。认真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
来先后招标药品2683余种,累计采购金额13300多万元,让利于患者近2000万元。
寿光市连年被潍坊市委、潍坊市政府评为“全市卫生工作先进市”。市人民医院、
市中医医院、上口中心卫生院、稻田中心卫生院被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命名为首批
“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卫生局政工科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人事工作先进
集体”。卫生局机关是“全市十佳部门”、“十佳群众满意机关”、“精神文明
建设十佳系统”之一。在历年市委组织的“百家企业评议职能部门”活动中,卫
生部门均取得了较好名次,各镇街道卫生院在当地人大评议职能单位活动中均名
列前茅。

(李秀东 苏学营)

【医疗保健】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深
入实施“满意在医院”活动方案,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病人出入院
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医疗卫生单位都把抓好医疗质量
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 大力实施ISO质量认证,普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
群、重点环节的管理,使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得到了有效遏制。加强市直龙
头单位和二、三、四、五人民医院的业务配套建设。以寿光市人民医院、寿光市
中医医院为龙头开展的肝移植、肾移植、冠状动脉搭桥、微创手术、断指(趾)再
植、眼底激光治疗、中医功能康复等新技术、新项目,达到了省内同级领先水平。
市人民医院的骨外科、心内科,市中医医院的针灸科、眼科也创建成为潍坊市级
重点专科和特色项目。 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在深入开展ISO9001质量体
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评审量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减少质量缺陷。对重点科室、重点
时间段实行重点管理,对疑难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严格落实会诊、讨论制度,
履行好各种告知义务。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制定了五年
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形成了适合各自医院发展的人才梯队,较好地解决了
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界定了各级医院,
各类卫技人员的手术范围,规定了各类手术内审程序,强调了术前准备、术中与
术后要求,从而保证了手术质量。下发了卫生部等三部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 和《处方管理办法》,做到临床医师人手1册,并对临床医师及有关职
能科室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抗生素应用和处方管理进一步规范,保证了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注重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大质量观教育,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日益
提高。

【急诊急救】各医疗卫生单位都普遍加强了医院急诊急救建设,成立了急诊急救
领导组织,坚持了24小时值班,配齐了常用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市人民医院、
市中医医院实行潍坊市120联网, 市第二、三、四、五人民医院成为交通事故急
救处理定点医院,使寿光市的急诊急救水平明显提高。救护车辆得到了更新,人
员、设备到位,接到急救电话出车迅速,院前急救能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急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4.72%。

【卫生下乡】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卫生下乡工作意见,结合全市卫生工作实际,
从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观点出发,实施了下乡义诊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中医
院、妇幼保健院、皮防站等市直医疗单位的专家,分赴牛头镇、化龙镇、孙集街
道等大集市为广大农民免费看病, 义务诊治,先后有1万余名群众受益。同时,
组织市直单位的部分技术骨干长期支援侯镇中心卫生院,既有力地促进了该院医
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大大方便了当地人民群众,让他们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
健服务。

(孙继海)

【中医中药】寿光市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不断配套完善中医设施,加大中医
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专病专科建设,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
市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共有中医医院1处,市人民医院中医科1个,潍坊
市重点中医专科1个,寿光市重点中医专科3个,19处镇(街道)卫生院全部设有中
医管理科及中医门诊,全市共开设中医床位397张,各类中医药人员453人,全部
镇村医生都能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治疾病,形成了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
针对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结合寿光卫生工作实际,确立了“一网
多用”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将农村中医药工作与发展农村
卫生事业结合起来,突出龙头单位建设、乡镇卫生院枢纽巩固、村卫生所基础建
设三个重点,不断健全完善三级中医服务体系,在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防
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充
分发挥寿光市中医医院、寿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龙头作用。为做大中医品牌,
针对市中医医院规模小、不能满足群众医疗需求的现状,投资6000万元对市中医
医院进行了整体搬迁建设, 同时投资400多万元,配置和更新了中药免煎、自动
配药系统、数字胃肠、酶标仪等先进设备10多台(件) ,设备费达到每床位6.8万
元。市中医医院又与中仪国际招标公司合作,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购置了
6排螺旋CT、 中型C臂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大型先进设备,医疗设备
配置档次在全省同级医疗单位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市
中医医院利用院内老中医带徒、外出进修、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
和引进力度,不断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目前市中医医院的小针刀疗法、中风、截
瘫病人康复、中医整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等特色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并获得
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搞好院内业务发展的同时,市中医医院还按照市卫生局的
统一安排,定期到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进行中医药知识指导、培训和中医
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市中医医院先后被评为“省重点中医院”、“爱婴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2) 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
作用。全市19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中医科,设立了中药房、中药库,科学调配
使用中医药人员,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定期对村卫生所进
行中医药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3)充分发挥村级卫生所的基础作用。
在深入进行农村中医工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医生加强了中医药知识培训
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全市所有乡村医生都能用中西两种方法防治农村常见疾
病, 中医适宜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推广。200 5年寿光市顺利通过了省专家考核
组的验收,成为山东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中医药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孙继海)

【预防免疫】以加强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为基础,以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
作成果、加速麻疹控制及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为重点,以成功开展免疫预防
信息化管理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计划免疫规范化管理工作,免疫接种率保持了
较高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1) 集中接种门诊管理更加规范。从
2001年开始,加大对接种门诊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做到了房屋、设备和人员相对
固定,接种门诊专设专用,冷链设备专室存放、专人管理,接种实施工作有序进
行。 2001年3月,全省预防接种门诊示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寿光召开。到2005
年底全市共有预防接种门诊19处,其中省级示范接种门诊18处,市级规范接种门
诊1处。(2)儿童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从2002年开始,全市统
一冷链运转时间,所有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实现按旬开诊,城区接种门诊按日开诊,
并认真落实“一运转一培训,一开诊一统计,一月一报告”的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2001~2005年,全市应种1607071人次,实种1553406人次,接种率为96.66%,安
全注射率达100%,无差错事故发生。(3) 全面落实控制措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
病, 未发生大面积暴发流行。五年间共发现流脑疑似病例3例,脊灰疑似病例15
例,麻疹疑似病例87例,病毒性肝炎388例,乙肝7例,对以上病例都按要求及时
进行了调查、报告和处理。(4) 积极开展儿童免疫预防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服务工
作,2006年4月,潍坊市信息化管理现场会在寿光召开。

【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认真贯彻新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确保全市无大疫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以霍乱、病
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为主的各类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全市无重大疫病
暴发流行。结核病防治。围绕病人的“发现”和“治疗”两个关键环节,全面加
强了对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疫情报告和控制体系建设,形成了网络健全、运
转良好的结核病控制体系。为提高病人的发现率,2005年,又在稻田、侯镇、上
口、 台头、营里、羊口、纪台、大洼八处乡镇设立了查痰点。5年来,共接诊可
疑患者16158人次, 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181例。霍乱防治。及时调整霍乱防治机
动队,配备了抢救和消杀药品及器械,公布了热线电话,加强了市乡两级专业人
员的技术培训。同时,严格执行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
各医疗单位全部开设腹泻病门诊,对就诊腹泻病人进行登记和SPA快诊。2001年,
寿光确诊了一例稻叶型霍乱病人,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例病例,在寿光市委、市政
府的领导下,市卫生防疫站迅速深入到各疫点、疫区,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
现场卫生消杀,避免了霍乱二代病例的发生。病毒性肝炎防治。继续采取以切断
传播途径和及时疫点处理为主,实行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措
施,全面加强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卫生监督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管理,及时做
好病毒性肝炎疫点、疫区的调查处理,积极开展新生儿和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
作。五年来,共接种甲肝疫苗20万份,乙肝疫苗10万余份。全市新生儿乙肝疫苗
首针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坚持全民灭鼠和
疫苗接种相结合,在广泛开展灭鼠、保粮、防病知识宣传的同时,重点加强高危
人群的疫苗接种,发病率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6.2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18/
10万。艾滋病防治。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为重点,
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外地来寿定居妇女、性病患者、供血者、手术
者、 受血者以及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进行了HIV抗体监测。五年来,共监测重点人
员3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5个,其中3个已通过
省卫生厅验收。疟疾防治。在疟疾流行季节,全市22处镜检站全部开诊,对初诊
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进行了疟原虫血检,2001~200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6215
人,均未发现疟原虫。同时,加强了对流动人员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对流动人口
及高疟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了监测和血检,有效地防止了疟疾的传入。

【非典型肺炎防治】 2003年4月16日,全市启动非典防治应急预案。卫生部门成
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医疗救护、预防控
制技术和病原学检测三个专业技术小组,规范了工作流程,健全了领导和责任保
证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
视等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群众不必恐慌,非典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
的。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举办非典防治医疗骨干班50多期,培训人数达7000
多人次,使每位医护人员做到会诊断、会治疗、会隔离、会防护。组织医务人员
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从出车、接诊病人、转运、住院、消杀等每个环节,按照卫
生部规定的标准要求强化模拟演练,使医护人员真正做到面对病人不慌乱,关键
时候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加强防治非典定点收治医院建设和物资储备,
市人民医院把内四科传染楼全部开辟为非典专用病房,重新设置建设缓冲区,并
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筹措资金130万元, 购进和配备了充足的防护服、口罩、隔
离衣等防护用品和车辆、 呼吸机、X光机等医疗救治设施,省和潍坊市非典专家
督导组认为寿光定点医院建设“是潍坊各县市区中准备最好的一家” ;5月份又
投资3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防治非典专用医院-市人民医院西郊分院;市卫生防
疫站建立了防非物资储备库,购置了大量的消杀、治疗药品、应急器械、检测试
剂等相应物资。建立预防监督管理网络,依托构建起的市、乡、村三级卫生预防
保健网建立起了非典疫情监测和外来人员报告网络,全市共建立疫情监测报告点
612个,配备专职疫情监测报告员615名,均能按照疫情报告“零距离”和流调关
口前移的要求,每天及时按程序报告疫情。在进出寿光的纪台高速路口、化龙、
稻田、田马、台头、马店等主要交通路口和汽车站、蔬菜批发市场、羊口港设立
了8个以卫生人员为主的健康查体留验站, 把住了发现病人的第一道防线,有效
地堵住了非典的输入源头。

【公共卫生监督】认真贯彻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食品卫生法》,
狠抓了公共场所及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特别是自
2002年寿光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各公共场所及食品单位普遍建立健
全自身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落实卫生管理人员,完善岗位卫生责任制,进一步
强化职工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场所及食品单位自身
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工作。重点开展中小饭店、建筑
工地食堂的卫生整顿、公共场所微小气候卫生监测和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
公共餐饮器具的采样检测工作,监督监测覆盖率和采样检测合格率不断提高,查
体率、培训率、职业禁忌症调离率均达到100%。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
卫生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食品市场打假和食品卫生、公共场所
卫生集中整治。2001~2005年,共办理卫生许可证29980份,从业人员查体87656
人, 查出、调离职业禁忌症人员440人,发放宣传材料127000余份,没收销毁不
合格食品7453公斤、 不合格卫生要求顾客用品200多件。确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
管理A级单位2个,B级单位5个。职业病防治。不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积极开展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以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五年来,共检测有毒有害作业点7967个,点合格率67.5%。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
申报企业136家。对7536名上岗前工人和21256名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进行了
职业性健康查体,查出职业禁忌症47人,均按要求作了处理。学校卫生工作。加
大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力度,对从事食堂工作的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查体,
督促学校完善各种卫生设施,取缔校内食品摊点和流动食品摊贩。认真开展学生
健康查体和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为学生体检44万余人次,查体率达到
了98.17%。

【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杀虫、灭菌技术措施,深入开展
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监测和从业人员健康查
体工作。积极筹措消杀药械,大力开展消灭蚊、蝇、鼠害工作,全市的蚊蝇鼠害
密度进一步下降。2001~2005年,共检测医疗机构2917个次,从业人员健康查体
4381人。积极做好防治“非典”消毒剂的购进与供应工作。共购进消毒药品11.4
吨,消毒用乳酸9万ml,过氧乙酸2370组,95%酒精5.5万ml。

【健康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大力宣传党的卫生方针
政策和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为重点,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组织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开
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
国计划免疫宣传日、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食品卫生法》宣传周、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向群众大力宣传结核病防治、
计划免疫、碘缺乏病防治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五年来,共出动宣传车75辆次,
散发宣传材料318000余份,制作宣传版面和横幅50块,接受群众咨询35万余人次。
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迅速及时、内容丰富和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
的优势, 深入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五年来,共播发各类卫生宣传稿件230多次,
1500余小时,扩大了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同时,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在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期间,发放宣传单95000余份,
宣传画8950余份。《寿光日报》连续刊登“非典”防治专版25版,各类宣传稿件
(图片) 125件,寿光电视台播出“非典”防治电视报道10余次。积极开展创建国
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各镇(街道)、部门、单位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制订出台了《寿光市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寿
光市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寿光市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文件,
完善《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资料管理制度》、《健康教育档案管理
制度》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全市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加强对医院、学校、
社区、新闻媒介、公共场所、企业等各行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检查指导,提出
具体工作整改意见1000余条。加大对健康教育固定阵地建设力度,建立了健康教
育一条街,共设置印制精美、内容丰富的高标准健康教育宣传版面40块。积极开
展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公共场所、新闻媒介、机关事业单位控烟教育活动,
80%以上单位建立了无烟会议室(办公室) ,制作控烟标语、宣传标志、宣传资料
12种5万余份。

(董晓永)

寿光市卫生局负责人名录
局长:刘绪欣(~2001.3)
郑道明(2001.3~2004.7)
杨维界(2004.7~)
党组书记:郑道明(~2001.3)
王俊文(2001.3~2001.12)
党委书记:王俊文(2001.12~2003.1)
王全国(2003.1~2003.12)
杨维界(2003.12~2005.1)
崔永增(2005.1~)
党组副书记:
刘绪欣(2000.8~2001.3)
李培岱(2001.8~2001.12)
党委副书记:
郑道明(2001.12~2004.7)
李培岱(2001.12~)
副局长:马彩云(~2001.12)
刘云昌(~2003.3)
张明华(~2006.1)
郑道明(~2001.3)
孙思维(2003.3~2006.1)
刘君(2003.3~)
石维远(2003.3~)
张秀梅(2006.1~)
纪检组长:王增友(2001.3~2001.12)
纪委书记:石维远(2001.12~2003.3)
王增友(2003.3~)
工会主任:王庆伦(~2001.3)
王增友(2001.6~2001.8)
孙思维(2001.8~2003.3)
朱圣英(2003.3~)

(李秀东 苏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