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8&rec=107&run=13

【“普九”巩固提高】(1) 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实行了“三线两级”目标责任
制,即市政府与镇街道政府、镇街道政府与行政村;市教育局与镇街道教办、镇
街道教办与中小学校;市政府与教育局、镇街道政府与镇街道教办、行政村与相
关中小学之间按线分级别分别签订了确保儿童少年入学和控制在校生辍学目标责
任制,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目标。(2) 做好“两困
生”工作。深化实施了“手拉手”工程,对学习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开展了由学
校、教师、班主任、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五帮一”活动;实行了寿光市教育
局班子成员、局机关中层干部和各镇街道教办主任及市属学校校长与困难生结对
子等助学活动。(3) 强化“固生”工作。采取“一控一减”措施,即控制辍学,
建立健全入学、缓学、免学、辍学报告制度,控制学生流失,落实好学生辍学报
告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作业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书面作业量、作业
科目由级部主任协调。对学校固生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4) 规范办
学行为。市教育局成立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小组,建立了突击督查制度,设立了举
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五四”学制改“六三”学制】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潍坊市基础教育教育
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2002年起,全市将小学、初中学制由“五四”
学制改为“六三”学制。2002年在校的小学五年级继续使用“五四”学制教材,
进入初中后使用初中实验教材。2002年在校的小学二至四年级秋季开学全部改用
“六三”学制教材,在小学上完六年。到2004年全面完成了学制改革和教材的过
渡。义务教育段学籍实行信息化管理,学生信息全部录入潍坊市基础教育教育管
理系统。

【文明校园创建】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以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德
育建设、校园后勤服务等四项内容为重点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寿光市教育局出
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寿教字[2001]10号),制订
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制订了三年创建规划。同时,
加大了文明校园创建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各学校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寿
光市教育局本着“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对各镇街道、各学校文明校园
创建工作进行了验收。全市22处初中、28处小学和19处幼儿园通过了首批文明校
园验收。 2001年9月,潍坊市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寿光市人事局、财政局、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市圣城中学、营里一中等5单位被表彰为潍坊市基础教育工
作先进单位,张焕然、陈明智等31名同志被表彰为潍坊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一)中小学布局调整。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跨越式发展,
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推动农村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2003年,寿光市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
布局调整申报审批制度》,按照“中小学办学所在地尽可能向城镇集中,5000人
以上人口设一处小学、 3~5万人口的乡镇设一处初中、5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设两
处初中”的设学标准,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初中向城镇发展,小学就近入学,
相对集中”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小学要达到12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初中除侯
镇和留吕镇外,其它乡镇均设两处初中”的设学要求,根据全市中小学布局现状,
综合考虑人口密度、生源变化趋势、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本着“相对集
中、撤小留大、兼顾位置、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原则”,继续撤并规模较小的
初中和小学,减少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同时,根据高
中发展需要, 2004年8月将寿光四中整体合并到寿光中学。2001~2005年,全市
共撤并小学80处、初中11处,高中1处。
(二)薄弱学校改造。2003年,潍坊市启动农村百所薄弱小学改造工程,寿光
市有12所小学被列入潍坊农村百所薄弱小学的范围。为按时保质完成改造任务,
2003年,寿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薄弱小学改造工程的通知》,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由市直21个部门、单位与农村薄弱小学结成帮扶对子。有关
镇街道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改造工作。2004年底,潍坊市教育局对寿光市12
处小学进行了评估,确认改造工作圆满结束。2005年,在第一轮农村薄弱学校改
造工程结束后, 潍坊市又确定了第二批农村百所薄弱小学,寿光市有8处农村小
学列入其中。为加强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市
直部门、单位与薄弱小学对口帮扶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工作要求,各单
位采取措施,薄弱小学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三) 习惯行为养成教育。(1)在全市小学中广泛开展了习惯行为养成教育活
动,坚持“细、小、实、恒”的原则,从细微处着手,把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当
成常规工作和中心工作去抓,使德育教育常规化、生活化。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
中开展了“五个一”(发现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
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拥有一个服务社
会的社区岗位) 成长工程,进一步将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促
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2) 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市教育局联合市
委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等部门,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选聘了
部分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干警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一起参与学校的管理,
为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供服务。同时,还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四
五”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3)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教
育局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动员家长
参加学习,提高家长受教育率,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
科学育子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和学校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
性。

【贫困生救助活动】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寿光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
特困生缴费减免的有关规定》、《关于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救助的意见》、《普
通高中学生奖学金发放试行办法》、《关于深入开展“手拉手”活动的实施意见》,
每年都开展大规模地救助贫困生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对贫困学生实行学杂费、
书本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全市教育干部和教师捐款100多万元建立了教育工作者
献爱心基金。 寿光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全市887位领导干部与特困生结成了
“一助一” 帮扶对子,每人每年向特困生提供200元的资助费,直至学生完成学
业。寿光市教育局每年都开展一次“捐献一日工资,奉献一片爱心”活动,所捐
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把救助经济困难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工作纳
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推进高中城市化进程】面对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日益旺盛,
重点发展城区普通高中,逐步撤并、整合其他农村高中,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教
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04年8月,将寿光四中整体合并到寿光中学,同时投资1亿
元扩建寿光中学,达到100个班的规模。各普通高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
寿光一中投资400万元建成了400米的塑胶跑道和篮、 排球场,投资900万元建成
了能容纳三千人的学生公寓, 2004年,寿光一中又投资600万元建成了体育馆;
2005年, 寿光现代中学投资800万元建成了艺术楼,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了400米
的塑胶跑道体育场。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实现了高速宽带“校校通”,校校有规
模较大的校园网,高速宽带“班班通”、“户户通”,班级实现了微机、大屏幕
投影、视频展台“三进”。普通高中坚持划片招生制度,形成科学有序的竞争体
系。 全市4处重点普通高中,实行就近划片招生,寿光一中与现代中学、寿光二
中与寿光中学生源大致接近,实力相当,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促进学
校之间的比学赶超,在竞争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