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7&rec=64&run=13

【概况】2006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
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成果
丰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8元,同比增长9.8%;粮食总产达到433万吨,
创7年来最高;农业增加值211.8亿元,增长0.2%。全市蔬菜、水果、花生、棉花、
烤烟、 肉类、 蛋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959万吨、106.4万吨、23.8万吨、
4.6万吨、 2.6万吨、119.7万吨、28.9万吨和64.4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
提高。

【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 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
品牌战略,积极协助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搞好优质产品品牌认证。2006年,全市
无公害、 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总面积达到258处465万亩,品牌442个。发展优质
水产品基地9万亩,无公害水产品总数达到25个。优质畜产品产量达到160多万吨,
认证绿色、无公害畜产品10个。2006年全市有8个农产品取得“山东省名牌产品”。
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每半月组织一次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公示制度、“一制三挂钩”责任追溯制度。(2)
培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2006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总量扩张、规模膨胀、
实力增强、效益提高。全市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654家,其中省级、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4家、 12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9家。全市龙
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70多亿元、 实现利税40亿元,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龙头企
业达到417家。 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首批13家出口农产品免检企业中,
潍坊市有4家(诸城外贸、美城食品、山东新昌、安丘外贸)。(3)大力开拓国内外
市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寿光菜博会、
青州花博会、 昌邑绿博会三大国家级节会。国内有60多个大中城市的200多家农
产品批发市场、 超市和高端消费机构到潍坊挂牌,全市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
工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 (4)
千方百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9万人,全市从事二三产业
的农村劳动力达145万人,占总数的42.6%,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非农收入比重达到
65.3%。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 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和
《潍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抓了新农村建设规
划编制、试点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2006年,全市已有45个镇完成了新一
轮总体规划,1000多个村完成了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市里确定了15个村为规划建
设优秀试点村,县市区落实了680个试点示范村。全市完成村镇建设投资70亿元,
增长56.0%, 村镇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新修道路2005公里,
排水沟管2400公里,安装路灯1.2万盏。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路、水、电、医、学”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6
年,全市完成成片造林12.9万亩,各类小型水利工程7150处,新打机井4175眼,
完成治理水土流失159平方公里, 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2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35.7万亩。9420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自来水受益村
数达7164个,有线电视通村率达90%。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市
级财政全部承担农村学生免杂费补助近8000万元,并每年投入危房改造奖励性资
金1000万元,成为全省唯一实现省市财政全部承担的市。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
续保持全省领先,省级试点县数量、参合人数、筹资总额均居全省前列,参合农
民577万人,参合率88%,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村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为111.07万人,收缴保险费6635万元。

【培育一代新型农民】积极开展了绿色证书、科技、创业、远程教育和阳光工程
“五大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农民,全年
共培训农民36万人,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倡树乡风文明提供了人才保证。深入开
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市共
有2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4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
级文明村镇达到了32个,市级文明村镇达到了137个。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1) 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人均减负
13.2元; 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补贴总额2.1
亿元,农民人均补贴38.8元。其中,兑付粮食直补资金8596万元;对种粮农民柴
油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8718.8万元; 对农民购买的982台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
具补助815万元;对260亩小麦、玉米种植补贴2600万元。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增收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全
市农村发展的主旋律。(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为契机,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组织
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重点推广了昌乐“村务公
开”和坊子“三化”管理模式,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迈出了可喜步伐。基层干部的
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和
尊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赵庆胜 褚丽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