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7&rec=163&run=13

中共潍城区委、区人大、
区政府、区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区委书记王秀河
副书记张润国王文俊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秀河
副主任王永峰
袁文坤(女)
徐忠发
谢秀芳(女)
崔刚崔志明
袁义杰陈德刚
区政府区长张润国
副区长刘泮英张顺涛
徐金明
秦保荣(女)
王德明李伟
区政协主席张金良
副主席刘振德刘波
张光泽潘伟
王树乾王栋梁
宋修华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潍城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72个行政村,95个居委会,总面积272.3平方
公里, 耕地面积1.15万公顷。 总人口35.8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21.33万人。
200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 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1亿元、 35.9亿元、 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
19.6%、 19.4%。 三次产业比重为8.3∶57.7∶34。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9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 实现财政总收入7.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6元,比上年增长13
%; 农民人均纯收入5929元,增长8.1%。年末增长储蓄存款余额38.3亿元,年
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8亿元。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2亿元,较上年增长17.8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9亿
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2亿元,增长19.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4.4亿元,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5亿
元、利税7.5亿元、利润4.7亿元,分别增长24.7%、34.4%、42.1%和39.6%。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4.3亿元, 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9亿元,
增长21.6%。
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3∶57∶33.7调整为8.3∶
57.7∶34。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物流业重点突出,鲁东物流中心进区项目达46
个, 总投资80亿元,完成建设面积107万平方米。商务经济、休闲娱乐业、文化
旅游业逐步繁荣和启动,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0
亿元,增长38.5%。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全区规模企业新增10家,发展到212
家。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巨力重组基本完成。技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区55个
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4.8亿元。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区90%以上的村通了
柏油路, 80%以上的村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农村生产生活环
境明显改善。“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深入实施,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8家,
新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质量和效果
进一步提高,实际到位区外资金44.1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00万美
元,增长40%;外贸出口1.15亿美元,增长46.7%。“三个平台”的载体作用更加
突出。 经济开发区,新增投入1.2亿元,继续完善大于河以西的基础设施,修建
了豪德大桥以及东风西街等6条道路, 建设了供排水、弱电等地下管网,实施了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医院、学校、商住生活区等服务设施逐步配套。至2006
年年底, 进区项目178个,总投资136亿元,15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93个项目投
产运营,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浮烟山开发区的引水工程、环山道路、
排污管网等设施逐步配套,风筝放飞基地、职业教育基地等13个重点项目进展顺
利,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启动浮烟山开发建设的
基础已经具备。中心城区,旧城旧村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华景新城、西城名都
等40多个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 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新增商业面积18万平方
米,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市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清平路新建工程拆迁全部
完成;月河路北段基本打通;天坛市场顺利搬迁,为白浪河整治工程实施奠定了
基础。城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十笏园商业文化广场、娱乐中心、新天地商贸城
等旧城区片的开发项目,正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年完成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城
市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人均占有公共绿地由7平方米
增加到8.47平方米。完成了长胜小区、城隍庙北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和58条背街小
巷的整治维护,改善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充
实日常保洁队伍,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式的城市管理格局。全面开展市容
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区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
目35个, 申请专利213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增投入1700万元,展开了实验
小学、潍坊八中等学校的解困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
高,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继续保持市区第一。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立医院、
市立二院通过改革焕发了生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3%。劳动和社
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新增就业再就业34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
内;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1.3万人,基金征收达到1.45亿元。控制人口增长
和提高人口素质取得新成绩,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切实加强环境
保护,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环境污染得到较好控制,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
改善。严格依法用地,土地保护和集约利用得到加强。文化、体育、统计、审计、
民兵、地震、优抚和双拥共建、老龄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
质量不断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526元和
5929元,分别增长13%和8.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1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
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2.6平方米和34.5平方米,比上
年有了较大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687万元,增长5.9%。养老、医疗、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完善了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实现财政供
养;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文体娱乐活
动丰富多彩,衣食住用行等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
展,涌现出一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居民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加强
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深化全民普法教育,积极组织实施“五五”普法和“四五”
依法治区规划,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扎实推进“平安潍城”建设,深
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防范,杜
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
销,净化了市场环境。

【潍城区打造品牌教育探索出一条校企联合助学奖优新路子】近年来,随着潍坊
七中教学整体水平和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潍坊七中主动走出校门,与社会知
名企业开展联合设立教育助学金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校企联合助学奖优新路子。
该活动以不同的企业品牌和奖励主体设立不同的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目前已联合
三家企业设立助学金,每年颁发一次,用于奖励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三届“利源十佳学生、学习标兵奖”:由潍坊七中和潍坊利源公司于2004
年联合设立,奖品由潍坊利源公司提供,奖励考试成绩居年级前列的七中优秀学
生。81名同学获得第三届“利源十佳学生、学习标兵奖”,28名同学被授予“利
源十佳学生”称号,53名同学被授予“利源学习标兵”称号。
第二届“瑞福·春华奖学金”:由潍坊七中和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于
2005年联合设立,奖金由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提供,用于奖励报考潍坊七
中的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有57名同学获得第二届“瑞福·
春华奖学金” ,其中一等奖7名,每人3000元;二等奖19名,每人2400元;三等
奖32名,每人1600元。
第一届“百大·七中特优生奖”:由潍坊七中与潍坊百货大楼联合设立。本
届奖品是由潍坊百货大楼提供的自行车。特优学生的推荐,由学校依据文、理、
艺、体等方面在市级以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名,再与潍坊百货大楼共同审核
确定, 该奖项每年发放一次。经过共同筛选,确定了5名学生获奖,每人各得自
行车一辆。

【长胜小区成为旧城综合整治亮点】长胜小区位于和平路以西,福寿街以南,建
成于1992年, 有居民楼22栋,人口3000余人,占地7.1万平方米。由于小区建成
时间较长,且当时小区交付使用时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小区内道路、楼前甬道
破损严重,雨污合流,路灯陈旧,绿地、苗木缺损。小区为开放式,四通八达,
自行车、污水井盖丢失现象时有发生,社区居委会加大了治安巡逻力度,但收效
不大。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心下,通过街道党工委的积极争取,长胜小区被确定
为首批旧城区“一区六路”综合整治工程之一,该工程共分二期。一期工程主要
是小区车行道、人行道整修,雨污分流,墙体粉刷,管线入地、绿化补植等。共
铺装荷兰砖4500平方米,甬道彩砖6000平方米,主要道路翻建5200平方米,甬道
翻建4000平方米, 楼体外墙清洗5万平方米,涂料粉刷6000平方米,弱电、管线
下地,小区面貌较前大有改观。二期工程主要是设置大门和监控设施,自来水一
户一表改造、安装路灯等。通过整治,达到道路平整亮洁,排水系统功能完善,
照明效果亮化美观,绿化达标,小区面貌整治有序,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改造经验,成为全市旧居住区整治亮点。

【潍坊三中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 2006年5月,省专家组对潍坊三中进
行了规范化办学评估,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潍坊三中通过大力开展学
校解困工程,新建了3138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和66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塑胶跑
道, 扩建了能同时容纳600多名师生就餐的学生餐厅,新建学生寝室28间,以及
能同时容纳100人洗浴的澡堂一处, 另建教学附属用房36间,学校占地面积由原
来的1.4万余平方米增至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万平方米增至1.6万平方
米, 顺利完成了现代化改造,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潍城区已有6处中小学校
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镇、街道办事处概况
于河镇位于潍城区西北部,面积48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8200户,人口
2.8万, 耕地面积3.8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比上年增
长18%;地方财政收入13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
利税9492万元,分别增长68%和4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5885元。
于河镇是省级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地理位置优越,南靠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
东接潍坊市经济开发区,西与寿光毗邻,济青高速、潍高路、西环路贯穿辖区,
济青高速13号路口座落镇区,交通优势明显。于河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
立镇、招商强镇”思路,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努力营造发展环境,规划建设了于
河工业园和杏埠工业园,配套完善了园区水、电、路、讯及绿化、排水等相关设
施,工业园初具规模,入园项目已达30多个。于河镇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辖区内
工业企业达到86家,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钢砂铸造、服装纺织、机械加工、
造纸包装五大行业体系,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党委书记张建伟
镇长殷玉萍

符山镇位于潍城区西郊,北接鲁东物流中心-潍城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6平方
公里,辖30个行政村,6400户,总人口2.7万,耕地面积2.3万亩。2006年,全镇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地方财政收入1306万元,比上年
增长4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利税1.1亿元,分别增长38%和43%;第三
产业增加值达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79元。
符山镇交通便利,胶济铁路穿境而过,潍坊火车站在境内设有西货站、大圩
河转运站,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建材之乡”、“山东蓝宝聚符山”之美誉。
潍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山东海化华龙硝铵公司等市属企业和驻潍某部座落于镇
区,人流、物流、商流集中。近年来,符山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富强和谐新符山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的要求,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不动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压奋进、争
创一流,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被
授予山东省小康乡镇、山东省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山东省基层创安先进单位、潍
坊市“文明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李全玉
镇长陈玉文

望留镇位于潍城区西南部,面积30.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109户,人
口2.03万,耕地面积2.4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比上年
增长41%;地方财政收入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利
税4700万元, 分别增长23%和2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5874元。
望留镇培育形成了以拖拉机生产、机械铸造、机械加工、服装加工为主导的
工业体系。骨干企业主要有海惠建筑、泰鸿拖拉机、爱普环保、盛瑞铸造等。佳
美科技动力、浮烟山泉、东方机电等项目相继落户望留,且发展势头强劲。农业
龙头企业主要有三农牧业、民欣食品、念康食品和开口香酿造等。近年来,镇党
委、政府积极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小城镇和市区聚集,
增加了农民收入。商贸购物、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物流配送、房地产开发等三
产项目迅速崛起,人流物流资金流更加活跃。文化、教育、卫生、农村合作医疗、
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委书记徐记新
镇长苏宏

军埠口镇位于潍城区南部,面积42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6300户,人口
2.6万人,耕地面积2.1万亩。2006年,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比上年
增长62%;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362万元和1200万元,同比增长
43%和4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利税1.57亿元,分别增长33%和31%;第
三产业增加值达1.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616元。先后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
织、省文明村镇、省花木强镇、省农经工作先进单位、省模范调解中心、山东省
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潍坊市小城镇建设先进镇、市文明单位、市党管武装先进
单位、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区文明示范单位、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镇、区招商
引资先进单位、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军埠口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全局,紧紧围绕“工业立镇,招商强镇,商贸活镇”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强
化措施,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了和谐、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2006
年, 合同利用外资1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1亿元,新建、扩建、续建项目44
个。 工业科技园区落户工业企业1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形成了食品加
工、机械配套、橡胶化工、纺织服装、出口玩具、建筑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吸
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万人。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全区加快经济发展现场会
的考核成绩均列镇、街办第一名。
党委书记秦景岗
镇长王成义

城关街道办事处地处于潍城区中心, 是潍城区唯一的纯城区街道, 总面积
4.2平方公里, 辖16个社区居委会,1.6万余户,人口6.5万。2006年,全街道完
成地区生产总值649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303万元,比上年增
长2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577万元,利润1026万元,分别增长53
%、46%和5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63亿元。
城关街道立足区域实际,突破地域狭小、土地受限、老城区基础设施陈旧、
发展严重滞后“三大瓶颈”,发挥中心城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集中,潍
城经济开发区招商平台和中心城区商住开发价值高“三大优势”,实现了服务业
发展、经济效益、城市建设和管理“三大飞跃”。吸引了帝豪、泰和等一批餐饮
业户的落户,扶持了交好运、碧中海等一批服务业户的发展,培植了帝豪大酒店、
曼哈顿商务中心、中胜大厦-风尚100、巴黎假日商务公寓、东百购物广场、大富
豪酒店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成功引进了阳光商城、鑫海洋国际广场等一批
商贸物流项目的落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9家。
党工委书记刘红
主任姜伟

北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潍城区东部,面积19.1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居),
15020户,5.2万人,耕地面积2000亩。2006年,全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3617万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3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6%、49.8% (考虑天坛市场减收因
素);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33275万元、26040万元、
173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52%和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亿元,同比增
长33%;引进项目96个,利用外资3.2亿元。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关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全
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
发展,经济及各项工作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北关街道先后荣获“山
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和“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
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武法栋
主任郄锡奎

西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潍城区中部, 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2个
居委会,总人口6.4万,其中农村人口1.1万人,耕地面积万亩。2006年,全街道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1849万元,比上年增
长22.4%;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利税1577万元,分别增长43%和40%;第
三产业增加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70元。
2006年,街道上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实现了健
康快速发展。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辖区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利税
1.1亿元。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街道民营业户总量突破4000户,民营企业销售
收入达到21亿元。 城市建设开发不断加快,城区房地产在建面积达到100万平方
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覆盖率达到98%。 和谐社会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同时,党的先进性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整体推进。2006年,街道
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区委、区政府评为
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外经工作先进单位和外贸出口先进单位。
党工委书记陈明森
主任杨效农

南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潍城区南部,面积14.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3个
居委会,1.8万户,人口6.8万,耕地面积0.3万亩。2006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
总值4.7亿元, 比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1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6亿元, 利税1914万元,分别增长11%和41%;第
三产业增加值达8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
南关街道坚持把抓招商增投入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重点围绕商贸
服务业、 旧城旧村改造项目扩大招商成效,全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40个,合同
资金9亿元,到位资金1.8亿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做好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民8698人,参合率94.3%。加大社会养老扩面征缴力度,
完成保险金额480万元。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8个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
的村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两个村综合方案通过市里批复。社区管理明显改善和提
高。 完善社区服务保障功能,帮助389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加强社区党建,推
进和谐社区建设。 加大扶贫帮困力度, 帮助83人办理城市居民低保。扎实开展
“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荣获“省
农村爱国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先进街道”、“市文明卫生街道”、“市安监系统先
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刘焕成
主任袁永富

(潍城区史志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