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7&rec=159&run=13

中共昌邑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市委书记陈白峰
副书记马跃启张新强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白峰
副主任柳秉洪曹昕庆
姜言华(女)
王敬祥徐振宁
翟秀芝(女)
王恩庆李学进
穆效成汲建林
市政府市长马跃启
副市长徐润启李庆友
李平(女)
庞明庆张天辉
刘杰然高文奎
市政协主席于大海
副主席王学英(女)
徐学珍(女)
李建军冯义军
郭光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昌邑市辖11镇、 2乡、 2个街道办事处, 819个行政村 (居委会) ,总面积
1578.7平方公里。 总人口67.93万。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7亿元,比
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
88.29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32.70亿元,增长19.5%。三次产业比例
为14.5:62.4:23.1。财政总收入11.19亿元,增长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
元, 增长22.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49亿元,增长19.3%。城乡居民人
均储蓄12045元, 比年初增加1234元。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12045元,比年初增加
1234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55亿元,比年初增加20.96亿元,年增量首
次突破2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784元,比上年增加625元。招商引资总额69.3
亿元,增长13.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500万美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增长45.1
%。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县。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
105个, 石化炼油及深加工、同大高密度超纤合成革、印花镍网及高能锂电池等
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投产达效。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新增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总数达到3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2.9亿
元、 利税24.26亿元、利润15.24亿元,分别增长44.02%、45%和47.3%;销售
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5家, 过10亿元的2家,其中,昌邑石化达到55.6亿元。深入
实施名牌战略,新增1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7个山东名牌产品,
昌邑丝绸被评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力培植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集群,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海洋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呈现出规模
膨胀、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被授予纺织产业集群突出贡献奖。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 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有了新进展。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3家;标准化农产
品基地发展到60万亩, 工厂化养殖面积发展到23万平方米;转移农村劳动力2.6
万人。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2006中国(昌邑)北方绿化
苗木博览会,绿博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十大高效农业聚集
园区”。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了潍河洪崖口除险加固、橡胶坝建设等15
项重点工程,实施土地整理1.79万亩,完善农田林网40万亩。村村通工程扎实推
进,村村通柏油路率、通客车率、通自来水率、通有线电视率分别达到85%、96
%、81%和75%。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成品油价格补贴
(农业部分) 、 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2195万元。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有
243个村完成了新村规划, 首批试点的16个村已实施改造,农村基础条件有较大
改观。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市场培育、物流配送、社会服务、
休闲娱乐四个重点,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达到47.12亿元, 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3.1%。 改造物流配送中心1处,新建大型超市1家、乡镇中型超市4家、农家店
84家。培植发展了佳乐家超市、利众商厦、宏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骨干企
业和专业市场。柳疃棉纺市场、石埠艾森商贸城等75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沿海经济开发扎实推进。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昌邑市沿海经济发展区总体规划,
着力打造100平方公里框架的现代化经济新区。投资1.5亿元,实施了道路硬化、
园区绿化、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30平方公里。
引进、储备项目43个,其中,正式签约项目32个,海能离子膜烧碱、银江科技、
四方医药等8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汉盈医药、廒鑫化工等5个项目
已投产达效。
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增强。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八大重点工程、六十个建
设项目” 已开工54个。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实施了潍河生态风光带、城区
水系、城北、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点工程;完成了奎聚路、石化路、南环路
绿化、新兴游园绿化改造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9.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
达到41%; 对北海路、交通街进行了拓宽改造;供排水、供电、通讯管网建设改
造力度加大。潍胶路、荣乌高速公路昌邑段施工顺利。“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
新完成村(居)改造规划24个,已实施改造16个。强化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积极
开展重点镇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完成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加
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依法行政能力稳步提高。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科学民
主的决策机制和督查落实制度,目标责任和奖惩考核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创新行
政审批服务管理机制,服务事项平均办结时间由5.6天缩短至1.1天,行政效率明
显提高。发挥市长公开电话、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和机关效能监察中心监督服务平
台作用,积极开展双评活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
提高。全面启动“五五”普法工作,全社会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普通高考本科一榜上线率
达37.8%,高出潍坊市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
实推进,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杂费642.9万元。医疗
卫生体系逐步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0%。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
征缴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险扩面1.6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4亿元,
新增就业再就业8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4%。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
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9.59‰、2.2‰和102.6,
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发放农村部分计
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58.1万元。 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点区域和行
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环境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柳疃织绸工艺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狠抓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力地维护了社会
稳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民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整顿和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信用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人民群众
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
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70.74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达到20.2%,比年初提高了4.8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省级
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申请专利116项,自主
研发的7项科技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 获奖数量居潍坊市各县市区前列。科
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全市共实施高新技术项目45项、专利技术78项,在超细纤
维、高钼镍网、塑料机械、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超细纤维,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年产1000万平方米,山东省同大海岛新材料有限公司被命名为中国
超纤生产基地,并被国家发改委授权起草国家行业标准;高钼镍网,属国家级重
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生产能力达到50万支;塑料机械,被列入国家火炬计
划,年产100台(套);医药中间体,年产6000吨。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全市着力挖掘政策、产业、机制三方面的潜力,充分发挥
民营经济数量多、成长性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着力培植具有区域特色和竞
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坚持走“加大技改投入、更新改造设备、提高产品档次、推
动产业升级”的路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优壮强优势产业,增强民营经济的
市场竞争力。纺织印染、机械制造、海洋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呈现出规模膨胀、
链条延伸、 配套完善、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纺织印染业,积极培育10000余户
民营企业支撑的纺织产业集群, 全市纺纱能力达到130万锭,织布能力20亿米,
印染能力25亿米; 机械制造业,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海洋化工业,原盐及深
加工能力达到360万吨; 食品加工业,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加快企业所有权、
经营权“两权”分离和产权、股权“两权”流动,引导企业打破家族式管理,浩
信、中云等60多家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2006年,新增民营业户1499家,总量
达到1.8万家;纳税额7.28亿元,增长39.4%,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73.7%。

【昌邑市金家庄村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佳小康村”】在农民日报发起,人民日
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主要新闻媒体和农业部相
关部门共同举办的2006年“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昌邑市金家庄村获此
殊荣。 其它入选的9个村分别为:江苏省宜兴市都山村、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
重庆市覃家岗镇新桥村、陕西省西安市五一村、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辽宁省铁
岭市七里屯村、福建省南安市内厝村、安徽省马鞍山市三杨村、山东省招远市九
曲蒋家村。
金家庄村位于昌邑市柳疃镇, 现有村民190户,590口人,900亩耕地。全村
在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的同时,规划建设了民营经济小区,为个体私营企业铺路搭
桥。全村个体私营企业销售收入已突破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在企业
上班的村民,仅工资收入一项每人每年就达2、3万元。村内深入开展文明村、文
明户的创评活动,制定了《文明户创评活动实施意见》,实行百分制考核。通过
活动的开展,金家庄人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热心公益、见义勇为、孝敬老人、
爱护环境等文明现象不断涌现。村里还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村民活动中心、科技
学校和青年之家、妇女之家,添置了健身器材,设立了篮球场,为群众创造了良
好的休闲娱乐环境,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乡镇、街道办事处概况
都昌街道办事处位于昌邑市中部, 面积70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1.5万
户,人口3.5万,耕地面积5.1万亩。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1123万元,比上年增
长23.7%,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85亿元, 比去年增长77%, 农民人均纯收入
6033元。
都昌街道地处山东半岛与内陆腹地的交通咽喉,东与烟台、青岛毗临,西与
“鸢都”潍坊市区接壤,南有胶济铁路、济青、潍莱高速公路、309国道,206国
道横穿东西,下小路纵贯南北,北靠大莱龙铁路、环渤海公路和下营港,近距青
岛、济南机场,交通方便,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水源丰富。素有“姜乡”之称,
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姜生产加工基地, 已有200多年的种植栽培历史,种植面积
达1万亩,年产量4000多万公斤。土豆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圆
葱面积达到6000亩,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苗木林果有30多个品种,面积达6000
余亩。
昌邑经济开发区座落在都昌街道辖区内,规划面积17.7平方公里,是昌邑市
工业新城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已实现“九通一平”配套面积15平方公里,
累计投资5.1亿元。开发区已聚集项目104个,总投资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900
万美元。 已形成了石化、纺织、食品、机械、电力5个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聚
集了石油化工、纺织机械、海岛新材料、纺织印染、热电联产等投资过亿元的大
项目八个,成为开发区骨干项目集群,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完善的产业体系。
党工委书记孙孝工
办事处主任李雪松

奎聚街道办事处位于昌邑市中部, 面积67.6平方公里, 辖59个行政村,
13831户, 人口4.36万, 耕地面积4.5万亩。2006年,全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2429.4万元, 比上年增长22.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利税3.3亿元,
分别增长54.9%和5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元。
奎聚街道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交通、通讯快捷便利,与济南、青岛、烟台
均有高速公路相连,距潍莱、济青高速公路、潍坊机场、下营港仅30公里路程。
工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拥有纺织、印染、机械加工、建筑等10余个行业。轻
纺项目聚集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已有24家企业入住。辖区内限额以上工业
企业23家。市场活跃,商贸繁荣。拥有钱清昌邑纺织原料市场、万国商贸城等配
套设施齐全的各类市场10余处,中百佳乐家、利众购物中心等超市、商场数十家,
高档星级酒店正在建设当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中村”改造全面展开,建
设施工总面积41.24万平方米。 东方家园、阳光嘉园、豫园小区、绿景嘉园、名
将花园、怡和花园、城后花园等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净洁幽雅的人文、环保特色
小区已初具规模。特色农业独具优势,拥有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果品产
地和昌邑市主要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党工委书记王传法
办事处主任翟明涛

双台乡地处昌邑市西部, 面积98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9631户,3.1万
人, 耕地6.2万亩,乡驻地1平方公里。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
年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365.1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6
亿元, 利税1.4亿元,分别增长74%和6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00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5996元。
南有206国道横穿东西,中有靶杨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农业发达,有5000亩芦苇、1万亩淡水养殖、4万亩棉花三大农业资源,发展潜力
巨大。境内湾塘众多,渔业尤为发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出名的双台鲫鱼
是本地的特产。双台是重点植棉乡镇,棉花种植是一大特色,随着棉花加工业的
发展, 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4万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棉花集散地。双台投
资环境优越,位于206国道处的双台项目聚集区内项目星罗棋布,建设日新月异;
与靶杨路相连的乡驻地建设初具规模, 开发总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小城镇环
境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
党委书记夏麦香(女)
乡长黄国磊

龙池镇位于昌邑市西北部, 面积158.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7442户,
人口2.4万,耕地5.8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43.3万元,比上年
增长22.6%;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分别增长27.9%和
28.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7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8元。
新海公路、 荣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横贯东西,官靶路贯穿南北连接206
国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盐及盐化工和纺织印染是全镇两大优势产业,
共拥有盐田面积26万公亩,年产原盐10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达到15000吨。纺织
印染业主要生产加工各种化纤布、纯棉布、亚麻布、印花布及高档服装面料等。
全镇规划建设了昌邑市海能化工项目区,规划范围南至大莱龙铁路,北至沿海路,
西至官靶路, 东至低河以西,总面积10平方公里。投资7亿元的海能化学12万吨
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达效, 投资1.2亿元的华腾印染织造项目、投
资5000万元的木糖醇项目、投资4200万元的污水处理和投资1000万元的潍坊盛隆
粘合剂等四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阻燃剂、投资5000万元的AC发
泡剂、投资5000万元的中型物流中心、投资2000万元的二硝基生产等四个项目前
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区地处北部沿海,水、电、路、热、通讯等基础设施
配套齐全,土地平整,区位优越,政策优惠。
党委书记潘永贵
镇长马学彦

柳疃镇位于昌邑市区北10公里, 渤海莱洲湾南畔,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
72个行政村, 14335户,4.8万口人,耕地面积7.5万亩。海岸线长达19公里,滩
涂面积4.13万亩。区位优势明显,荣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新海路穿越东西,
昌灶路纵贯南北。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亿元,增长l7.8%;规模以
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1.9亿元,利税3.7亿元,分别增长65.2%和23.9%;实现地
方财政收入4040.2万元,同比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75亿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6019元。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中心镇,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
组织, 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重点镇” ,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为
“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
纺织印染、盐及盐化工是全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
358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2家,纺织印染企业252家,拥有各类织机10000余台,
其中, 剑杆、喷水、喷气等高档织机6000余台,印染、印花、后整理设备600余
台套, 年产各类印染织布10亿米,从业人员达23000余人。产品已扩展到丝绸、
化纤、 涤棉、纯棉、装饰布、色织布等六大类200多个品种。全镇共有盐田30万
公亩, 年原盐产量80多万吨,盐及盐化工企业9家,沿海经济正成为全镇的又一
经济增长点。
党委书记刘介松
镇长王明胜

夏店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15436户,人
口4.55万, 耕地面积8.28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9.5万元,同比
增长23%。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0.7亿元,利税2.3亿元,分别增长25%和30%。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
夏店镇拥有海岸线3.5公里,1.6万亩浅海滩涂。下小路纵贯南北,新海路、
建设中的荣乌高速公路、 大莱龙铁路横穿北部。拥有昌邑唯一的对外港口-下营
港,海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星。夏店镇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坚持实施富
民强镇战略,突出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沿海资源优势,不
断加大投入,逐步形成了肉鸡加工、橡胶轮胎、工业陶瓷、海水养殖、旅游等五
大主导产业。北部以下营港为中心,不断加大对沿海旅游的开发力度,重点发展
了服务业和沿海养殖业, 各类海产品养殖大棚120个, 育苗水体1万m3,虾池
13400亩,盐田5300亩。中部依托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5.5平方公里
的大型工业项目聚集区,水、电、路已完成配套,园内企业达到10余家,总投资
额达5亿多元。 南部以肉禽加工、农业生产为主,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
体的肉禽加工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党委书记高敬东
镇长张东森

卜庄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 面积240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9971户,人
口3.2万, 耕地面积7.8万亩,素有“侨乡”之称,在外华侨245人,遍及美国、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生
产总值27.1亿元, 比上年增长54%,地方财政收入943万元,比上年增长24%;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3亿元,利税1.4亿元,分别增长45%和41%。第三产业增加
值达3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0元。
卜庄镇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青岛、烟台、潍坊三市交界,206国道、新海公
路、荣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横穿东西,廒卜路、胶莱河纵贯南北。南部地下
淡水资源充足,万亩梨枣驰名市内外,成为卜庄镇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北部沿海拥有18公里海岸线、滩涂湿地面积广阔,养殖鱼虾、贝类具有得天独厚
的条件;地下卤水资源丰富,10万公亩优质盐田为盐化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展现了
广阔前景。随着经济发展重点的战略性北移,大力实施了北部沿海开发战略,按
照以人为本,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积极搞好北部沿海
经济发展区配套建设,引进了汉盈医药、四方医药、瑞创化学、廒鑫化工等10多
个过亿元的大项目,极大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党委书记张天辉
镇长王铁楼

围子镇位于昌邑市中部,面积106平方公里,辖89个行政村,19828户,人口
6.8万, 耕地面积9.36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亿元,比上年增
长28.1%;地方财政收入3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
利税79258万元, 分别增长47%和7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6018元。
围子镇物阜民丰, 交通发达,环境优美,206国道、下小路贯穿全境,《黎
明的河边》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铸造业历史悠久,“铸造之乡”闻名遐迩,
2006年12月被山东省机械工业厅授予“山东省机械铸造业基地”称号,全镇现有
铸造业户336家, 从业人员2.7万余人,年产值65亿元,出口交货值2.8亿元。农
业以“三化”战略为发展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
民收入稳步提高。围子镇先后荣获省“综合经济实力二百强镇”、“村镇建设新
型乡镇”、潍坊市“模范镇”、“乡镇企业明星镇”、“民营经济二十强镇”等
称号,连年获得全市“农村工作先进乡镇”、“经济工作先进乡镇”等称号。
党委书记张高学
镇长李明杰

宋庄镇位于昌邑市中部,面积51.7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8713户,人口
3.1万, 耕地面积5.4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
8.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利税2.21亿元,分别增长31%和60%。第三
产业增加值71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3元。
宋庄镇坚持“工业强镇、三产兴镇、特色立镇”的总体发展思路,转变发展
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苗木业发展迅猛,各类
苗木存圃面积1万多亩,苗木存量近2500万株,共有400多个绿化树种,被山东省
林业局授予“山东省花木强镇”。建有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博览园,占地面积2000
余亩,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山
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并成功
举办了四届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为苗木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可靠的
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
党委书记赵赞江
镇长王桂永

石埠镇位于昌邑市中部,面积100.5平方公里,辖6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13600户, 人口4.8万,耕地面积8.2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7
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1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工业
实现销售收入31.6亿元, 利税20102万元,分别增长20.2%和25.2%。第三产业
增加值达139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38元。
石埠镇东接青岛, 西邻潍坊,309国道和省道下小公路交汇于镇区,潍莱高
速横贯东西, 南5公里直达济青高速公路,是山东内陆连接胶东半岛的咽喉。镇
区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5万,城镇化水平48%以上,被国家建设部
命名为小城镇建设先进镇,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山东省中心镇、中心镇建设示范镇,
是潍坊市的重点镇。石埠镇确立了“三产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已形成
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等三大优势产业,建有副食品、建材、土豆、西瓜、家具
等专业市场,有服装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大型超市、大型商贸城,成为周边地
区的商业零售、批发中心。
党委书记车建平
镇长刘万秋

饮马镇位于昌邑市中南部, 面积86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人口4.5万,
耕地面积7.8万亩。 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地方财政收入191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利
税79499万元,分别增长70.3%和6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3546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6060元。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东距青岛90公里,西距潍坊30公里,省道下小路
纵贯南北,济青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连接省会济南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交通
枢纽。 是传统的“纺织之乡"。全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园区建设、小城镇
建设,培强做大现有企业。全镇工业企业已达500多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4家,
形成了以纺织、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矿业开采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各类纺
织面料齐全,畅销国际国内市场。“云鸥”牌塑料机械设备国内第一;“世民”
牌太宗系列熟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石英矿储量位居山东半岛之首,铁矿资源蕴
藏广、品质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蚕桑、苗木、有机蔬菜、西瓜、林果、
养殖六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占地5600亩的工业项目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
全,政策优惠。已有杨金华纺织、中云机器、同大新能源等十几个大项目、高新
技术项目落户。积极开展“平安饮马、文明饮马、诚信饮马”建设活动,高标准
建设特色名镇。加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积极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
工程和镇区综合改造工程,镇区面貌日新月异,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投资环境。
党委书记姜正峰
镇长孙建伟

北孟镇位于昌邑市南部,面积105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11975户,人口
40891, 耕地面积92243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比上年增
长11.4%; 地方财政收入627.7万元, 比上年增长10.1%;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3.2亿元,利税1.4亿元,分别增长56.3%和51.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亿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8元。
北孟镇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民营企业达到300余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6
家; 纺织企业达200余家,纺纱能力达到10万纱锭,各类织机总数4000余台,形
成了以纺织业为主,纸箱制造加工、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汽车配
件经营、镜框加工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市的民营经济重镇。是传
统的农业大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突出的发展优势,以花生、大蒜、大姜、
西瓜、 林果、中药材、速生杨等为主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6万亩。其中“九龙
屯”牌大蒜成功注册商标,远销全国各地。商贸发达,依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区
位优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韭菜、西瓜、大蒜、果品、土豆等农产品
专业批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党委书记张所友
镇长马振波

岞山镇位于昌邑市南部,南临山东省最大的水俊∠可剿猓饕牢印C婊
朂2平方公里, 辖39个行政村,9558户,人口35000,耕地面积5.2万亩。2006年
全镇工业销售收入86862万元,利税8207万元,分别增长23.2%和24%;实现地方
财政收入765万元, 比上年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23.5元,比上年
增长425元。
岞山镇交通优势明显。济青高速公路、潍胶公路,胶济铁路横穿东西,实澄
�
记董全�
镇长彭文涛

丈岭镇位于昌邑市最南端,面积122平方公里,辖85个行政村,17327户,人
口59033人, 耕地面积12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比上年
增长12.25%; 地方财政收入4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4亿元,利税8320万元,分别增长33.3%和9.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4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751.5元。
丈岭镇东距青岛90公里, 属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范畴,西距潍坊40公里,胶
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省道下小路、潍胶路纵穿南北,交通条件十分
便利, 自古即为通衢重镇。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后昌邑境内唯一的客货站-昌邑
(丈岭) 火车站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紧靠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水资源丰
富。 拦河蓄水建成占地200多亩风景怡人的鱼池湖风景区。景区进行了进一步科
学规划,努力把鱼池湖打造成昌邑一流名湖。资源丰富,富产建材石料、膨润土
等。小麦玉米、林果瓜菜、畜牧养殖、植桑养蚕、辣椒棉花、园林苗木为全镇农
业的六大支柱产业。现有个体民营业户1200多家,形成了棉花加工、纺纱、榨油、
饲料、食品加工等8大优势产业,其中粉条、辣椒、有机肥料、啤酒容器、台钳、
钟表、 服装、布艺玩具等8种产品畅销国内外,有两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年
创利税280万美元。“两区一湖”是全镇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已储备土地500亩,
聚集企业项目60多个。两区:一是塔耳堡工业项目区,规划占地1200亩,二是丈
岭新区,规划占地1500亩。一湖是渔池湖。
党委书记李寿岩
镇长彭长胜

太保庄乡辖6892户,3.1万人,耕地面积3.8万亩。2006年,全乡完成国内生
产总值16.7亿元, 比上年增长63.7%; 地方财政收入449.2万元, 比上年增长
16.7%;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l5.7亿元,利税1.9亿元,分别增长98%和83.7%;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9元。
太保庄乡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下小路和太高路纵穿南北,胶济电气化铁路
和甘丈路横贯东西,乡级道路纵横交错,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矿产资源(石灰石、
铁矿石、白云花岗岩石等) 、淡水资源及鱼类资源丰富,所产稻米香飘四方,石
制工艺品畅销全国。境内拥有110平方公里的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峡山、
草山、鞋山与水库相依,景色秀丽,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综合开发潜力巨
大。全乡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华昊焦化、美爱彼机械、昊岳机械、海
王铸业、鑫盈金属熔炼、新型建材、非凡工艺品等工业项目在太保庄工业项目聚
集区相继崛起,使项目聚集区内企业数量达到16家,形成了焦化、铸材、机械制
造、有色金属特殊功能材料添加剂、建筑建材、工艺品、纺织等主导产业,民营
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太保庄乡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道路、电力、通信、供排水系统、绿化亮化美化、沿街商业楼、大型超市和拆旧
改丑等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党委书记赵洪军
乡长邹霞(女)

(于卫东 李文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