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7&rec=156&run=13

中共昌乐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县委书记王树华
边峰(援藏)
副书记曹晓南(女)
宋均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树华
副主任张德政刘保泽
张书亭冯永庆
苏涌源张兰田
左玉琴(女)
县政府县长曹晓楠(女)
副县长王勇肖建华
毛秀凤(女)
刘玉庆徐波
张宝峰
县政协主席滕建军
副主席解国全滕恩禄
张国美(女)
于观亮
周晓玲(女)
李正洪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昌乐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892个行政村,
人口60万。 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实现
财政总收入7.17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1.3%;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48.7亿元, 增长14.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
长10%,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比年初增加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亿元,
比上年增长15.4%。 昌乐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
产业基地和“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
县域经济实现新发展。2006年,全县按照“六个更加注重”、“五个新突破”
的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县域经济实现了总量扩张、规模膨胀和质量提升。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共引进项目203个,到位资金36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
目23个,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9个,外商直接投资4100万美元,出口创汇1.35亿美
元, 增长10.7%。30万吨煤焦油、20万吨牛卡白板纸、10万吨柠檬酸等一大批项
目相继建成投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了以“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家
家有产业”为目标的全民创业活动,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民营企业
发展到11120家,注册资金达到36.1亿元,上缴税金占到全县税收总额的70.6%。
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全县规模企业发展到264家,实现销售收入129.7亿元、实缴
税金4.1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有5家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
业行列,振兴焦化、阳光纸业、英轩实业、矿机集团、乐港食品、乐化集团等一
批大企业迅速崛起。集中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煤化工、涂
料化工、煤炭综采设备、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链,形成了珠宝、
乐器、拖拉机、拉链及织带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乐煤牌矿用单体液压支柱、乐
化牌油漆等8个产品被评为省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6.2%。 大力发展物流业和服务业,先后建成了步行商业街、假日购物广场、昌
盛物流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和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了宝石城扩建、古火山群旅游
开发、仙月湖风景区、寿阳山森林公园、超英文化娱乐城、温泉大酒店等一批旅
游和休闲娱乐重点项目,全县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推动了城市规模
膨胀、 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40.3%。面向国际招标,对城市总
体规划进行了论证调整,完成了寿阳山旅游度假区、新昌路街景、丹河桂河滨水
景观带规划和一批城建重点项目设计, 城区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90%。 按照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收缩战线、集中突破,组团发展、打造亮点”的思路,
开工建设了新昌路、方山路、大沂路、宝通街、新城街、中央商务区“三路两街
一区”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了地下管网、铁路立交桥、小丹河综合治理、集中供
热、集中供气等工程,完成城建投入9.5亿元,新建各类建筑104万平方米,新修
改造城区道路11.2公里,铺设供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100多公里,新安装路灯675
盏,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以拆违治乱
和净化、美化、秩序化为重点的城区环境集中整治,实现了寿阳山区域封山禁采,
拔掉了城区污染严重的小烟囱,加大了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城区面貌和运行秩序
进一步改善。
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积极探索新
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深入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坚持“农内”
增收狠抓现代农业建设,“农外”增收狠抓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2元。扎实开展镇村规
划编制工作,9个镇完成镇区规划,160多个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基础
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路、水、电
等“村村通”工程建设,柏油路通村率达到5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4%,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生态村镇创建
活动,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和谐昌乐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着眼于繁荣社会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三
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土地及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工作上了新水平,昌乐县被
确定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教育、
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连续九年居全市第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2%。积极健全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和弱势群体帮扶救助长效机制,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深化,工、
青、妇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富有成效,并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失地农村保险,有效保
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深入推进“平安昌乐”建设,畅通信访渠道,调处化解各
类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文明昌乐”、
“诚信昌乐”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
育,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不断深化“三
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双带”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现
代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深化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配干事业的班子、用干事业的干部,大力
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顺
利完成了党委换届工作,镇(街道)领导班子职数进一步精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
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构建了教育、
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党风政风进一
步好转。

【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公司正式投产】2006年,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公司一期30
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杰富意振兴化工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JFE
化工株式会社与振兴焦化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21.5亿元,主要建设煤焦油、粗
苯、顺酐等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10月份开工建设,其中投产的一期30万吨煤焦
油深加工项目, 投资4亿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大的生产能力,年可实
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5亿元。

【昌乐县被评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11月10日,由国土
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主办,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
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承办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
地市长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王树华代表昌乐县人民政府参加了论坛并做了主
题发言。
昌乐矿产资源丰富,蓝宝石储量数亿克拉,是世界最大的蓝宝石矿区之一,
所产蓝宝石具有颗粒大、晶体完好、颜色纯正鲜艳、特异宝石多等特点。昌乐县
依托丰富的蓝宝石资源, 已形成年加工宝石600万克拉、饰品1000万件的生产规
模,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珠宝已成为昌乐的重要品牌。
论坛指出,众多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凭借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人文
优势或政策优势,使珠宝玉石首饰产业成为了当地的名片式产业、富民产业,甚
至成为了支柱性产业或产业转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珠宝产业聚集区地方政
府申报的资料和各地主要领导介绍的产业情况,依照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
基地评审办法,经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评审专家组研究决定,授予山
东昌乐为首批“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昌乐县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2006年,昌乐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抓好
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严打整治工作机
制、治安防控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机
制、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六项机制”,不断健全目标责任体系、组织领导体系、
考核奖惩体系、基层基础体系“四个体系”,构建起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分工
明确、齐抓共管的大稳定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了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工作水平。
在2005年昌乐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的基础上,2006年
又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县。
镇、街道办事处概况
城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5890户,
人口2.8万, 耕地面积0.8万亩。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比上年增
长10.2%;地方财政收入1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
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和40%;第三产业增加值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896元。
2006年,城关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狠抓了招商引
资、民营经济、城市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五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
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 抓好招商引资,
增强发展后劲。 全年到位市外资金3亿元,其中投产项目6个,在建项目6个,合
同项目2个,意向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2) 抓好民营经济,扩张经济
总量。抓好规模企业的膨胀,抓好新投产的项目,促其快速达产达效。大力推进
全民创业、通过经济能人带动、“双带”典型推动、专业协会驱动等形式,营造
了“自主创业、 竞相创业”的良好局面。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家,新发展个体
工商户580户。(3)抓好拆迁安置,推进城市建设。2006年,共完成拆迁项目11个,
涉及群众3890户,发放安置补偿金4100多万元,有力地配合了城市建设工作。
党工委书记王好田
办事处主任刘培臣

宝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北部,与县经济开发区合一,面积30平方公里,
辖34个行政村,5906户,人口2.7万,耕地面积2.5万亩。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
总值48.6亿元, 比上年增长6%;地方财政收入193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工
业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利税409.23万元,分别增长128%和112%;第三产业增
加值4.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7元。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06年,共有新上、扩建项目56个,合同总投资
37.4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11.5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8个。民营经济得到较快
发展。 2006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家,完成税收1.5亿元。其中,矿机集团实现
税收3978万元,阳光纸业实现税收2996万元,盛泰药业实现税收1388万元,日科
化学实现税收889万元; 盛世热电、现代塑胶、中传拉链等3家企业税收过300万
元。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2006年,开发区项目拆迁、城市拆迁、公路拆迁共
展开38处。在搞好拆迁的同时,及时规划了艳阳天社区、前石埠、西尖、东尖、
代家庄等安置小区,保证了拆迁与安置同步,收到了上级满意、群众满意、外商
满意的效果。
党工委书记冯传森
办事处主任郭焕昌

朱刘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以东,面积59.7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 (居
委会) ,12273户,人口4.1万,耕地面积4.25万亩。2006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
产总值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7.5%;地方财政收入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利税3.96亿元,分别增长35%和62%。第三产业增加
值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4元。
朱刘街道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
309国道等交通干线横贯全境。 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中日合资山东杰富意振
兴化工有限公司、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乐化工业园、万山集团等一批大型企
业在此落户,是一个以煤化工、建材、先进制造业等为主的工业基地。2006年,
共引进项目30个,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全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规模以上企业
发展到28家,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利税8372万元,增长80.7%和75%。民营经
济蓬勃发展,民营业户发展到17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先后被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 , 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文明单位”、“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工委书记孙修炜
办事处主任刘清涛

城南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以南, 面积49.6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
21个社区居委会,7081户,人口2.7万,耕地面积3.7万亩。2006年,完成地区生
产总值9.3亿元, 比上年增长6%; 地方财政收入605.7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6.8亿元,利税1.64亿元,分别增长0.3%和99.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2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5406元。
2006年,城南街道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壮大民营经济,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年新引进项目20个,到位资金2.4亿元。宝都塑料、科
兴塑料、 前卫塑料等3家企业进行了扩产,其中科兴塑料投资建设的普莱德塑木
项目,获得了多项设备专利和产品外形专利。结合街道山水绿化和路域绿化工程,
投资30万元,在境内20.1公里的柏油路两侧栽植银杏等高档绿化苗木7000多株;
组织方山西侧多个村庄开展退耕还林绿化工程, 栽植杨树、 柿子、桃树等树木
1500多亩。 2006年,有35个村完成规划编制,占村庄总数的70%,11个村通过县
里验收,居全县首位。后池子、南寨等村新建沼气池35个,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
30多期,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农民的科技水平普遍提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了全民创业力度, 新增注册工商业户89家,建设中小型瓜菜批发市场2个,
成立瓜菜购销组织50多个,发展个体加工户20户,形成了百货零售、蔬菜运输、
塑料加工、 餐饮服务等小型致富产业,增加经济收入100多万元。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参与人数达到26198人,参合率达到99%,共报销医药费55万元,受益村达到
100%。
党工委书记丁进全
办事处主任肖学平

尧沟镇位于昌乐县城以西,面积36.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540户,人
口2.28万,耕地面积4.1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比上年
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700万元,
利税1100万元,分别增长20%和15%;第三产业增加值5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100元。
大棚瓜菜是尧沟镇的主导产业, 大棚西瓜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全镇4.1
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保护地栽培,形成了以瓜瓜、瓜菜、大棚果为主的套作模式,
种植模式实现了三种四收。西瓜生产以早、优、特为主要特点,先后引进、开发、
推广七大系列60多个西瓜新品种, 良种率达到98%。蔬菜生产以精、细、鲜为主
要特点,大力推广了反季节栽培、立体种植、多膜覆盖、测土配肥、生物菌肥等
农业生产新技术。 镇瓜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5亿公斤,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西瓜
定点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农民瓜菜协会、艺林瓜贸合作社、北周瓜菜购销合作社
等流通中介组织的作用,培育发展了2300余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在全国20多个
大中城市设立了瓜菜经销处,尧沟镇成为闻名全国的区域性重要瓜菜集散地。
党委书记崔德军
镇长任瑞成

北岩镇地处昌乐县城以南10公里, 面积96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11002
户,人口4.2万,耕地面积57350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99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工业实现销售收
入1.78亿元,利税995万元,分别增长18.7%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326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4615元。
北岩镇交通便利,省道胶王路、潍临路横贯东西、北距济青高速公路15公里。
镇域土地充裕、物产丰富、矿产较多,蓝宝石、木鱼石、矿泉水、玄武岩储量丰
富。18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气势磅礴的远古火山群闻名于世。
镇党委政府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已形成粉条、针织、服装、化工、
乐器、玄武岩石子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其中,昌乐德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真
空手工粉条、机制粉条畅销韩国、日本等国。以山东松江印染、松岩针织、松昌
针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针织服装加工业,已具备年产针织坯布3000吨,印染坯布
1万吨,加工出口服装500万件的生产能力,全镇以针织服装工业园建设为重点,
大力培植骨干企业,拉长针织服务产业链条,把北岩建成纺纱、织布、印染、成
衣一条龙的针织服装重镇。旅游产业是北岩镇的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古火山群这
一独特的地质资源优势,加大对总投资3亿元、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旅游项目的开
发建设力度,全力打造“一山(火山口)、一水(荆山水库)、一智人(姜尚)”的乡
村生态特色旅游,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乡村旅游、旅游产品加工等服务业,形
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党委书记刘咏梅(女)
镇长李宪军

五图镇位于昌乐县东北部,面积68.3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8847户,人
口3.13万, 耕地面积4.49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比上
年增长8.8%; 地方财政收入538万元,比上年增长45.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3
亿元,利税5100万元,分别增长22.9%和59.4%;第三产业增加值7418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4680元。
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拉
链、织布、新型建材三大特色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其中拉链加工企业发展到13
家, 织布企业发展到6家,新型建材企业发展到21家。以潍坊华新拉链有限公司
为龙头,华昌、盛昌、华盛、永昌等企业为骨干的拉链产业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
拉链生产基地, 年可加工生产拉链制品万吨以上,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3000万
元。
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蓝宝石矿藏面积54平方公里,总储量约3亿克拉。
已形成采矿、加工、镶嵌一条龙服务,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镇内除蓝宝石矿藏外,
优质石灰石储量达5亿立方米, 褐煤达4000万吨,粘土达8000万吨,玄武岩达10
亿立方米,膨润土达2000万吨,油页岩达10亿吨,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天然资源优势。
党委书记钟杰
镇长刘德利

乔官镇位于昌乐县中部, 面积98.8平方公里,辖79个行政村,12304户,人
口4.52万,耕地面积7.5万亩。是潍坊市民营经济二十强乡镇之一,市级中心镇。
2006年, 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3.5%; 地方财政收入
194.7万元;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1.38亿元,分别增长31%和30.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76元,分别增长24%和7%。
工业基础雄厚。产品涉及麦芽、塑料、缎带、人造板、拉链、纺织、乐器、
农副产品加工等。永顺泰(昌乐)麦芽有限公司年产优质麦芽8万吨。以乐富塑料、
帝豪塑胶、 联合塑料为龙头的塑料加工企业有84家,年产塑料制品8万吨,产品
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胶合板加工业户91家,年产各类胶合板2000万
张。
矿产资源众多。主要有蓝宝石、矿泉水、玄武岩、木鱼石、膨润土、粘土等。
蓝宝石资源丰富、品位高,矿泉水储量大、质量好,主要理化指标优于国家饮用
水标准。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方山、隋姑山、黄山群等处风景秀丽,传说众多。以黄
山为主峰的远古火山群面积4000余亩,其中1800万年前的团山子火山喷发熔岩变
石之状奇妙壮观,极具科研和观赏价值。正在建设中的黄山森林公园占地5000亩,
建成后,寓休闲、度假、餐饮、地质科普教育于一体,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
去处。
镇区规划科学合理,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文明整洁。新规划建设了乔官项
目区和北展塑料加工项目区,为招商引资打造了一流的服务平台。
党委书记张正民
镇长汪立波

马宋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89.4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1.17万户,
人口4.3万, 耕地面积7.5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亿元,比上
年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456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8元。
全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了招
商引资、民营经济两个“天字号”工程的新突破,形成了以拖拉机、铸造、造纸、
塑料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群体,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1家。以农产品加工
企业为龙头,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场式农业, 年出栏肉鸡肉鸭达到
500万只以上。
速生林是全镇的品牌农业,通过发展集体造林、推广村庄整体绿化,全镇速
生林发展到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
党委书记赵文果
镇长李学涛

崔家庄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4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5700户,人
口1.89万, 耕地面积3.5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比上
年增长12%; 地方财政收入4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4亿
元, 利税800万元,分别增长50%和30%;第三产业增加值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5280元。
2006年,全镇紧紧围绕芦笋、草莓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市场
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孝妇河”牌芦笋、“润香”牌草莓两个国家
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芦笋、草莓购销两旺,收益创历史最高水
平,其中,芦笋收购价格为上年的3倍,草莓收购价格为上年的5倍,仅芦笋、草
莓两项,群众增加收入4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扎
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聘请山东鲁建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制定了《崔家庄镇2005~
2020年镇驻地总体规划》 和《崔家庄镇2005~2020年镇域总体规划》,投资100
余万元硬化了镇区至丁家营路段4.8公里,新增通柏油路村6个。大力实施“净化、
美化、亮化”工程,投资50余万元对镇区街道进行了全面整修,安装路灯25盏,
栽植绿化树木500余株,镇区面貌明显改观。
党委书记李鹏
镇长闫继安

阿陀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 面积84.5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10544户,
人口3.5万, 耕地面积7万亩。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
20%; 地方财政收入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利
税1600万元, 分别增长52%和41%; 第三产业增加值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183元。
全镇工业具有一定基础,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较快。2006年,全镇工业企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7家,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
形成了机械加工、机械铸造、兽药饲料、农产品加工等四大类民营经济群体,全
镇民营业户发展到1200家, 年销售收入达到2.92亿元,实缴税金750多万元。上
交税金总量由2001年全县12位上升到现在的第6位。 建成的崖头工业园已落户企
业85家,总投资达到10.2亿元,已初步形成服务潍坊、青岛等大中城市的机械铸
造产业集群,其中中铁华盛公司年上交税金273.2万元。
全镇农业以黄烟、桑蚕、瓜菜生产、淀粉粉皮加工和养殖业为主。黄烟面积
保持在5000亩,年收入1000万元;桑蚕面积稳定在3000亩,年收入1900万元;瓜
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年收入8000万元;养殖业年收入2.6亿元。淀粉粉皮加工
是全镇的传统产业,年可加工淀粉5000万公斤,生产粉皮粉条3000多万公斤,增
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有粉皮之乡、江北淀粉加工第一镇的美誉。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全镇硬化改造道路32公里,初步完成西屋官
庄村、崖头村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孟家栏新村建设试点也在积极实施中。
积极推广了沼气池、 秸秆汽化炉等新型能源应用。 2006年,争取省开发办资金
144万元,配套资金39万元,对西屋、滕家庄等9个村5000亩土地进行了开发整理。
已注册成立奶牛生产合作社, 黄烟、桑蚕、粉皮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9个,
会员户3200多户。成立了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实行一站式为民服务代理。
党委书记高立德
镇长唐文宁

朱汉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87.2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人口3.1万,
耕地面积6.6万亩。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67亿元,增长5%;农民
人均纯收入4969元,同比增长4.2%;实现财政收入780.6万元。
2006年,全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7个,实际
到位资金1.46亿元,聚氨酯、塑胶、织带等一大批项目落户镇区,并已投产达效。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镇个体工商业户达316户,规模企业达到6家,吸纳从
业人员900多人。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推动果品、畜牧、黄烟、
瓜菜和桑蚕五大产业的发展。 全镇高效经济作物达5万亩。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 先后完成土地整理项目2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整理土地1.6万亩,整
修生产道路50多公里,新建农田水利设施120余处。投资550余万元,对朱大路、
上船路、双前路进行拓宽、柏油硬化路面达18.1公里。2006年,邀请济南鲁建城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新型镇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镇区规划编制已完成,行政
村规划由县规划研究所进行编制。全镇74个行政村主要街道达到“三无” (无垃
圾、无柴草、无粪土堆) 、“一有”(有排水沟)、“一平”(平整顺畅)标准,新
农村面貌已初见成效。
党委书记张永华
镇长秦春军

鄌郚镇位于昌乐县中南部, 面积91.8平方公里,辖63个行政村,12217户,
人口4.2万,耕地面积5.97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比上年
增长30%; 地方财政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8亿
元,利税5600万元,分别增长31%和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5036元。
鄌郚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是省政府确立的中心镇,是著名的“无籽西瓜
之乡”,“中国乐器基地镇”。2006年,“鄌郚”牌无籽西瓜被评为“山东名牌
农产品” ,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无籽西瓜品牌。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1.5万多
亩, 年产量6000万公斤。玉米制种基地面积5000多亩,速生林种植面积1.3万多
亩。 乐器生产是全镇的主导产业, 现有生产企业42家,年产电吉他、电贝斯近
100万把。 服装、织布、塑料产业优势明显。潍坊龙海民爆公司是全镇的龙头企
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同行业的排头兵。鄌郚还是远近闻名的“笤
帚之乡”,年加工各类笤帚5000多万把。同时,全镇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畜牧业,奶牛存栏3100头,肉鸡、肉鸭年出栏500多万只,肉羊年出栏2
万多只,奶牛、肉鸡(鸭)、肉羊构成了全镇独具特色的畜牧产业链。
党委书记郭曙光
镇长王永信

高崖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 面积72.2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11564户,
人口4.1万,耕地面积5.46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比上
年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554万元,增长1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
1500万元, 分别增长35%和40%; 第三产业增加值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160元。
高崖是连接昌乐、安丘、临朐的枢纽,省道大沂路穿境而过,国家大二型水
库--高崖水库座落在镇区西南, 是消暑休假的好去处。 全镇盛产瓜菜,是昌乐
“金山西瓜”的主产地;山药、芸豆、韭菜、菠菜四种蔬菜注册了“汶水”牌商
标,均获得了国家无公害认证。
大力实施“工业立镇” 战略。2006年新引进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1.3亿
元,新增规模企业2家,新增民营业户46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初步形成了
以乳品加工、棉纱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
党委书记刘贵学
镇长崔永新

红河镇位于昌乐县南端,面积109.7平方公里,辖75个行政村,15176户,人
口6万,耕地面积9.6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比上年增
长32.3%; 地方财政收入883.2万元, 比上年增长23.1%;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65159万元, 利税20831万元,分别增长31.6%和18.5%;第三产业增加值519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9元。
红河镇是一个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工业基础雄厚,
潍坊乐港食品有限公司和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都座落在镇域,全镇规模以上企
业发展到17家,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和油漆化工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农业生
产先进。初步形成了以万亩花生、万亩大姜、万亩大棚瓜菜、万亩林果和1000万
只畜禽的高效产业格局,是潍坊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镇。服务功能完备。建有
红河商城、 潍红路商业街等商业设施以及汽车客运站、110千伏输变电站和热电
厂等配套项目。 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2.56万人,有中百
佳乐家、海尔专卖店等知名商家20多家,民营业户3000多户。社会和谐稳定,全
镇连续三年无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无县以上集体上访案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
故。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百镇千村”建
设示范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
层单位等。
党委书记亓文诺
镇长田永全

白塔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面积57.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6347户,人
口2.25万,耕地面积2.56万亩。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57万元,比上
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19.9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2160万元,
分别增长30%和25%;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7元。
白塔镇地处山区、 库区,又属沂蒙革命老区。境内建有占地面积1.5万亩、
库容1.2亿多立方米的仙月湖, 是国家大二型水库,被列为省一级水源地,担负
着为昌乐县城和下游乡镇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任务。生态环境优良,林果生产、
芋头种植和奶牛养殖是全镇的特色支柱产业。白塔镇依据自身优势,确定了“改
善仙月湖生态环境,保护好全县饮用水源地,建设生态白塔、旅游白塔,最终实
现富裕白塔”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立镇、工业兴镇、三业富民”
的特色发展战略。2006年,全镇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360万元。同时,着力发展生
态林果业和以芋头、奶牛为主的高效种养业。芋头生产,注册了“白塔”牌商标,
是潍坊市唯一一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江北最大的芋头生产交易集散地,年种植
1.1万多亩,总产2万吨,纯收入2000多万元。大力推广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公
寓式养殖,存养总量达4000头,其中集中养殖2000头,是蒙牛集团、维维集团等
大型乳业公司的原料生产基地。 全镇年产鲜牛奶3万多吨,纯收入2000多万元。
建设了11.2公里干鲜杂果带和5大生产基地, 发展秋姬李子、日本大樱桃等优质
品种果树3000亩,年纯收入1000多万元。
党委书记崔永新
镇长张义增

(刘西强 张金廷供稿)

责任编辑李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