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7&rec=122&run=13

【综述】2006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改革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关
键性问题,用发展化解遇到的矛盾,用创新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素质教育继续
深化,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普通高考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本
科上线人数突破3.7万人, 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潍坊市被教育部、中宣部、人事
部、社科院、团中央等五部门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国务委员陈至立、
教育部部长周济及省长韩寓群专程来潍坊考察教育, 给予充分肯定。 新华社、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介绍潍坊市教育经验的文章
达50多篇。全国有28个省市、163个教育考察团到潍坊考察交流。
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教育活力得到全面激发。完善竞争机制,全面深化校
长职级制度,继续推进教师聘任聘用制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校长职级制度
改革不断深化, 627名校长被确定职级。结合职级管理,大力推行校长任期制和
交流制, 鼓励校长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干事创业,县市区有近20%的校长进行
了轮岗交流。 聘用合同制进展顺利,已在全市85%的教职工中推开。12个县市区
成立教育人才就业服务中心,潍坊市教育人才就业服务中心正式运转,落聘人员
得到妥善安置。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直学校校长轮岗面
超过了70%,实行教研员交流制、职级制,市教科院有4名教研员实现了轮岗交流。
完善学校民主指数通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委员会,学校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大
力发展民办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增。积极发挥独特的政策优势和教育品牌
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办教育的
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市教育系统利用社会资金超过10亿元,民办
中小学达到105处,在校生突破15.2万人,占全日制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2.6%。
民办幼儿园达1426处, 各类民办培训机构有730处。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成为全省
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取缔21家不规范培训机
构,限期整顿22所不规范民办学校,维护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权益。
做大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为大力营造职业教
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规划、专项资金投入、师资
队伍建设、就业准入制度等制约职教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1) 职业教育经费投
入加大, 连同配套资金共3000万元,在市区重点建设了海洋化工等8个专业实训
基地,在全国居于先进水平,还建成小实训点1000多个,改善了学生的实习实训
条件。(2) 职业教育中心工程进展顺利,中职布局调整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寿
光市的潍坊科技职业学院、诸城市的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已实现高职与中职一体化
办学,高密市职教中心一期工程进展较快,青州职教中心建设开始启动,安丘组
建了松散型职教中心,昌邑、昌乐、临朐正对现有中职学校进行整合、增容。(3)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开始对接。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全面启动,已涉及到20多个骨干类专业,75%以上的在校生。专业设置初步得到
调整,办学特色逐渐凸显。推广了潍坊商业学校“校企联合”的做法和安丘市加
强实训基地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突出。出台了
《关于在全市职业学校部分专业推行学分制及调整部分专业学制的通知》,单一
学制开始打破, 学分制管理逐步推行,现已有8个县市、15所职业学校的27个专
业开始实施学分制。启动职业学校校长挂职和专职教师顶岗计划,为开展深层次
的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4) 年内,高职院校达到11所,各类职校在
校生突破21万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文化产业
基地开始形成。
抓住关键,完善机制,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十大教育惠民工程,全省予以推广。其中,在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中,作为全省唯一地市,潍坊市级财政全部承担起本应由
市县两级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7961万元,惠及6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同
时,市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作为奖励性资金,构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
机制。落实教师待遇,工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进一步落
实,现已有10个县市区的教师工资完全上收到县财政统一发放,农村教师工资每
月人均达到1411元, 比2005年增加246元。全市农村初中和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
经费分别达到93元和73元,增幅较大。寿光市实现城乡教师编制和工资标准、城
乡学校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双统一,走在了全市前列。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全市改造学校危房完成投资2980.8万元。新一轮“农村百所薄弱小学改造工程”
进展较快,改造学校危房5.5万平方米。“农村高中进城”战略成效显著。80.5%
的高中生在城区接受优质教育。进一步优化市区基础教育资源,市区初、高中办
学实现分离。 “市区中小学解困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有7个项目完成改造建
设,惠及学生2万余名。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2所全日制学校开始建设。“城乡教
育共同体”、对口支教等做法在全市不断推广。中、小学数量由前几年的4400所
减少到2197所,减幅达50%。
创新制度,注重效益,素质教育向核心突破。坚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
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抓手,大力调整教学关系,积极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
课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成效显著,新课程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中考
改革在12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启动“有效管理和得力领导”战略研究行动,“三
大纪律与八项改变”得到较好落实。“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普及活动全面展开,
受益家长20余万人次。实行“快乐大课间”推广行动,学生每天健身一小时得到
保障。实施学生“五个一”成长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
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构建“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工作机制,
涌现出400余项教学成果政府奖。 建立合格幼儿园媒体公告机制,举办了全市首
届幼儿园发展论坛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建设研讨会,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保教质
量有新的提高,“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幼儿园收费、非法幼儿园等得到
规范。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普通高考成绩突出,本科上线3.7万人,各项指标继
续稳居全省首位。教育信息化捷报频传,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暨
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全市电脑机器人竞赛项目获奖数占全国五分之一,电脑制作
活动比赛获一等奖数占全国六分之一。
以人为本,力促成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坚持实施“人才兴教”
战略,通过资格认证准入、菜单式选择、强化行政监管的模式,搭建起教师培训
的新平台, 扩大优秀教师群体。积极发挥4家市级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加
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市教育局对培训严格进行审查,规范学分登记制度,全方
位地整合师资资源,使培训内容、形式、师资、服务更具针对性,更能满足校长、
教师的成长需求。全年先后举办10期校长培训班,培训校长达3000多人;举办教
师培训班21期,培训教师7000多人,涉及职业道德、计算机技能、基础教育新课
程、英语能力等。“培训单位与学员双向选择,市场化运行”的新机制基本建立。
评选首届“潍坊名师” 30人,每人享受科研津贴2万元;表彰了十佳、百优班主
任, 1名班主任入选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积极开展教师学历提高教育,使
全市小学、 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92%和73%。加大优秀本
科毕业生的引进力度,推进“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到农村小学
支教任教的达538人,占农村小学总数的47%。择优选拔30名英语教师进行境外培
训, 效果良好。“百名外教进校园”工程效果明显,引进外籍教师138人。全力
培养知名校长,打造教育专家队伍。组织校长到先进地区或出国学习、考察,开
阔视野,增长才干。大力实施《市区校长三年培训规划》,推进“中小学校长提
高培训工程”,两次组织市区中小学校长150人到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进行培训。
依法行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 聘任潍坊市第
二届督学,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督导评估,强化督导功能。推行教育督导责任
区制度,根据全市行政区划和学校分布,划分为东片、西片、南片三个督导责任
区。每个督导责任区分别由市、县两级督学组成团队,实现了全市学校规范办学
行为的无缝隙覆盖。实行学校发展性评价试点,引导学校科学发展。(2) 大力精
简文件,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会期和规模。注重发挥县市区工作典型的示范带
动作用,成为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局机关推行素质提升工程,对科室、个人采取
个性化考核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对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广
“问题工作法”,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深度思考两小时”,推荐必
读书目,开展优秀创新调研评选。印发《教育领导干部参考》、《努力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引导机关人员完善“个人成长方案”,做最好的自己。(3) 大力加
强教育行风建设。组织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构筑预防职务犯罪
“防火墙”。坚决制止、杜绝“谢师宴”,规范教师“有偿”家教,加强依法治
教,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切实抓好学校收费工作,严禁乱收费。
加强教育内审工作,教育局被评为潍坊市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潍坊被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2006年,在教育部、中宣部、人事部、
社科院、团中央等部门按照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联合进行的素质教育调研中,
潍坊被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调研组已把潍坊等地的经验做法列为素质
教育重要调研成果,上报党中央和国务院。

【普通高考各项指标均列全省前列】 2006年, 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
3.7万人, 重点本科上线9186人,万人比、进线率、重点本科录取人数等指标均
列全省前列。 中心市区实现重大突破,文理重点本科上线人数比上年增长39.27
%。

【中考改革在12个县市区全部推开】2006年,潍坊市以“多次考试、双向选择、
综合评价、等级录取、诚信推荐”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改革全面推行,考试评价制
度不断完善,新课改理念进一步落实。

【潍坊市区基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市教育局对潍坊市区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进
行调整:将原潍坊一中、潍坊二中资源整合,分别成立两所纯高中学校和一所纯
初中示范学校。“市区中小学解困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7个项目完成改造,2
万余名学生受益。

【国务委员陈至立考察潍坊教育工作】 5月12日,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
周济等来潍坊考察教育工作,要求“全面总结潍坊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介绍全市教育经验
的文章达50多篇。全国有28个省市、163个教育考察团来潍坊考察交流。

【教育信息化工作】(1) 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全市有1576所完全
小学以上学校通过光纤或ADSL的形式接入教育城域网, 达90%。有896处学校建
成校园网, 达51%。全市中小学配有计算机13.5万台,学生平均10人1机。建有
7188个多媒体教室,占全市班级数的33%。全市教育系统通过教育城域网初步实
现电子化办公。(2)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得到加强。做好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元数
据规范、 易用、 高效、 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实现市县两级资源存量
5700G,850万条,其中市中心资源库600G,全市校本资源累计2.7万G。在此基础
上,根据《潍坊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开展新课程主题资源
网站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初步建成2557个主题资源网站。(3) 基本普及信息
技术教育。全市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开课率达98.2%。
完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初中纳入中考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水平等级考试,
小学采取县市区抽考或学校自主评价。(4)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成绩突出。在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暨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全市电脑机器人竞赛项
目获奖数占全国五分之一,电脑制作活动比赛获一等奖数占全国六分之一。滨海
中学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三届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获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