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6&rec=91&run=13

【综述】 截止到2002年底,奎文区卫生局经过机构改革,设立3个职能科室,
分别是办公室(加挂政工科牌子)、计财科、业务科(加挂法制监督科牌子),
编制15人(含奎文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发展到6
处,医院编制床位43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727人,其中,具备高级以上
技术职务的44人,中级以上技术职务160人,初级以上技术职务的434人。辖区内
厂企、 学校、个体、民办及对外开放的部队医疗机构220家,村级卫生服务组织
33处,农村卫生从业人员发展到80人,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60人。区属
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总值达5863万元,比建区时增加4676万元。全区计划免疫
接种率达98.8%, 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保险投保率达到100%,法定报告传染病总
发病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消灭和有效
控制。 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和食品卫生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3.3%以上。全区
形成了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具有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预防保健网,
基本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改制工作】 一、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实施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
划》和《奎文区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强了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进一
步提高了有限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将奎文区厂企、学校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更名
为“奎文区厂企学校医疗卫生管理协会”,卫生全行业管理体制得到建立和完善。
二、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充分利用现有卫生服务资源,形成了遍布城乡、功
能配套的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了卫生服务的普及性。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
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标准》,形成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
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建立起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网络完善、管理规范的城
镇医疗服务体系。
三、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实行了医疗卫生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扩
大公立机构的运营自主权。推行了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全员聘
用制和绩效制,逐步建立了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良性运
行机制。据统计,1997年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业务收入1898万元,2002年业
务收入达到3242.6万元,比1997年增长70.8%。
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公费医疗制度有效落实,基本满足了全区干部职工
的就医需求,1997~2001年4月,区卫生局共兑付公费医疗经费831.1万元。积极
参与并顺利完成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第二人民医院、安定医院、妇幼保健
院、南郊医院和南苑卫生院核定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第二人民医
院、南郊医院、妇幼保健院、安定医院定为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定点医院。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九五”、“十五”期间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
目标,积极改善卫生服务条件,卫生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变。1997~2002年,先
后投入资金3365.4万元,区卫生防疫站检验办公楼、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楼和门诊
楼、南郊医院、妇幼保健院、安定医院和南苑卫生院的门诊病房楼相继建成并投
入使用, 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9466.7平方米;投入资金1078.5万元,更新、购置
了各种高精尖医疗设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高。

【卫生法制建设】 推行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成立了奎文区卫生监督执法中队,
进一步明确了执法主体,理顺了执法关系,落实了执法责任,改变了卫生行政部
门既办卫生、又管卫生、监管脱节的问题,从体制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
照市卫生局制定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装备标准》,本着急需、实用的原则,先
后投入资金47.5万元,购置了各种监督监测设备,提高了装备水平。严格执法程
序,明确了执法人员的任务、范围、权限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实行统一执法文
书、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服装,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执法频率,重点依
法加强了对医疗市场、 食品卫生市场、 公共场所卫生等领域的卫生执法工作。
1998~2002年, 先后组织63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取缔了520家非法行
医户和1200家非法制售假劣食品的业户,没收非法行医药品和假劣食品价值38万
余元,较好地维护了全区卫生法制秩序,保障了社会群众的健康权益。

【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区卫生局按照“三位一体重系统,大众卫生贯始终”的
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了系统化大众卫生体系建设。按照实施规划,在全区选择了
12个村卫生室作为试点,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6个
村,占建成区外农村医疗机构的86.5%。(1)设置档次高。根据全区卫生资源配
置标准和区域规划,坚持“方便群众、就近服务”的原则,在人口密集、交通便
利的村设置了中心卫生所;新设置的村卫生所房屋至少达到60平方米以上,诊断
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各室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分开,内部设施配套完善。
(2) 人员素质高。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各项培训,具备条件的参加了全国助理执
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进一步加强了对卫生室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要
求统一着装,统一佩戴胸牌,监督照片上墙,统一语言和行为规范。通过引入竞
争机制,建立健全聘任、考核、辞退制度,实行末位淘汰,优化了农村卫生技术
人员队伍。 (3)服务标准高。卫生所通过内强素质,增强了服务功能,不仅能
正确合理地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按照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
计生技术指导“六位一体” 的要求,开展综合性全科医学服务。(4)管理水平
高。区卫生局将医院具备主治医师职称的医师下派到村卫生室,实行现场帮教方
式,强化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水平。对村级卫生组织
建立健全了完整规范的乡村医生档案,真正将村卫生室当作医院科室进行规范管
理。

【卫生下乡】 认真贯彻中宣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文化、科教、卫
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长期实行卫生支农工作制度,坚持定期抽调人
员组成巡回下乡医疗队,开展卫生下乡活动。1998年以来,共组派了下乡义诊医
疗队18支,累计派出医务人员260余人(次),深入农村开展义务诊疗活动24次,
从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上进行开发式帮扶,为5000名群众进行了健康
检查和义务诊病,累计赠送药品价值32000余元,举办了6期乡村医务人员培训班,
培训农村医务人员500余人次。

【医学与科研】 1998~2002年共安排各类临床进修人员69名,组织业务培训班
107期, 培训4000人次。医学科研方面,至2002年,全区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25项,取得科研成果15项。其中,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14项。申报科技进步奖13
项,获奖11项,其中,获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118篇,在省
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74篇。

【预防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 通过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全区没有重大疫病暴发
流行,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
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连年保持下降趋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保持上升趋
势。儿童计划免疫全部实行规范化集中接种门诊制度,在全区实行并完善了产后
母子双访制度,奎文区创成“爱婴区”。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龙头,组织开
展了争创“卫生文明十村百户”、“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卫生乡镇”
等各项创优活动,城乡卫生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奎文区城区达到全国卫生城
市标准。大力加强除“四害”工作,开展全民统一消杀蚊蝇活动36次,有效降低
了城区蚊蝇和鼠密度,基本杜绝了流行性出血热病的发生和流行。积极开展农村
改水、 改厕工作,全区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0%,奎
文区被评为全国改水改厕先进区。

【社区卫生服务】 为了给社区群众提供优质、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
务,区卫生局按照“以公立医院为主、居委会办医为辅、个体办医为补充”的工
作思路,通过先行试点,典型引路,在全区全面推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过
5年的发展,区卫生局在全区设立了9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网络覆盖了8个街
道,84个村(居),受益人口达到了29万人,建立起了遍布城乡、功能配套、符
合群众愿望、适应保障体系要求的现代服务模式。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范化管理,区卫生局先后制定了《社区卫生行政
管理制度》、《社区卫生站职责范围》等,加强执业管理,强化业务督导,确保
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立足社区居民,从建立居民家庭
健康档案入手,进行居民健康普查,实行登门服务和家庭护理,为社区居民提供
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六位一体”的医疗
卫生服务。1998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为2.52万户居民建立了《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 为12.3万人进行健康检查,开设家庭病床3749张,开展门诊诊疗
163.8万余次,出诊2.73万余人次,免费提供咨询服务22.5万余人次,为烈军属、
伤残军人和老年人开展义诊服务1.3万余人次, 充分体现了便民、利民、为民的
服务宗旨,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对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减少群众医疗消费,遏制社会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区卫生局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在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织网络、服务模
式、运作机制、社区筹资、人才培养、管理方法和配套改革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
的整体框架和服务网络,为全面推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奎文区政府也连续2次在全市卫生会议上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 2001年国家级卫
生刊物登载了奎文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经验做法。

【奎文区卫生防疫站综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保“无重大
疫病爆发流行”为总体目标,加强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一年一个台阶,各项工作得到不断发展。防疫站下设办公
室、防疫科、卫生监督科、监测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科、预防性健康查体室等
7个科室,共有31名正式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
17人。2001年购买东城集团部分办公楼,新增检验办公面积1000余平方米,改善
了办公条件。新增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酶标仪等一批大型检验仪器设备,检验
能力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化、正规化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1999年、
2002年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在全市首家通过评审准则修订后
的计量认证复审,通过省一级档案管理达标验收。
疾病控制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不断加大疾病控制工作力度。全区法
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确保了无重大疫情爆发流行。加强霍乱防治工
作, 对重点人群和可疑食品、 水样检索12309次;加强和完善了AFP监测系统,
1998~2002年共报告AFP病例60例,全部进行了正规处理。组织了8轮强化免疫接
种,全面加强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共实施免疫接种112667人次,报告接种率在99
%以上。 到2002年底,共有3处医院通过省级示范接种门诊验收,1处通过市级验
收,接种环境和接种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截至2002年底,以街道为单位
四苗接种率达99%, 适龄儿童投保率达100%,全区各类人群的健康水平得到有效
保障。
公共卫生监督监测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等公共卫生一法五条例,以食品卫生
监督为重点,搞好综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公共卫生质量,改善公共卫生面
貌。 (1)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共发放各类宣传品2.83万
张(册),举办卫生知识培训班107期,3100人次接受了培训。(2)对重点食品
开展专项治理。先后开展了对米、面、肉、鱼、馒头、保健品、纯净水、酒类的
专项治理8次,收到较好效果。(3)对中、小饭店和食品摊点进行集中拉网式治
理5次, 责令其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督促新上卫生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
区中、 小饭店的卫生面貌。(4)大力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活动。通过凌晨夜
查等方式,共查获病死鸡制品1590公斤,其它不合格食品1400公斤,对违法人员
处以警告、 停业、罚款等行政处罚。(5)不断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共开展
监督检查5万余户次,发放卫生许可证10138个,办理健康证32682个。(6)加强
对重点公共卫生场所的监督管理,每年监测2次以上。(7)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开展学生健康查体5次,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3.2万份/年,开展“六病”防治,服
驱虫药5.3万人次。 采取措施对学校集体食堂、周边食品摊点、学生饮用水增加
检查频率, 保证学生餐饮安全卫生。(8)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对全区相关
厂企重新进行了申报登记,每年检测均在2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