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奎文区统计局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6&rec=116&run=13

200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各项改革,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据初步测算,
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0.64亿元、11.67亿元、6.87亿元,比上年
增长3.3%、13.3%、10.6%。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3:60.9:35.8。
一、农业
2001年,全区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立足发展城市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大力发展水貂、狐狸特色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200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
成12200万元, 比上年增长3.3%。 其中农业产值完成3398万元; 牧业产值完成
8552万元,增长10.5%。粮食总产量6443吨;蔬菜总产量37744吨,增长12.1%。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特色养殖业快速增长。200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721
吨, 增长11.8%;禽蛋产量2980吨,增长6.8%;奶类产量532吨,增长15.2%。全
年生猪出栏7655头, 生猪存栏10124头,羊存栏1272只,家禽存栏31.6万只,蛋
鸡存栏26.6万只。 水貂、狐狸特色养殖业完成产值6576万元,增长22.2%,占畜
牧业产值的比重为76.9%,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9%。 年末水貂、狐狸存栏
11.57万只,出栏30.67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60.7%、46.6%。
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9
万千瓦,全年用电量7121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2117吨(按实物量计算)。“蓝
狐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通过省科委鉴定,并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水貂、
狐狸冬皮早熟控制技术”被列入国家科委2001年全国重点推广项目。养殖业新品
种、新技术引进步伐加快,先后从大连等地引进白貂、珍珠貂、咖啡貂200余只,
从芬兰引进芬兰狐1000只。
二、工业
2001年,全区大力组织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加快企业改革,加大技改力
度,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生产、效益同步增长。
2001年, 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年销售收入500万
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13亿元,增长16.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
钢材388138吨19.4%
卷烟包装材料10926吨11.7%
机制纸板58679吨8.4%
棉纱5517吨52.8%
服装157万件86.5%
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1288吨-12.7%
布2180万米7.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1年,全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产
品销售收入241731万元, 增长20.1%;实现利税22669万元,增长26.0%,其中实
现利润10794万元,增长28.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4.39%,比上年提高34.46
个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为12.58%, 提高2.34个百分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19.98%, 提高20.5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55%,提高0.19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42次, 加快0.58次;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121元/人,增长
10.80%;产品销售率为97.90%,提高0.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2.88%,降低
4.8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成倍增长。2001年,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58765万元, 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2899万元,
集体单位投资22676万元,城乡个体私营投资23190万元。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中, 基本建设投资14919万元;技术改造投资19686万元,增长49.4%;房地产开
发投资24160万元,增长104.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32.7万平方米,增长59.1%。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41.1%。
建筑安装企业平稳发展。 2001年,全区建安企业完成总产值2.1亿元,实现
利税830万元,施工面积40.7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40.7%。
四、交通运输、公路建设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1年,全区共拥有客货营运车辆1824部,增长8.1%,
其中出租车536部,全年共完成货运周转量11240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5882
万人公里,分别增长0.2%、0.9%。
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齐抓。全年共完成公路建设工作量67.8万元,拓宽
改造公路0.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9.8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89.5公里。
公路养护质量稳中有升,综合好路率达到95.4%。
五、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稳中有升。200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6746万元,比
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7079万元,增长5.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
额100390万元,增长11.3%;其他经济零售额29277万元,增长8.6%。分行业看,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989万元, 增长7.3%; 餐饮业零售额18863万元,增长
16.9%;其他行业零售额29894万元,增长15.8%。
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据工商部门统计,2001年末,全区私营经济注
册户数774户,从业人员8488人,注册资金34017万元。个体经济注册户数3659户,
从业人员9140人,注册资金1828万元。
集贸市场有序发展。 2001年,全区改建、扩建9处中型市场,城乡商品交易
市场发展到41处,全年成交额98623万元,比上年增长8.1%
六、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招商引资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重视,通过层层宣传发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努力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成效显著。2001年,全区共引进区外项目757个,
到位资金1.3亿美元,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2001年,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全区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利
用外资大幅度增长。 全区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12个,合同外资额5873.5万美
元,实际利用外资2602.1万美元。其中当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4个,合同外资
额1354.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8.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3%、537.5%、
254.5%。
全区积极克服国际大环境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的调度,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2001年,全区出口创汇总额
2832.8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45.6%。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2131.1万美元,增长
83.0%;自营出口创汇701.7万美元。全区共有10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圆满完成预算。 200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0973万元,比上年
增长16.0%。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76万元,增长22.9%;上交中央“两税”8397
万元, 增长6.9%。 财政总支出14069万元, 比上年增长14.9%, 其中灶内支出
12506万元,增长17.3%。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2001年,
全区全部税收完成217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地税收入完成8086万元,
增长31.8%;国税收入完成13656万元,增长10.4%。
金融保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7
亿元, 比年初增加6.2亿元, 增长20.2%;各项贷款余额19.2亿元,比年初增加
4.0亿元, 增长26.3%。2001年,保险机构共承担保险金额53亿元,增长53.6%;
完成保费收入2281万元,增长19.7%;已决赔款1208万元,增长31.6%。
八、科学技术
科技意识明显加强,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2001年,全
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项,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填补空白6项,达到省内先进
水平6项。全年共安排和承担各类科技计划26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7项,获省、
市科技进步奖3项。全区申请专利累计达313件,其中当年新增50件。专利授权量
31件,专利实施率6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与管理取得可喜成绩。2001年,全区投资65万元,新建、扩建、改
造、修复城市道路面积7980平方米;投资70万元,按期完成了小鸢都湖一期工程。
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九龙山树木园一期工程和城区“三河六路四片林”绿化建
设。全年绿化植树41万棵(株),是建区以来植树最多的一年,大大超出市里分
配的种植任务,新增公共绿地达24公顷。旧村、旧城改造步伐加快。2001年旧村
改造当年开工面积25.6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投资达1.4亿元。全
区累计已有53个村按新一轮规划动工建设, 住进楼房的农民达10150户,占农村
住户的51.2%,小四环以内楼房化比例达到67%。以旧城、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
城区住宅建设。重点组织实施了凤凰花园二期、世纪花苑、舜都花园、盛福园小
区、中上虞小区、东泰花园、名门世家、新元小区二期、虞鑫花园等项目,改善
了居民的住房条件,提升了城市化水平。
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加强。2001年,全区环保总投资5307.7万元。其中废水
治理投资1211万元,废气治理投资2335.7万元。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燃料燃
烧中废气处理率达到100%, 工业废气消烟除尘率达到9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率达到99.5%,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
到80.5%。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事业得到
健康、 协调发展。2001年,全区共有普通小学34所,在校生22707人;普通中学
13所,在校生11493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40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
68人。各类学校共拥有在职教职工3960人,其中专任教师2865人。有幼儿园34所,
学前班43个班, 在园儿童7157人,3到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88%,适龄儿童入学
率100%, 在校生巩固率小学为100%,初中为99.8%。毕业率小学为100%,初中为
98.8%。全区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15所,占中小学总数的31.9%。成人教育、社会
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2001年全区共举办成人教育培训班65期,培训3627人次。
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到20家,4大类,14个专业,在校生达到2323人。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2001年,文化系统共发表文艺、
美术作品100余件。 其中入选国家级奖12件,省级23件。通过开展元旦、春节、
风筝会、“文明之夏”夏季乘凉晚会及“七一”期间开展的“辉煌八十年——奎
文区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
精神文化生活。全年培训文艺人才2400余人,提高了文艺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文
化市场管理,坚持集中整顿与日常监督相结合,促进了全区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有
序发展。
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1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处,床
位378张,卫生技术人员596人。开设院外分支医疗机构1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54
处,进一步健全了城市卫生服务网络。预防保健工作常抓不懈,全区儿童计划免
疫“四苗”接种率达99.67%,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保偿投保率达100%,法定报告
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63.67/10万。全区卫生系统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8项,交
流和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0篇,在省级刊物发表22篇,在
市级刊物发表26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得到进一步普及。2001年,我区共参加市
级以上比赛项目5个,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5枚。其中我区老年太极拳、剑
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 获团体二等奖。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13次,参加人数达2
万余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福利事业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末,全区共有在岗职工
15190人, 全年发放工资总额15700.3万元, 年平均工资10363元, 比上年增加
2495元,增长31.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86元,比上年增加120元,增长3.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52元,增加222元,增长7.6%。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200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5.0亿元,
比年初增加2.9亿元,增长12.9%。
社会保障与福利事业不断加强。 截止到2001年末,全区农民共有1.6万人参
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累计投保金额778万元。累计安置下岗职工1300人,再就业
率达63%,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
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全区共对66名五保对象实行了供养,其中3处敬老
集中供养了34名五保对象, 集中供养率52%;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3600元,分散
供养标准年人均2500元。 对全区709户、1745名城市居民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发放保障金90万元;对38个农村贫困户、127人发放救济款3万元。全区福利
企业10处,安置残疾人员191人。
十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 2001年末, 全区总人口369836人, 其中农业人口
80507人, 占总人口的21.8%;非农业人口289329人,占总人口的78.2%(不含高
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25901人,其中农业人口65623人,非农业人口260278人)。
在全区总人口中, 男性185487人,女性184349人,性别比为100.62:100(女性
为100)。据计生委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04‰,死亡率
为2.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9‰。
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圆满完成了人口与
计划生育各项控制指标。 2001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9.9%,女性初婚晚婚率为
99.1%,一孩晚育率为99.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持证率、验证率和建档率全部达
到省、市考核要求,全面完成了计划生育任务目标。
注: 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
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使用时请以统计年鉴
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