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6&rec=103&run=13

【综述】 东关街道位于奎文区中部偏西,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3.65平
方公里, 辖13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22798户,73838人,驻区单位230家,个体
经营业户1630家,是奎文区唯一的纯城区街道。1998年以来,街道以社区建设为
龙头,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优化社区环境,保障社区稳定,使
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长足发展。 街道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 、
“齐鲁街道之星”、“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城市群众体育先进社区”、
“全省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称号。

【社区经济】 1998年,街道仅有街居福利企业6家,大都技术含量低、市场竞
争力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改变这一状况,街道适时调整战略,“退二进三”,
通过改制、兼并、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使街居退出自主经营,甩掉包袱,把
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市场建设和路域开发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
营经济、走税源经济路子的工作思路上来。街道先后在辖区建起南大街、宝利和
下河街三处大型市场, 逐步培植摊点群6处,市场日交易额已近30万元。街道加
大沿街开发力度,自1999年来,积极发动辖区单位搞好对鸢飞路、潍州路、四平
路和院校街、南大街、工福街、中学街的开发。到2002年底,已开发沿街营业房
近4万平方米, 发展个体经营业户1086家,在社区内逐步形成了四平路餐饮、通
济门电子、潍州路商业等特色经营区。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号召开展招商引资工
作以来,街道把招商引资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注重发挥社区力量,利
用社区资源引资金、引项目、引税源。街道结合地处市区的优势,重点在房地产
开发上作文章,先后抓了李家街社区拆迁改造、鑫世纪家园、恒基置业大厦、银
座商务大厦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使招商引资工作得到稳步发展。2002年,街道共
谈成项目70个,引资额实现452.42万美元,进一步带动了社区经济繁荣。街道财
政收入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1998年完成财政收入147.64万元,2002年
实现422.98万元,是1998年的2倍多。

【社区服务】 街道把社区服务做为开展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方便和
服务居民入手,努力做到三个完善。
一、完善服务网络体系。1998年,街道就成立了社区服务指导委员会,设立
了18处社区服务站, 组建起15个居民互助协会,发展会员320名,积极为居民提
供民政服务、市民求助等服务项目,在社区初步建起了社区服务工作队伍。2002
年,以街道为主体,成立了东关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建成13处家政服务站,社
区各单位组建了105支义务巡逻队、 18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12支党员扶贫帮困
队,在社区健全了街、居、驻区单位三级社区服务工作网络,年均开展家电维修、
房屋租赁、卫生保洁等450多件次,服务群众26000多人次。
二、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东关是一个老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
等弱势群体相对较多。为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街道发动驻区单位共同
参与,开展了“帮贫扶困”系统工程,逐步建立起对困难群众的一系列援助制度
和工作机制。 (1)就业服务行动。建立街道“帮贫扶困”救助中心和居委会救
助服务站, 积极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作用,开展就业登记814人次,提供就业
咨询1139人次,开展各类就业培训3671人次,提供各类就业机会290多个。(2)
岗位援助行动。 街道从社区内市场上拿出200多个摊点优惠提供给困难居民,并
积极协调社区单位对社区内保洁、保绿、保安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特困
人员。 (3)政策扶持行动。对1500多名困难群众的职业介绍、岗位培训实行低
偿或无偿服务,对街居提供的摊点租赁费实行零收费,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
体经营的,帮助办理各种证照手续,落实优惠政策。对特困群众,认真落实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 仅2002年,就为564户困难家庭发放低保金67.4万元,把党的温
暖送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 (4)社会救助行动。街道建起社区捐助中心,
开展经常性的捐助活动。仅2002年就捐衣物960件,捐款3万多元,帮助困难群体
排忧解难。
三、 完善系列化服务。(1)“三个延伸”服务。1999年,街道在全面总结
社区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法,提出了“三个延伸”服务,即服务对象
延伸、服务形式延伸、服务内容延伸。街道把服务范围向整个社区拓展,组织开
展了全方位、 多层次的服务活动,受到居民欢迎。(2)行政事务服务。为进一
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街道注重加强硬件设施建设,2001年6月,建成200平方米
的全市首家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法律咨询等5大类20多项服务, 提高了服务质量。奎文门、后门街等社区先后建
起“一站式” 办公大厅, 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实现了规范化和便捷化的要求。
(3) 便民利民服务。从群众需求出发,在社区先后建起老年活动室24处,幼儿
园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处,文化广场30处,农贸市场、早点超市等各类商
业网点200多处, 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难题。结合实施“星光计划”,投资60万
元,在奎文门社区建起高标准的老年健身活动中心,在苇湾社区建成高档次的专
业托老中心,建成社区健身路径5条,进一步方便了居民。

【社区环境整治】 (1)优化稳定环境。街道把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重要
任务,每年都与社区单位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在社区逐步实现了
居民区封闭式管理,健全了由街居、驻区单位、沿街门店组成的互动共防网络。
1998年,街道先后整顿了校园周边环境,取缔了44处“三厅一台”等非法活动场
所, 对1600多名暂住人口和110多处出租房屋进行登记办证和规范化管理,有效
维护了社区稳定。自1999年以来,街道认真做好“法轮功”处理工作,对街道直
管的144名法轮功练习者, 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监控力度,认真做好教育转化
工作,确保练习者迷途知返,及时退出。2001年以来,对影响社区稳定的1964、
1965年下乡回城户上访问题,街居干部紧紧靠上,认真抓好信息反馈、说服教育
和感化引导,并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有效化解了矛盾,及时控制
和疏散了多次到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受到上级
领导的好评。 (2)优化市容环境。街道把整治市容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推
动社区工作上台阶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8年以来,逐步建立起由60人扩充到165
人的卫生保洁队伍,实现了居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街巷卫生全日保洁。在1999
年虞河治理工作中,街道克服战线长、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发动社区单位和
驻军官兵,共同参与,投资80万元,平整河床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3万立方米,
彻底改变了虞河臭水污泥、遍地垃圾的脏乱差状况。2001年,街道加大城市管理
执法力度,先后对中学街、中和街、后门街、南大街、安丘巷等街巷进行集中整
顿,拆除违章棚厦96处,处理占道经营业户86家,解决了占道经营和影响市容市
貌问题。2002年,结合创建全省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活动,街道加大对小区的整
治力度, 先后对苇湾、 中和街、 后门街等8个小区花园进行整治绿化,共植树
3500棵,种花8000株,植草3200平方米,优化了小区环境。街道发动驻区单位共
同筹资200多万元, 对辖区李家街、安丘巷、游鳞路等大部分街巷重新修整和路
面硬化,90%以上的居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70%以上的居民楼面重新粉刷,进一
步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 提升了社区形象。(3)优化文化环境。街道注重加强
社区文化建设,1998年以来,每年都组织开展夏季乘凉晚会、春节文化活动等文
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2001年以来,为进一步繁荣社区文化,
街道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基地,成立了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团,组建了中老年艺术
团、儿童表演队、锣鼓队等40余支表演队伍,先后举办了两届群众文化艺术节,
创办了《东关社区》报,编辑出版了《世纪之交的东关社区》一书,弘扬了社区
文化,展现了东关社区精神风貌,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共建】 街道立足纯城区实际,不断调整思路,大胆开拓,1998年以来,
逐步把街居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工作上来。 特别是1999年11月,协调113家驻区
单位,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共建指导协调组织——东关社建委,制定了工作章程,
定期召开会议, 共同研究社区工作。2001年7月,又联合辖区51个驻区单位党组
织,成立了东关社区党建联席会,进一步调动了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参与
社区工作的积极性。街道先后两次召开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实践与探索研讨会,
加强理论研讨,增进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2002年,街道在全区率先进行了社区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便于社区自治、便
于社区功能发挥的原则,将21个居委会调整为13个社区居委会,健全组织,明确
职责,在社区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社区单位党组织
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在街道开展的招商引资、社区服务、社区稳定等各
项工作中,都得到驻区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社区工作新局面,使社区建设在共驻共建中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学街社区居委会】 中学街社区东到虞河西岸,西至潍洲路,南至东风大街,
北至福寿街,总面积0.64平方公里,有居民2130户,7076人。
中学街社区居委会发挥辖区单位众多的优势,不断与社区单位加强联系,在
社区大力弘扬“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思想,增强社区单位和居民的
归属感,营造了浓厚的共建氛围。中学街注重加强社区文化建设,2001年成立了
中学街“常青艺术团”,活跃在大街小巷,在全市多次比赛中获奖,进一步陶冶
了居民情操,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居委会多次被授予区级文明单位、区
级安全小区等荣誉称号。

【中和街社区居委会】 中和街社区位于市区繁荣地段,东起潍洲路,西至四平
路, 北起东风街, 南至后门街,辖区面积0.16平方公里,有居民楼31栋,居民
1591户,5306人,辖区单位10个。
1998年以来,居委会立足自身实际,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工作。成立“两站
一会”,即社区服务站、医疗服务站、居民互助协会;建立社区“五支队伍”,
即老年服务队、扶贫助残队、移风易俗队、家政服务队、拥军优属队,实现了困
有所帮、 老有所养、病有可医。社区2号楼被评为远近闻名的“孝心楼”,2002
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1998年以来,居委会先后被授予山
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模范居委会、潍坊市实施民心工程先进基层党组织、
潍坊市文明单位、潍坊市安全小区等荣誉称号。

【振华社区居委会】 振华社区位于奎文区鸢飞路与北宫街交叉处以南,北至北
宫街,东至鸢飞路,南至华丰南巷,辖区面积0.055平方公里,辖区单位4个,有
居民楼10栋,居民532户,1648人,商业网点34个。
1998年以来,振华社区居委会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办
事效率, 全心全意为居民办实事、 解难题。在社区成立了“居民互助协会”、
“家政服务站”、“老年服务中心”,开展了帮贫扶困、拥军优属、一帮一互助
等一系列帮扶活动,深受居民好评。

【院校街社区居委会】 院校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9月,由原院校街南、
院校街北两个居委会合并而成。辖区东至虞河,西至潍洲路,南至胜利街,北至
东风街。辖区面积0.62平方公里,有居民2338户,8520人。
居委会成立以来,立足社区实际,以强化社区服务为重点,以推动社区共建
为途径,以改善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争创文明社区为
目标,大胆开拓,积极进取,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1998年以来,在抓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居委会注重在社区树立“真心
为民解难题、热心为民办实事、诚心为民服好务”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了社区
居委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服务职能。积极同驻区单位沟通,努力争取他们的
支持,大力营造共建氛围,逐步形成了居委会主办、社区单位协助、居民群众参
与的可喜局面,“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观念深入人心。

【新华社区居委会】 新华社区东临华丰居委会,南至福寿街,西至潍洲路,北
至北宫街,辖区面积0.19平方公里,有居民1028户,2952人。
1998年以来,居委会先后3次被评为区级安全小区、2次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

【苇湾社区居委会】 苇湾社区居委会是由原针巷子、北巷子、四平路中居委会
合并而成。 辖区东至潍洲路, 南接东风街,西至四平路,北接福寿街,总面积
0.37平方公里, 有居民楼82栋,居民3557户,12552人,是潍坊市规模最大的纯
居民小区。
1998年以来, 社区内建成大型文化活动广场1处,占地面积2292.6平方米,
广场内有各类健身器材20多套,总投资20万元。积极实施“星光计划”,筹资30
万元成立了苇湾社区托老中心,在社区实现了老有所养。

【南大街社区居委会】 位于四平路中段,辖区西至四平路,东至潍洲路,南至
胜利东街,北至后门街,面积0.1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省、市、区属单位12家,
居民楼38栋,居民1407户,4600人。
1998年以来,居委会立足自身实际,统一思想,坚持走“抓经济促发展”的
路子,大力发展居办经济,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深化社区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
识,全心全意为社区单位、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关心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不断加大社区硬件投入, 封小区、 建传达、盖车棚、美环境,营造社区内平安
“绿洲”。
1998年以来,居委会先后多次荣获奎文区文明单位、奎文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奎文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李家街社区居委会】 李家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9月,是由原李家街、
后所街居委会合并而成。辖区北起福寿街,南至东风街,东接四平路,西至白浪
河东岸。面积0.27平方公里,有居民2512户,5846人。
社区在面临拆迁改造、居民空挂户多、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的困难条件
下,迎难而上,抓住时机,推动了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章立制,
设监督台,实行居务、政务公开,使居委会工作透明度加大,进一步贴近群众,
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拥护。积极组织协调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开展共
驻共建活动,在社区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氛围。

【奎文门社区居委会】 奎文门社区居委会位于市区繁华地段,辖区东起四平路,
西至白浪河,南接胜利街,北至后门街,面积0.25平方公里,有居民楼28栋,居
民1313户,4430人。
1998年以来,居委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不断推动社区工作向
高层次推进。广泛开展“四个共建”,即单位共建、军民共建、校居共建、居民
共建,在社区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建成了三
处文化活动长廊,进一步宣传社区文化,弘扬社区文明;在全市率先实行“一站
式”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小区封闭,社区内多年无案件发生。
1998年以来,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安全小区、市级环境卫生先进社区、市级示范社区等称号。

【华丰社区居委会】 华丰社区居委会始建于1981年,辖区北至北宫街,南至华
丰南巷, 西至华丰西巷,东至鸢飞路,面积0.061平方公里,有居民楼18栋,居
民882户,2876人。
1998年以来,居委会与华丰物业公司密切配合,本着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
宗旨,真抓实干,多措并举,不断深化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建设,努力实现服务
内容全面化、服务程序制度化、服务方式科学化、服务设施先进化的同时,基本
达到“七个一”目标,即建有一个党员电教室、一处老年活动室、一个居务公开
栏、一个社区卫生站、一个热线服务电话、一支卫生保洁队伍、一支治安巡逻队
伍。
居委会配合物业公司,清除卫生死角,粉刷楼房,疏通垃圾道,设置垃圾桶,推
行了垃圾袋装、定点投放办法;对小区进行周边封闭,昼夜值班巡逻,实行进门
登记、出门销卡制度。

【后门街社区居委会】 后门街社区东起四平路,西到白浪河,南接后门街,北
至东风街,面积0.22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居民楼23栋,1560户居民,4860人,有
交通银行等11家驻区单位。
1998年以来,居委会以创建文化型社区、绿色型社区为目标,在社区文化、
社区环境方面落实措施、真抓实干。共在社区内植树2100多棵,社区绿化面积达
95%以上, 并把3000多平方米的望槐园改造成花木繁盛、器材健全的多功能娱乐
场所。 居委会投资14万元将社区100米长的泥路全部用彩砖铺平。以京韵茶馆、
星光文化广场为阵地,每年都开展文化活动几十场次,深受群众欢迎。为使社区
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居委会组织成立了社区老年微机培训中心,配置微
机36台, 可容纳30多人。在社区投资2万元制作了美观实用的永久宣传牌12块,
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居委会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绿色社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居
委会。后门街社区正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
新型文化社区。

【工福街社区居委会】 工福街社区居委会是由原北大街、工福街、福音街3个
居委会合并而成,辖区东至潍州路,西至白浪河东畔,南至福寿街,北至北宫大
街, 面积0.5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2869户,9687人。社区有党员342人,其中直
管党员29人,在职党员256人,离退休党员86人,辖区单位12个。
1998年以来, 居委会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投资1万余元扩建装修了党员活动
室,充实了电教设备,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
“党风廉政建设”等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组织辖区单位先后投资5万余元彻
底清除社区内的垃圾死角及乱贴乱画现象,改善了环境卫生,为发展经济打下基
础。社区内商业网点由100多家增加到217家。
1998年以来, 居委会连续3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2002年获得区计划生育
先进单位、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昌大社区居委会】 辖区位于福寿东街以南,潍洲路以西,市电业局宿舍以北,
面积0.084平方公里, 现有34栋居民楼,居民1079户,3485人。居委会按自然分
布划分为南北两片, 下设34个居民小组, 形成了三级管理、服务的网络系统。
1998年以来,社区逐步建设成为托儿所、医院、花园绿地、便民服务部等配套设
施齐全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昌大居委会确立了“热情服务、严细管理、团结奋进、
争创佳绩”的工作方针,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居委会先后荣获市级先进调解组织、区级文明单位、区级安全小区、区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社区青少年教育和老年活动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
的表彰奖励,被评为山东省老年活动先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