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5&rec=4&run=13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
业,各高等院校: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五年。
实施好《纲要》,对于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建设现代化强市,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全市人民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
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确保发展又快又好,为实现
“十一五”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专题规划、区域规划和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全市发
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各部门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纲要》抓紧修改完善本地区、本行业的规划,并于2006年
4月底以前一式5份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利于进一步搞好与全市总体规划的
衔接,使《纲要》确定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各专题规划、区域规划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站
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五年。正确分析把握我市现有基础条
件和发展环境,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
对于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人民在市委
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
快发展,“十五”计划实施顺利,各项任务目标提前完成,为“十一五”发展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471.2亿元,年均增长14.5%,人均GDP达到17247元。财政总收入141.6亿元,其
中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7%和15.6%。“十五”期间累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293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7倍,其中利用市外资金1963亿元。
实施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90多个,总投资超过950亿元,完成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十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工
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实现利税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市外资金六项指标
分别是“九五”末的3.3倍、4.1倍、3.7倍、3.9倍、5.8倍和7.7倍。产业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现代
农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
重达到86.6%,比“九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
平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中心城市建设
政府投入45亿元,比“九五”多40亿元,张面河、人民公园、北海路改造等一批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相继竣工,发挥效益;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0平方公里,人口增
加30万。各县市也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项目,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全市城
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2005年,全市
城市化水平达到45%。 潍坊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
力度加大,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已有10家企业11支股票上市。
事业单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446家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完成改制。大力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提供税收占
税收总额的69.4%, 分别比“九五”末提高11个、14.4个百分点。对外经贸健康
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4亿美元,其中出口29.5
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 3.5%和24.3%;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4亿美元。
--科技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
贡献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了12.3个
百分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更加巩固,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五年全省
第一, 全市高校在校生达到8万人。医疗卫生“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65%,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验收。人口与计划
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文化、体育等事
业得到较快发展。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18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5017元,年均分别增长10.3%和7.9%。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
较突出,产业层次和素质相对偏低;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度不高,应
对经济国际化的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相对扩大;中心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具有良好的
工作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能够又快又好发
展的重要时期。 “十五” 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人均储蓄接近
10000元,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
段。“十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
将陆续投产并发挥效益。潍坊居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
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知名度和吸引力显
著提高,拥有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推动又快又好发展的制
度机制及保障措施,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国际发展环
境必然存在大量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二是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剧,人
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三是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国内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等战略加快实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迅猛,省内周边市
发展加速,我市在人才、技术和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四
是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就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
着改革的深化,涉及的矛盾层次加深、利益关系复杂、改革成本提高,各种社会
利益关系的协调难度加大。

第二章 任务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
招商”,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
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城市化、科教兴潍”六
个战略重点,切实用好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三大杀手
锏”,努力提升农业、城建、教育“三个亮点”,突破服务业、科技、三北开发
“三个薄弱环节”,打破土地、资金、人才“三个瓶颈制约”,努力实现又快又
好发展。突出发展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
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注重城乡统筹,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
体系环境;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搞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繁荣社会事业,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工作中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的指导方针。“快”,就是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
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凡是有质量、有效益
的速度能搞多快搞多快,继续扩大经济总量,增强总体实力,提高人均占有水平;
“好”,就是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为目的,推动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增长
型转变、由单纯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速度和结
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做到快中求
好、好中求快、又快又好。具体发展要求是:
--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努力保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
--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潍和人才强市战略;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二、任务目标
--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
值力争翻一番, 年均增长14%以上,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左右;财政总收入300
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和18%;一、二、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为9∶56∶35;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年均增长15%;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
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60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居
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城市化水
平达到50%。
--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基本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社会
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经济外向度达到一个新水平。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 45亿
美元以上,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亿美元。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7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
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 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城市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30天以上。
--单位资源消耗指标大幅度下降。万元GDP能耗降低22%以上,污染物排放总
量削减1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以上。
--切实保护耕地,集约安排建设用地。到2010年,保有耕地面积1177万亩,
其中粮田面积500万亩;新增城镇及工矿用地22万亩,新增交通用地5万亩。

第三章 区域发展布局
一、发展结构
根据市域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功能特点和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打
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分割体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
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在发展布局上构成“一圈、两翼、三带”的新格局。
“一圈”,即中心城市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接寿光、昌乐、安丘、昌
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滨海项目区,打造半小时城市圈。在发展导向上,中心城
市与圈内各组团实行相向发展,在规划、产业、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统筹考
虑,实施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城市、经济、
交通、环保一体化发展,构建紧密型城市圈。其中寿光、安丘城市人口分别达到
35万、25万,昌邑、昌乐城市人口分别达到20万、15万左右,滨海经济开发区和
滨海项目区人口达到15万左右,初步形成“一主五副”的大城市框架。
“两翼”,即以高密和诸城为主组成的东南部经济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组
成的西南部经济区。在中心城市带动下,立足各自优势,突出特色,内引外联,
积极参与沿海经济区和周边经济区的分工协作,实现迅速壮大。其中青州、诸城
城市人口分别达到30万,高密、临朐城市人口分别达到25万、20万。
“三带”,即三个经济区带。从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保持
经济功能区的相对完整性出发,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将市域
经济区划分为中部胶济经济带、北部沿海经济带和南部山区经济带。科学界定功
能分区,按照产业、城镇空间布局要求,明确建设用地的限制比例,对已有产业
进行必要整合,逐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
调发展。
--中部胶济经济带为优化提升区域。坚持高起点,瞄准大目标,抓住国际产
业集群式转移的机遇,着力优化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吸
纳人口能力,成为市域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
--北部沿海经济带为重点开发区域。充分发挥盐卤资源、土地后备资源、石
油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
--南部山区经济带为重点保护区域。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培育和发展森林
生态体系,合理开发山区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生
态旅游业,控制重化工业扩张,严禁布设污染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
施保护性开发。
二、沿海开发
按照“一个重点”(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两个关键”(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 、“一个目标”(建设现代化滨海经济新区)的要求,发挥综合优势,突出滨
海特色, 注重科学发展,集中人财物力,用5~10年时间,把北部沿海建设成为
经济外向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滨海经
济新区。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当前与长远兼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开发建设,
促进项目聚集,努力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两线四区” (以新海
路为东西发展轴线,以北海路为南北发展轴线,建设滨海项目区、寿光渤海精细
化工产业区、海化重化工产业区、昌邑海天海洋化工产业区) 为框架,以重化工
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产业层次较高、设施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
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充足的新的经济隆起带。“十一五”前期,四个项目区
形成规模,初见成效,到2010年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在产业发展布局导向上,立足现有基础,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条,扩大石油
化工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步伐,积极发展
现代制造业;以港口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临港物流业;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资
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
发展;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将新城建设与带动北部农村
发展统筹考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三、区域合作区域发展布局
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加强市域分工合作,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以建设
半岛城市群为契机,发挥与青岛地域相邻、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强与青岛等东部
沿海地区的合作;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大发展的机遇,加强与京津唐地区的协作,
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加强与江浙沪、粤闽等东南沿海城市的联络,在引
进资金、人才、技术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搞好对口支援、帮扶等工作,努力实现
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第四章 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完善政策支撑体
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
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
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机会平等、
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十一五”初期每个县市区都要
率先建设一批示范村,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
深入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化经
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自属的一体化原料基地,实行
生产、加工、检疫、出口一体化。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村企业向园区集
中,提高产业集聚度,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
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乡村建设城镇化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重点加强对
农村道路、人畜吃水、农田水利、信息、农机、能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
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动作用,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健
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按照村
镇建设规划,围绕区域集中化、工厂园区化、产业科技化、设施现代化的要求,
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小城镇, 使其成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支撑点。到2010年,85%
以上的村庄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农村学校无危房,村村有医疗卫生机构和文
化体育场所,“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
(三)推进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
按照社区建设模式,编制新的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实施新农村社区化建设试
点工程,支持城郊农村加快旧村改造,以城镇新区建设带动农村社区发展,走新
农村建设多元化发展道路。到2010年,中心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实现农民居住
生活社区化,40%以上农村建成生态村,80%以上的农村主要街道达到硬化、亮化、
绿化和净化,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推进农村社会新风貌建设
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
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抓好绿色证书、科技、创业、远程教育和阳光工程“五大培
训”,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技能、求职有服务、输出有
组织、权益有保障。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
方式,创造农村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安居乐业的良好
环境。到2010年,全市85%以上的乡村基本达到文明乡村的标准。
二、强化中心城市竞争力
中心城市,即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个行政辖区范围。坚持“优化空间
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完善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四位一体,努力建设成为
经济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显著、人居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较
高、 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10年,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30
万人,面积150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市域总量的比重达到30%。
(一)发展指向
中心城市承担市域或更大范围的科研开发创新、轻型制造、贸易流通、金融
保险、文化教育、信息服务等中心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东部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国家级潍坊出口加工区建设;西部发展辐
射半岛地域的商贸物流业,重点搞好鲁东物流中心建设;重化工业向北转移,加
快滨海项目区建设,将其作为中心城市工业拓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南部及周边布
局以容纳劳动就业为目标,大力发展无污染、生态环境友好的轻型工业。
按照相对集中布局原则,加快中心金融区和中央商务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
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搞好潍坊市级文化艺术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体育中心
建设,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服务功能增强对市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紧密
型城市圈内不再规划布局建设同类同规模文化服务设施。
(二)生态环境
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 搞好中心城市生态结构优化。 重点建设一山
(浮烟山)两库(白浪河水库及符山水库)三河(白浪河、虞河、张面河)生态体系。
到2010年,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道路
绿化为联接,做活山水文章,积极构筑半小时生态城市圈。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绕城高速,衔接过境东西向与南北向高速公路,
形成潍坊市域的高速交通枢纽。按“半小时”快速通达要求,加快紧密型城市圈
之间道路建设,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一主五副”之间最少有2条以上一级路或
快速路。提前规划快速轻轨、高架、立交与市内高速通道,做好前期工作。优先
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市区快速公交线路和紧密型城市圈公交线路,优化城市
道路网络与公交线路网络。搞好停车场、换乘站等建设。到2010年,中心城区万
人拥有公交车辆10标台,市民出行换乘次数不超过2次。
围绕强化公共保障,加强完善中心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热、供电系统及污
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供水管网,建成峡山水库供水二期工程、白浪河
水库新水源地供水工程及相应的配水厂,到2010年,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50
万吨以上, 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统一,相应改造和完善
地下排水管网体系。加快城区供气管网改造,完善供气输配设施,发展商业和工
业燃料用气, 到2010年,城区气化率达到90%。以热电联产热源形式为主要发展
方向,不断增强供热保障能力。城区建设奎文北部热源厂、市区城南热电厂、高
新区华潍热电厂和潍坊西城热电厂, 到2010年,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
积极将电源、电网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实现协调发展。加快污水处理设施配
套完善。新建、扩建潍坊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坊子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
厂等污水处理工程, 扩大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到
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4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2%,中水回用
率达到45%。 积极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理,开工建设城市垃
圾处理厂扩建工程,“十一五”期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高起点规划。实行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统筹安排、
高度融合,使城市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确保城
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权威性。
坚持高水平建设。注重城市建设的时代性,尽快形成与城市历史、文化、经
济、社会、环境相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品位和个性特色,丰富城
市文化内涵和底蕴。着力打造一批城市精品工程和富有魅力的标志性建筑,提升
城市品位。
坚持高效能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严格依法治市。积极推进城市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盘活城市资产,放开城市建设投融资市
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加快市场化进程。搞好生态景观建设与管理,营造良
好人居环境。对老城、旧城实行有序改造、保护性开发。继续推进城市小区环境
专项治理工程,形成卫生整洁、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第五章 产业经济发展
按照突出转变发展模式、突出自主创新、突出质量和品牌、突出环境保护和
资源节约、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
农业。
一、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
围绕工业强市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
制造业水平,打造潍坊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5450工程”,即壮大机械装备、
重化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造纸包装五大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生物
医药、石油化工、钢铁冶炼四大潜力增长产业;建设50个制造业与能源保障项目,
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体系;
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今后五年,
工业投入达到6500亿元;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
元, 实现利税600亿元,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有7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
其中过50亿元的20家, 过100亿元的10家,过500亿元的2家。工业企业技术装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65%。争创5个国际知名品牌,30个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
(一)进一步壮大五大优势产业
机械装备。集中发展内燃机、农机、工程机械、汽车等通用装备,拉长产业
链, 做大优势产品。到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利税140亿元,
建成特色优势明显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化工业。发展壮大盐化工、溴素及深加工、苦卤化工、海洋生物化工、农
用化工、橡胶化工、煤化工七大产品体系。到201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产
业基地,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利税90亿元。
纺织服装。按照“发展化纤、强化棉纺、膨胀装饰、壮大针织、提高服装”
的方针,壮大化纤、棉纺织、印染、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
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家用纺织品、西服、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
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利税120亿元。
食品加工。重点发展果蔬、畜禽、饮料、乳品、水产品、调味品、粮油七大
系列产品。到201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全行业实
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利税60亿元。
造纸包装。重点发展机制纸和包装材料两大系列产品。到2010年,建成全国
最大的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特种纸生产基地。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500亿元,利税60亿元。
(二)着力培育四大潜力增长产业
电子信息。重点建设光电子产品、电声器件、信息、软件“四个园区”,尽
快形成元器件、出版印刷设备、广电网络设备、软件“四个基地”,重振潍坊电
子信息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利税3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加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等方面的
研究与开发,在稳定发展心血管类、半合成抗生素类等主导产品的基础上,重点
开发生产新型合成、半合成产品,大力发展中成药、外用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到
201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利税超过30亿元。
石油化工。快速膨胀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扩大石油化工产业规模。到2010年,
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40亿元,建成全国重
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钢铁冶炼。迅速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开发热轧、冷轧板带等优
质产品。到2010年,钢产量超过6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利税超过
20亿元。
(三)抓好五十个制造业与能源建设项目
--资源加工项目。鼓励支持海化集团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煤
焦油系列深加工项目、昌邑石化原油加工项目、山东海龙60万吨聚酯及涤纶工程、
中联鲁宏水泥熟料等十大项目。
--机械制造项目。鼓励支持潍柴铸造中心及系列柴油发动机项目、福田重工
机械项目、诸城北汽福田30万台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山工与卡特彼勒合作等十
大项目。
--轻工纺织项目。鼓励支持晨鸣集团30万吨超级压光纸、50万吨铜版纸、孚
日家纺高档家用纺织品项目、恒安纸业高档纸制品、耶莉娅高档服装等十大项目。
--高新技术项目。鼓励支持中微光电子半导体光电子芯片项目、歌尔电子高
科技电声产品项目、瑞森华光光电子元器件与应用产品、富康制药螺旋藻养殖及
软胶囊制剂等十大项目。
--能源项目。 鼓励支持潍坊电厂二期工程、北海60万千瓦风电项目、220千
伏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十大项目。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十一五”期间,着力组织实施“潍坊农业”品牌战略,围绕“三个基地”
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扎
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
推广步伐。进一步做大瓜菜、畜禽两大支柱产业,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
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5%。 积极膨胀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产业规模。搞好水产
品增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加快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重点搞好农业标准、质量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治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到“十一五”末,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500万亩,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8%以
上,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优
势,努力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拉长畜禽、蔬菜、粮食、水产、果品等优势
产业链,形成区域内有主导产业就有龙头企业的格局,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到
2010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
从业人员达到80万人, 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
加工基地。
(三)农产品集散基地建设
在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域建设高标准市场,实现农产品批量均衡供
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农业信息服务互联网。鼓励和引导
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十一五”末,全市90
%以上的农民纳入产业组织。 鼓励大型消费机构或采购集团在潍坊设立农产品采
购中心。到201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
三、繁荣发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产业、人文等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积
极发展生活型服务业,努力培育一批大型服务企业,创出一批优秀服务品牌,实
现服务业发展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一)金融业
以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潍坊金融服务区建设,吸引境内外银行、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社区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完
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地方经济与金融有效对接和
良性互动,建立以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为主体,担保、信托、租赁等多种形式、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力争引进3~5家股份制或外资金融业分
支机构。到2010年,银行存款余额达到29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100亿元,成为
山东半岛中部融通资金规模较大、运行质量较高、金融创新活跃、生态环境优良
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商贸流通业
以打造半岛商贸城为目标,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提
升交通运输业。重点抓好鲁东物流中心和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构建潍坊港、高
新区、外商投资开发区三大物流基地和一批重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积极发展
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发展专业特色市场。抓好一
批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骨干市场。 加快构筑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购销、农业生
产资料三大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水平,
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规模效益。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物流业货
值均达到1000亿元,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
(三)旅游会展业
以民俗旅游和风筝文化旅游为重点, 充分发掘和整合旅游资源, 推动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互动,把潍坊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民俗旅游目
的地。利用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风筝都”品牌,办好风筝会、鲁台会、
菜博会等重大节会。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会展基地,开辟农产品、房产、汽车、旅
游商品等会展市场。
(四)休闲娱乐业
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合理规划布局,搞
好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重点抓好浮烟山风景区,白
浪河水库、符山水库生态体系,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沿河休闲带开发建设,打
造世纪泰华、富华不夜城,搞好一批特色街区建设;完善人民公园、自怡园、九
龙涧森林公园、鸢都湖等公园设施;抓好火车站广场和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
等场馆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休闲娱乐业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休闲娱乐业从业
人员、客流量、营业收入三项指标实现翻两番。
(五)房地产业
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着力增加面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完善
住房产权制度,激活住房二级市场,形成房地产二、三级市场配套联动的新格局。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社区服务、培训式教育、软件、医疗保健等
服务业。

第六章 社会事业发展
一、教育事业
集中力量打造高职人才培养基地,抓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努力促进和实
现均衡教育,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保障。
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来抓,以现有高等职业院校和国
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院校布局,统筹专业设置,
加快规模扩张,提升办学档次,努力构建初、中、高级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市区建设高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品牌化发展。实施农村
职业学校进城工程,在县市按照“2431” (占地20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在
校生3000人,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标准,建设职教中心,形成“高职带中职”
的办学模式。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信息交流平台,密切校企联系。建设以职业
培训为主要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促进学习型社会发育。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专
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建设一批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改革人才
培养模式。
基础教育。提高“普九”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按照小型化、
分散化、贴近社区的原则,搞好小学规划建设,城市居住区0.7~1.5万人建设一
处小学, 农村小学服务半径2公里、覆盖人口不低于5000人,保证适龄儿童就近
入学。 普及完全小学教育,全市小学新生入学年龄调整为6周岁,适龄儿童入学
率达到100%。合理布局初中学校,农村初中设在乡镇驻地(3万人以下的乡镇设一
处,3万人以上的乡镇设两处),城区3~5万人建设一处初中,初中巩固率保持在
98%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搞好学校布
局调整,中心城区新建2~3所高水平完全中学,实现农村普通高中全部进城。完
成市区“中小学解困工程”、农村“百所薄弱小学改造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
工程。
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加强特色学院和重点学科建设,在内涵发展的同时,适
度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将潍坊医学院升格为医科大学,潍坊学院创建为综合大学。
到201 0年,高校在校生达到10万人,高教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
二、文化事业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包括潍坊剧院、人民会堂、音乐厅、图书
馆、科技馆、文化宫、艺术馆、规划展览中心在内的潍坊市级文化艺术中心。统
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馆以上标准,乡
镇达标建成2 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 城市社区、行政村建立与生活需求相适应
的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
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将潍坊建设成为全国社会文化强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传媒、文化旅游、文博会展、出版发行、休闲娱乐
等五大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
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积极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和广播影视事业,
全面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做好史志的修编和利用工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工程建设。
三、卫生事业
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医学
研究院等在内的集医疗、科研、教学、疾病控制预防于一体的潍坊市级公共卫生
服务中心,建设完善5个综合性医院、10个专科医院、2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加
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一级医疗机构、规范化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分别达到50处、200所、5000
个;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和
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预防保健网络。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抓好
公共场所卫生以及医疗市场的监管工作。
改革完善医院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强化监督权,逐
步实行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院比例争取
达到30%以上。
四、体育事业
以2009年全运会为契机,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以5万人体育场、万
人体育馆、综合馆、全运村、水上运动中心为主的市体育中心,部分设施达到国
际一流水平,能够承办国际单项比赛和全国行业综合运动会。
做大做强竞技体育,重视群众体育,加速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努力把
我市建设成为群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领先、体育场地设施完善、体育产业水平
较高的城市。
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原则,突出困难群体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失地农民就
业三个重点,完善就业政策和保障机制,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十一五”时期,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
市场,规划建设山东潍坊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建设制度健全、
运行规范、覆盖面广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按照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的要求,更大规模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库区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把乡镇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农民工、事业单位和省直管单位编外人员作
为扩面重点,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到“十一五”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
率达到1 00%。 稳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扩大参保面,把失地农民全部纳入
保障范围。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失有所助”。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督促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
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职工“病有所医”。建立健全社会统筹的工伤保
险制度,覆盖面扩大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建立较为完善的生育保险体系,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和完善救助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五保供养和临时救济为辅、
社会互助和专项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
务体系,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实
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和“银色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第七章 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建设
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建设,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巩固交通主枢纽地
位。
围绕“二纵三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八纵七横”干线公路网规划实施,继
续加快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及县乡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潍
坊-日照、青岛-红旗拉甫(经过诸城)、长春-深圳(经过青州、临朐)、荣成-乌海
(经过寿光、寒亭、昌邑)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0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570公里, 一级公路1045公里,二级公路292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
每百平方公里56.8公里。
结合省铁路建设规划,继续优化地方铁路路网布局。“十一五”期间,完成
胶济铁路增建四线潍坊段工程,地方铁路建设完成黄(骅) 大(家洼)铁路东营-羊
角沟段、潍日铁路坊(子) 安(丘)段、临朐-沂水地方铁路。同时做好潍日铁路进
港段、坊(子)央(子)段规划建设工作。
重视青岛方向交通干道建设,在诸城、高密、昌邑方向建设连接青岛市区和
机场、港口及黄岛的便捷通道。加大北部公路主干道网络密度,在新海路以南、
济青高速公路以北,昌邑、寿光、海化、寒亭之间增建“二横四纵”干线公路,
为沿海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整合现有港口资源,扩大吞吐能力。到2010年,潍坊港建成万吨级泊位3个,
实现一类口岸开放; 羊口港建成5000吨级泊位2个。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500
万吨。
进一步提高潍坊机场的运营保障能力,稳步发展民航客运业,大力开发航空
物流业,积极推进航空旅游业,逐步形成航空货邮运输集散中心和具有一定规模
的支线机场。
二、能源建设
围绕增强能源支撑能力,加快能源基础建设,稳定供应结构,提高利用效率。
优化发展燃煤火电,鼓励并支持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规范发展热电和综合利用发电,建成潍坊电厂二期等电源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北
部沿海风力发电项目。 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做好滨海
电厂4×100万千瓦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新建寿光、诸
城、扩建青州500千伏变电站,新建15座、扩建6座220千伏变电站,形成以500千
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现代化电网。统筹规划煤炭资源的开发、
保护和调入,确保供应。积极推进北部区域油气区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规划
建设莱州港-潍坊输油管道工程,提高原油输入能力。
三、水利建设
积极搞好潍坊水系综合开发建设。重点实施南部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
联网工程和中北部河道治理工程、平原水库建设。完成峡山、牟山、白浪河、冶
源、墙夼5座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及41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继续实施潍
河、弥河、胶莱河、白浪河等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城市水源地建设,建
成引牟(山)入白(浪河)工程,开辟中心城市第二水源地。完善引黄入峡(山)、引
峡(山)济高(密)工程,建设北部沿海地区补源工程、城乡供水备用地下取水工程。
高度重视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确保饮水安全。新建寿光羊口平原水
库、海化周疃平原水库、寒亭第二平原水库、昌北平原水库。实施村村通自来水
工程,改善农村饮水条件。规划建设高标准防潮堤70公里,先期完成潍坊港至寿
光段,提高北部沿海地区防风暴潮能力。完成虞河、白浪河综合治理防洪工程。
综合治理小流域50处, 面积520平方公里。继续搞好峡山、冶源、墙夼、高崖、
牟山5座大型水库灌区配套与节水工程, 积极推广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
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田80万亩,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四、信息化建设
以加快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数据
库建设。继续完善和优化宽带接入网、光缆传输网、卫星和移动通信网络,突出
农村通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通信
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公共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技术装备
水平,加快数字化进程。到2010年,全市通信光纤总长度达到52.8万芯长千米,
电话普及率达到105部/百人, 计算机上网用户超过100万户,移动上网用户超过
170万户; 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95%、入户率达到7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达到99%,基本完成由模拟到数字的转换。
围绕建设现代化邮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邮政服务平台。到2010年,
建成全国二级邮政中心、山东邮政快件交换中心、山东半岛邮政物流中心。

第八章 支撑保障措施
一、改革开放科技
(一)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
服务”的要求,以创造一流行政效率为目标,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投资
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
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
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
效的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
单位特点的工资分类管理制度和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依法规范行政机关对
事业单位的授权行为,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
政府依法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
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国有企
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机制。进一步巩固税
费改革成果,配套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
制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深化粮食流通体
制改革,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
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
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加强社会服务
体系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引导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素质,提高发
展水平。
(二)扩大开放
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扩大
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注重把对外开放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与提高经济素质
和全社会管理水平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与世界500强的合作,
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更多地引进高端
产业、终端产品、环保型项目,着力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各类开发区建设,
突出抓好潍坊出口加工区和山东(潍坊)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载体功能,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面向全球市场开展跨
国生产经营。积极实施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面向非洲、拉美、中东、南亚、
东欧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市场。
(三)增强科技人才的支撑保障能力
积极实施“科教兴潍”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强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和人才队伍
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 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等城市领
先水平。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联合,提高引进、
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发挥好国家级高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园、光信息产业园、第二孵化器等载体建设。省级开发区,进一步明确发展
重点,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到2010年,
全市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0家,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000件,年实施专
利技术2000件。
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
快构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到2010
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
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
资为支撑的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
比重达到2%,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市本级应用技
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不低于财政支出预算的1%。
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好人才的
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建立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
主体,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建立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任
用机制、市场配置为主的流动机制和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创造一流的生活、科
研、创业环境,吸引海外留学生和各方人才来潍坊创业。到2010年,全市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以上, 人才总量达到70万人,高层次人才3万
人。
二、投入消费出口
(一)努力加大投入
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开辟多
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十一五”时期,投资增长
速度18%,累计投入9200亿元,进一步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力。
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引
资主体作用,创新招商工作机制,突出招商引资重点,着力引进大、高、外项目,
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扩大民间投资。依法保护投资者和经营
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政府、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建立健全项目推
介会制度,积极争取银行机构授信贷款。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支持企业到国际资
本市场融资。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规划建设一批大型项目。除制造业与能源建设的50个项目外,抓好交通、城
建、农业、商贸流通、社会事业、生态资源、休闲娱乐等7个方面70个重点项目。
同时按照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全市重大建设工
程项目库,保证后续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积极探索支持优势产
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政策。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的约束力,从源头
上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逐步改变投资消费关系失衡的状况,促进投资型经
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所
得税征管,收入分配适当向居民倾斜,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积极发展新的消费
方式,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发展持卡消费,积极发展分期付款消费,大力发
展租赁消费。
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规范教育收费,扩大助学贷款规模,激
活教育需求;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促进医
疗服务需求;加强商品房价格调控,进一步激活住房二级市场,扩大住房消费;
优化汽车消费和服务环境,促进汽车消费;努力改变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城乡消
费结构有机接续。
(三)积极扩大出口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培植扩大机电、高新技术和纺织品、农产品出口,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在继续扩大一般贸易的同时,突
出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
东南亚、港澳台等传统市场基础上,深度开发欧美市场,努力开拓非洲、拉美等
新兴市场,积极扩大出口规模。
三、人口资源环境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提高群众生
殖健康水平。 “十一五”末,全市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加强计划生育综合
治理,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重点抓好晚婚晚育、性别比平衡控制和
出生婴儿落户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特别人群管理,努力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
峰。
(二)土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
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搞好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节约和集约
利用土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审批关。抓好
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深化国土资源有
偿使用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
严格依法征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有序开发和监
管,大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有效防治地质灾害。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
生态用水,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比重,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搞好灌区续建
配套工作,提高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系数。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积极
发展替代水源,搞好海水综合利用,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行城市
一水多用,大力推行中水回用。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市建设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大
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重点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和山区
生态体系,巩固和提高南部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促进海洋
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审批关,搞好空
气、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污染的治理,关停一批严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
排放总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有效改
善区域环境质量。
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型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建
设结构协调、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和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产业体
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中心城市生态圈、沿海地区生态综合治理、
三大河流治理、水源地保护与治理、干线道路绿化、渤海碧海、山川增绿、大气
污染治理、无规定疫病区、循环经济型生态园区等十大重点工程百个项目建设。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
突出抓好节能降耗,重点抓好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节约用地、
节约矿产资源等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强资源综合
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
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十一五”末,
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
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
四、安全稳定和谐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营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立足防范、强化监管、深化
整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
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大力实施“食品
药品放心工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活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地震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减灾救灾公共安全
保障体制,提高灾害救援保障水平,增强对灾害的应急防御能力。
(二)大力推进“平安潍坊”建设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加强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严
厉打击抢劫、盗窃等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组织实施金盾工程、城区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等工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依
法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推动各
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国防意识,进一步加强民兵预
备役建设,做好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
动。
(三)搞好“文明潍坊”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
健康素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着力抓好发展环境优化、公民素质提升、先
进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品牌创建、爱心奉献倡树“六大工程”建设,
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全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到一个
新的阶段。 到201 0年,把我市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省级文明城
市。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
违法犯罪行为,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重视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村
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
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快推行政府问责制,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维护和谐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和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完善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
制教育,抓好“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规划实施,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
念和法律意识。
五、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把中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保障
措施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逐
项予以落实。
明确和落实责任。对总体规划中政策性的内容,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
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分年度和中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对发现的
问题,及时提出督导意见和建议。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形势的
发展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实施结果,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
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
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实施规划成为
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全面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人民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
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抓住
新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
新,确保发展又快又好,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
力奋斗!

责任编辑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