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5&rec=175&run=13

中共昌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成员名单
县委书记 花兆贤
边峰(援藏)
副书记 王树华 张润国 张德政 宋均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怀安
副主任 孙溢源 钟安卿 赵守增 刘树 刘桂香(女) 苏涌源 任光明
县政府县长 王树华
副县长 冯永庆毛秀凤(女)冯天韬 肖建华 刘玉庆 亓传敬
县政协主席杜介祥
副主席 滕建军 张德明 肖联芳 解国全 滕恩禄 张国美(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昌乐县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892个行
政村,人口59.4万。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6亿元,增长21%;财政
总收入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 分别增长27.4%和32.1%;规模以上企
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值、上交税金分别增长42.9%、31.1%和23.4%;农民人
均纯收入4565元, 比上年增加479元。在全国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
昌乐县列252位,比2001年提升了120个位次,比上年提高47个位次。大力实施招
商引资、民营经济两大工程,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落实责
任,严明奖惩,加大蹲点招商、节会招商、专业招商和企业招商力度,引进项目
的数量和规模有了新突破。2005年,共引进项目326个,到位资金36亿元,其中,
引进过亿元的项目25个;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增长69.5%。30万吨煤焦油
深加工、 10万吨柠檬酸、 20万吨轻涂牛卡白板纸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后劲。民营经济发展,按照“面”上扩张民营经
济总量、“线”上拉长特色优势产业、“点”上膨胀骨干企业的工作思路,通过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 促进了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
2005年,全县注删民营业户发展到10300家,注册资金达到32.3亿元, 分别增长
12.9%和31.5%, 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229家。加快推进“三个一批”,不断
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做强做大骨干企业作为推进“三个一批”发展战略的核
心环节来抓,通过大力实施“3336”工程,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迅
速成长壮大, 有效地带动了支柱产业发展和知名品牌成长。2005年,有4家企业
销售收入过5亿元,7家企业上交税金过1000万元,省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
到4个。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多渠
道融集资金加大城建投入,2005年完成城建投入5.22亿元,开工建设了火车站广
场、 7座铁路立交桥、地下管网等一批重点工程,新建、改扩建道路16.3公里,
安装路灯450盏, 新增绿化面积6.37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燃气、弱电等配套
管网36公里。融资3.8亿元,开工建设了科文学府花园、中庭景苑等6个居住小区,
增强了城市容纳和承载能力。同时,集中开展了以拆违治乱和净化、美化、秩序
化为重点的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区面貌和运行秩序进一步改善。
加快繁荣服务业,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坚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
位置来抓,在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着力
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先后开工建设了物流园区、中庭汽摩商城、新
城大酒店等九大服务业项目,重点培育了一个中央消费区、两条风景带、三个开
放式公园、五个休闲广场、六个购物中心、七条特色街、八处小区娱乐中心和20
个明星示范项目,促进了全县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2005年,全县共引进和新上
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30多个。
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按照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突出抓好龙头
企业建设这一关键,着力培植标准化农业、品牌农业、合作化农业、农场式农业
和生态农业“五个亮点”,多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到2005年,全县农业龙
头企业已发展到181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77个,经认证的无公害、绿色、
有机农产品达到52个,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44.1万亩,养殖场达到220
个,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
党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保质保量完成
规定动作和程序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自选动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收到了良好
成效。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在深化完善基层组织规范化、程序
化建设,广泛开展“双带”活动,深入推行“四位一体”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建
立了农村和谐互动工作模式,总结推广了“模块式”工作法,全面推行了村级事
务规范化、程序化、契约化管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
强。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规定要求和
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不断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帮扶弱
势群体活动,建立了帮扶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不
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四
靠”措施,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了党风政
风的进一步好转。认真落实“两个务必”要求,大力倡导“认真、扎实、求实”
的作风,确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和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形成了说实话、谋
实策、干实事、求实效,一切围绕“实”字转的良好风气。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工作。
通过创新形式、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促进了村级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高度
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坚持重心下移、责任下移,重点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
度,进一步夯实了社会稳定基础。全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昌乐
召开,推广了昌乐县的做法。注重加强信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建设,有效地控
制了“三访”,提高了信访案件处结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
整治斗争,促进了社会持续稳定,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突出“以城镇带乡村、以生态带文明、以创建带文化”这一
主题,深入开展了文明生态村镇、“诚信昌乐”、“文明昌乐”等创建活动,广
泛开展了“三下乡”和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全社会的文明进步。认真落
实人口、资源、环境三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上了新
水平,被确定为全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点县。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不
断完善保险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积极实施科教
兴县战略,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
“八连冠”。

【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昌乐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来抓,通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全方位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力度,城市功
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城市发
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政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主
要道路街景规划,以及抗震、电力、燃气、供热、排水等专项规划,全面启动了
建制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城区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90%,初步形成了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较好地发挥了规划的指导
调控作用。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要求严、制度严、处罚严的“三严”
要求, 对“脏乱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四无”小型出租
客运车辆的整治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环境秩序。在全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考
核中, 昌乐县跃居全市各县市区第6名。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 采取BOT等
市场化手段,加快了环卫、污水处理、热力、燃气等公用事业的建设进度,市政
公用事业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的新体制初步形成。不断深化国土资源使用制
度改革,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强化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
宏观调控能力,2005年实现土地和矿产资源收入1.25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
力保障。

【卫生事业创佳绩】(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突破。昌乐县按照方便群
众就医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将合作医疗定点卫生所由162处增加到223处,
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加大补偿比例,将一体化卫生所和门诊补偿比例由10%提高
到15%,群众受益程度明显加大。全县有4469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
村覆盖率达97.7%,农民群众参合率达98.1%,比上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居全
省试点县第一名。全县报销医药费355.3万元,有45150人受益。(2) 卫生基础设
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共投资6500万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4000万
元,建设了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大楼;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县中医院综合门诊大
楼; 投资170万元建设了马宋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和高崖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县妇
保院投资80余万元, 对新病房楼进行了装修,建立了家庭式病房。先后投入100
万元用于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共建设标准化卫生院6处,高标准卫生所67处。(3)
狠抓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全年全县共完成冷链运转36次,“五苗”接种
率达到97%以上,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达到了基本控制和消灭的目标。加强对流
动人口和重点人群的管理,深入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五进”活动,累计发放
宣传材料5万余份,张贴宣传画1万余张。积极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全县
发病率较上年下降了91%,出血热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对
流行性出血热重点管理县的终期评估。2005年,昌乐县被评为潍坊市卫生工作先
进县,县卫生局被评为全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镇、街道办事处概况

城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5890户,
人口2.2万, 耕地面积0.9万亩。2005年,全街道办事处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亿
元, 比上年增长70.2%;地方财政收入1415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
利税811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和4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5亿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7167元。
城关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市建设等工作重点,开拓
创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厦门设立招商办事处。积极引
导民营企业引资合作,新上技改项目,不断借外力膨胀规模。2005年,新增规模
以上企业7家, 民营经济年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利税9100万元。新建城南竹
器旧货市场1处;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10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顺利完成了占地
180亩的汽摩商城、 占地200亩的宝石山庄二期、309国道一期、新昌路立交桥道
路拆迁、幸福花园、火车站广场家属楼、昌盛街西段、燃气站、大沂路绿化、西
外环路及占地近400亩的汇源10万吨柠檬酸等项目。
党工委书记张兰村
办事处主任刘培臣

宝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北部,与昌乐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面积76.8平
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5906户,人口2.8万,耕地面积2.5万亩。2005年,全街
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8亿元, 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1633.1万元,
比上年增长31.6%;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1930万元,分别增长107.7
%和291.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27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4元。宝城街
道办事处按照“一年大发展,两年大突破,三年创一流”的目标,突出“招商引
资、民营经济、拆迁安置、班子建设、社会稳定”等五项工作重点。实现了由乡
镇工作模式到开发区工作模式的转变。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共鉴定招商合
同项目38个,合同招商引资额27亿元,实际开工项目27个,其中过亿元项目8个,
过5000万元项目18个。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 比上
年翻一番; 区内企业完成税收1030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其中阳光纸业、矿机
集团完成税收过2000万元,盛泰药业、日科化学完成税收过500万元。 拆迁安置
工作顺利推进。2005年,共展开拆迁项目37处,动迁房屋600余间、 涉及1500余
户,是历史上拆迁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社会最稳定的一年。
党工委书记冯传森
办事处主任郭焕昌

朱刘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东部, 面积59.7平方公里, 辖46个行政村,
12269户, 人口4.03万,耕地面积4.25万亩。2005年,全街道办事处完成生产总
值5.1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地方财政收入1447万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
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实现利税2.44亿元,分别增长28%和25%;第三产业增
加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8元。
朱刘街道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
309国道等交通干线横贯全境。 域内石灰石、煤炭储量丰富,是一个以建材、煤
炭、化工、机械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基地,朱刘煤矿、潍坊振兴焦化公司、山东万
众钢板弹簧有限公司、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比上年都有较大发展。为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 规划建设了占地20平方公里的项目区, 区内建有11万伏变电站,
达到了“六通一平” ;并规划建设了占地300亩的九级项目区,两区内先后引进
项目15个, 总投资23.5亿元。至2005年底,街道共引进项目106个,实际到位资
金14.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过千万元的项目23个。
党工委书记刘建成
办事处主任刘清涛

城南街道办事处位于昌乐县城南部,面积50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7034
户, 人口2.7万, 耕地面积3.7万亩。2005年, 全街道办事处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78亿元, 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664.8万元,比上年增长2.7%;工业
实现销售收入6.82亿元,利税9212万元,分别增长25%和18%;第三产业增加值
达47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6元。
城南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一目标,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
二三产业发展。通过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蹲点招商、企业招商等措施,
扩大招商成果。至年底,共引进项目91个,实际到位资金13.7亿元,其中汽车配
件、塑料加工项目等15个企业投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采取强化政策、资金、技
术等全方位服务措施,推进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突出抓好鸿雁塑料制品、恒达电
子等7个企业, 引进外地资金进行扩产。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和无公害产品的认
证工作, 完善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昌鑫食品公司,成立了黄埠村鲜食玉米、
后池子村懒汉甜瓜和董家坊子村瓜菜购销合作社, 发展会员800多人、销售大户
100多户。投资600万元完成了西部20个村、20.1公里村村通柏油路工程。
党工委书记徐一潭
办事处主任丁进全

尧沟镇位于昌乐县西部,面积36.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540户,人口
2.28万,耕地面积4.1万亩。2005年, 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4亿元,比上年
增长18%; 地方财政收入636.3万元,比上年增长59.9%;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
亿元, 利税1400万元, 分别增长25%和16.7%;第三产业增加值4980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5490元。
大棚瓜菜是尧沟镇的主导产业, 全镇4.1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保护地栽培,形
成了瓜瓜型、瓜菜型种植模式,普遍达到了三种四收。大棚西瓜已有20多年的发
展历史,西瓜生产以早、优、特闻名,先后引进、开发、推广了七大系列60多个
新品种,良种率达到98%,收入占全镇总收入的80%。蔬菜生产以精、细、鲜著
称,推广了反季节栽培、立体种植、多膜覆盖、测土配肥、生物菌肥、无立柱棚
体等农业生产新技术。 镇瓜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5亿公斤,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
西瓜定点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农民瓜菜协会、艺林瓜贸合作社、北周瓜菜购销合
作社等流通中介组织的作用,培育发展了2300余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在全国20
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瓜菜经销处,尧沟真正成为闻名全国的区域性重要瓜菜集散
地。
党委书记钟绵堂
镇长崔德军

北岩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面积96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1.14万户,人
口4.2万,耕地面积5.8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比上年
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113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6
亿元, 利税728.6万元,分别增长35%和2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228.4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126元。
北岩镇交通便利,胶王、潍临等省道贯穿东西。矿产储量丰富,有蓝宝石、
木鱼石、矿泉水、玄武岩、膨润土、硅藻土等,18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
发而形成的远古火山群闻名于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大。
绿色无公害瓜菜大棚种植面积3000多亩,优质干鲜杂果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出
栏畜禽200多万头(只) ,年产鲜奶80多万斤。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服装、针织、
印染、食品加工、化工、塑料、皮革、玄武岩石子加工八大优势产业。
党委书记王好田
镇长李宪军

五图镇位于昌乐县东北部,面积68.3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8500户,人
口3.13万,耕地面积4.49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亿元,比上
年增长26.7%; 地方财政收入370.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3.5亿元, 利税3200万元,分别增长55%和6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07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建立完善了以瓜菜、林果、桑蚕、肉鸭养殖、
生猪产销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建成了以安上胡、小解召为重点的瓜菜生产基地,
其中,安上胡村建有高温棚60个,大拱棚240个,总面积600多亩,年总收入可达
300余万元。招商引资成效大。全年共引进项目17个,计划投资3.3亿元,实际到
位资金1.6亿元, 形成了以华新、华昌、华盛等为依托的拉链产业群,成为江北
地区规模较大的拉链生产基地。利用宝石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宝石开采、加工、
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宝石加工产业群。在农村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化“两公开一
监督”制度,全镇55个行政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初步实现了村级管理的民
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党委书记钟杰
镇长刘振承

乔官镇位于昌乐县中部, 面积98.8平方公里,辖79个行政村,11043户,人
口4. 6万,耕地面积7.5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
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906.4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利税2亿元,
分别增长30%和2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
乔官镇是昌乐县经济重镇,潍坊市民营经济20强乡镇之一,省级中心镇。境
内大沂、胶王、潍蒋、潍九、潍红等省市级公路交织贯穿,交通便利。矿产资源
丰富,主要有蓝宝石、矿泉水、玄武岩、木鱼石、膨润土、粘土等。旅游资源丰
富,方山、隋姑山、黄山风景秀丽,以黄山为主峰的古火山群面积4000余亩,其
中1800万年前的团山子火山口喷发熔岩变石之状奇妙壮观。正在建设中的黄山森
林公园占地5000亩,建成后,寓休闲、度假、餐饮、地质科普教育于一体,成为
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麦芽、塑料、织带、乐器、
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香港永顺泰发展有限公司麦芽生产居亚洲第一,其中
永顺泰(昌乐)麦芽有限公司年产优质麦芽20万吨,以乐富、帝豪、联合为龙头的
塑料加工企业有80家,年产塑料制品10万吨,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江北塑料第一镇之称。
党委书记孙修炜
镇长汪立波

马宋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 面积89.4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11700户,
人口4.3万,耕地面积7.5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比上
年增长56.7%;地方财政收入1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4.8亿元,利税8600万元,分别增长29%和3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2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
马宋镇积极探索产业建党的新路子,通过设立党员中心户,促进了经济发展,
提高了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狠抓两个“天字号”工程,实现了招商引资、民营经
济新突破,形成了以拖拉机、铸造、造纸、塑料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企业群体,规
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0家,拖拉机生产企业15家,年产拖拉机、柴油机20万台。以
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场式农业,年出栏肉鸡
鸭500万只。 速生林是全镇的品牌农业,通过发展集体造林,推广村庄整体绿化,
全镇速生林已达1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38%。
党委书记赵文果
镇长李学涛

崔家庄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4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5770户,人
口1.9万,耕地面积3.5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亿元,比上年
增长27%; 地方财政收入252万元, 比上年增长13%;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0.98
亿元, 利税520万元,分别增长48%和5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393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4735元。
崔家庄镇通过实施“品种、品质、品牌”战略,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
特色优势,种植业形成了万亩芦笋、万亩草莓、万亩瓜菜三个万亩生产基地。其
中芦笋、草莓成为省内面积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两大特色产业,享有“芦笋、草
莓之乡”之美誉。芦笋、草莓、萝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
证,并分别注册了“孝妇河”牌、“润香”牌商标。通过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创建支柱性产业,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骨干企业支撑
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现已形成了风机、乐器、纺织、化工、淀粉、建材、装饰材
料、纸箱、家俱等多种产业群体。其中潍坊爱艺思乐器有限公司,是潍坊市内规
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产品档次最高的吉他生产企业。
党委书记张正民
镇长李鹏

阿陀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 面积84.5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10406户,
人口35592人, 耕地面积7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比上
年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891.2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3.25亿元, 利税3090万元, 分别增长63%和68%;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584.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7元。
阿陀镇借助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地瓜淀粉、粉皮、粉条和黍米黄酒深加工产
业, 加工专业村42个, 加工户达3000余户,实现纯收入5000万元。引进外资
2200万元铺设了天然气管网,使工业企业在全县率先用上天然气。新引进项目18
个,合同利用外资4.5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35亿元;新增民营业户254家,注册
资金2490万元, 分别增长36%和62%;新增规模企业7家,实现销售收入1.4亿
元, 利税1200万元,分别增长107%和135%。投资76万元对镇区主干道进行了
美化、绿化和亮化,建设了瓜菜百货、服装经营和建材批发专业市场街,新发展
服务业商家45家,实现纯收入90余万元,分别增长21%和28%。
党委书记高立德
镇长唐文宁

朱汉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面积81.2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9273户,人
口3. 15万,耕地面积7.2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比上年
增长35%; 实现财政总收入837万元, 其中地税增长45.1%; 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5.6亿元,利税1677万元,分别增长55%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96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769元。
全镇全年共引进项目23个,协议利用资金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
民营经济上缴税金777万元, 增长30%,全镇规模企业达到8家,比上年增加3家。
培植形成了地毯、电器、纺织、塑胶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业,其中昌乐县
地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羊毛手工地毯畅销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全镇完善壮大了果品、畜牧、黄烟、桑蚕、瓜菜
五大产业。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4.6万亩,其中名优果品面积达1.5万亩,所产果
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远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全镇年可
出栏肉鸡、 肉鸭600万只,奶牛、黄牛存栏8000头,先后成立各类农村经济专业
合作组织18家,有社(会) 员2680名,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
党委书记王心彪
镇长王永刚

鄌郚镇位于昌乐县中南部,面积91.8平方公里,辖63个行政村,10513户,
人口4.14万, 耕地面积5.97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比
上年增长24.3%;地方财政收入1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工业实现销售收
入5.1亿元, 利税57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30
元。
鄌郚镇是省政府确立的中心镇。乐器生产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现有生产企
业42家, 年产电吉他、电贝斯100多万把,被誉为“中国乐器生产专业镇”。服
装、织布、塑料生产相对发达,产业优势明显。潍坊龙海民爆公司是全镇的龙头
企业,已成为全省同行业的排头兵。鄌郚还是著名的“无籽西瓜之乡”和远近
闻名的“笤帚之乡” ,“鄌郚”牌无籽西瓜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种植面积
1.5万多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笤帚加工专业21个,批发市场2处,年加工笤帚
5000万把。全镇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牛、肉鸡、肉鸭,
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畜牧业产业链, 奶牛存栏3000多头,肉鸡、肉鸭年出栏550余
万只。
党委书记徐振刚
镇长郭曙光

高崖镇位于昌乐县南部, 地处昌乐、安丘、临朐3县市交界地,面积69.5平
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11150户,人口4.1万,耕地面积6.14万亩。2005年,全
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利
税8000万元,分别增长40%和4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4760元。
工业发展迅速。借助招商引资带促民营经济,抓好招商引资膨胀民营经济,
进一步壮大了蔬菜、食品、木器等优势加工产业,拉长了乐器新兴产业,逐步形
成了小产品、大产业,小企业、大群体的民营企业发展格局。现有较大规模的民
营企业30家, 其中骨干企业9家,农业龙头企业16家,合资企业2家,独资企业1
家。产品涉及合股纱、蔬菜深加工、奶制品、高档乐器、高科技水性漆、石英砂、
木器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大。建成了韭菜、菠菜、山药、芸豆共20400亩
的 “汶水” 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北京绿色蔬菜直供基地, 还是昌乐名牌
“金山西瓜” 主产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现有占地200亩以上的出口商
品兔、良种奶牛、优势肉鸭大型标准化基地6个。
党委书记刘贵学
镇长崔永新

红河镇位于昌乐县南部,面积109.7平方公里,辖75个行政村,15223户,人
口5.82万,耕地面积9.37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2亿元,比上
年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1061万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4.9
亿元,利税8000万元, 分别增长34%和2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3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5098元。
2005年,全镇共引进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3.3亿元,有2家企业进入全县
民营企业50强。 初步培植发展起万亩烟桑、 万亩瓜菜、万亩大姜、万亩林果和
1000万只畜禽等高效产业格局。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省级文
明镇、省小城镇建设百强示范镇、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单位。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
展。先后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科普工作先进镇、市平安建设先进镇和
市信访工作先进镇,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县第一。全年无一起到县以上机关
信访案件,无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党委书记滕建勋
镇长亓文诺

白塔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面积57.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6347户,人
口2.25万,耕地面积2.56万亩。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70万元,比上
年增长13%; 地方财政收入52万元, 比上年增长3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9
亿元, 利税1731万元,分别增长30%和2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90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2952元。
白塔镇地处山区、 库区、亦属沂蒙革命老区。境内建有占地面积1.5万亩、
库容1.2亿多立方米的仙月湖, 是国家大二型水库,被列为省一级水源地。生态
环境优良是全镇的发展优势,林果生产、芋头种植和奶牛养殖是全镇的特色支柱
产业。镇党委、政府按照“改善仙月湖生态环境保护好全县饮用水源地,建设生
态白塔、旅游白塔,最终实现富裕白塔”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确立了“生态
立镇、工业兴镇、三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加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和民营
经济的同时,着力发展生态林果业和以芋头、奶牛为主的高效种养业。芋头年种
植1万多亩,总产2万多吨,纯收入2000多万元,并注册了“白塔”牌商标,是潍
坊市惟一一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江北最大的芋头生产交易集散地。奶牛养殖实
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公寓式养殖,存养总量达3600头,其中集中养殖1600头,
成为蒙牛集团、 维维集团等大型乳业公司的原料生产基地。林果生产, 建设了
11.2公里干鲜杂果带和5大生产基地, 发展秋姬李子、 日本大樱桃等优质果树
3000亩。
党委书记葛凤杰
镇长张义增
(刘西强 张金廷供稿)
责任编辑李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