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5&rec=134&run=13

【概况】2005年,潍坊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1.6亿元,增长31.4%,其中,地方财
政收入70.7亿元,增长34.5%。完成财政总支出95.3亿元,增长29.5%,其中,地
方财政支出88.2亿元, 增长28.3%。全市连续1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2个县市
区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1.5亿元,其中,寿光市超过10亿元,诸城市超过9亿元,
高密市、青州市、昌邑市超过5亿元,昌乐县、奎文区、安丘市超过3亿元。

【公共财政建设】潍坊市始终坚持公共财政方向,把公共支出作为保障重点,着
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
经济发展成果。(1) 工资发放得到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增资政策,不断提高个人
收入水平。加强对县乡工资发放工作的督导,出台《确保乡镇工资正常发放的意
见》,乡镇干部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级统一发放范围,确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解决了长期以来部分乡镇工资发放不及时、标准过低的问题。按照上级部署,认
真清理津贴补贴政策,为规范机关人员收入秩序、实行工资职级制改革打下了好
的基础。(2)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区纳入低保范围1.9万人,做到了应保
尽保; 低保标准由170元提高到190元,并按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建立了低保对象
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就业10.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2.8万人,帮助460名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促进提高自主改善生
活的能力。安排1070万元,妥善解决了离休干部医疗费和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工资
补差问题。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作为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给予重点支持,扩大了试点范围,参保农民由185万人增加到409万人,覆盖面达
到64%。(3)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落实农业税税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政策,
6个县市区和库区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农
民累计减负11.8亿元,人均负担由2001年的185元降低到13.2元,减负率达93%。
兑现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 小麦良种补贴政策1.1亿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落实贷款贴息1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提高
辐射带动能力。 筹集1.7亿元,支持水系联网、农村吃水、水源地保护等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 安排94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31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农
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上学难”问题。市级增加转移支付333
万元,专项用于库区发展,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4)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全年征收4000多
万元。支持十笏园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科技支出达到1190万元,增长20.2
%。安排资金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水
平。千方百计保障禽流感防治资金需要,全市投入3900多万元,有效防止了疫情
传入。支持构建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了“平安潍坊”建设。对先进性教
育活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城市品牌营销、电子政务工程、风筝会和鲁台会等,
也给予较好保障。 住房公积金管理立足支持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市级当年归集
1.5亿元,增长12%;发放贷款1.2亿元,增长60%,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财政支持体系】积极拓展理财思路,立足经营“大财政”,创新支持手段,促
进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1) 财政融资取得新进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重大战
略部署,进一步做实做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以其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
资金,为加快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组建滨海新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融资支持滨海新城和重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政府融资支持领域,财政
贴息争取农业发展银行100亿元贷款授信,到位7.8亿元,重点扶持粮、棉、油农
业龙头企业发展;融资2000万元,充实企业改革改制基金,支持市级国有企业改
革; 筹集6474万元,改善了城区9所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
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 争取上级资源取得新突破。抓住上级缓解基层困难的政
策机遇, 争取中央和省分别给予临朐和安丘困难县扶持政策,6个县级市和城区
纳入产粮大县扶持范围,获得各项奖补资金9577万元,全部分配到县乡,缓解了
基层困难。争取省将潍坊市体制上解递增比例由5%降为3%,增加地方财力。国家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规模5亿元。 全年办理一般增值税退税
3880万元,促进了宣传文化、监狱劳教等企业的发展。注重研究地方税收政策,
在提高盐资源税标准、开征河沙及石材资源税等方面,积极向上级提出改革建议,
开拓政策资源。(3) 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注重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招商引资、退城进园、科技创新、企业家奖励等优惠政
策1.8亿元。 支持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加快海化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程。
支持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努力挖掘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转变
理财培训方式, 免费为山东海龙等7户试点企业举办了“网上企业大学”,帮助
培训管理人员。围绕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推动职业教育战略实施,重点支持职
业院校优势专业发展,培养、壮大高级技工队伍。支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为外
地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帮助地方银行处置不
良贷款和历年亏损挂帐41亿元,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发展,相应化解乡村债务13亿
元,大大减轻了基层负担。加大非税收入收缴和监管力度,深化“三烟”市场整
顿,开展“财税法规执行情况检查”,组织实施新会计制度,成功举办会计知识
大赛和征文比赛,加强会计法规宣传,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财政改革】(1)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
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体系。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显著。市级62%的单
位、72%以上的财政资金纳入集中支付范围,5个县市区也进行了试点,改革力度
大、服务优、资金范围广,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调
整、完善了支出定额体系和开支标准,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进
综合预算改革,将公检法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实现“收支脱钩”。
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投资评审绩效突出。2005年,市级政府采购
完成采购预算9.1亿元, 节约资金1.6亿元,节约率为17%;项目送审及拆迁评估
总额14.7亿元,审减1.2亿元,审减率达8.5%,节支效果明显。(2)打造城建资金
管理体系。在已经出台实施重点城建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和资金管理两个规范办法
的基础上,完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财政专管员、资金拨付和审计监督“五项
制度”,健全了资金管理和监督体系。按照“项目规划、土地储备→建设投入、
城市增值→土地交易、资金回笼→归还贷款、再行投入”的链条,形成资金良性
循环机制,确保资金“融得来、管得好、还得上”。(3) 创新资产运营体系。在
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营,初步取得收益。筹划建设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整合土地房产资源,优化布局,促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
政事业单位车辆和出租房屋管理,维护了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了政府收益水
平。此外,组建潍坊市鑫兴公益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推动文教卫生事业单位改革。

【团队建设】全市财政系统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市财政局获得33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记“集
体二等功”。(1)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三个阶段均以高分通过督导组
考核验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学习和剖析,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升华,
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扶贫济困、“我为财
政工作提建议”、“我给局长写封信”以及征求意见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
成效。(2)学习型组织建设再上台阶。倡导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开展读一本好书、
提一条好建议、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的“三个一”活动,聘请专家学者举办
高水平专业讲座,组织机关人员轮流讲课等,拓宽了思路和视野。按照公开、公
正、 公平原则,进行机关竞争上岗,39名干部得到提拔,建立轮岗制度,42%的
干部实现岗位轮换,调动了全员工作的紧迫感、进取心和积极性。实行《机关人
员考核台账管理办法》,把绩效考核进行量化,做到互动化和经常化。机关“三
个体系”初步建立,团队决策执行能力进一步增强。(3) 财政职能逐步转变。对
第22届风筝会进行品牌效应评估,尝试开展绩效评价。注重政策研究和调查,科
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中国财政学会城镇研究会开展的第一次科研成果评比中,
市财政局提报的5篇论文全部获奖。 结合财政改革动向和基层工作动态,及时向
上级报送带有全局性、 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信息200多条,其中,根据招商引资变
化趋势提出的《招商引资的新动向与政策建议》,由市委主要领导签发全市参阅
执行。针对群众关心的公共财政建设、农民减负增收和支持库区发展等内容,在
新闻媒体上开展宣传,通过“行风在线”与群众进行沟通,取得社会各界对财政
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市财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