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3&rec=135&run=13

【人口状况】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24时,潍坊市总人口为8506513人,比上年增加
29407人。其中,男4305515人,占总人口的50.6%;女4200998人,占总人口的49.4%。
性别比为102.49(女=100)。全市总户数为2539748户,比上年增加22432户,平均每户
人数为3.3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41人,比上年的539人每平方公里增加2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9‰。全市共迁入103053人,迁出118596人,机械负增长15543
人。18岁以下1877647人,占总人口的22.07%;18岁至35岁2234887人,占总人口的2
6.27%;35岁至60岁3281101人,占总人口的38.57%;60岁以上1112878人,占总人口
的13.08%。
2004年12月31日全市登记暂住人口167256人。其中,男104110人,占总数的62.
25%;女63146人,占总数的37.75%。暂住人口总数比上年增加18.64%。暂住人口中务
工的93183人,占总数55.71%;经商的30248人,占总数的18.09%;其他43825人,占
总数的26.20%。暂住一个月以下的19205人,占总数的11.48%;居住一个月至一年的
76943人,占总数的45.99%;居住一年以上的71108人,占总数的42.52%。
(迟勇 李永海供稿)

【计划生育】2004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
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一法三规一条例”为准绳,以计划生育
综合改革为主线,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和省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建立和完善“依法管
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
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全市出生85067人,合法生育率99.4%,晚婚率74.1%,出
生婴儿缺陷率控制在5.5‰以下,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5。

【组织领导】2004年,潍坊市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
的形势。年初,根据2003年度人口责任目标考核情况,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人口资源
环境工作会议,兑现奖惩政策,并且签订了2004年度人口目标责任书。3月,市委、
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7次到9个县市区进行计划生育专题调研;市人大开展了计划生育
执法检查;市政协进行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调研;市人口计生委开展了“百村调
研”。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对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人口形势特别是计划生育工作
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了更加清醒、深刻的认识。市委、市政府先后6次听取计划
生育工作汇报,并多次召开各级领导干部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三级联创”计划生育优质服
务先进县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应对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的通知》等一系列
文件,认真解决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推动计
划生育工作向高层次、新水平迈进。

【舆论环境建设】2004年,潍坊市把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放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中
,由宣传部门牵头,充分运用宣传、教育、文化资源,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
了“关爱女孩"和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月、宣传周活动,社会舆论氛围得到新的强化。
各级计生部门开展了“四个一"工作法:利用人口学校和远程教育阵地,针对育龄群
众“五期"情况上好一堂计划生育课;乡、村建设婚育新风一条街,并定期刷新内容
;在提供随访服务时,给家家户户送上一份计划生育宣传活页;市、县分别组织计划
生育宣讲团,挨村巡回演讲,把计划生育政策和知识传播到每个村和每一个育龄群众
。乡镇以上组织宣讲团313个,各级人口学校授课990次,建设婚育新风一条街9012条
,设立固定宣传牌6102块,制作墙体标语7.5万幅,举办知识竞赛266场次,文艺演出
1135场。国家在评估验收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县时,对潍坊市特色宣传教育工作
给予积极评价。

【强化依法管理】全市计生部门按照“制度健全、主体明确、双向对等、依法行政”
的要求,做到“五个落实”,即法制宣传、执法主体、双向约束、权利义务对等、执
法监督落实;实现“五统一”,即生育权与合法生育的统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与
长效措施的统一、生殖健康权与接受服务指导的统一、依法约官与依法约民的统一、
管理和服务方式选择权与履行义务的统一,有效规范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育龄群众
的行为,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市县两级共举办75期法律知识培训班
,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清理地方规范性文件65份,共启用新合同180多万份,运用
诉讼程序解决纠纷问题37起。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收费问题作为重点来抓,所有乡
镇计生办主任都签订了《加强计划生育收费管理制止违规收费承诺书》,明确规定: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群众搭车收取或强行收取。否
则,一经发现,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在人口责任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9
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抓紧解决计划生育押金退还问题的通知》,市委、市
政府领导还分别致信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要求各县市区千方百计按期返还全
部押金,并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保证书上签字后上报。到10月底,拖欠押金已
退还完毕。

【村民自治】围绕扩大群众自治权利、健全自治组织、完善自治制度和教育引导群众
提高自治、自主、自觉等四个方面,大力开展基层协会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推行“6
4566”工作法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行村级工作机制改革,形成了计生协会参与并主
导村级计生工作的新机制。(1)村“两委”坚持“六到位”,即组织设置到位、阵地
建设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兑现到位、解决问题到位。(2)村计
生协会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下,搞好参与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四参与”;
抓好任务目标、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工作指导、检查监督“五落实”;做到婚育知
识、避孕方法、随访服务、致富信息、排忧解难、征求意见“六到家”,大大提高了
协会工作活力。(3)引导群众依法实现“六自主”,即依法自主实行晚婚晚育、依法
自主按政策生育、依法自主实行避孕措施知情选择、依法自主选择透查等管理方式、
依法自主确定生殖健康查体次数、依法自主选择宣传服务方式,从而加快了群众计划
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五一”期间,中国计生协会会长姜春云来潍坊视察时
,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依靠协会组织抓计划生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的根本路子和重要途径,如果全国都能建立这样一个长效机制,工作就会主动许多。
6月,在高密召开了全市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改革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村级
计生工作机制改革的经验。全市已有6177个村实现了机制转换,占总村数的63.6%。
从实际效果来看,凡建立新机制的村普遍出现“工作关系理顺了、村两委工作自觉性
提高了、重点难点问题好解决了、群众自觉参与的多了”的新局面。

【优质服务】6月,市委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
务“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各县市区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需求、贴近
本地实际、贴近部门职能)和“八好”标准,查找不足,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狠抓
督查落实工作。(1)从部门职能出发,加强阵地、设备、队伍建设,夯实计划生育技
术服务基础条件。市、县、乡三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面积达到10万多平方米;新上四
维临床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300多台(套),主要服务装备达到4000多台(套);普遍推
行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认证制度,183处服务站和1718名技术服务人员获得了资
格认证;全市新充实大专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93人,聘请104名知名医学专家定期到
服务站座诊,举办各类医疗技术专业培训班450多期,参训技术人员达6520人次。(2
)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服务工作机制和制度。贯彻全省东平、即墨计划生育科技创
新和优质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推行“一站两制”和“两站合一”改革。有3个县市区
实行了“两站合一”,8个县市区计生服务站内部实行了“一站两制”,4个县级服务
站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大部分服务站推行了竞争上岗和绩效管理。(3)从满足群
众需求出发,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和“四项服务”。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起“信
息采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工作系统,采取问卷调查、入户随访等多种
方法采集、整理、分析群众需求信息,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纳入“避孕节
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三大工程中,提供相应的避孕节育、优生
优育、不孕不育、生殖保健四项服务。全市每年节育并发症降到万分之三以下,孕期
保健率达到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查体率达96%以上,诊治不孕症患者3000多人
次,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特别是针对出生缺陷问题,市政府上半年专门召开了计
生、卫生行政领导和专家参加的治理出生缺陷干预座谈会。基本建立了孕前预防、产
前诊断、产后筛查三级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到5.5‰。9月,
市里对各县市区进行了评估,12个县市区基本达到了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标准。市委
、市政府授予寒亭、安丘、寿光、临朐、昌乐、高密6个县市区为市级优质服务先进
县,申报寒亭、安丘、寿光、昌乐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诸城市被省推荐申报国家
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政策推动】全市建立完善了“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推动机制。(1)建立独生
子女父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16万户独生子女家庭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占符合条
件户数的79%以上。(2)大力兴办居家式托老机构。协会参与兴办83所,赡养老人570
0多人。(3)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奖励、扶持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初中升高中
加分,全市有2000多名独生子女受益。(4)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
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按每人每月30元的
标准发放奖励金。(5)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11个县市区设立了公益金,基金累
计总额达1200多万元,救助各类计划生育弱势群体家庭650多户。

【信息技术推动】2004年,全市计生部门坚持“建用并举、以用促建”的方针,注重
发挥信息化“准确、快捷、规范、共享、效能”的作用,打造新的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辅助决策、规范管理、引导服务、提高效能、群众受益”的目标,推动计划生
育工作向高层次、新水平发展。(1)配置高新设备,改善技术手段。全市累计投入资
金3000多万元,更新网络设备550台套,主要网络设备达到900多台套。实现了国家到
乡镇的专线联通,并向村一级延伸。(2)构建“三网一库”,强化网络功能。建立了
办公业务信息网,完善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开通了IP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打造“数
字化”服务站。(3)加强培训教育,提高队伍信息素质。全市200多名乡镇微机操作员
,全部达到中级以上计算机操作水平。省计划生育信息中心评估,认为潍坊市计生系
统信息化建设应用达到了全国地市级一流水平。

【综合治理】围绕“党政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努力,社会各方配合,广大群众参与”
的总体要求,做到“五个同时”。(1)“数量、质量、结构”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四
项任务同时落实。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重视解决出生性别比平衡问题。(2)党政责任同时到位。市委、市政府把计生工作纳
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
位。(3)部门垂直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各部门自上而下实行年初定责、季度督查、半
年评估、年终考核,按照名次奖惩,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依据。(4)社会各界同时参
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配合计生工作,特别是评选各类先进时,计划生育一票否
决,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计划生育的局面。(5)法律、经济、教育、科技、服务、行
政多种手段同时运用,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在建立完善新机制的过程中,注重用
改革的办法解决新的矛盾,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迈出新的步伐。

【队伍建设】针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市委
、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规
范计生网络阵地、优化计生队伍结构、激发计生内部活力等都作了明确规定。针对过
去在机构改革中乡镇计生机构设置不统一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乡镇计生办
为政府序列行政职能部门,配备2名行政执法人员;乡镇服务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根据乡镇规模按一定比例配备技术服务人员。全市乡镇以上计生行政人员1878人,
占工作人员总数的51%,计生办主任为副科级干部的88人,占计生办主任总数的44%;
计生技术人员1795人,占工作人员总数的49%。坚持把加强村级作为抓好计划生育工
作的第一道防线,按照“三个基本、一个公认”(基本知识化,初中以上学历,以高
中学历为主;基本年轻化,35岁左右;基本女性化;得到群众公认)的原则选配村计
生主任或协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从而在全市自上而下形成了健全完善
、规范有序的计划生育组织网络体系。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市委组织部、市妇
联、计生委、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做好由一名成员
担任妇代会主任、计生主任的意见》,就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妇代会主任、
计生主任由一人担任进班子、落实待遇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计生系统内部加强了学习型系统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民主评议活动
,计生干部队伍的群众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创新观念得到增强,树立了计划
生育良好的整体形象。

【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市委、市政府专门听取了市人口计生委的工作汇报,对
造成这次人口高峰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市政
府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刻认识当前人口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把工作注意力和侧
重点转移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加快建立新机制两大目标上来,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
,努力作好削峰填谷工作,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为此,采取了三项应对措施:
(1)召开了全市人口形势分析会议,重新调整审定了人口计划,加强人口发展研究和
预测工作,科学编制严格合理的“十一五”人口计划,并把计划执行情况作为考察各
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用计划引导工作健康发展。(2)层层建立人
口预警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人口变动信息,形成正确的舆论
导向,引导群众自觉避开生育高峰。(3)利用元旦、春节有利时机,开展计划生育集
中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第四次人口高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进一步落
实晚婚晚育、避孕节育的政策措施,确保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平稳过渡。
(李宗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