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1&rec=28&run=13

【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2002年,全市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
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迈出了新步伐。(1) 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力度。积极
落实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大力构筑人才高地。为2001年度市直引进的15名硕士
发放补助费1 1.4万元。 加大人才载体建设力度,在对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和山东
海化集团2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搞好服务的同时, 在寿光蔬菜科技示范园和
潍坊柴油机厂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人才交流会洽谈、网上招聘、亲情
联络等方式,吸引789名人才报名来潍坊工作。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53名,其
中博士4名、硕士74名、高级职称的75名,智力引进341人次。(2) 强化了现有人
才的培养。 认真抓好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市共有9万多人参加了
继续教育培训。还先后组团赴德国、新加坡、美国等参加应用技术、教育管理、
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共审核办理赴国(境)外培训项目23个,派出59
人。(3) 加强了专业技术队伍管理。不断完善职称评审政策,改进评审办法,坚
持考试与评审结合,深化社会化评审制度,全市共评审通过高级职称2733名,中
级职称6769名。并全面展开竞争聘任工作,制定出台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实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同时,加强了专家管理服务工作,与市委组织部进
行了拔尖人才管理工作交接。开展了全省第二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选工作,召
开了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颁奖座谈会。全市又有安丘一中的曹洪昌、市人
民医院的李森和宋钦华3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积极抓好国外智力引进
工作。坚持不断提高层次、扩大规模、推广成果、服务经济,全年共执行引智项
目5 4个, 聘请专家97人次。农业方面,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建立完善国
外农业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体系,培植优势产业。先后为寿光高新科技蔬菜
示范园争创了“国家级农业引智示范园”,在驻军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军民共建
科技示范园”,受到国家外专局充分肯定。在工业领域,积极为大中型企业引进
外国专家和技术,先后为北汽福田、亚星、潍柴、得利斯集团等10多家企业引进
专家和项目,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潍柴服务的德国专家弗劳尔和在寿光圣元
种业集团服务的俄罗斯专家尤里·阿里西耶夫被评为“齐鲁友谊奖”。(5) 人才
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加强。 投资800多万元,新建了潍坊市人才市场,加强
了人才市场的综合配套建设,并于5月份投入使用。新市场占地5.1亩,市场总面
积4200平方米,交流大厅1400平方米,可设10 0多个招聘展位。适应市场对人才
资源配置的需求,把每周一、三、五的人才集市改为周三和周六人才集市,先后
举办了春季、夏季、秋季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暨人才交流洽谈会等大型人才
交流会。 年内,共举办各类大型人才交流会4次,人才集市93次。人事代理业务
不断扩大, 市直全年新增人事档案2068份, 累计代理人事档案8 070份, 增长
23.2%。
(王青峰供稿)

【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2002年,全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
位改革不断深化。(1) 积极抓好市级党政机构改革的收尾工作。对部分部门职能
交叉问题及时研究提出了处理意见,进一步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组织力
量进行了检查验收。 9月份,在中央编办组织的全国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验收
中,一次性通过检查验收,受到中编办检查验收组的好评。(2) 精心组织实施了
县、乡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关于县级党政机
构改革的补充意见》、《关于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补充意见》和
《潍坊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指导意见》。突出职能转变,理顺工作关系,
促进政府提速,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配置和界定部门职能,强化了调控和执法
监管职能,弱化了政府微观管理经济的职能,注重理顺党政之间工作关系、县乡
之间事权关系、部门之间职能关系,推行竞争上岗,搞好人员分流,建立了适应
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 3月底,县、乡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这
次改革, 共调整理顺职能约110多项,其中弱化30多项、部门之间调整40多项、
转移下放近40项。根据政府提速要求,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
项200多项。 改革之后,县市区委设置工作机构7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2个,基
本维持原格局不变; 县级政府机构由平均30个,减为23个,精简23%。县级党政
机关人员编制由7518名减为5854名,精简22.1%。全市乡镇党政机构由平均9个减
到4个,行政编制精简幅度55.6%;乡镇行政编制由8240名减为7392名,精简20%;
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由2174个减为1207个, 精简44.5%;乡镇财政拨款事业编
制由12232名减为6326名,精简48.3%。全市需要分流安置的人员共5700多人,年
内分流安置3420多名,占60%,其余人员3年内安置完毕。(3) 部署展开了市县两
级人大、政协和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工作。8月份对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印发了《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市县两级人大、政协和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的实
施意见〉》,年底又印发了《关于人大、政协和群团体机关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
处理意见》,积极组织实施。(4) 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开展了事业单位重
新登记工作。严格把关,对事业单位进行了重新登记。联合法院、检察院等17个
部门对事业单位登记证书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界定。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研究拟定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指导意见, 在市直5个事业单位和有
关县市区进行了试点。规范了机构设置。适应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试点工作需要,规范了城市管理执法机构的设置;调整撤并了农业、畜牧、林业
等事业站所,综合设置了检测和执法监察机构;完成了市属工业行业机构的调整
设置;调整了部分事业单位规格,对市属60家副县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机构作了规
范和理顺,撤并了15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单位。
(陈廷标 王鹏供稿)

【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管理】2002年,全市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1) 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不断创新考录观念,完善考录办法,打破身份录
用的框子,变单纯的身份录用为职位录用,并实行监察专员制度,由纪检、监察
部门全程监督, 确保了考录工作的公正性。 为县市区考录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
267名, 为公安机关考录人民警察59名,从军转干部中考录了24名国家公务员和
机关工作者。参照公务员考录办法,为新成立的城市管理执法监察大队考录工作
人员60名。(2) 认真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公务员初任培训、专
门培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首次对市直新提拔担任科级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和
机关工作者进行了任职培训。市直共有379名新提拔的科级干接受了培训。对473
名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进行了初任培训。(3) 完善了考核办法。从制度创新
和完善政策出发,对考核办法作了进一步完善,改进了考核方式,加强考核前的
述职工作,并及时兑现考核结果,加大奖惩力度,增强了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陈明供稿)

【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2年,全市共接收非师范类毕业生10826人,面对严峻的
就业形势,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改善就
业环境,确保了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制定了《关于做好全市2002年大中专学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放宽了毕业生就业限制,简化了就业手续。为吸引更
多的高层次毕业生来潍坊就业、创业,市直事业单位接收本科毕业生由考试录用
改为计划指导下双向选择的办法,调动了高层次毕业生来潍坊工作的积极性。通
过新闻媒体、毕业生就业网站、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积极
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组织各
类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并指导各县市区采取指导计划下双向选择的方
式,开办小型专场和专业人才交流会。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网站的作用,公开需
求信息和生源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选人择业服务,实现毕业生多元化
就业。 全市就业764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5人,本科1201人,专科3008人,
中专6571人,综合就业率达70.6%。

【军转干部安置工作】2002年,全市接收军转干部292名,其中计划分配237名,
自主择业75名;随调随迁家属75人,接收总数居全省第三。工作中,切实抓好各
项安置政策的落实,突出团职干部这个安置重点,对服役时间长、贡献大、立功
受奖的转业干部给予重点照顾。对随军家属采取与转业干部同时下达安置计划、
同时安置、同时发出报到通知的办法,对55名随军家属进行了妥善安置。对市直
接收营以下转业干部“推荐选用”办法作了进一步完善,公开分配计划,提前进
行协调,对完不成安置计划的单位实行指令性分配,进一步提高了双向选择的成
功率。全市计划分配的312名干部,分配到行政单位202名,事业单位和省属单位
110名, 基本达到了部队、地方和个人“三满意”。成立了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
理办公室,积极与财政、劳动、银行等部门搞好工作协调,确保了退役金、住房
和医疗保险等各项待遇的全面落实。同时,全力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及
时贯彻省、市委的指示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解决实
际困难,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还及时挖掘、培养了坊子区企业军转干部刘坤
洲转岗创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地宣传,并配合省和中央各大媒
体对刘坤洲的事迹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工资福利和离退休工作】 2002年,市人事局为市直近3万名符合条件的机关事
业单位人员增加了工资。为40多个新调整的行政事业单位核定了新的工资标准。
及时为到龄的干部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 组织专家对全市400多因病申请提前退
休人员进行了医疗鉴定, 为5名专家办理了延期退休手续;为20多名人员办理了
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和连续工龄的审核、审批手续;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
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对市直3000多名正科级以下人员和退休人员进行了体检。
认真做好了困难职工和职工遗属生活补助等工作。

【人事考试工作】2002年,市人事考试中心加强了对人事考试工作新形势、新特
点的研究,不断创新完善考试制度,坚持从严治考,严格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
纪,实现了人事考试的制度化、规范化。先后修订完善了异地监考制度、考生所
在单位验印确认身份和填写基本情况登记表制度等行之有效的人事考试制度。同
时,健全完善了监督机制,形成了领导与工作人员、巡视人员与监考人员、巡视
监考人员与考生、 考生与考生之间4个双向监督机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检举违
纪行为,对考试过程中查实或举报查实的替考、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等严重违纪人
员全部进行通报批评,维护了人事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全年共组织职称外语
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执业资格考试、社会化考试等各类考试30余次,参加
考试人员5万余人。国家和省考试中心分别对潍坊市的经验进行了推广。

【干部考核、任免、录用、管理工作】2002年,市人事局分别与20个部门联合向
上推荐省部级先进集体265个、先进个人392名;与19个部门联合表彰市级先进集
体645个、 先进个人1478名,较好地发挥了行政表彰奖励的激励作用。按照文件
规定, 为167名县级干部办理了提请任免手续。为8087名民办教师办理了“民转
公” 手续,为447名计划内自费生和58名乡镇选聘合同制干部办理了转干手续,
办理各种调转手续965人次。 加强了计划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得到
了有效调控,顺利完成了干部统计、机构编制统计、工资和离退休统计年报工作。
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电子台账,建立了事业单位动态数据库,对工资管理软件、
鸢都就业新天地网站、人事考试工作网站和触摸屏查询系统进行了升级,人事工
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王青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