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9&rec=134&run=13

【概况】1999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两点”(两个科技园区)、“两面”(国有企业和民
营科技企业)、“两提高”(提高各级领导驾驭科技工作能力,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
为重点,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新的突破,全社会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的重
心向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转移,科技体制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不断探
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有较大的提高。市级科技三项费用
达到975万元,县级达到3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0%。全市科技人员增加到
30万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100多人,硕士800多人,海外留学人员150多人,
高级技术职务的1万多人。承担国家级攻关、“863”、“火炬”等科技发展计划达到
37项,省计划1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53项,颁发市级奖励8
2项。全市技术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科技园区规模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全
市工业经济所占比重达到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

【蝉联“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国家科技部1999年11月23日发出通知,对在
1999年度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取得显著成绩的43个城市给予表彰,授予“全国科教兴市
先进城市”称号,烟台市榜上有名,在山东省8个表彰城市中列第二名。这是烟台市
继1995、1997两届之后,再次获得该项殊荣。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年内新上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共258项,投入财政拨款30
10万元,科技周转金1000万元,在全省居于前茅地位。其中,(1)国家计划:攻关计
划3项(含863计划1项),拨款16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6项,拨款560万
元;新产品试制计划23项,拨款200万元;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9项。合计37项,
940万元。(2)省计划:攻关计划58项,拨款256万元;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计划21项
,拨款307万元;科技兴海计划4项,拨款37万元;社会发展计划1项,拨款60万元;
十大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工程计划6项,拨款210万元;高新技术发展资金计划8项
,拨款225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化续建项目计划1项,周转金1000万元。合计141项,
拨款1095万元,周转金1000万元。(3)市计划:攻关计划80项,拨款975万元。

【全市科技大会召开】5月31日在市府礼堂隆重召开。大会表彰了50个科教兴市先进
集体,20名先进个人,重奖了做出突出贡献的10名“科技功臣”;15个集体和个人做
了典型交流发言;市委书记任海深做了重要讲话。大会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和全市
科技工作形势,指出今后一段时间科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
神,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突出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
优先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烟战略,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化改革,努
力创新,全力加快科技进步,主攻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建设
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定主要发展目标是,经过5
年的努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达到20%,电子信息、新材
料、生物技术三个重点行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创出一批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培养一批行业技术
(学术)带头人;高新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成为“硅谷”式经济发展园区。

【重奖10名“科技功臣”】在全市科技大会上,10位“科技功臣”被市委、市政府授
予重奖,每人分别获得5万元奖金。这是烟台市近几年第二次重奖为全市科技进步做
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获重奖的10位“科技功臣”是:李登海、吴桂本、王全杰、
邱广基、丁振华、陈嘉震、邹积华、程国强、王凤德、刘玉德。他们主持研究开发的
科技成果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

【科技宣传力度大】1999年,科技部门单位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一起开展了科教兴
烟战略的深层次报道,大力宣传了一批科技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人员。在INTERNET上
创建了《烟台科技信息港》,不断向国内外发布科技信息。8月28日举办
了大型广场宣传;举办了“烟台市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电视大赛”。9月参加全省这
项大赛,烟台市团队经过顽强拼搏,在28个团组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在
全市“国庆50周年成就”大型展览中开办了《科技兴烟大见成效》展位。

【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加大】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市委、市政府决
定,3年拿出1个亿,专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开发,并制定了《资金使用办法》
,其中1999年3000万元已经到位。当年市级科技三项费用达到975万元,比上年增长
13.1%,为同级财政预算总支出的1.3%。各县市区全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3300万
元,各类科技发展基金总额达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和20%。其中莱州、招远
、龙口3市的科技三费都增加到600万元。在增加地方科技投入的同时,争取省以上科
技资金达到3990万元,在全省各市地居前列。

【《关于加快科技进步的若干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烟”战略,迎接知识
经济挑战,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市委、市政府7月份下达《关于加快科技进步的若
干规定》。《规定》就加快科技进步作了十项规定:推动农业新技术革命,推进高新
技术产业化,建立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新产
品开发,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倡技术入股,将
科研院所推向市场,扶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奖励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09项,其中
“901海带”、“MDI技术开发”等6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
是烟台市获国家科技奖最多的一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3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2%
,居各市地首位。颁发市级科技进步奖82项。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大】全市从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高新技
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已经达到550多家。其中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55家,
居全省各市地首位。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过亿元
的18家。氨纶公司、万华集团、东方电子信息集团、正海电子网板公司、招远电子材
料厂、绿叶公司、荣昌公司等企业,开发生产了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
,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199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以
上,利税27亿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乡镇及以上工业经
济所占比重达到1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启动】市高新区1998年扩建为“一区三园”,1
99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APEC科技工业园区,并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全国唯一的中俄高新
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全市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创
造优良的投资环境,1999年区内开工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大楼和4000平方米
的外国专家公寓,制定了基地招商优惠政策,同时开展了面向国内外的招商工作。6
月,市政府组团赴俄考察,受到俄方高度重视和高规格接待,双方建立了长期的科技
合作关系,收集了30多个项目,签订了2项合同、2项协议。10月,俄罗斯科技部副部
长率团来烟台市考察,对中俄基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又签订了3个生物制药项
目的合作协议。目前,中俄合作的“大尺寸蓝白宝石”、“人造皮肤”等十余个项目
不同程度地进入实施阶段。为了建立技术合作平台,基地与兵器工业总公司52所、天
津大学、哈工大等达成协议,成立4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接俄罗斯高新技术
项目。

【国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全市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经
国家、省认定,已创建了4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处省级中心。认定以来,
这些技术中心共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30多项。1999年,又依托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组
建了10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有70%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
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国有企业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中,50%以上通过产学研
合作方式完成。全市大中型企业平均投入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达
到1%以上,国家和省技术中心企业平均达到2%,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东方电子、氨纶
集团达到5%以上,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向纵深推进】烟台市不断强化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工作的力度,科
技兴农向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精准农业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始于1996年
的农业新品种研究开发工程,1999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增至500万元。在粮油、果树
、水产等10个领域的选育、繁育、推广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选育并经省以上审定的
鲁麦21、烟嗄1、2号、鲁番茄6号、901海带等优良新品种共18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2100处,推广脱毒地瓜、穴播覆膜小麦、克隆保苗等栽培、养殖重点新技术30多项,
年增产粮食达3.2亿公斤。莱州农科院被批准组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11月正式挂牌运行。组建了农作物、海水养殖两个农业方面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通过实施星火计划,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在县属中小企业、乡镇企业
和广大农村得到推广应用,星火技术培训达到3万多人次,蓬莱、莱州分别获准兴建
国家级和省级星火密集区。

【民营科技规模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150家,从业人员4.86万人
。资产总额49.5亿元,年技工贸总收入48.63亿元,利税总额5.2亿元,均比“八五”
末期的1995年提高20%以上。技工贸总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11家,其中过亿
元8家。全年投入研究开发资金达到1965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开发新产品60项,
新技术150多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1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经省认定
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占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9%,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39%。在全市1999年度实施的国家、省两级火炬计划项目中,民营科技企业承担了31
项,占总数的66%。3月,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登海、绿叶、荣昌
等6家企业和刘殿波、王威东、张天良、王凤德4人分别获得全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和
企业家光荣称号。

【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取得成效】市属全民所有制科研院所不断增强改革意识,探索进
入市场经济的新路子。1999年院所改革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出一批不断探索创新,在
改革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先进院所典型。市农科院运用自身的科技成果优势,年增
社会效益10多亿元,成立了种业技术开发公司,与张裕酿酒集团联合组建了葡萄苗木
组培脱毒中心;市机械工艺研究所不但创建了研究开发基地和汽车模具厂,还与“一
汽”联合组建了轿车配套厂,正在探讨建立高科技型股份集团公司。市科技情报所发
挥科技信息、科技服务的优势,获准组建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年内,烟台市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到目前为止,共
投入经费765.5万元。网上有自建的数据库5个,还有100多个国内数据库和500多种科
技期刊及其它各类科技经贸等动态信息,可随时为用户提供查新、检索咨询服务。网
络管理中心采用带宽1MPps的电路接入烟台帧中继网,以CIR为128KBps的PVC联至省科
技信息网管中心。科技信息网在正式运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网上经营额达800多万
元,为企业创直接经济效益5万多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科教兴市的不断深入,烟台市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各级、各行业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以“人
口、资源、环境”为重点,以牟平、长岛两个国家级社会发展实验区为主要基地,以
实施省里下达的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市正在
执行“种养业废弃物高效利用”、“黄金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电镀业清洁生产
”、“海岛苦咸水淡化”、“风力发电”等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8项,市
级20项,投入科技经费390万元。长岛县的“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项目列入省19
99年可持续发展10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张红丽)

【开发区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1999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组织实施“科教兴
区”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研制、科技创新等途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
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1999年,全区已认定高新技
术企业4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利税总额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2%和
30.4%。全年共引进科技资金395.3万元,组织实施科研攻关和新产品开发20项,实施
“火炬”计划12项。新引进留学人员6名,兴办项目15个,投试产企业10家,留学人
员创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引进博士10人,硕士18人,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
职称人才548人,尤其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突出特点是:一是技
改增资步伐加快,规模优势进一步形成。1999年,进一步加强了以商招商、以外引外
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走增资扩建、技改上档、加快发展的路子,并在政策、资
金、用地、配套、申报申批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全区技改增资工作呈现出项目
多、规模大、进度快的特点。年内全区技改企业12家,技改总投资5.03亿元,其中向
上级争取资金1.84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增资企业8家,增资额3459万美元。增
资、技改项目数和投资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连年增资发展,
五期工程将于2000年10月竣工投产,达产后新增能力2000吨/年,跻身世界同行业前
10名;正海电子网板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并试车成功,2000年力争
投产达产,产值、利税预计翻一番。二是调整产品技术含量结构,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积极开发新产品。1999年,全区工业企业先后开发研制出彩显黑底涂料、船用蓄水
包壁漆、纯平彩显荫罩、触摸屏用导电玻璃、防伪瓶盖、威力新型万能磨刀机等科技
新产品10余种,其中有8种已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三是抓好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把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
“金种子”和增创开发区新优势的“桥头堡”。1999年,园区累计兴办项目30个,注
册资金6064万元,投资总额9000多万元。全年共接待来访的各级领导、新闻记者和留
学人员达180批次、550人。申请了园区域名,建立了园区主页,通过主页和国际互联
网与400多名留学人员打通了网络联系通道。成功组织了“国家人事部组织的留学人
员创业园区访问团与开发区企业界项目洽谈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留学人员项目
信息发布会”等新闻、信息发布会9次,使园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园区创业基地面
积新扩1100平方米,总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购买了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完成了
创业园区博士后工作站的前期调研、材料准备上报工作,并已得到人事部批准。为6
家留学人员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总计215万元。

(刘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