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 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8&rec=9&run=13

1997~1998年,全市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各项改革全面启动。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加快
发展"的要求,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经济格局。
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可比价,以下同) ,增幅比上年提高
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7亿元,下降9.9%。第二产业增加值346.3亿元。增长16.9%,
第三产业增加值207.1亿元,增长15.5%。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40亿元, 比上年增长12.3%,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4.5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 是"九五"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2.2亿元, 增长11.4%。 第二产业增加值379亿元, 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8亿元,增长
12.2%。综合起来形成了GDP总量12.3%的增幅。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二产内
部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新兴产业比重加大,支柱产业集中度提高。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成为转移
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8.0:51.3:30.7优化为17.9l: 51.21:30.9。
物价二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1.2%。物
价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工农业商品的充足供给,同时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预期消费的
增强,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
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经济效益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等。
【农业】 1997年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内部粮食和各种经济类作物面积不断调整,牧渔业比
重上升,结构不断优化,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多方面保证。到1997年底,全市耕地面积45.13万公
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19.08万千瓦,增长6.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所增长,
农作物复种指数152.2%,单位面积上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97年,
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灾和台风袭击,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其中粮食减产23.0%,油料作物减产48.4%,
水果产量减产14.7%,蔬菜减产22.4%。由于多年积累的农业基础设施发挥了一定作用,各级政府减灾
措施得力,加之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多种经营成果显著,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全年实现农业
增加值预计132亿元,比上年下降了7.8%。农业经济总量的下降也反映出农业基础地位仍不稳固,在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走精准农业之路,极
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之气候条件较好,农业获得大丰收。尽管
年末耕地面积同比减少0.2%,但全年粮食总产达313.2万吨,同比增长32.1%,粮田亩产达758公斤,
同比增长33.45%,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油料总产44.6万吨,同比增长103.5%,单产249公斤,同
比增长102.4%。水果总产198.4万吨,同比增长8.9%,水产品产量155.8万吨,同比下降4.9%。
【工业】1997年全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股份制企
业规范等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形势逐渐改观,再加上一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相继
建成投产,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生成和壮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
现工业增加值预计为341亿元,同比增长15.6%(按可比价,下同)。其中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
增加值190.73亿元,增长12.9%。
1998年,工业经济在深化改革和优化调整中稳步发展,"抓大放小"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工业
企业更具活力。工业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全部国
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以下称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增加值
227.36亿元,同比增长14.8%。
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宏观经济效益指标有所好转。全
年综合效益指数121.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
员劳动生产率27852元/人,比上年提高15.1%。流动资金周转率比上年微升0.04次;资产负债率比去
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利润43.6亿元,增长7.5%,产
品销售收入728.5亿元,增长10.1%。
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市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28.6亿元、11.27亿元、4.84亿元和101.8亿元,同比增长0.9%、一0.6%、一14.1%和0.4%l县市区属工
业企业上述四项指标分别为54.8亿元、15.58亿元、8.86亿元和170.7亿元,同比增长16.3%、18.5%、
18%和7.1%。
集体工业快速增长, 国有工业低速运行。 1998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
107亿元,同比增长20.4%,而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5,l亿元,增长6.3%。集体企业实现利税34.1亿
元, 同比增长15.3%, 而国有企业实现14.3亿元, 同比下降0.03%; 产品销售收入,集体企业完成
344.6亿元,同比增长14.1%,而国有企业完成155.5亿元,同比增长1.9%。
轻工业增幅稍快于重工业,而重工业的比重明显大于轻工业。全年限额以上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
增长16.4%,高于重工业增幅2.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幅分别比重工业高1.2和0.8
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0.2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企业的57.3%,高于轻工业14.6个百分点,
利税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0.92l 59.08和43.46:56.54,重工业明显占有优
势。
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虽然大中型企业的个数只占整个企业
的13.37%,但是,大中型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利税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却分别占整个限额以上企业的
36.3%、39.4%和35.6%。另外,大中型企业的产销率也比限额以上企业的平均产销率高1.5个百分点。
1998年,全市整个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但工业经济中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突出,表现在当前买方
市场的条件下,企业由于受市场约束较重,加之市场开拓乏力,盈亏出现两极分化,一些企业困难加
大,亏损情况仍未根本好转,下岗人员增多。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亏损总额达5.63亿元,同比增长5.7%。
【建筑业】 1997年, 全市建筑业经济低速运行, 全市资质等级五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国内总产值
25.98亿元,施工产值34.92亿元,房屋施工面积6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6万平方米。
1998年,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国内总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占第二产
业比重为7.92%。全市五级资质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8.67亿元,施工产值35.26亿元。房屋建
筑施工面积76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额完成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低于全国、全省l0多个百分点。投资占GDP比重为19.7%,低
于全省7.5个百分点。
199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摆脱了连续几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
第一拉动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6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县及县以上投资快速增长,农村集体投资基本持平,而个体及零星建设有所下降。1998年,县及
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7.32亿元,同比增长42.4%,农村集体投资额为49.36亿元,同比下降0.8%,
个体及零星建设完成投资20.08亿元,同比下降19.7%。
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幅度较大。1998年县及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
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2.73亿元,同比增长5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7.6%,占县及县以上投资
的64.5%。
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一改几年的低迷,呈现适度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1998年县及县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05亿元,同比增长19.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73亿元,
同比增长10.4%。
【运输邮电业】运输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到1997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 172公里,比上年增
长3.2%,本年新增163公里。年末航线达26条,比上年增长3.0%。全年货物发送量6 743.72万吨,比
上年增长15.2%, 其中铁路、公路货物发送量增长较快。旅客发送量4 088.5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5.9%。沿海港口货物进出口量2 473.5万吨,比上年增长2.6%。1998年全年旅客发送量为4 728.5万人,
同比增长15.7%,其中公路发送旅客4 357.2万人,同比增长18.3%。全年货物发送量5 793万吨,同比
下降0.7%,其中铁路下降17.2%,民航则上升13.2%。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 568万吨,比上年增长3.8
%。沿海港口旅客发送量为297.1万人,同比下降2%。
邮电业高速增长,1997年邮电业务总量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l邮电业务总收入9.58亿元,
增长23.6%,长途电路7 766路。年末电话机装机容量113.74万门,比上年增长20.3%。年末电话机拥
有数77.40万部,比上年增长26.1%;年末电话普及率达12.06%,其中市话普及率33.6%。1998年邮电
业务总量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年末电话装机容量130.7万门,增长16.3%1年末电话机拥有数
91.7万部,增长20%1年末市话普及率达38.4%,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1997年,城乡贸易稳定增长,私营经济呈现了强劲势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1.9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1.1%。
1998年,城乡贸易稳定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212.1亿元,同比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44.1亿元,同比下降6.8%;集体经济
零售额51.3亿元,同比增长5.7%。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24.9%,联营经济零售额0.3
亿元,同比增长100.2%,其它经济零售额24.9亿元,同比增长16.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27.5亿元,同比增长9.8%,餐饮业零售额为16.1亿元,同
比增长0.1%,制造业零售额为34.9亿元,同比增长22.7%。其它为33.7亿元,同比增长7.3%。
分地区看,城市零售额137.6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7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12%。
【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稳定增长。199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出口
23.65亿美元,增长27.5%,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6.61亿美元,增长2l%,三资企业出口17.04亿美元,
增长30.2%。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时调整开放策略,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开拓多元化国际
市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
了对外经济的稳步发展。
利用外资升中有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
资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利用外资新签合同、协议外资额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5.1%和30.2%。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进口9.44亿
美元,同比增长20.25%。出口12.84亿美元,同比下降6.88%。
旅游事业喜获丰收。全市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1.97万人次,同比增长 l0.0%,其中华侨、港澳
和台湾地区旅游人次分别增长67.6%、26.9%和31.2%。旅游外汇收入4 716万美元,同比增长49.63%。
同时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对外开放形式有新进展。继去年成功承办APEC博览会的基础上,1998年10月,烟台代表国家又成
功地承办了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进一步扩大了烟台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财政金融保险】财政收支稳定增长。由于全市经济持续增长和运行质量的提高,加之财税监管力度
的加大, 财政收入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 1997年地方财政收入23.31亿元, 增长25.8%, 财政支出
29.14亿元,增长18.5%,连续八年实现收支平衡。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长18.6%,
其中工商税收16.9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支出34.16亿元,同比增长17.7%,连续九年实现财政收
支平衡。
金融运行基本正常。199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3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贷款余
额4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新增加的贷款主要投于重点项目和优势产业。1998年末,全市金
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70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
12.9%。贷款余额5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短期贷款382.2亿元,同比增长3.4%。中长期贷款
92.8亿元,同比增长32.2%。
保险事业高速发展。1997年完成保费收入7.10亿元,增长37.1%,赔付率36.6%,下降18.6%,保
险事业继续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完成保费收入7.7亿元,
增长1.1%,赔付率36.4%,下降0.5个百分点,保险事业继续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财产的安
全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教育】1997年。全市继续实施科教兴烟战略,科技发展有新突破。1997年末,12个县、市、区
全部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有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区)",
芝罘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龙口市被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市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27.76万人。 全民所有制科研院所47处,部省属驻烟科研院所7处,市属及以上科研院科研人员1
616人。科技三项费用3 503.5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市
民营科技企业1140处,其中总收入过亿元的27家。全市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达到260家,其中
民营92家。全年列入国家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87项,列入省级科技发展计划355项,安排实施市级科
技发展计划252项。全市取得科技成果327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项,国际先进水平的33项,
填补国内空白的53项,国内领先水平的83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04项。安排实施市级科技成果推广计
划94项,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3项,列入省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13项。专利授权量381件,
累计3127件,实施专利技术453项,专利产品产值11.4亿元,利税1.5亿元。创汇7200万美元。登记技
术合同l 671件,交易额1.18亿元。
1998年,科教兴烟战略得到广泛深入实施,全市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人员达到29万多
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00多人,硕士800多人,海外留学人员150多人,拥有高级技术职务
的l万多人。全民所有制科研院所47处,民营科技企业1 190处。实施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405项,
市级计划188项, 共593项。其中攻关计划368项,国家级新产品计划27项,星火计划79项,火炬计划
116项,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化计划3项。获省以上科技三项经费拨款740.9万元,科技周转金5475万元。
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拨款685万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210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20项,国内领先水平83
项,国内先进水平92项l科技成果获省以上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8
项,省星火奖9项,颁发市科技奖90项,其中科技进步奖78项,星火奖12项。全市技术合同登记1 593
件,合同交易额7 560.1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6 955.28万元。全市专利申请量772件(累计5 607件),
专利授权量548件(累计3 243件),实施专利技术572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4亿元,利税25亿元,
创节汇1.8亿美元。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80家。年内获准建设国家级科技工作试点、园区
6处,累计20处,其中高新区还被国家批准为向APEC成员开放的科技园区之一。1998年烟台市进入"全
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行列,并再次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1997年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学体制进行了整体改革。学前教育步入规范化
管理阶段。全面实现了中小学布局调整,高中规范化管理逐步推进。高等学校仍为6所,毕业生数、
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6 288、7 862和22 40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5%、9.6%和8.3%。中等专业学
校由上年的90所调整为97所,毕业生数2.34万人,比上年下降19.6%,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2.45
和6.45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9%和1.6%。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分别为4.55和5.51万人,分
别比上年增长4.1%和9.8%。普通初中在校生33.73万人,比上年下降1.0%。小学在校生数54.53万人,
比上年增长1.9%。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2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
69.87%,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为27.19%。
1998年全市有高等学校6所, 毕业生数和招生数分别为6 588人和8 317人,同比分别增长4.8%和
5.8%,在校生数为24 812人,同比增长10.8%。中等专业学校由上年的97所调整为95所,毕业生数和
招生数分别比上年下降6.7%和7.1%,在校生数比上年增长1.3%。普通中等学校毕业生数和招生数分别
为106 946人和126 90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21.6%,在校生数为404 700人,比上年增长3.1%。
小学学校由上年的2 400所调整为2 100所,比上年下降12.5%,在校生数51.29万人,比上年下降5.9%。
【文化卫生体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7年末全市文化艺术机构34个,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
演场所8个,图书馆12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213个,博物馆7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文物店1个。无
线广播电台3座,发射台3座,发射功率43千瓦,广播覆盖率94.9%。有线无线电视台11座,发射台12
座, 发射功率21.65千瓦, 电视覆盖率93.77%。 全年共出版市级各类报纸7 326.2万张, 各类杂志
305.7万册。1998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公共图书馆12个,群众艺术文化馆
15个,文化站200个,艺术教育机构1个,博物馆8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文物店1个,其它文化产业
和非文化产业机构20个。无线广播电台3座,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发射功率49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
100%l有线无线电视台ll座,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发射功率21.65千瓦,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年
全市共出版市级各类报纸9 044.32万张,各类期刊256.24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1997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 228个,增长9.6%。卫生机构病床位数1.58万张,
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2.28万人,增长4.9%l医生l0 487人,增长5.8%。千人拥有病床位数2.46
张,千人拥有医生数1.63人。全市积极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进一步完善,"三项"建设基本完成,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覆
盖率已超出50%,提前6年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1998年年末卫生机构l 235个,
比上年增长0.6%l卫生机构病床位数1.59万张,增长0.6%。卫生技术人员2.33万人,增长2.0%,其中
医生1.05万人,增长0.4%。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78%,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达到75%。
体育事业成果显著,1997年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在八运会上,全
市选手夺得6枚金牌,省委、省政府授予"振兴山东体育突出贡献奖"。1998年竞技体育实现历史性突
破,在山东省十九届运动会夺得金牌第二,在第十三届亚运会上烟台籍运动员共夺得8枚金牌、2枚银
牌和2枚铜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在全省四年一度的评选先进集体中,烟台市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
工作先进单位"。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围绕长远规划,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全市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区
1997年共投入城建资金约7.1亿元。其中,道路建设投入15 360万元,完成了机场路拓宽、大海阳路
拓宽、环山路东段截弯取直、红旗路路口改造、环海路立交桥等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市中心区的交
通状况,城市供、排水工程投入2 816万元,完成了芝罘区机场路、开发区长江路等重点路段的输水
管网改造,完成了南洪街等旧有道路的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及莱山区、芝罘区新修道路的排水设施
配套工程。城市供热、供气工程投入资金2 395万元,增加集中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使市区供热普
及率达到30.9%,建成投产煤气发生炉1台,增加煤气用户6 500户l园林绿化、环保工程投资9 459万
元, 市区新增绿地面积65.7万平方米, 完成了娄子山垃圾场扩建等多项环卫工程l住宅建设投资10
855万元,增加经济适用房面积15万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投资225万元,新增公交车4台,新建和整
修了部分公交设施l重点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8 475万元,完成了烟台商城建设、体育馆周边环境整治
和9 200平方米的烟台机场国际候机楼建设。投资近1 200万元进行了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全社会
用电量71.2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6.5%。其中工业用电50.62亿千瓦小时,增长3.7%l城乡居民生
活用电9.61亿千瓦小时,增长13.4%。城市居民生活用电2.94亿千瓦小时,增长21.4%。农村居民生活
用电6.67亿千瓦小时,增长l0.2%。
1998年烟台市以承办第二届 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
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使烟台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又上一个新台阶。
全年投资4 400多万元,完成了市区滨海北路绿化、APEC会展中心绿化等9处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化
面积60多万平方米,绿化布局更趋合理,绿化档次明显提高,投资490万元,对娄子山垃圾处理场进
行了扩建改造并增添了部分环卫设施。投资3 000多万元,新上了51辆大巴,出租公司买断滨海北路
公交经营权,购进10辆较高档次的双层巴士,开通了滨海旅游观光线路,使城市公共交通明显改善;
投资2 474万元,完成了开发区钟山路、莱山区供水工程等输水管线敷设。投资约14 245万元(不含拆
迁补偿),完成了只楚路立交桥一期、滨海北路、大海阳路南段拓宽、开发区长江路整修、福山区河
滨路延伸等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市区交通拥挤状况。累计投资18 929万元,完成了烟台市套子湾污
水处理厂一级水处理、南山公园人工湖污染治理工程,确保了国家环保模范城检查验收。投资l 926
万元,增加供热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完成了幸福河、幸园里、祥和、新桥等小区的供热增容工程建设;
投资3 344万元,新增用气入口2万多人,完成了莱山区埠岚、宏福等生活小区的管道液化气工程建设,
市管道煤气公司还对1#气柜进行了大修,确保了市区供气平稳。初步统计,1998年烟台市市区累计完
成城建投资达5.7亿元,其投资规模及建设力度在全市城建史上是不多见的,为烟台市大踏步向现代
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目标迈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1997年末,全市综合治理了7条河流、3个海湾、1个水库。
共完成环境保护项目600多个。治理废水污染源232个,治理废气污染源244个。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2处。市区城市热化率1997年末达到了30%以上。市
区城市气化率达到91%。烟尘控制区面积为153平方公里,覆盖率达。00%。新增噪声达标区面积51.63
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5.76%,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5.62%以上l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
其余都得到有效处置。市区人均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1.3%。总投资3.5亿元、日处理
污水能力25万吨的市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全市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环境空气质量,烟台市区
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长岛、莱州城区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它县级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
饮用水源符合国家三级标准,主要河流水质基本符合《陆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近岸海域符合
国家一类标准的占91%,符合国家二类标准的占6%。声环境质量,区域噪声为55.9分贝,交通环境噪
声为69.1分贝。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3%。
1998年,烟台市和莱州市申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均一次通过国家验收,被命名为"国家环
境保护模范城市"。同时-烟台市首次参加国家46个重点城市1997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
列全国第九名。全年全市共完成各类环境保护项目462个,实现环保投资14.82亿元。其中,工业污染
防治项目395个,完成投资2.86亿元。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及其它环境建设投资11.96亿元。全市共有各
类自然保护区22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为718.4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3%。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
20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达65%以上,其余都得到有效处置。全市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
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符合国家三级标准,主要河流水质符合陆域
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近岸海域达到国家规定的各类功能区规定标准。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
定,较1997年有所改善。
(注:数字主要为快报数,部分为预计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总量为现价,增长按可比
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