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7&rec=201&run=13

【概述】芝罘区是烟台市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属
城郊结合型区。到1996年底,辖4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70个行政村,总面积152平
方公里,全区耕地面积1663公顷,人均耕地0.0033公顷。1996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
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完成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3%、24.6%、25.
1%;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工业总产值46.2亿元,增长26.7
%,农业总产值3.8亿元,增长5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亿元,增长
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亿元,增长15.1%;出口商品总额6.9亿元,增长21.
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21.5%,上缴支出2538万元,增长31.5%;城镇
居民生活费收入5317元,比上年增加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2元,比上年增加59
0元。1996年底全区总人口为51.3万,比上年末增加2000人,增长0.4%,其中农业人
口13.2万人,非农业人口38.1万人,人口出生率8.49‰,自然增长率为3.89‰。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第三产业,以商贸
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年投入4亿元,完成了海防营等3处市场的退路进厅、白石路蔬菜
批发市场一期工程、振华商厦扩建等项工程。城乡市场交易额达到18.7亿元,第三产
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围绕区属企业“脱胎换骨”改造和乡镇企
业“二次创业”,全年完成工业投入6亿元,其中PC钢绞线、光纤光缆、轿车门里板
等10个重点项目已投产或进入试生产阶段。全区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6.3亿元,增
长30.3%,实现利税1.8亿元,增长14%。建筑业在偏紧的环境中开拓市场求发展,全
年完成总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8.2%。按照发展“特高效”农业的思路,大力
推进重点项目和基地建设,新建农业基地5处,累计达到41处,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
突破1000万美元。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3968户,累
计达到8520户,从业人员21229人;新增私营企业109家,累计达到373家,从业人员
5906人。
积极开拓改革开放的新路子,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改革
坚持改组与改制密切结合,新组建了振华、商业、新世界、新苗鞋业、婴儿乐等5个
区属集团公司,使全区集团公司总数达到23家。农村改革围绕兴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推行土地规模经营和健全农村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试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推
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
工最低工资标准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对外开放,针对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04万美元,新投产外
商投资企业30家;出口创汇7520万美元;烟台服装工业公司、烟台第二制药厂、烟台
二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分别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和对外项目劳务签约权。
强化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环境又有新的改善。村镇建设,
加快了旧村改造步伐,全区38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50%的村实施了旧村改造,村镇
开发面积45万平方米,郊区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5平方米。黄务镇进入全省小城
镇建设“百新工程”行列。城乡管理突出了市场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容环境
卫生管理三个重点,全区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6.9%,比市下达指标低2.1个百分点;
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上年下降4.8%,治安案件下降18.6%,再次被授予“全省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市容环境卫生巩固了国家卫生城成果。
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共实施各级各
类科技计划项目85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取得省级以上先进水平的新成果
27项,开发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产品20种,科技进步因素在全区经济增长中的
比重达到53%,被授予“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称号,世回尧镇被授予全省首家“山
东专利镇”称号。全面加强教学管理、教学实验、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区学
科创优获市以上奖97人次,其中国家级奖18人次,省级奖67人次,中考全区总平均成
绩位居全市前列;4所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文化“双创”活动取得明显效
果,群众社区文化日趋活跃,文艺创作特别是精品创作获丰收。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竞技体育取得了新的成绩,在市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223枚,其中金牌131枚。全
面完成了1996-1997年度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
%,芝罘医院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行列】“八五”以来,芝罘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科技放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动摇,依靠科
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制
定了“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依靠高科技振兴、发展经济,在全区构筑并实施了“
118”火炬形象工程,开展了“求贤寻宝万里行”、“高新技术联谊会”、“技术、
管理、人才年”等大型科技活动,全区的科技组织、管理体系得到有力健全和加强,
形成了“全区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科技工作新局面。区委、区政府先后出
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事业的决定》、《关于鼓励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加快
实现经济向科技主导型战略转变的意见》、《关于加速“九五”期间科技进步的决定
》、《关于科技“一票否决”和“一票优先”的意见》等一系列科技激励、奖励政策
,形成了“一票优先”拉动、科技示范带动、“一票否决”推动的科技驱动机制,在
全国科技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八五”期间,全区共实施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1
84项,取得科技新成果165项,实施专利406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80家;截至19
96年底,区高新技术发展基金已达到2343万元;科技三项经费每年都保持在财政预算
总支出的1%以上并持续增长;以企业投入、财政拨款、金融贷款、外商投资为主体的
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已基本形成;建成了具有全省一流水平的科经贸信息中
心和常设技术市场;只楚村被省科委认定为全省唯一的村级高新技术密集工业区,被
国家科委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民营科技园;13家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
业,以辐照交联电缆、高炉长寿风口、乙烯裂解高温抗渗碳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为
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八五”末,科技进步因
素在全区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已达到53%,1994年顺利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行
列。经国家科委审定,1996年芝罘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名列第21位。

【世回尧镇获山东省首家“山东专利镇”称号】世回尧镇地处芝罘区南部,与市区接
壤,素有烟台市区“南大门”之称。自1994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国家产业
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争取
专利保护方面下功夫,在全镇实施了“百项专利工程”,建立健全了专利管理体系,
将主要指标量化分解到基层,加强考核奖惩,使全镇的专利引进、开发、申报和管理
等工作取得了跳跃性进展。到1996年底,全镇已开发专利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71项
,其中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6项,国内先进水平的21项,省内先进水平的19
项。组合圆锯片、电脑数控器、视电生理仪、多元稀土复合肥、快固车用腻子、水平
浮动弯管换热器等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圆锯片获“
中华精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和“国家星火科技展示会
”金奖,快固车用腻子和多功能磷化液被国家科委分别列入1995年和1996年重点推广
科技项目,全方位汽车防盗劫报警器获国际发明专利金奖。1996年10月,世回尧镇被
山东省专利管理局命名为全省首家“山东专利镇”。

【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6年,芝罘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
、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区情,在全区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作为当年
区政府为群众所办的六件实事之一,以彻底改善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的状况。为此
,区政府成立了社会保障领导小组,并专门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首次确定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为月人均120元。在执行过程中,按“个人申请,居委会审
查,街道办事处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首批确定城市保障对象共445户、54
4人,实行动态管理,自1996年5月起领取保障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于
1996年10月正式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定保障标准为年人均600元,
按季度发放,首批保障对象共66户132人领取了保障金,从而使芝罘区成为全国第一
个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县市区,开创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局面

【振华商厦扩建工程提前竣工投入使用】山东振华集团有限公司振华商厦建设总投资
8000万元,1996年1月8日破土动工,在资金紧张、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
,12月28日建成开业,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港城建筑史上的奇迹。该商厦占
地总面积为2500平方米,主楼地上8层、地下2层,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设备先进
、功能齐全。商厦与其前身--烟台市振华百货商店主体相连,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
米,经营品种达43000个。商厦内部装修豪华典雅,装备中央空调,6部双向扶梯,2
部垂直客梯,门前和地下建有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成为烟台市区最大的集购物、餐
饮、娱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自开业以来,经营发展势头良好,最
高日销售额达278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1997年该商厦销售总额可达3亿元,利
税达1560万元。

【芝罘医院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芝罘医院座落于烟台市区中心地段,白石路、
青年路、大海阳路、南大街四面环绕,交通十分便利。按照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要求
,自1994年5月开始扩建,于1996年11月18日全面竣工。新落成的综合门诊大楼共9层
,建筑面积达8900平方米,总投资1670万元。内设中央空调、双向电梯,门诊大厅宽
敞明亮,病房设置规范整洁,新增床位近200张,可同期向社会开放普通标准病房和
保健病房。扩建完成后,该院先后购置了德国产西门子CR--全身CT、美国产128彩超
、日本光电全身动心电图仪、纤维胃镜、4210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美
国产全自动心电监护仪等一大批大、中型医疗设备,并新增设了急诊、影像中心、心
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使专业科室总数达到21个,
内科、外科实行了二级分科,各项管理措施也日趋完善。1996年底,芝罘医院顺利通
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省级验收,并被烟台市劳动局、卫生局正式确定为市属企业社会统
筹定点医院。

【黄务镇进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行列】黄务镇位于烟台市区南郊,是芝罘
区的发展腹地。该镇适应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树立以“三区”建设拉起小城镇
建设框架的思路,全方位推进小城镇建设。制定了《黄务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教授专家编制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各村的控制规划达到1
00%,还相继完成了烟青一级公路两侧村庄的详细规划和其余村庄的粗线条规划。在
实施过程中,以工业区、商贸区和生活区“三区”建设为龙头,实行重点突破,三区
内全部通邮、通电、通水,路面平整。其中工业区发展独资、外商投资企业13家,生
活区完成面积5.6万平方米,吸收外来人口300余人。积极完善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步伐,与邮电局共同投资兴建的邮电大楼,总装机容量达1
万门,镇驻地道路建设达到35公里。加大旧村改造力度,有50%的村实现了村村通路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改善了全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黄务镇的小城镇建设被
列为全市八大组团规划,居于城市发展次中心的重要位置,1996年又被列入全省“百
新工程”行列,争取到2000名山东省地方城镇户口名额。

(高永玉滕鹏刘小峰张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