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市分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7&rec=135&run=13

【筹措资金,增强实力】全行各级牢固树立“存款立行,效益兴行”的思想,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手段,从客户需求的各个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了存款工作措施。一是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和新闻媒介,向社会公众广为宣传,使农业银行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树立了较为完美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快营业网点的调整步伐,对那些储源少,发展前景差,存款额长期徘徊不前的机构进行撤、并、转,同时积极把触角向城区和经济重镇延伸。三是积极开展代收代付业务,在全辖推广使用IC智能多用卡,开办了代收水费、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等多种业务。四是发扬“吃千辛万苦,跑千山万水,交千朋万友”的精神,开设了“电话银行”、“汽车银行”等便民服务项目。五是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使存款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至1996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8.6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3.24亿元,较年初增加12.96亿元,存款总额已接近全省农业银行的1/6,年增加绝对额、年增长速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立足大农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市农业银行在全面实现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坚持转轨不转向,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农村,熟悉农业的优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的开发、开放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步伐。一是在政策上对支农进行了落实,明确提出各项贷款要在优先保证农业专项贷款到位的情况下再作其它安排,农业贷款的年增长率要高于其它贷款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以上。在确定投入重点和方向上,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支持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品的龙头骨干企业作为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集中资金投入。二是全力营造农业沃土。在连续3年集中近2亿元资金支持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又先后向省行争取粮食大县项目13个,"二高一优"农业示范区项目11个,分别争取专项贷款3650万元和2500万元,并使资金到位率达到100%,被支持项目单位共实现产值15.7亿元,利税1.38亿元。积极参与开发建设"海上烟台",全年累计发放渔业贷款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扶持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发展对虾、扇贝、海参、鲍鱼、海带等海水养殖6.5万亩,海产品产量达32671万吨。为养殖业发放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贷款18635万元,建海水育苗场15处,冷藏厂40个,加工厂2个,其它项目16个。协同搞好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年累计发放"莱篮子"工程贷款36861万元,支持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鱼的生产及加工服务组织244个,对市政府确定的7处重点生猪基地发放贷款420万元,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生猪4万头。向生资、农机、供销等农资服务和流通部门发放贷款2.83亿元,保证了全市农业生产中农用物资的需要。三是为乡镇企业强筋壮骨。推行主办银行制度,实施"银桥工程"。通过争取,将南山集团等5家大型企业列入省行"银桥工程",争取贷款8500万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2.5%和8.5%;对本行筛选出的20个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累计投放22561万元,签发承兑汇票138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60874万元。创汇2776万美元。积极为东西部合作企业融资,其中向新牟国际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贷款7078万元,及时解决了该集团因对新牟钢铁公司投资过大造成的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为栖霞桃村三行实业公司争取贷款130万元,促成了其在黑龙江虎林县租赁6000亩土地项目的顺利进行,获收入332万元。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完全实现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市农业银行顺应形势,积极参与,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一是以大局为重,协助完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分行的分设及其机构的下伸工作。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会议之后,市农行按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稳务的副行长和业务骨干充实到农业发展银行。为农发行今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圆满完成与农村信用社的“脱钩”工作。市农行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在确认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已成定局的同时,超前工作,于1994年就实现了基层农行与信用社的分离,组建了各县市IK(开发区除外)农村信用联社,完成了人员、财产、资金的界定和划转,并将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职能全权交给了各联社。至1996年,各县市区联社的管理职能已得到加强,领导班子、内部职能机构、人员配备、内控机制已基本成熟,缩短了农村信用联社脱钩后对管理工作的适应期,为全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快速、稳妥、顺利地完成做出了贡献。
(吴鸿琦乔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