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7&rec=12&run=13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以及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全市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协
调平稳,物价涨幅控制较好,财政收入增长较大,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全市经济运行基本达到了
为"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为今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全市国
内生产总值可达68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2.0: 48.4 : 29.6调
整为21.3:48.9:29.8。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达18.5亿元,增长29.8%,连续七年实现收支平衡。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地位尚不牢固,.整个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状况仍不够理想,.
投资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较为突出。
【第一产业】 由于1996年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全面
丰收,效益进一步提高。在耕地面积比上年减少O.04%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产量大都有不同程度的
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45亿元,在上年增长15.8%的基础上又增长8.7%。粮食总产达307.61万吨,
比上年增长 O.9%,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料总产达43万吨,与上年持平。水果总产213.82万吨,
增长12.3%, 创历史最高水平。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 本年实际完成造林10.48千公顷,其中经济林
8.67千公顷,占83%,森林覆盖率达到33.3%。年内完成四旁植树294万株,农田林网完善面积17.25
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已达244.87千公顷。年末实有四旁树木4987万株,农田林网化面积159.58千公
顷,果园面积120.47千公顷,全市林业系统总产值32.6亿元。牧业生产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产出
能力、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42.61万头,增长0.2%,出栏200.53万头,增长9.9%;
羊存栏73.96万只,增长11.6%,出栏57.42万只,增长l 3.8%;家禽存栏4509.87万只,增长18.5%。
全年肉类总产量37.97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29.64万吨,增长16.2%。渔业生产始终坚持大海洋、
大渔业的经济观念,全面发展浅海滩涂养殖、远洋捕捞和近海新资源开发等新兴海洋经济产业。全年
海水养殖面积38887公顷,增长10.9%;由于部分贝类由原来的折合产量变为实际产量,所以全年水
产品总产量达154.17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4.7%,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5.3万千瓦,增长5.2%。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6年产量 比95年士%
粮食 307.61 万吨 O.9
夏粮 123.27 万吨 O.7
小麦 123.27 万吨 0.7
秋粮 184.34 万吨 1.1
玉米 140.94万吨 2.2
薯类(折粮) 31.06 万吨 一3.1
大豆 9.03万吨 0.6
粮田单产 10663公斤/公顷 一2.4
蔬菜 227.98万吨 一4.6
油料 42.51万吨 一2.2
花生 42.50万吨 一2.2
果品 214.58万吨 12.5
水果 213.82万吨 12.3
苹果 172.87万吨 13.6
梨 28.04万吨 8.9
葡萄 4.67万吨 O.2
蚕茧 2343吨 一18.3
桑蚕茧 1793吨 一18.9
柞蚕茧 550吨 一16.3
肉类 37.97万吨 10.0
猪肉 16.31万吨 9.6
牛肉 3.02万吨 29.1
羊肉 0.85万吨 23.2
禽肉 17.62万吨 6.9
禽蛋 29.64万吨 16.2
牛、羊奶 12.96万吨 13.6
牛奶 3.30万吨 46.7
水产品 154.17万吨 4.7
海水产品 152.81万吨 4.7
捕捞 57.24万吨 一11.3
养殖 95.57万吨 19.3
淡水产品 1.36万吨 3.3
【第二产业】 1996年全市第二产业在从紧环境中求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工业经济总体上在结构
优化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33亿元,增长13.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10亿元.
增长15%。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生产增长较快,产销衔接较好。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30.72亿元,增长17.3%;销售
产值603.54亿元,增长15.3%。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77.09亿元,增长1 6.0%;
增加值166.53亿元,增长27.8%,利税43.09亿元,增长8.8%,其中利润22.45亿元,增长5.2%,.亏
损企业亏损额6.20亿元,增长77.8%,亏损面达13.12%,上升O.63个百分点;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
数106.49%,较上年提高5.35个百分点。构成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产品销售率为95.66%.资金利税率
为7.5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2%,分别比上年降低1.18、1.20、O.53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率为
26.74%,比上年提高2.4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63次,略慢于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按
增加值计算)28486元/人,增长34.4%。
非国有经济发展好于国有经济。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中,国有经济增加值为43.73亿元,
增长6.8%,集体经济增加值为96.09亿元,增长35.2%。其他经济增加值26.71亿元,增长44.7%;
国有工业利税10.51亿元,下降4.7%,集体工业利税25.33亿元,增长11.4%,其他工业利税7.2 5亿
元,增长24.2%。
轻工业生产快于重工业, 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4.53亿元, 增长31.2%, 重工业实现增加值
91.99亿元,增长25.1%。但重工业产销情况好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7.90亿元,
增长14.8%;产销率为95.24%,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而重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9.19亿元,
增长16.9%;产销率为95.98%,同比下降o.47个百分点。重工业创利情况好于轻工业,全年重工业实
现利润15.6l亿元, 增长8.3%, 实现利税26.82亿元,增长9.8%;轻工业实现利润6.84亿元,下降
1.4%,实现利税16.27亿元,增长7.2%。全年重工业亏损额3.1亿元,增长87.3%,亏损面12.02%,
上升1.15个百分点,轻工业亏损额3.09亿元,增长69.1%,亏损面14.12%,上升0.14个百分点。
在环境从紧、困难增多的情况下,通过"抓大放小"和企业改组联合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大中型工
业企业平稳发展。120户骨干企业迅速膨胀,年末全市县属以上企业集团达84个,省级以上乡镇企业
集团达124个, 其中国家级48个, 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1996年, 270户大中型工业完成产值
260.26亿元,增长6.3%;销售产值251.43亿元,增长7.3%;产销率96.6%,产品销售收入229.52亿元,
增长8.2%,增加值71.1亿元,增长18.5%;利税21.30亿元,增长2.2%;利润10.52亿元,增长O.4%。
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99.74亿元,占同口径工业销售产值的16.7%,有51种产
品被批准为国家级新产品,新产品产值33.2l亿元,占同口径工业产值的5.3%。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继续强劲。1996年乡办工业增加值6 6.4 3亿元,
增长35.2%,高出全市7.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5亿元,增长ll%,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实现利
润11.60亿元,增长11.7%,高出全市6.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6年产量 比95年士%
纱 2.44万吨 一12.5
布 26702万米 19.6
印染布 17259万米 14.O
丝 783吨 7.6
机制纸及纸板 17.88万吨 一7.2
纸浆 12.40万吨 一19.8
白酒 5.97万吨 一9.4
啤酒 27.86万吨 21.2
罐头 3.46万吨 11.6
日用陶瓷 526万件 一1.1
原盐 58.85万吨 一24.8
手表 165.09万只 一22.4
电风扇 336.87万台 一18.7
原煤 410.86万吨 8.5
发电量 83.93亿千瓦/小时 7.7
生铁 3.94万吨 一68.7
钢 3.32万吨 一71.8
成品钢材 13.07万吨 一8.7
水泥 836.29万吨 一17.5
硫酸 29.26万吨 34.5
农用化肥(折纯) 10.34万吨 17.8
载重汽车 947辆 23.61
小拖拉机 11323台 一26.
交流电动机 13.81万千瓦 一13.0
内燃机 414.32万千瓦 一5.4
轮胎外胎 229.97万条 一1.8
冷冻机 2388套 一29.0
合成革 205万平方米 一29.1
塑料制品 23.77万吨 一1.2
建筑业生产由于投资规模的缩小,继续处于下滑状态,1996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3.1亿元,比上
年下降1%,完成总产值33.92亿元,施工产值29.1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503.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
积250.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1996年,全市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3亿
元,增长12.O%,是三次产业增幅回落最小的产业。
运输邮电:全年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完成货运量5852.84万吨,增长2.1%。开通国内外航线19条,
旺季每周航班90个以上。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92亿元,增长13.8%, . 年末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达
72.47万门。市话普及率由上年的24.17%提高到27.38%。

各种交通工具完成客货运量及邮电通讯情况:

1996年 比上年士%
货物发送量 5852.84万吨 2.1
铁路 493.7万吨 一23.6
公路 4946.4万吨 3.5
水运 412.3万吨 32.8
民航 4428.7吨 一1.8
公路货物周转量 30.30亿吨公里 7.1
水运货物周转量 41.93亿吨公里 28.3
港口货物吞吐量 2368.1万吨 一0.3
旅客发送量 3861.14万人 6.9
铁路 176.0万人 一17.5
公路 3500.1万人 7.8
水运 154.8万人 23.9
民航 30.24万人 6.O
年末电话机装机容量 72.47万门 30.6
农话 34.38万门 34.8
市话 38.09万门 27.1
年末电话机拥有数 57.20万部 23.O
农话 20.02万部 26.0
市话 37.18万部 21.4
年末电话机到达户数 34.37万户 42.7
国内贸易:受经济稳定增长、物价涨幅回落以及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心理
稳定,消费平稳增长,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35亿元(原口径),增长17.1%,扣除物价因
素实际增长9.5%.分经济类型看。私营经济增长最快,全年国有经济零售额44.43亿元,降低4.0%,
集体经济零售额48.24亿元,私营经济零售额3.55亿元,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48.55亿元,其他经济零
售额19.87亿元, 分别增长2.8%、 97.7%、 50.1%、 2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104.70亿元,增长10.8%, . 餐饮业零售额15.82亿元。增长27.8%;翻造业零售额 z6.32亿元,增长
19.8%;其他23.92亿元,增长14.4%。贸易业网点11.14万个,餐饮业网点1.66万个,分别增加1.33
万个和0.26万个.城乡集贸市场活跃,至1996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605处,增加12处;成交
额125.58亿元,增长15.5%.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融通资金,提供各种保险。全市金融形势基本平
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4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企业存款106.90亿元,增长
3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2.20亿元。增长30.2%。贷款在强化风险管理、优先保证重点的同时,
比上年有所增加。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发放的各种贷款余额415.42亿元, 增长20.2%。其中短期贷款
308.90亿元, 增长24.4%; 工业短期贷款72.17亿元, 增长24.5%;商业短期贷款87.29亿元,增长
15.8%,.农业短期贷款29.96亿元,增长102.8%;乡镇企业短期贷款51.23亿元,增长11.8%。中长
期贷款67.94亿元,增长9.6%。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18亿元,增长44.2%;赔款支出2.86亿元,增长4.2%。赔付率为55.3%。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28亿元,增长10.1%,其中国内业务保费收入2.96亿元,增长17.2%;赔款支出
1.81亿元,下降7.5%,赔付率为55.35%。保险业为保证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起了
重要作用。
对外经贸: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对外开放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全年烟台海关进出口总额18.4亿美
元,下降2.1%。其中进口总额10.83亿美元,下降8.7%,出口总额7.57亿美元。增长9.2%。全年一
般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18.55亿美元, 增长31.4%,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20.5%上升到22.6%。一般贸易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分别为5.46亿美元和13.09亿美元,增
长25.1%和34.3%。
利用外资工作稳步发展。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580项,合同外资额12.23亿美元,增长72.5%,
实际利用外资5.98亿美元, 下降2.4%. 当年新批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3个,新投产外商投资企业
159家。1984年烟台对外开放以来,共签订利用项目4714个,其中投资总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5
个,协议合同外资额5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3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到3372家。其中投
产的外商投资企业1751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18项,全年合同金额6205万美元,增长44.5%,年内派出劳务1806人
次,增长24.8%。
国际旅游:全年共接待来华海外旅游人数9.87万人次,增长92.5%。其中外国人7.24万人。增长
72.9%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40.34万人天,增长53.1%。其中外国人27.77万人天,增长24.9%。
科学技术:1996年全市科技工作获得新突破,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12个
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市科技三项费用
达2829万元,比上年增长44.1%.全年列入国家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77项,其中列入"九五"攻关计划6
项,列入"863"计划(即高新技术研究计划)2项l列入国家级新产品鉴定计划51项;列入省攻关计划151
项,安排市级攻关计划173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2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的27项,国
内先进以上水平的208项,有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科技成果分别列入国家、省重点科
技成果推广计划,全市安排推广优秀科技成果94项。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160项,其中2项被评为国
家级重点火炬计划。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20家,列入国家、省星火计划102项。年末拥用市、
县属及驻烟全民所有制科研院所47处,民营科技企业达1119处。登记技术合同918项。合同总额5230
万元。完成专利申请量592件(累计4186件),实施专利技术512项,创产值8.2亿元,利税6223万元,
出口创汇5872万美元。全国首家县级单位承担的国家级工程中心莱州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建立。
烟台市有史以来争取到的最大国际科技援助项目挪威政府无偿提供价值162万美元的环保监测设施项
目正式实施。
教育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全年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5906人,下降11%;招生7172人,
增长5.5%;在校学生20688人,增长7.3%。
中等专业学校由上年的104所调整为90所,毕业生2.91万人,增长5.2%; 招生数2.38万人。下降
29.2%;在校生数6.35万人,下降22.8%.
全市476处中学毕业生为10.07万人,增长1.1%招生数11.84万人,下降10.4%;在校生数43.47
万人,增长2.1%.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6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0%,其中
升入普通高中的为24.3%.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和电视事业各有发展.年末全市文化艺术机构22个,艺术表演团体12个。
艺术表演场所10个,图书馆1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216个。博物馆8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文物店1
个.无线广播电台l座,发射台2座,发射功率43千瓦,广播覆盖率94.9%.有线无线电视台lO座,发射
台12座,发射功率21.65千瓦,电视覆盖率93.74%.全年全市共出版市级各类报纸7946.96万张,各类
杂志258.04万册。
卫生体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年末卫生机构1120个,增长3.2%;卫生机构病床位1.59万张,
增长3.5%;卫生技术人员2.17万人,增长5.0%;医生9908人,增长5.7%。千人拥有病床位2.49张,
千人拥有医生1.55人,分别增长3.3%和4.7%。
体育事业成果显著。年内全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获世界冠军1个、亚洲冠军5个,创1项世界纪
录、3项世界青年纪录、2项亚洲纪录,夺得20多个全国冠军、72个省"希望杯"冠军,向省以上优秀运
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38名,并成功地举办了全市第4届运动会。
【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生产和建设】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对外开放困难增多、竞争激烈
的情况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抓落实、搞突破、促发展、保稳定"的总要求。
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开发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突出发展主题,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1996年,全区上下围绕开好头、起好步,掀起了新
一轮的发展热潮。认真贯彻建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总体发展思路,切实将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作为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关键来抓,使全区的招商引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招商
引资的对象上,已由中小型外商企业逐步向大商社、大财团转变;在招商引资的地域上,已由周边国
家或地区, 逐步向欧美发达国家转变。全年批准项目33个,其中投资额超过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11个。合同总投资8.54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6.57亿美元,分别是上年的3.8倍和4.2倍。
全年实际到位外资额1.53亿美元,是上年的1.3倍。以总投资57亿人民币的"一汽大宇汽车零部件"项
目的批准为标志。开发区的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加速两个转变,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高。1996年,在资金形势依然趋紧的情况下,不断优化
投资结构,千方百计加大有效投入。保证开工项目正常建设.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4亿元,其
中工业项目建设投资7.49亿元.全年竣工投产企业23家,其中大中型企业7家.使全区的生产能力明显
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6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5.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44.8%.完
成进出口贸易总额3.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30.9%.完成各种
税收3.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l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8%和26.2%.
烟台保税区1996年全年引进项目26个,累计64个;完成总产值4310万元。累计1.92亿元;实现利
润63万元,税收84万元,累计221万元;全年进出口额3004万美元,累计9154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
口创汇310.6万美元,累计415.48万美元;批准加工贸易合同54份,加工手续费92.77万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家继续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宏观控制的情况下,1996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达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65.65亿元,下降5.8%,其中基建投资
35.6亿元,下降3.3%;更新改造投资13.1亿元,增长l%。在县以上单位投资中,第一产业O.44亿元,
下降40.5%;第二产业30.59亿元,下降15.9%;第三产业投资21.1亿元,增长27.3%。集体单位投资
63.06亿元, 下降0.6%,其中农村集体单位投资55.12亿元,增长 0.6%;个体投资19.5亿元,增长
52.3%。车用空调器、石英谐振器、氨纶三期改造等10个重点改造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试生产,26个
项目列入国家"双加"工程和省重点。高档铜箔;聚氨酯汽车顶棚等两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1996年全年基建房屋施工面积2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0.7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206.7万
平方米,竣工面积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市城市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快各项
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中心城市载体功能,加大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北马路等5条道路的新建
拓宽工程和环海立交桥一期主体桥完工,完成北马路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市区自来水供水量达6500万
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2万平方米,两气普及率达95%以上。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6.97亿千瓦小时,增长7.9%。其中工业用电48.82亿千瓦小时,增长8.2%,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48亿千瓦小时,增长14.4%,其中城市居民生活用电2.42亿千瓦小时,增长19.8
%,农村居民生活用电6.06亿千瓦小时,增长12.3%。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紧密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控制环境污染、稳定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地促进了两个根本转变。工业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夹河、黄水河
以及六个水泥粉尘污染严重的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共治理各类工业污染源115个,执
行国务院、省政府决定,关停并转工艺落后、效益差、难治理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污染项目58个,其
中十五"土(小)"企业43个,小造纸厂8个。对241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拒批污染严重、布
局不合理项目40个,大中型企业"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小型企业达到98%,城市环境建设成果显
著,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59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llO平方公里,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已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处,省级自然保护 1处,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2处。
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总体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物价】1996年物价涨幅在上年减弱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下降。全年零售价格上涨6.9%,回落4.6个百
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0.6%,回落5.5个百分点。

主要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1996年比1995年上涨%
食品 10.6
粮食 10.5
油脂 一11.3
肉禽及其制品 6.O
蛋类 17.3
水产品 10.5
菜类 25.9
鲜果 1.9
糕点类 28.3
饮食业 6.7
衣着 6.3
服装 7.0
衣着材料 5.8
鞋类 4.8
家庭设备及用品 4.1
耐用消费品 2.7
医疗保健 7.1
交通与通讯工具 一O.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0
居住 12.8
住房 4.5
服务项目 30.2
注:1.以上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均为当年价格,其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2.所列数字为年度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牟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