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6&rec=70&run=13

【概况】 1994~1995年,全市工业系统牢牢把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
构筑“大高外”经济格局、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以开展
管理效益年活动总揽全局,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科技三大战役,全面实施骨干、名牌、外向带动战
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定上升,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1994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
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工业出口交货值68亿元,增长50.7%;实现利税37.6亿元,增
长31.4%,其中实现利润19亿元,增长22.8%。
全市重点考核的502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到96.69%,与上年同期持平;质量完成计划率
为97.83%,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
全市重点考核的84项耗能指标比上年降低的51项,稳定降低率达到60.7%;万元产值耗能0.95
吨,比上年降低27.9%,实现综合节能率为27.9%,千瓦时产值比上年提高12.8%。
全市工业企业发生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25.9%,千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分别为O.046‰和O.55‰,
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4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完成工业增加值
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出口交货值103.5亿元,增长44%;实现利税41.6亿元,
增长11.1%,其中实现利润22.1亿元,增长15.9%。
全市重点考核的502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到98.0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质
量完成计划率为97.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市重点考核的78项耗能指标比上年降低的53项,稳定降低率达到67.95%;万元产值耗能1.05
吨,实现综合节能率为8.43%,千瓦时产值比上年提高5.01%,吨能创利税872元,比上年提高
12.47%。
全市工业企业发生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43.7%,千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分别为O.035‰和O.04‰,
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两年来,全市工业工作主要强化了五个方面:
(一)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企业活力。围绕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抓改组,带改造,促改制。
围绕改组,先后出台运转了烟台宝石轴承厂、医疗器械厂等14个县以上工业企业的改组方案,组织
实施了租赁、兼并、控股经营、合并、集团重组、换股经营、划转、转让、破产等九种改组形式,其
中市直工业的一染厂租赁一棉厂、东方集团兼并卫达通讯设备公司、万华集团控股福山化学制革厂、
三环集团控股造锁材料厂和实施洗衣机厂破产工作已顺利完成,其他几个企业的改组工作也在进行。
围绕改制,着重抓了15户工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其中,列入国家试点的烟台万华合成
革集团已于1995年7月18日在全省率先挂牌运营;列入省级试点的4户企业。已有3个方案被省里
批复,并挂牌运营,列入市级试点的10户企业方案也在制定中。围绕技术改造,选出了高档超细纤
维合成革等77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总投资达27.9亿元,当年安排投资
13.3亿元。
(二)突出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素质。认真组织开展了管理效益年活动,突出加强了以财务整顿、
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在成本管理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
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燃料消耗和经费开支全部纳入监控之中,逐级落实
降耗指标,定期考核,收到明显成效。1995年,全市县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能比上年同期降低8.43
%。

(三)实施名牌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着重抓了“3505”工程,即在继续巩固发展
“张裕”、“三环”、“北极星”3个传统名牌的基础上,力争用2~3年的时间,创立50个在国内
外市场叫得响的烟台名牌产品,从中优选出5个最佳名牌产品,带动全市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1995
年已推出了首批29个“烟台名牌”产品,有4个产品已通过了1994年度山东省名牌产品的预评。
(四)优化资金投向,抓重点,保骨干。重点抓了“百强工程”和“1351”工程。从1994年开始,
在全市工业企业中选择了108户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1995年对1994年17户
未达到百强企业标准的予以除名,全年百强工程项目资金到位12亿元,体现了择优扶强的原则。1995
年,在市属工业企业中,又选择了44户企业争取2~3年,年实现利税分别达到1000万元、3000万
元、5000万元和1亿元。当年这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8.85%和20.8%。
(五)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一是着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强化工作力度,不
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机关职能的转变。二是
强化宏观调控,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年来,仅用好进口审查政策一项,为企业节省资
金1000多万元,争取102项技术开发贷款项目。其中贴息贷款1500万元,拨款20万元。
【管理效益年活动成效显著】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管理效益年活动,得到了全
市工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1995年,突出加强了以财务整顿、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为主要
内容的基础管理。在财务整顿方面,重点围绕排查外协、购销、政策、资金贷放、贪污盗窃5个环节
造成的财产流失和坏库、坏帐、事故损失等,着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对已经建立起财务管理制度
的单位和部门,责成其进一步完善}对尚未建立的,限定时间予以建立;积极探索建立由企业负责人、
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的三结合监督小组,定期听取财务、外协、购销情况,实施有效监督的新路
子。在成本管理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将生产经营过程中
的原材料燃料消耗和经费开支全部纳入监控之中,逐级落实降耗指标,定期考核,收到明显成效。1995
年,全市县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能比上年同期降低8.43%。在强化营销管理上,研究制定了扩
销促销的激励约束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凡产销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一律扣减用电、
用水指标。这些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现场、决策等其他方面
的管理。1995年,全市产销率达到96.5%,比上年同期提高O.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达
到1.68次,比上年同期加快O.1次。
【5户企业分别列人国家、省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新型的现代企
业制度,国务院和省政府选择了部分企业作为全国和全省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烟台市有5户
企业列入其中。烟台万华合成革有限公司加入全国100家试点企业行列;烟台有色金属企业集团、烟
台冰轮集团公司、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烟台海运公司4户企业加入省级试点企业行列。
1995年7月18日,列入国家试点的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在全省率先挂牌运营;列入省级试点的4户
企业,已有3户方案被省里批复,并挂牌运营。
【实施科技百强工程】 199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按照高技术、高效益等6
高原则,选择了100户企业通过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舆论推动等措施,加速培植全市的科技龙
头、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全市上下形成了百强工程活动的
领导中心、工作中心和舆论中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完成技改投入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5%,其中百强工程项目完成技改投入为20.67亿元,占全市县属以上企业的71.5%;百强工程
企业实现利税1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占全市县属以上企业的47.6%。
【企业改组工作迈出新步伐】 为了充分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制定了《关于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的意见》,支持和鼓励企业以产品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跨地区联合、
跨行业联合,膨胀企业规模,培植支柱产业和规模企业,向规模要效益。按照这个意见,先后出台运
转了烟台宝石轴承厂、医疗器械厂等14个县以上工业企业的改组方案,组织实施了租赁、兼并、控
股经营、合并、集团重组、转让、破产等九种改组形式,其中市直工业的一染厂租赁一棉厂、东方集
团兼并卫达通讯设备公司、万华集团控股福山化学制革厂和实施洗衣机厂破产工作已顺利完成。初步
匡算,这些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部改组联合后,销售收入将由原来的17亿元增加到40亿元,利税由1.5
亿元增加到4亿元。
【29种产品被评为烟台名牌】 1994年在对全市2000多种产品进行认真筛选排队的基础上,编制了
《烟台市工业企业创名牌产品规划》,决定用2~3年的时间,在巩固和发展北极星、张裕、三环等3
个老名牌的基础上,再创立50个国内外市场叫得响、有竞争力的新名牌,并从中优选出5个最佳名
牌(即实施3505名牌战略),推动全市工业产品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重塑烟台市产品新形象。
1995年出台了名牌产品的申报、评选、审定、管理和宣传等方面一系列保证措施,经过严格评选,
推出了烟台啤酒、莱州白酒等29种产品为“烟台名牌”,从而结束了烟台产品无自己名牌的历史。
【47户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1994年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企业的出
口创汇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通过举办培训班,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全市19户企业获得自营
进出口权,比前几年争取的总数增长171.4%,使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总数达到26户。1995
年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步伐明显加快,又有21户企业获得权力,至此,全市有47户企业获得自
营进出口权,30户企业已开始自营出口,1995年创汇6399万美元。
【“两清”工作取得突破】 1995年,全市工业企业广泛开展以“清仓压库、清收货款”为主要内容
的“两清”活动,努力盘活现有资金存量。6月和10月先后参加了哈尔滨、西安举办的全省商品展
销会,取得丰硕成果。’95西安山东商品展销会,由于组织周密、准备充分,受到了省领导的好评
和西安市的欢迎,获得最佳组织奖。直接销售41.3万元,签订供货合同和意向3.49亿元,达成技
术项目合作意向15个,合作意向总投资3500万元。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全年全市县属以上企
业共盘活资金12亿元,其中清仓压库2.8亿元,清收货款9.2亿元,有力地缓解了工业生产资金
紧张的矛盾。
【打假工作受到国家表彰】 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根据国家和省
里的工作部署,1995年下大力狠抓了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工作。全年共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400多
万元,销毁无使用价值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近百万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窝点20多个。4月份,市
经委、市工商局、市法院等部门查获的莱阳假冒“烟台啤酒”案,捣毁制造商标、瓶盖窝点两个,逮
捕36名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有力地维护了烟台名牌产品的声誉。由于烟台市打假工作力度大、抓
得实,在全国打假工作会议上,被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授予“全国打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率先在全省推行峰谷计时电价试点】 1994年始,为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运用经济手段改善
经济运行质量,市经委、电业局、物价局等部门,采取制定规划、搞好试点、政策激励、奖惩兑现等
配套措施,完成了既定峰谷分时电价任务。全市有5075个单位安装了5910只分时表,可控制负荷
53万千瓦,占烟台供电区电力负荷的72%。1995年6月,全省在烟台召开了“全省三电工作暨峰谷
分时电价现场会”,国家经贸委、省政府领导给予烟台经验高度评价,并奖励电力负荷2万千瓦。到
年底,全市用电负荷率达到91%,比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了5KW负荷,多用电1.6
亿度。
【“腾龙落凤”工程初见成效】 1993年始,实施的“腾龙落凤”工程已初见成效。1994年圆满完成
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内搬迁4户企业的工作任务,1995年又有烟台针联公司、烟台面粉厂等5
户企业迁出市中心区,并投入生产。烟台铜材厂、烟台机床附件厂、烟台钟表元件厂等7户企业的新
厂区建设已基本完工,有的企业已部分迁出并投入生产,有的企业进入设施配套和设备安装阶段。烟
台搪瓷厂、无线电十厂等企业也在抓紧进行动迁的各项准备工作。至1995年底,全市实施“腾龙落
凤”工程的企业已达到17户。
(张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