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6&rec=28&run=13

【综述】 “八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市国内生
产总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是1990年的4.3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7
亿元、23.2亿元和1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25.8%和24.8%;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是1990年的5.1倍;财政收入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691万元,增长25.6%。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跻身全国500个粮食大县和全国100个
油料总产量最高县市行列。1995年粮食总产28.6万吨,花生总产51238吨;果园面积发展到15.07
万亩,果品总产量达2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33.8%,是1990年的1.3倍和5.7
倍;水产品总产量达30万吨,是1990年的3.7倍,跨入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市行列;林业生
产1994年跨入全省提前达到“八五”造林绿化标准先进单位行列。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3亿
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39.4%,分别比1990年增长236.2
%和542.7%;农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比上年增加625元,是1990年的3倍。第二产业快速发
展,黄金、建材、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迅速膨胀。199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6.6亿元,比上
年增长22.3%;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比1990年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销售
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85.5亿元、9.2亿元、5.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8%、
42.2%、44.6%。全市黄金年产量达7万两,跃居全国产金大县第5位,获“八五”期间为黄金工
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旅游事业发展迅速。1995年,第三
产业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中比1990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
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分别达到10.8亿元和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O%、10.1%,分别
比1990年增长193.9%、232.3%;完成地方交通货运量228.9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03.1万
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9%、37.5%,分别比1990年提高119%和286%;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630
万元,是1990年的12.6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大比例关系趋向协调。一、二、三产业结构
比例由1990年的45:39.7:15.3调整到1995年的25.8:43.8:3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10865元,超过全国、全省和烟台市平均水平。再次跨入我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累计有500多个企业改制,组建集团30个,股
份合作项目达1000多个。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42个,总投资5.8亿美元,合同外资额3.3亿
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开业三资企业151家。1995年,全市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2亿元,
综合出口创汇额10415万美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八五”期间,共组织实施烟台市以上科技计
划216项,其中星火计划53项、火炬计划11项;取得科技成果190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77项、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3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项;组织实施专利技术36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53%,成为全省专利工作试点市和全省星火计划密集区,1995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
进市称号,跻身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行列。教育事业成绩斐然,荣获全国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进入全国首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盲先进县(市)行列。计划生育“三结合”经验在全省推广,人
口自然增长率比1990年低O.83个千分点,控制在3.17‰以内。新版《蓬莱县志》出版发行。群
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成功地举办了'95中华民族风俗风情艺术节,被评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体
育工作成绩显著,获全国奖59项次、省级奖286项次,在全国第三届城运会上蓬莱市运动员获金、
银奖牌数居全省县级之首。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
强化,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先进县、全国建设用地管理先进单位和全省“双拥”模
范市荣誉称号。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八五”期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8.3
亿元,是“七五”期间的9.6倍。相继完成东出口拓宽、海市路、港南路等10多条城区道路建设和
牟黄路、蓬水路、国防路等干线公路的硬化工程;新港万吨级泊位投入运营,开通了蓬莱至旅顺客货
滚装航线;建成35千伏以上变电站16个,1995年成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和山东省高级电气化县;
开通了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无线电话,实现长、市、农话程控联网;完成画河大世界、仙阁市场等商
业设施和多功能电影院、城市信用社大楼、邮电大厦、中国工商银行蓬莱培训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
建成古船博物馆、戚继光纪念馆、八仙渡、田横山索道等20多个旅游新景点;1995年荣获全国卫生
城市称号,并在全省齐鲁杯城市三上活动中夺得“齐鲁杯”。199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4718元,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9%和20.8%;农民和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分
别达到20平方米、9.4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78亿元,人均储蓄5079元,分别是
1990年的3.29倍和3.32倍。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肉、蛋、禽、水产品消费量成
倍增长,耐用消费品实现更新换代,新一代家电拥有量增加。1994年顺利通过山东省小康县验收。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1994年以来,全市外经贸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被烟台市政府授
予“对外经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一是利用外资工作不断加强。市里重新修订出台了《关于鼓励发
展外向型经济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同时狠抓《1995年全
市招商引资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落实,统一组织赴国内外举办经贸洽谈会13次,招商引资取得较好
成效。1995年,全市完成合同外资额6967.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82.9万美元,合同外资额
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分别达到3.7亿美元和1.89亿美元,在烟台市名列前茅。二是出口创汇能力
进一步增强。市里规划了20家年创汇2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下达了年度任务指标,先后3次召开
专题调度会议,促进了整体创汇能力的提高。1995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商品供货总值12亿元,比上
年增长46.9%;综合创汇达到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1%,跻身烟台市5个创汇过亿美元
县市区行列,受到烟台市委、市政府表彰。三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两年新签劳务输出合
同3个,向日本、韩国等国家输出劳务100多人,合同金额600多万元。四是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建设
规模进一步膨胀。进区项目累计达到77个,其中开工投产42个,1995年产值达1.5亿元,利税1200
万元。
【渔业海洋经济高速发展】 蓬莱市强化“大海洋”观念,渔业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95年共
完成海上投入1.2亿元,水产品总量达到30万吨,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水产品收入9.47亿
元,比上年增长22.2%;完成水产品总产值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2%。被省政府授予“水
产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水产先进单位”称号。在养殖生产方面本着海水
养殖与淡水养殖同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调整结构,增加品种,大力发展主体化、多层次养殖,努力搞
好名、优、新、稀品种的增养殖,将水产养殖从以增产为主转到增产和增效并重上来。1995年全市
养殖面积达到4.2万亩,其中新增养殖面积1.5万亩;全市养殖总产量达13万吨。在捕捞生产方
面,把发展远洋渔业作为捕捞生产的主攻方向,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实行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
重在“优质、低耗、高产、高效”上下功夫。1995年全市共有捕捞渔船1700只,总动力5.1万马
力,其中新增捕捞动力8490马力;年内捕捞产量达到17万吨,其中远洋捕捞产量5.5万吨。在加
工生产方面,努力改变水产品加工层次低的状况,重点向深加工、多品种、高效益方向发展。1995
年全市有冷藏加工厂57处,冷冻能力2万吨。年内新上扇贝丁单冻生产线8条、鱼加工生产线2条,
水产品加工业迈出了可喜步伐。全市海洋渔业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市内出现收入超亿元
的渔业村1个、收入过1000万元或利税过300万元的企业(村)2个、收入过500万元或利税过100
万元的企业(村)6个。
【粮食生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00个商品粮大县之一】
蓬莱市是粮食生产大县,粮田面积稳定在3815万亩左右,粮食生产始终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1994
年,全市粮食单产达到643公斤,总产达到25.07万吨。6月8日,蓬莱市被国务院列为500个粮
棉大县之一,连续五年每年可享受国家低息贷款1000万元。
【油料生产进人全国100个油料总产量最高县市行列】
蓬莱市是全国大花生最早引进的县份,是全国、全省花生集中产地之一。近年来,全市花生面积均
稳定在1.6万公顷左右,占耕地面积的35%左右,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先进的栽培技术。1994
年,全市花生面积1.55万公顷,亩产206公斤,总产4.80万吨。11月,经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
评价中心评价,蓬莱市被评为1994年度中国100个油料总产量最高县(市)之一,列第55位。
【《蓬莱县志》出版发行】 新修《蓬莱县志》1995年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新
版《蓬莱县志》始修于1982年,广征博采,刻意求工,历时十余载始得成书。该志采用述、记、志、
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
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
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
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
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
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
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
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
新版《蓬莱县志》纵贯古今,横及各业,资料翔实,内容深湛,将百年之业罗于方册,使一地之
情展卷可得,是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传世之作,必将对促进蓬莱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产
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科技工作成绩斐然】 蓬莱全面推行“科教兴蓬”战略,打好科技战役,1994、1995年分别组织
实施了科技工作“12345”和“3435”工程。1995年蓬莱市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市)”,并进入95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超过了山东省及烟台市平均水平;星火计划组织与管理荣获山东省科技星火二等奖,成为山东省第一
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生长点14个,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5种,市
科委荣获全省科委系统高新技术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两年完成专利申请量167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
171个,市科委被省专利局授予“专利法实施十年来山东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烟台市科委、
专利局授予“中国专利十年烟台专利工作十佳单位”称号,并成为山东省第三个专利工作试点市。两
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4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9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6
项,国内先进水平的38项,省内先进水平的7项,并有1项填补了国际空白,27项填补国内空白,
22项填补了省内空白}共有78项科技成果获科技奖励,其中省科技进步奖、星火奖22项;审批成立
民办科技机构21个,全市累计发展到55个,其中3个民办科技机构进入“95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技
工贸总收入100强”行列。技术市场活跃,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1项,技术交易额252.35万元,建
成了技术经纪人队伍,引进日、美等果业、蔬菜、酿酒等专家17人次,配套引进新品种6个、新技
术10项,有效地提高了全市的技术水平。
【电力事业连创辉煌】 全市电力系统以优化电力供应环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为宗旨,使全
市的供电条件进一步改善,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作用。1994年荣获全国“农村电气化县”
称号,1995年成为全省唯一一家高级农村电气化县,并被电力部首批命名为全国农电“三为”服务
达标先进单位。一是加大投入,强化硬件,夯实服务基础。1994年以来,先后建成110KV变电站4
座,35KV变电站2座,变电站二期工程9处,供电量以平均每年17.75%的速度递增,连续5年列
烟台市首位。1995年,供电量首次突破5亿千瓦时,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用电量达到1021千瓦时,
成为山东第二个人均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的县(市)。二是拓展领域,强化管理,增强服务功能。
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服务承诺制度,落实了“上电一条龙”、“用电两优先”、“供电三配套”、“管
电四落实”的优质服务新举措,对全市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电实行“一免、二缓、三定、四包、五
优先”的优惠政策,先后为7个贫困村上电容量1850千伏安,为13个重点贫困村更换了节能变压器。
为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先后投资50多万元,为基层20多处供电站配备了微机,农民用电全部实
行了微机管理,有效扼制了电费回收中的“三乱”现象。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优质服务提供
保障。全市电业系统始终把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先后开展了“人
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学三比创三优”、“做文明职工、兴蓬莱电业”等活动。同时组织职工广泛深
入扎实地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群体意识,弘扬企业精
神。编写推行了《电业职工现代化管理规范》,实行了挂牌上岗制度,成立了电业职工管乐队,建成
了电业大中专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
先进单位。
【黄金产量跃居全国县级第五位】 1994年以来,蓬莱市抓住黄金经济政策调整的契机,坚持合理
开采、依法管理并重,黄金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95年,全市完成黄金产量69565两,占国家
计划的144.9%,比1994年增长19.6%;完成工业总产值3.38亿元,比1994年增长115%;完
成利税8045万元,比1994年增长42%;实现利润8025万元,比1994年增长42.3%。蓬莱市的黄
金产量在全国县级市中跃居第五位。在全国第三次黄金工作会议上,黑岚沟金矿被评为全国黄金工业
先进单位,黄金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李成东被授予全国黄金工业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蓬莱市拥有黄
金生产企业26个,选矿能力1830吨/日。其中市属企业3个,选矿能力525吨/日;乡镇企业23
个,选矿能力1305吨/日。
【建材工业蓬勃发展】 1995年底,全市共有建材工业企业84个,其中市属以上3个,乡镇办19
个,村办62个,从业人员达14896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98亿元,实现利润7109万元,完
成销售收入11.4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13.8%、13.4%、15.1%。产品外贸出口交货值273
万元,获得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及国家产品质量认证企业10余家。1994~1995年投入水泥工业资金近
亿元,形成8.8万吨机立窑生产线25条,生产能力近300万吨。1995年实际生产425。以上普硅水
泥270.5万吨,其中白水泥3.9万吨,占全烟台市水泥总产量的34.2%。蓬莱磷肥厂1995年投
入2000万元,新上硅胶生产线,形成年产球状硅胶2000吨生产能力,开创建材综合发展之新路。蓬
莱长福陶瓷有限公司是蓬莱市首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1993年筹建,1995年投入试生产,总投资7270
万元,形成全瓷玻化砖生产能力140万M2,产品畅销省内外。
【城乡建设成绩斐然】 蓬莱市连续三年获得城市“三上”“齐鲁杯”和“先进城市”称号。一是立
足长远,高起点搞好城市规划设计。着眼于把蓬莱建设成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大目标,编制
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首批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明显加快
步伐。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市、镇、村三级规划管理网络。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两年来,
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拓宽和新修道路近20条,城区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方格状道路网络;投入3
亿元建成了八仙渡、百神宫、水师府、水族馆、蓬莱阁牌楼等旅游景点和中国工商银行蓬莱培训中心
等服务设施;投入3亿元,进行蓬莱新港、城市信用社大楼、邮电大楼。多功能电影院、“画河大世
界”建设。城市卫生设施建设达到了全国卫生城市标准。三是标本兼治,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把大环
境卫生列入“一票否决”内容范围,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若干规定》,推行“门前五包”,
实行环境卫生分片包干、主干道分段包干,开展垃圾袋装化试点,对驻城部分村卫生实行有偿服务,
增加城管、环卫队伍人员编制,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城市洁净优美秩序井然。四是强化
措施,村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18个乡镇相继拓宽、硬化了驻地大街,总长度28公里,总面积
81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60%,乡镇驻地人均绿化面积2.5平方米。被命名为省级新型乡镇和烟
台市级新型乡镇的分别有3处、6处;被命名为省级明星村和烟台市级明星村的分别为17个、47个。
【蓬莱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 蓬莱市把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作为建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旅游
城市的迫切需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战略
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六大班子领导任副总指挥的创建指挥部,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层
层落实创建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加强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共投资4.2亿元
用于供排水、环境保护、粪便垃圾处理、集贸市场等设施建设。同时,广泛发动群众,综合治理市容
环境,推进环境绿化美化,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卫生、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除四害和
传染病防治工作都上了个很高的台阶,城市卫生面貌日新月异。1995年9月全国第三次城市卫生检
查团对蓬莱城市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12月份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授予蓬莱市“全国
卫生城市”称号。
(孙文 周恩惠 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