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6&rec=24&run=13

【综述】 莱山区于1994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体制上与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一。
全区辖3个镇,120个行政村,总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万亩,人均耕地O.83亩,海
岸线总长21.5公里。烟台市委、市政府对莱山区的发展与建设明确提出要把莱山区建设成为“高新
技术产业密集区、科技教育新兴区、国际商贸旅游中心区、改革开放示范区”。按照这一目标,莱山
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思路,即依靠老市区,依托高新区,靠科技立区,开放兴区,三产活区。通
过实施设施启动,科技带动,开放拉动,项目推动战略,努力向经济外向化、产业科技化、管理效能
化、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正式运转,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出较好的发
展势头。
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2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
32%、25%;工农业总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其中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增长44.5
%,农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5亿元,增长18.3%;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增长77%;完成财政收入1693万元,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
2323元,比上年增加595元。1995年底,全区总人口为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O.3万人,增长
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7‰。
农业开发。全区落实基本粮田保护区6.9万亩,开发吨粮田O.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03
万吨,平均单产320公斤,比上年增加47公斤;新发展蔬菜基地 O.2万亩,使市区“菜篮子”工
程基地达到1万亩,全区蔬菜总面积达到2.68万亩,新建大中棚500个,总数达到4000个,蔬菜
总产量达8万吨,增长40.7%;改造劣质果园1800亩,全区果园面积2.3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
O.85万吨,增长34.3%;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3个万头猪场及奶牛场、养鸡场,
全区生猪存栏达到2万头,奶牛1200头,鸡3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6075万元,增长15.6%,
新增水产养殖面积500亩,水产总产值达到1.7亿元,增长9.5%;新建扩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
家,农副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8万吨,增长25%。
工业经济。1995年,全区完成工业投入2.2亿元,其中3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到23个,
55个强村、强企完成工业产值12.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9.8%,增长速度达到60%,高
出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新增亿元村2个、亿元企业1个,过3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6个,增
加12个;73户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总数达到151户,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40%,股本金总额达
1.8亿元,其中新增股金3400万元;10个经济强村完成了集团组建工作,使全区企业集团的总数达
到13户;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万元,增长77%。
第三产业。黄海游乐城新增投入1200多万元,设施逐步配套完善,黄海明珠、栈桥等向社会开
放,成为全市新的旅游热点,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宗教恢复性旅游景点竹林寺已经奠基;樗岚、
石沟屯被列为全市民俗旅游点;区旅游服务中心已全面对外开展业务;区级流通组织开始建立,一些
大型商业设施开始规划建设;创办了机动车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41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998户,
累计达到3005户;贵族城新增投资3000万元,累计达到1.3亿元;岱王山庄30栋风格各异的别墅
已开工建设;曹家、陈家及三滩房地产开发小区,有的已进入实质性开发;进区金融保险机构8家,
发放贷款5.2亿元。
对外开放。1995年,在宏观环境偏紧,外商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全区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个,
合同外资额9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2%;实际利用外资1809万美元,增长5.2%;出口创汇
1216万美元,增长170.2%。
科技工作。全国科技大会之后,区委、区政府适时召开了科技大会,动员全区上下加快科技与经
济的融合,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区科委、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机
构,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调控力度;通过上挂外引、发展民营科技等形式,全区建立了19个科研
机构和科企联合体,引进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120多人,其中博士生4人;先后与北京农业大
学、山东工业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光机所等近20个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协作关系;依托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引进开发了25个高新技术产品,实施科技攻关计划
2项,11户企业的17种产品申报了国家级新产品和国家、省级星火计划、火炬计划,8户企业申报
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95年1月初步通过了省里组织的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达标验收。
基础设施建设。全区上下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区建设的重点,加强规划引导,狠抓关键环
节。行政中心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部分建设项目已开始施工;政府办公大楼建设方案已经确定;
道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30万元,清莱路已完成北段1.5公里的快车道硬化任务,初黄路中段已完
成土石方15万方,1.5公里的土路基基本形成;高新区起步区设施建设投入1582万元,硬化路面2.96
公里,铺设各类管线9.96公里;马屯路林孔段、烟凤路莱山镇段已按期完工,顺利通车;新架设高
压线路15公里,完成了双回路供电工程;争取市公交部门开通了52、53路共20部环区小公共汽车;
新增市话、农话8007部,总容量达到15925部,每百人拥有10.6部,列全市首位;小城镇规划已
进入实际性编制阶段。
社会事业。教育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年教育投资960多万元,完成
了解甲庄镇一中、莱山镇一中的校舍改造任务,莱山区一中已经开工建设,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全部结
束。全区落实了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完成了区防疫保健中心的建设工作;与牡丹江心血管医院合资兴
办了烟台市第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并以此为基础,与外商签定了合作兴办烟台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的合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7‰以内。环保、外事、侨务、
民政福利、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腾飞的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前身——烟台市科技园,1990年5
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调整为“一区两园”(高新
区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1.8平方公里。1994年7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莱山区。烟台市政府决定莱山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两区合一”体制。为形
成合力,加快高新区建设步伐,1995年下半年,原单独设置的高新区管委会与莱山区政府合二为一,
实现了彻底的“两区合一”。高新区(东区)政策区范围调整为75平方公里,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烟威一级公路、轸大公路、轸八高速
公路从区内穿过,距飞机场、火车站、港口均在10公里以内。区内有高校2所,科研机构10余处,
地理位置优越,科技、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按照市委、市政府把莱山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科技教育新兴区、国际商贸旅游中心区、
改革开放示范区的“四区”要求,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开放拉动、科技带动、设施启动、项目推动
战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引进了一
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在两平方公里起步区内,根据省科委领导“大餐厅”加“雅座”的指示精神,规
划了“光机电一体化园区”、“生物工程园”和“民营科技园”3个园区,主要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海
洋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新区的建设,上述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烟台高新区的支柱
产业。到1995年末高新区起步区已有项目14个,总投资2340万美元,合同投资额1967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1379万美元。进区注册企业317个,总收入超亿元企业集团5个,外商投资企业95个,
完成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39个。1995年烟台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54亿元,工业总产
值19.25亿元,工业利税21186万元,出口创汇额1623万美元,人均技工贸总收入8.48万元,人
均利税9861元。
【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组建】 1994年7月18日,经国家科委批准,依托烟台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组建“烟台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负责配套实施国家和地方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
目。基地从实际出发,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基地建设。一年来,共实施国家级成果推广计划4项,
省级成果推广计划5项,组织推广优秀科技成果33项,争取科技开发贷款额度2850万元,对当地经
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 1995年1月21日,由省科委、经委等部门组成的“创建全国科
技工作先进县(市、区)验收小组”一行18人,受国家科委委托,对莱山区科技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
通过全面考核,综合评定,验收小组一致认为莱山区科技工作各项指标达到先进县(市、区)标准。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到1995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62处,在校学生17452名;镇成人中心学校
(职业高中)3处,在校生222名l幼儿园110处,在园幼儿4774人。有教职员工1543名(含幼儿教
师),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67.4%、98.4%、64.2
%、44.5%和34%,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9、2.9、6.4、1.7和8.1个百分点。幼儿园入
园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5%、100%、99%,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1995
年通过了省政府“双基”检查验收。为了加快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科技教育新兴区”这一目
标,按照“高标准、快发展”的工作要求,根据全区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今后15年远景发展规
划,在近两年新建1处普通高中、1处实验小学、1处实验幼儿园。为了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
采取了与企业、村联合办学等办法。与烟台开发区北方经贸发展总公司合作建设了莱山一中,与初家
镇联合建立了区实验幼儿园。莱山一中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一期工程已
于1995年12月开工,建设两栋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将于1996年8月招收第一批新生;实验幼儿园
即将开工;成立了电视大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将烟台十六中改办为职业中专。莱山、解甲庄两镇已投
入540余万元改建扩建校舍,初家镇也将投入350余万元,扩建镇第二中学校舍。区政府在财力紧张
的情况下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保证了教育经费及时划拨、足额到位。1995年全区教育经费达到1196.7
万元,保证了教师工资和办公经费的及时划拨发放,增加了教学设施和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
【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一是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开发。着重做好蔬菜开发和畜牧
养殖开发两篇文章。蔬菜开发以扩大菜田面积为突破口,以建设万亩蔬菜基地为重点,调整结构、扩
规模、上水平。已落实新增基地菜田2000亩,新增大中棚500个,使全区大中棚总量达到3500个,
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畜牧业开发以规模养殖为重点,主要抓了3个万头猪场、2个500头
奶牛场和一批养殖业大户。3个万头猪场的基建工程已基本结束,总投资7100多万元,生猪存养量
达到1万多头。新扩建的刘家滩奶牛场,存养量已达550头,孙家滩奶牛场达到300头。在解甲庄镇
冶头、孔辛头两村培植了一批长毛兔养殖大户,最多的饲养量达到600只。通过典型示范,拉动了全
区畜牧业的发展。二是特色农业开发示范基地。重点围绕新、奇、特作文章。初家镇珍禽养殖场新引
进品种6个,存养量达到1000多只;莱山镇新建的60亩甲鱼养殖场,已放养甲鱼2000多只;初家
镇杜家村建立了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年产黑平菇5万多斤;为发展棚栽大樱桃,全区共引进矮化大
樱桃1万多株。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高了农业开发水平。
(罗华 宋飞 刘秀涛)
责任编辑:吴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