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6&rec=134&run=13

【综述】 1994~1995年,全市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94年,全市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8.5亿元,较上年增长3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6.4亿元,增长51.5%。
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3%,比“七五”末增加100.9
亿元,年均递增25.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8.7亿元,增长34.2%,比“七五”末增加91.7
亿元,年均递增44.9%。流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完成商品销售138.4亿元,实现
利税3.26亿元,分别增长15.4%和20.9%,其中,市直商业、供销、粮食、物资系统利税分别
完成10714万元、6240万元、10586万元、5064万元,分别增长4.26%、9.82%、13.37%和205.39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1.2%,低于全省城市平均水平1.7个百
分点,涨幅较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和肉禽蛋价格涨幅分别回落18.8和19.3个百分
点。商办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登上新台阶,全市完成商办工业产值19.7亿元,完成出口创汇2837万
美元,分别增长6%和5%。
【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基地建设稳步发展。1994~1995年市区开发新菜田6116亩,
使基地菜田总面积达到30122亩,其中,大、中棚发展到9200亩,日光温室1986亩,棚栽面积达到
12700亩,全年基地提供商品菜7500万公斤以上,占市场总销量的75%左右,自给能力明显增强。
生猪基地先后投入2800万元,建起了12处标准较高的规模化养猪场,到1995年底已形成5万头的
存养规模,生猪存栏量突破3万头,市区猪肉自给率达到60%左右。蛋、奶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使蛋鸡存养量稳定在30万只,年提供商品蛋500多万公斤,奶牛存栏2000头以上,市区3个现代化
乳制品厂日加工销售袋装鲜奶12万袋,充分满足消费需求。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大科技
投入,先后引进蔬菜优良品种20多个、畜禽良种5个,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1项,蔬菜良种覆盖率达
到90%以上,使基地建设逐步走上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二是市场流通日趋活跃。批发市场
载体能力明显增强,白石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幸福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量达到7400万公斤,比
上年增长25%;南郊生猪生肉批发交易市场自1994年10月试营业以来,交易日趋活跃,全年成交
量在4万头,成为胶东第二大生猪专业批发市场。多层次运销队伍长足发展,在继续发挥国营商业“三
保一平”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菜农自产自销。先后在市区25个农贸市场建立了蔬菜自产自销区,
蔬菜专业贩运户由年初的不足200户发展到287户,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多成份参与的蔬菜副食
品流通网络。三是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副食品风险基金、副食品价格调节
基金和菜田开发基金制度,全年共征收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用于
调控蔬菜副食品生产和市场价格375.4万元,为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进一
步强化了市场监控力度,先后出台了重要商品价格监审及蔬菜批零差率控制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
法,较好地保证了粮油蔬菜副食品市场货丰价稳。全年市区蔬菜总上市量达10280万公斤,猪肉924
万公斤,鸡蛋766万公斤,奶类1228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7.6%、24.8%、26.9%和1%。
【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作为振兴第三产业
乃至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在领导、资金、政策等方面实行倾斜,促进了城乡市场建设的
顺利进行。到1995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总数达614处,比“七五”末增加168处;全市各类商
业网点总数达到15.9万处,总建筑面积860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拥有网点25处,分别比“七五”
末增加7.1万处和11.7处。一是大型商贸骨干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到1995年底,全市流通领域已
建成投入营业的单体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厦达到30多处,其中年销售过亿元的有5处,
全市年成交额过亿元的集贸市场发展到24处。其中,市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集批发、购物、娱乐、
食宿为一体的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1995年完成
投资近1亿元,一期工程2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实现交易额4亿元;烟台(中国)化工物资
交易市场和中国纸浆纸张交易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完成交易额125亿元,成为国内乃至
亚洲具有影响力的大市场;建筑面积在14万平方米的烟台商城和12万平方米的烟台美食城已完成主
体工程,并部分营业。二是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有新突破。到1995年底,全市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已发
展到40多处。其中龙口市胶东商城完成投资7100万元,改扩建营业面积10934万平方米,成交额8.1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16%;烟台果品中心批发市场、长岛水产品市场已被国家内贸部和农业部批
准命名为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三是市场交易秩序明显好转。在全市各大中型集贸市场全面推行了政
务公开和个体收费登记制度,市财办积极组织和会同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打击欺行
霸市、短斤少两、哄抬物价、坑骗偷抢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的专项活动,有力地维护了广
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第三产业的振兴与繁荣。1995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6%,其中市区占到40.2
%。
【流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各级流通部门和单位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强化企
业管理为重点,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回升。1995年,全
市盈利企业盈利额完成2.11亿元,增长14.3%;亏损企业亏损额5399万元,下降49.51%;盈
亏相抵实现利润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分别达到和超过了省下达的扭亏增盈指标。市直
物资系统把强化企业管理作为扭亏增盈的关键措施,强练内功,节约挖潜,向管理要效益。有效地遏
制了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亏损额由1994年的5671万元,下降为1455万元。下降了75%,扭
亏增盈幅度居全省第一位。市直商业批发企业不断改革经营方式,通过实行批零兼营、母体裂变、兴
办市场和开展“两清”活动,使企业经营面貌有了很大改观。1995年市直6个批发企业有4个盈利、
2个大幅度减亏,其中市糖茶站、化工站实现利润超过百万元,百货站、贸易中心分别减亏41%和
26%。特别是通过开展抓骨干、创名牌活动,培植了一批创利税大户。年内,全市流通领域实现利税
过百万元的企业50多家,其中过千万元的有4家。市百货大楼完成商品销售3.6亿元,实现利润
1826万元,分别增长31.8%和6.8%,连续5年跨入全国百家最大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零售商店
行列,在全省同行业中综合经济效益名列榜首。烟台华联商厦有限公司年内完成销售额2.7亿元,
实现利润1402万元,分别增长15%和7.7%,经济效益居华联全国30家地市级商厦的第7位。
【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一期工程竣工营业】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
项目,也是全省流通领域的重点建设工程。该市场位于市中心区青年路北段以西、铁路专用线以东、
前进路以北、芝罘屯路以南的繁华地段,占地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实行一次规划,
分期实施,滚动发展,3年(到1997年底)建成。其中一期工程要求当年完成8个单体、12万平方米。
为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自1995年5月18日开工以来,市财办、工商、各金融机构及市直商业、
供销、粮食等部门和参办企业,坚持以大局以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
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营业,创造了烟
台市城乡市场建设史上的新记录。一期工程竣工营业后,生意日益红火,已有全国20多个省、市、
自治区的2000多个客商常年在此经营做买卖,日成交额近百万元。
【企业领导班子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各级流通部门和单位坚持把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
要的企业家队伍摆在突出位置,从全面提高素质入手,通过进修、轮岗、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进一
步增强了企业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干部考察、考核、
备案制度,强化了激励约束机制,使市直流通企业领导班子较好地树立了艰苦奋斗、廉洁勤政、密切
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加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1995年集中时间对市直企业领导班
子进行了全面整顿,特别是对亏损严重的企业班子,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换人的换人的原则,下决
心进行了调整,使市直流通企业领导班子民主评议满意率达到90%以上。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按
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孔繁森、王廷江、韩素云等英模人物事迹,倡
导学英模、讲贡献,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敬业爱岗的自觉
性。同时,在全系统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建文明商店、做文明职工、创文明窗口、树文明新风和
学先进、创“四优”、树形象为主题的“双文明”活动,使财贸队伍的文明经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孙成军 高滨)